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言情小说 - 红颜为相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五章 闻人方

第三十五章 闻人方

    (感谢fairlytale的粉红PK票。*^_^*)

    竹轩是永安公主府原有的建筑,但竹子却是杨书友后来栽的。

    自从算出妻子这回的预产期会在夏末秋初,杨书友就开始张罗做月子的地方,竹轩风景如画,四面栽上竹林后,热风又进不来,正适合产妇静养。

    知道女婿如此贴心,宣和帝甚是欣慰,这个驸马是他亲自挑的,比长乐那丫头自己挑的不知好上多少倍,同样是公主,怎么就有不懂事的呢?

    从公主再想到儿子,宣和帝终于信了“龙生九子,九子不同”的古话。

    ……

    在太子陪皇帝驾临永安公主府时,太子府的王孺人在心腹丫环的搀扶下,娉娉婷婷的进了茗苑楼。

    茗苑楼是太子府大总管闻人方处理公务的地方,看见王孺人进来,闻人方从容起身,不卑不亢的行礼:“孺人不是身体不好吗?怎么到这儿来了?”

    王孺人弱不胜衣,眉间愁容淡淡:“还不是家兄的事,不知大总管可否派人去解县,着令当地官员督办?”

    带愁的美人向来着人怜惜,可王孺人这样子对应天宏管用,对闻人方却形同虚设,“不是凶犯已经判了秋后问斩吗?”他语气明显不想管。

    “当地官员哪有大总管的人可靠?”王孺人是讨好的语气,“奴家是怕夜长梦多。”毕竟嫂嫂的信上写着…

    “府里的人手本来都不够用,怎么往外面派?”闻人方冷淡的推脱,他可没空去管一个小妾的家务事。

    “这是奴家的私事,奴家不敢花府里的银子,这些是给差人的路费。”王孺人示意丫环捧上一盒金银。

    闻人方看也不看:“要不这样,等府里的事忙完了,我就派人去趟解县。”他只想打发走王孺人,府里事忙着呢。

    闻人方敷衍的口气连丫环都听出来了,小丫环忍不住为主人鸣不平:“大总管,是太子让孺人找你的。”

    “小晴!”王孺人连忙呵止小丫环。

    闻人方不怒不喜:“既然如此,就让太子过来说吧。”

    王孺人连忙赔礼:“大总管请见谅,这事有大总管记着便成,何须惊动太子。”

    闻人方淡淡点了下头,总算是给了王孺人面子。

    王孺人松口气,拉着小晴匆匆告辞,再也不敢提兄长的事。

    出了茗苑楼,小晴才问道:“这位大总管,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给吗?”她知道这位大总管在府里很是说了算,但今天近距离接触,才发现已经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

    “那是因为太子器重他,当然,他也有让太子器重的本事,以后你见他可要小心。”王孺人叮嘱小晴,她得宠于太子,不过是凭着好脸蛋,可张孺人、李孺人她们哪个又长得难看了?太子不是非她不可,但闻人方却是无可替代的,美人和江山,太子选谁还用说吗?

    ……

    府里只要有闻人方坐镇,应天宏就一百个放心,所以出了公主府,他就去了坤宁宫。

    今天母后怎么没去看皇姐?父皇没说太子就没问,这皇家和一般家庭可不一样,不是什么话都能直说的。

    但应天宏还是担心自己母亲,可到了坤宁宫一看,韩皇后正安稳的坐在椅子上飞针走线。

    “母后,皇姐生了个男孩,你不知道吗?”应天宏不相信没人通知皇后。

    “知道啊,母后绣好这礼物就去看你皇姐。”韩皇后扬扬手中的绣品。

    应天宏这才看清她手中正在绣着的是件绘着吉祥图案,用珠宝串着的小儿肚兜,“还是母后想的周到。”不说这些珠宝多有价值,就是皇后亲自刺绣这诚意,便可见她对庶女如何疼爱,不愧贤后的美名。

    “这可是你父皇第一个外孙子,不用心怎么行?”韩皇后却叹口气,“其实母后绣的第一件肚兜是给你那孩子的,可那孩子跟咱们无缘…”太子妃小产,流掉的是个已成型的男婴,她想起来就心疼。

    怎么今天都冲着他来了,应天宏不耐烦的起身:“儿臣府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宏儿,”韩皇后忙唤住他,“你有没有考虑再娶个太子妃?”儿子总不给她抱孙子的机会,她能不着急吗?

    “这事父皇已经在考虑了,你问父皇吧。”应天宏往外推。

    “是吗?”原来皇上一直惦记着,韩皇后心理安慰多了,她好怕宣和帝会将注意力都转到平王那边,虽然平王是庶出的,但太子一直无后,而平王又一天天长大,难保朝臣不会劝皇上什么馋言。

    ……

    正当王孺人被闻人方拒绝时,身在解县的赵剑秋仍在担心太子府派人过来或者王孺人亲自过来。

    所以一听到王大少的夫人同意见钦差大臣,她马上就准备动身去王家。

    “你还是一个人去吧,有些话也好发问。”知道了“赵剑秋”的遭遇,柳易生体贴的建议,“这位王大少的夫人听说与其夫并不是一类人,你不妨好言问问她。”

    赵剑秋点点头:“那你呢?”

    “我查赵立业的案子。”柳易生回答道,受害者家属买通狱吏,让凶手临死前多受些罪,虽说在法理上不合,但情理上也能让人体谅,可谁又在向着赵立业呢?这个凶手背后还有人不成?

    “那个老狱卒一定知道什么。”赵剑秋寻思道,“他负责赵立业那间牢房,赵立业的琵琶骨有没有被锁他应该最清楚,上午探监时他急着请我们出去,怕的就是我们会发现这秘密。”

    “那就从老狱卒开始。”柳易生笑道。

    ……

    商量好分开行动,赵剑秋就谢绝尹知县的陪同,只让县衙的差人领路,乘小轿前往王家。

    王家是解县最大的暴发户,佣人据说就有上百人,但赵剑秋下轿后发现门中迎接的就两个人,一老一少,老的六十多岁,小的挺多六、七岁。

    怕钦差大人挑理,老人先上前介绍:“老奴是王家的总管王忠,这是我家少主人,奉我家夫人之命特来恭迎钦差大人。”

    王家的小少爷身着素服,扎着一条孝带,听老管家介绍自己,便上前施礼道:“王方奉母命恭迎钦差大人,大人里面请。”他小小年轻说起话来却是彬彬有礼,即不顽劣又不露怯,着实难得。

    赵剑秋颇感意外的看看王芳,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会是那个王涛的儿子,她对那未见面的王家夫人开始感兴趣了,什么样的女子能教出这样的孩子?

    王方请赵剑秋去的是内宅,本来这于理不合,但赵剑秋本是女儿身,从不用顾忌男女之防,何况打听李氏的事也不好让太多人知道。

    内宅里仍由王方做陪,奉上茶水待客,然后王家夫人才出现在珠帘之后,隔着帘子与赵剑秋说话。

    看来人家不是不顾忌男女之防,是有些话必须由女主人出面和钦差大臣说。

    赵剑秋打起精神应对,果然说了几句“节哀顺便”的客套话后,王家夫人开口问道:“听说钦差大人就是隔壁卫县人氏,不知家里还有什么人?”

    “剑秋家中只有内人李氏一人,我上京赶考时,她便回理县岳丈家暂住,我入翰林院后也曾托人捎信,让她和岳父到京城团聚,不知为何现在也没回信,这次虽然是到杭州,但毕竟是公务,也没时间回去看看,说来还真是挂念。”赵剑秋照办原来的话,然后又加上一句,“萧总督原说帮剑秋寻妻的,也不知找到没有。”

    赵剑秋之所以这么说,是她直觉王家夫人不是在闲话家常,而说官府已经在找李氏,是怕有人现在对李氏下毒手。

    王家夫人沉吟一下,才说道:“九个月前,妾身在街上无意中遇到一个昏迷的女子,她醒来后自称为赵李氏,住在卫县薛家村,妾身本来派人通知她丈夫,不想她丈夫进京赶考去了,又去理县通知她娘家人,不想她父亲因病刚过世,妾身看她孤苦无依,便将她留在了王家照顾。”

    “李氏人在哪里?!”不想这么快便知道了李氏的下落,赵剑秋急忙追问。

    王家夫人这回犹豫一下才答道:“她…两个月前生下一个女儿,因为产后体弱,受了风,当时便过世了。”

    李氏死了?!生了个女儿?!赵剑秋受到的可是双重打击:“那…那个女儿…”如果按十月怀胎算,这女儿应该姓赵,难道“赵剑秋”还有后代?

    王家夫人再说道:“李氏临终前说,为了让她丈夫安心赶考,她隐瞒了自己怀有身孕一事,但那孩子右手腕上有一青色胎记,和她丈夫的一模一样,李氏的丈夫今年二十一岁,名字就叫赵剑秋。”

    说罢,珠帘掀开,一个丫环抱着一个熟睡的女婴交给赵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