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言情小说 - 潇潇雨歇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万里江山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万里江山

    世民笑了,是那种无可奈何的苦笑:“有些事你不唉,人呢,总有很难过的一关。|-^看书阁*”

    唐瑛并不了解李世民此时的处境,自然不明白李世民内心的苦恼,她也没打算去了解,因而说出的话就异常轻松:“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不过,秦王的下属中人才济济,不缺少治理江山的俊杰,你大可不必为以后烦恼。”

    “打下一统的江山只是第一步。”李世民还不想告诉唐瑛那些朝堂上的猜忌,学唐瑛的样子也拔了一根草放进嘴里嚼,顺着话题谈了起来:“王英,你认为治理江山最重要的是什么?”

    “嗯?”唐瑛侧头看看李世民,见他认真地看着自己,知道他是真的在问自己,不由地笑了:“秦王,仗还没打完就想着治理江山了,您可真是雄心勃勃。”

    李世民叹口气:“不得不想。这几年,我时常在想,杨广为什么失败,大隋为什么灭亡的那么快?”

    “秦王想到些什么?”

    “帝王不能随心所,杨广就是太过随心所了,结果,把天下弄的大乱。”

    唐瑛点点头,又摇摇头:“是呀,百姓过不下去了,只能造反。其实,说起来,修造大运河、修缮长城、发兵高句丽等等,这些都应该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可杨广只想做一个功劳巨大的帝王,却没有想到要惜百姓。繁重的劳役和严酷的刑罚,生生把一件件大好事给弄成了坏事,不仅害了百姓,也毁了大隋。”

    “呵呵。”李世民笑道:“在我跟前,说杨广做的都是好事地就你一人。王英,这就是我喜欢跟你说话的原因,只有你在我面前说话毫无顾忌。”

    唐瑛顺势往草地上一躺,笑道:“那是因为我没顾虑,不必去思考你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

    “是呀。我边就缺少能这样陪我说话地人。”李世民侧躺在草地上。望着唐>很认真地说:“王英。留在我边吧。我需要你这样地人才。”

    唐瑛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不在意似地回答:“我已经在你边了呀。秦王想问什么就问。我嘛。有啥说啥。”

    李世民叹口气。不知道这位是真不明白还是假装不明白:“好吧。那我有话就问了。”

    “问吧。^^^看^书*阁*”唐>头枕在手中。惬意地望着月亮。

    “唉。”李世民郁闷地看向唐>:“还是刚才地问题。坐江山比打江山还难。你来说说。你觉得治理江山最难地是什么?”

    唐>故意想了一下才回答:“治理江山最难地事当然是如何才能让老百姓高兴。”

    唐瑛的回答让李世民听不懂了:“为什么让他们高兴是最难地?这不是最容易的事吗?”

    “秦王觉得这很容易办到吗?你能先说说你的办法吗?”唐瑛侧头看着李世民笑着问。

    唐瑛知道她与李世民这些人思想意识上的区别,既然有意识地想让李世民接受一些后世统治哲理,她就要采用一定的手段让李世民慢慢接受她地观点,而不是直接把后世的经验认知告诉李世民,否则,李世民不一定能接受那些相比而较很先进地思想。

    “自然是四个字:轻徭薄赋。”

    唐瑛点头,在农耕时代,这四个字的确是让百姓高兴的政策。但,要做到这四个字,谈何容易:“老百姓当然喜欢这样的政策。只是,这四个字好说不好做。我想,首先是天下要太平,乱世中什么政策都是扯淡。

    ”

    这点李世民很认同:“说的对,天下太平是百姓最期望的事。”

    “其次呢,要解决土地分配不公地问题。”

    李世民一愣:“土地分配?什么意思?”

    唐瑛淡淡地回答他:“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是耕者有其田。没有土地,老百姓如何耕种?哪儿来地收益?怎么养活一家老小?国家赋税从何而来?”

    李世民嚼出味道了:“耕者有其田,这个说法有意思。你继续说。”

    “秦王可明白一个道理?破山中贼易,灭心中贼难。”

    李世民点点头:“嗯,打仗容易,治理难,人心向背很重要,就这意思吧。”

    唐>轻轻叹口气,这就是古今意识上的差距:“秦王没能理解我地意思。我请问你,人心中为何有贼念?”

    “缺吃少穿?赋税太重负担不起?或者是人心不足?再或者,官bī)民反?”

    唐瑛摇头:“这些都算也都不算。虽然有贪之说,其实,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贼念地,特别是老百姓,但凡能过的下去,但凡家里还有几天的余粮,都不会起反抗之心

    :|历代造反的百姓,都是被bī)的根本没了活路才反的是什么?就是土地。只要百姓手里有了足以让他们耕种出一年吃食的土地,他们就没什么贼念,也不会造反。”

    李世民想了一会儿,点头:“这个我清楚。只是,你说土地分配,难道是让朝廷把天下的土地全部分给百姓?”

    “不是分给百姓个人,而是把土地的使用权利分给百姓。”

    “使用权利?”

    唐瑛点头:“对。就是把这一亩地的耕种权力分给一家人或一个人。而耕种这亩地的百姓则负责每年给国家上缴一定的收成作为赋税。同时,他们应该负有服兵役和劳役的责任。只是,国家在使用他们时,应该按劳给酬。”

    李世民听的稀里糊涂的,他似乎完全明白唐瑛的意思,又觉得唐瑛说的似乎不完全清楚:“这跟朝廷实行的均田制没什么区别呀。”

    “区别很大。”唐>笑道:“我说的这种办法针对的是每一个土地所有人,而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眼下,许多人是不向国家缴纳赋税,也服兵役和劳役,这些人占有国家大部分的土地,却不负担一点责任。”

    李世民这回明白了:“你说的原来是这个。呵呵,我明白了。”

    “秦王,你是明白了,但,你能做得到吗?大量的土地被封赏给有功之臣,大批土地被贵族占有。他们有种种借口来逃避赋税,他们剥削佃农的劳动成果,坐享其成,而佃农辛苦劳作了一年,却不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秦王,百姓面对这样的不公平,会高兴吗?不会。”

    李世民不笑了,他想起父亲晋阳起兵时,在太原和西河郡等地大肆封赏的那些地主豪族,无数的不干活官吏,几十上百个“王爷”,这些人都是王英嘴中的不劳而获者。王英说的在理,如果让这些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国家税赋怕是……

    唐瑛和李世民说话,一向是东拉西扯,却是很有目的地点出某个关键问题。此时,见李世民陷入沉思,唐瑛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她也不再多说,静静地等李世民自己思考。

    沉吟了很久,李世民才叹口气:“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短期内,也只能委屈一下朝廷,尽量少收点赋税。”

    “国库中没钱,遇上天灾**的时候,怎么办?”唐>还是继续进行着导:“战争结束后,民众的安置,农耕工具和耕牛的置办都需要大量的金钱。

    平安时期,水涝旱灾、虫灾、地震、火灾、雷电等等自然灾害,也需要朝廷拿出大量的钱财来安抚民众,收拾残局。”

    “我知道。可……眼下,我军还需要那些人的支持。”李世民不甘心地嘟囓了一句。

    唐瑛很清楚李世民话里的意思,她笑笑:“秦王,真正支持你们的,绝对不是这些既得利益者,而是普通百姓。不光是这些拿钱不干活的人,土地问题还涉及到你们对有功臣属的赏赐。据我所知,历朝历代对大臣的恩赏,几乎都是采取封官进爵赏地的办法。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好,也是造成土地集中在一家一户或者权势人手中的原因之一。所以,如何解决土地问题,才是你要动大脑筋的。”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要知道,有功不赏,会冷了人心的。”李世民是越想越觉得王英说的有道理,可是,如果不那样做,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臣属保持忠心,肯为大唐效劳呢?

    “有功一定要赏,但没有谁规定一定要赏赐土地奴役才叫赏赐吧?换成别的也不差嘛!”

    李世民盯着唐瑛看了:“别的?说说。”

    “秦王可曾听说过高薪一词?”

    “啥?高心?”

    “薪,指钱财。高薪就是指很高的俸禄。大臣立下功劳,可以提高他的俸禄,多多赏赐金银珠宝,以及书面表扬。比如,皇帝亲手书写的颂扬牌匾,如果能挂在这些有功之臣的祭祖大堂上,这种荣耀,可是比赏赐几十亩田地更具有吸引力。这就叫光宗耀祖,朝廷连钱都不用赏,就麻烦皇帝陛下动动手,多划算嘛!”

    唐瑛的话一说完,李世民捧腹大笑:“这,这,这真是一个省钱的好主意!”

    “嘿嘿,秦王,这人呢,虚荣心比什么都重要。当然,这玩意也要因人而异,那些喜欢珠宝金钱的人,你光给他写个匾额,他肯定不满意。可那些更看重名的人,特别是所谓的名士,一幅匾额所起的作用,两千亩地,三千户封邑也抵不了。”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