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言情小说 - 潇潇雨歇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论势

第一百二十三章 论势

    李世民似乎看出她有顾虑,叹口气,略带寂寞地说:“本王边不缺说真心话的人,但,他们都是顺着本王说真心话。他们的意见中,带有很大的目的,也带有各自的立场,没有王英兄弟看的真,看的透。本王真的很想听听你的建议,哪怕只是你随意而说的都行。”

    落寞,这一刻,唐瑛发誓自己看花眼了。李世民是谁?千古一帝,创造了多少神话呀,文治武功的大唐皇帝,无人超越的历史人物,他的丰功,他的风流,他的传奇,千年后的人都耳熟能详。可是,这样的一个人,此刻的脸上却显出落寞的神,她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见唐瑛惊愕地看向自己,李世民苦笑了一下:“或许你不相信吧?呵呵,本王自己也不相信,居然想对你说心里话。”

    看来,大人物的寂寞比咱们多呀!在心底深深叹惜一声,唐瑛冲李世民微笑了一下,赶紧转头看远方:“秦王看得起,王英知无不言。”

    “呵呵,本王很期待你这句话。”

    “秦王想知道什么?”

    李世民想了一下:“窦建德到底如何?”

    唐瑛抱膝看着朝阳道:“在河北,我听到的,看到的,都是百姓对窦建德的夸赞,说夏王是真心为他们着想年的苦难与动乱,百姓急切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窦建德暂时为他们创造了这个环境。”

    李世民侧头看看唐瑛,朝阳的光辉撒在他脸上。蒙上一层朦胧的光线,让眼前这人越发显得不可捉摸:“王英,你看到听到地都是窦建德的好,为什么却不认同他?”

    “还是那句话,慈不掌兵。”

    “有些道理。”李世民想了想又摇头了:“但窦建德并非一味仁慈,他打地盘的手段还是雷厉风行,带兵的手段也不错。”

    唐瑛笑了笑:“争天下者。争地不仅仅是打仗地能力。”

    “以仁德治理百姓。以武力开拓疆土。窦建德、王世充之流不都这么做吗?”

    “秦王。在秦王眼里。杨广真地是一无是处吗/?”

    “杨广施暴政。让百姓忧于饥患。穷于劳役。穷兵黩武。奢靡邀功。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唐瑛微微一笑:“可是。我听说。李唐实行地还是杨广制定地均田制。沿用地还是杨广制定地科举制。杨广一条大运河。联系了长江南北。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条河。将来还会造福大唐。造福子孙。秦王。功过得由千年之后地人来说。而不是由既得利益者来评说。”

    李世民也笑了:“可杨广但他地手下大臣却被窦建德留下并使用了。这就好有一比。一罐老酒换了一个坛子。贴上了新名字。”

    “唔。”李世民很聪明,唐瑛仅仅提了一下。他马上就明白了:“固有地制度被沿用,缺点依旧存在。窦建德不是创造。而是沿用。因此,不具有持久?可你刚刚说了,杨广的措施都不错。”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统帅无能,累及三敦厚?”李世民追问了一句。

    “跟我一起去河北的兄弟问过我一句话,窦建德也是反贼,他为什么要给杨广发丧,还重用杨广的臣子?我无法回答他。他又说,看着那些熟悉地面孔,他就不舒服,就想起了杨广的暴政给他和他地家人带去的灾难。”

    李世民点头了:“已经造成的印象短时间无法消除。如果有人打败了窦建德,再给予百姓同样的待遇,那些民心很快就会改变。”

    “秦王,”唐瑛叹气:“窦建德可能是个好人吧。然纵观古今,我没见到仁德敦厚之人能当开国之君。”

    李世民没说话,他无法说话,不可能说自己的父亲也非仁德之人。但是,他不得不王英说的都是事实。

    唐瑛看了一眼沉默地李世民,暗笑:“要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文韬武略呀!窦建德缺少地正是韬略。”

    李世民忙点头,这样说,好听多了:“本王昨夜一夜未眠,想到你说的人才选用之事,颇有感触。然,民间虽有智者,却难寻到。”

    “秦王知道曹cāo)发布地唯才是举令吗?王世充效仿曹cāo),也颁布过求才令。”

    “本王知道,但,本王却难以效仿。”

    唐瑛侧看他一眼:“为何?”

    李世民苦笑:“不是本王之责任。”

    “哦。”唐瑛想了想,明白了:“秦王可以向皇帝建议。”

    李世民苦笑一下:“你从长安来,听说刘文静的事了

    “刘文静?”唐瑛一愣,求才令和刘文静有什么关系?

    “他死了,谋逆。”李世民脸上地神说不出是什么样的,似悲、似惧、似不解,又似了然:“本王不信,也力争过,但,却未能救下他。”

    唐瑛心里咯噔一下,她对刘文静并不了解,印象也很少,似乎记得他是杀刘武周之人。可事实上,她却听说,刘文静却是李唐的臣子。刘文静的死,对李世民有打击吗?难道是别有隐?联想到历史上许多大臣被无辜杀死,刻,唐瑛似乎明白了李世民的落寞是什么:“功高盖主?还是小人谗言?”

    “都不是。他……虽自恃功高,但并未傲慢到犯上的地步,最多说几句牢而

    “几句牢就把命送了?果然,伴君如伴虎。”唐瑛打了一个冷颤。

    看来刘文静的死是李渊使用的统治手段,为了警告某些人或者为了暗示某些事。看来,李世民有想法了。难道,历史记载有误?李世民并不是李渊最疼的孩子?仔细思索一下,似乎也对,否则,如何解释李世民发起的玄武门事变?一个成功的帝王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呀!

    李世民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件事:“本王总觉得,皇帝杀刘文静有什么深意,却一直想不明白。可是,你昨夜一席话和刚才对窦建德的分析,似乎让我明白原因了。”

    昨晚和刚才,王英反复提到的窦建德重用隋朝遗老让李世民突然想到了刘文静之死。表面上李渊一定要杀刘文静是因为裴寂进了谗言,他也一直在恨裴寂。可是,他刚才却突然想到,父皇杀刘文静是不是因为要警告某些人,不要依仗功劳或者以往的名声地位来和新兴的大唐较劲?

    王英说的对,新坛子装旧酒,绝非好事。打天下重用人,更不能让这些人依仗功劳伸手索要好处。要让这些功臣和遗老们清楚,天下是谁的天下,赏赐和惩罚都是皇帝的威严,这个威严不容侵犯,更不许恃功自傲。这才是父皇杀刘文静的原因吧?

    李世民想的这些,唐瑛却一点也不清楚,但她没有说话。她看的出来,李世民不需要她说话,这个落寞的男人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人倾听他的心声。但是,侧头看看李世民,唐瑛眼里疑惑更大,有些话,不是随便能对人说的。为什么你认为我能为你保守心里的秘密?

    李世民看出了唐瑛的疑惑,他也不就刘文静的事说下去了,有些事,的确不适合对别人说。虽然,他不知为什么很信任这个才见面一天的王英,但,不代表他就什么话都能对对方说。

    “王英,我军和宋军很快就要展开决战。本王希望,你还能助本王获胜。”

    “秦王武略超人,不需要王英相助。”唐瑛暗笑一下,绝不会踏入李世民挖的坑里:“我一定会好好看秦王打赢这一仗。”

    “呵呵。”李世民见唐瑛没有松口答应投靠自己,也不以为意,时间有的是,慢慢来:“本王一定打赢这一仗,让王英兄弟心服口服。”

    “这倒不需顾虑。”唐的统帅之能,王英早就心服口服了。能亲眼目睹您的战场英姿,实是王英的福分。”

    唐瑛说的是大实话,听在李世民耳朵里,却是苦笑,唉,拉个人才入阵营,也不容易呀:“那,我们一言为定。王英兄弟不会不辞而别吧?”

    “王英来的清,走的明,一定会当一个好客人。”

    “好。”李世民长而起:“就请王英兄弟看本王如何杀敌。”

    唐瑛淡淡地道:“杀敌容易,攻心难。王英想看的,却是秦王的攻心之战。”

    “攻心?”李世民一愣。

    “统帅是敌人,但,军士不过是效命沙场而已。秦王,王英虽带过兵,也上过战场,也拼过命,但,我不喜杀戮,也深知战场上的厮杀更多的不过是保命而已。若秦王战术运用的好,杀人少,俘获多,那些训练有素的宋军士兵,岂不是也能成为大唐的精兵?”

    唐瑛本不想说这么多,但,骨子里那种对生命的尊重让她将这些话说的清清楚楚。事关人命,她可不想和李世民玩猜谜游戏了。

    李世民听的点头了,他想起了那个强悍的尉迟恭:“有理,本王一定会考虑的。宋金刚手下有几个大将很值得本王动心思。”

    “秦王,王英一定会努力右的。我回营了。”抛下还在发愣的李世民,唐瑛自顾向军营中走去。

    “王英,你绝非一般的人,本王发誓一定要得到你的忠诚。”李世民望着唐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