大文学 - 言情小说 - 晋秀名门在线阅读 - 二七 触目惊心

二七 触目惊心

    谢瑜拍了拍谢庆的肩,说:“哥哥觉得,如今这府上,谁最得父亲的心?”

    谢庆毫无犹豫地说:“当然是李姨娘与二弟你了。”

    谢瑜说:“那么哥哥觉得,是与陈氏走得近一些好呢,还是与弟弟我走得近一些好?”

    谢庆也是个聪明人,他生母死得早,在府上是个庶子,之前一直有人提及要过继给陈氏做嫡子,可惜李姨娘不想让陈氏扩充势力,要死要活地反对,他便一直是庶子的身份。

    他知道庶子是得不到多少财产的,虽然表面上他风流无度,可是私底下也有为自己着想过。

    不过他想得很简单,他只知父亲宠哪个,就应该与哪个走得近,这些年来,他也的确是与李姨娘更走得近一些。

    于是,谢庆马上赔笑道:“二弟比哥哥聪明,怎么都是对的,哥哥听弟弟的就是了。”

    谢瑜这才放心下来。

    次日,夜风里充盈着一缕燥热,丹华正在雅清院里照料野菜。

    看着一地的野菜都发了芽,露出青嫩的细苗,一掐就能挤出水似的,她不怕裙角被泥土弄脏,在泥地里留连忘返。

    管弦急急跑了进来,边跑边说:“小姐,发生了件稀奇事了!”

    丹华轻轻抚摸着细苗,头也不回地问:“什么稀奇事?别急,慢慢说。”

    管弦还没将气喘匀,就说了:“二姑娘竟破天荒地,给大夫人赔罪去了!还跪在大夫人面前,亲自给大夫人敬茶呢!”

    丹华抚摸细苗的手停住了,她微微一怔。

    “谢蓉给母亲赔罪?”丹华问道,“你是亲眼看到的,还是只是听说的?”

    管弦细掂着她的两根小辫子,说:“小姐,奴婢刚刚从外院过来,给小姐拣面缎,就看到大夫人院子里的奴婢在议论这事,奴婢不相信,还与那几个奴婢打赌来着,谁知待到奴婢亲自去瞧,哟,竟是真的呢!二姑娘正跪下给大夫人敬茶呢!”

    这可真是奇怪了,依谢蓉的个性,不要说明明是她犯了错,她也决不会给陈氏赔罪的,而且这次又是陈氏害得她们母女关禁院,谢蓉怎么会性情大变,对陈氏又是磕头又是献茶的?

    丹华隐隐感觉到不对劲,忙丢下手中的活,说:“快准备准备,马上随我去见母亲。”

    淑芳院里,谢蓉给陈氏献上了京城包饼,包饼是苏浙一带特有的美食,乃是将一层薄薄的饼皮加菜馅,卷之为长条即成。

    谢蓉说:“蓉儿知道母亲喜欢吃包饼,特让管事的绕过大半个城市到京城名店给母亲买来,还请母亲笑纳。蓉儿过去多有得罪,希望母亲可以原谅蓉儿。”

    陈氏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她想,李姨娘呀李姨娘,你现在知道怕我了吧?可惜,你自己败了还不算,还让你的宝贝女儿过来赔罪。

    不过表面上,陈氏还是笑得很慈祥:“蓉儿果真是孝顺的孩子呀,来,坐下,一起吃吧。不要跪着了,这让外人见了,还以为我们母女俩不合呢。”

    谢蓉便与陈氏对坐于草席上。

    说笑了一会儿,陈氏的长发从发簪中掉了一绺,垂了下来,落在了包饼上,陈氏连忙攀起头发。

    谢蓉看到了,哭着说:“孩子长这么大,还从未有一次为母亲梳过头发,想来愧疚得很。若是母亲不嫌弃,孩子想为母亲梳一次头发。”

    陈氏听了,忙笑道:“蓉儿真乖,好,那就让蓉儿为为母梳理吧。”

    谢蓉于是起身,扶着陈氏来到铜镜前,捡起几络头发,小心地梳着,边梳边说:“母亲,你可真美。母亲的皮肤是怎么保养的?快告诉蓉儿,蓉儿也学学去,以后也要像母亲这样美。”

    陈氏被她夸得有些飘飘然了,要知道,这么多年来,已经不再有人会这样夸她了。

    虽然她清楚得知道,谢蓉对她的夸奖只是想讨好她,可是女人天生的虚荣心,让她宁愿相信谢蓉的话也是一半是真实的。她甚至于忽视了铜镜中自己那日渐松弛的皮肤。

    在谢蓉不断的、甜甜夸奖中,陈氏放松了对谢蓉的警惕。她很舒服地将头仰靠在软椅上,任由着谢蓉为她梳理着,倦怠地闭上了眼睛。

    椒芳院里,连风似乎都止住了流动,风平浪静了。月下的柳梢却在月光里黄了枝叶。

    “啊——”忽然发出一阵刺耳的惨叫声,丹华与管弦刚巧赶到,丹华快步朝陈氏房内奔去,却看到眼前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

    陈氏捂着左耳,手上全是血,她那烟青色的衣裙上也滴了不少的血。地上也是一滩的血。

    在地上那一滩的血中,清清楚楚的是一只人的耳朵!

    而谢蓉却木立在一边,手中拿着一把剪刀,她吓得全身发抖,看到丹华进来了,连忙丢下剪刀,拔腿就跑走了。

    “贱人……”陈氏狼狈不堪,跪倒在地上,“割去了我的耳朵……”

    只见陈氏的脸侧,左耳不见了。

    丹华一时也吓得捂住了嘴,“母亲,你没事吧……”

    陈氏痛得晕了过去,丹华这才镇定过来,一面吩咐人马上为陈氏粗略包扎伤口止血,一面叫人马上去找谢修,就说,谢蓉大胆,割掉了陈氏的一只耳朵!

    [bookid=2140299,bookname=《带着厨房去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