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天启大帝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朝堂变化

第十七章 朝堂变化

    四月十九,又是例行早朝的日子。一大早,朱由校和众大臣就已经全部到了皇极门准备早朝。因为上午还要再皇极殿举行纳吉礼,所以今天的早朝皇上和大臣们希望可以快点结束。

    从十五日的大朝会结束后,这几天的朝廷的局势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此时的内阁的大学士已经增加到六人,除了原来的刘一燝、韩爌和朱国祚外,还增加了史继偕、沈纮和何宗彦。

    史继偕、沈纮和何宗彦三人入阁,是前首辅方从哲还在时就确定下来的事情。这件事就是当时东林党为了能让方从哲自己主动上书辞职和其打成妥协一个条件,即方从哲自己主上书致仕把首辅位置让出来给东林党,东林党方面提名两个浙党的人入阁作为补偿。

    不过东林党在人选上还是颇费了些心思,提名了两个浙党元老和方从哲关系甚为密切的但是又都在老家离京城较远人,最后确定为沈纮和史继偕两人。于是在方从哲辞职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内阁三个大学士中东林党占据两个,而且还是首辅和次辅。浙党只有一个朱国祚因为当过朱常洛的讲官而被光宗亲自提名入阁,在苦苦支撑。

    何宗彦被提名入阁是因为他虽然不属于东林党,但是在万历朝保卫当时的太子朱常洛的战斗中也是战友,而重要的是何宗彦。而且何宗彦站在维护礼制的角度对太子一系多有维护,为当时薄葬的太子生母争取厚葬,在朱由校这个皇长孙十三岁时多次上疏请求让皇长孙出阁读书。后来浙齐楚三党把持朝政后,他还是多次上疏当时的三党所嫉,于是三党的言官一起对他进行弹劾,他自己主动支持回乡了。朱常洛即位之后就下圣旨让其回京入阁,后何宗彦生病。之后朝廷再下圣旨,让其入京。

    新入阁的这三人当时都是在老家,史继偕老家福建,沈纮老家在浙江,何宗彦老家在江西,离北京路途都很相当的远。三人借到圣旨后,就开始赶路来北京,只不过古代不比后世有火车飞机。而且三人还都是上了老臣,别说骑马赶路了坐马车时间都不能太长,加上还有些随行的家眷,颇花费了不少时间。

    本来按照正常行程三人估计到六月份才能赶到京城,但是先是看到三月份辽沈之败的邸报,接着就又传来皇上不日就要大婚的邸报,三人都开始不约而同不再向之前那样悠闲而开始加快行程赶路了。辽沈之败让三人意识到朝廷眼下的危局,皇帝要大婚的邸报让三人也都像见识一下皇帝大婚的盛况,毕竟大明两百多年来,这是第二次皇帝大婚。紧赶慢赶,三人都在今天之前到了北京,参加早朝和纳吉礼。

    三人入阁以后,内阁情况变的更加复杂,虽然首辅刘一燝和次辅韩爌是东林党,可是朱国祚、史继偕和沈纮三人都是浙党,剩下的何宗彦虽然声望很高也善于劝谏,他虽然与三党不和,可他毕竟也不是东林党人,只是就是论事不介入党争之中。东林党对内阁掌控比之前的情况差了很多,六部尚书侍郎的情况倒是变化,依然是东林党占据优势。

    进行完日常的行政奏事之后,就开始议事。现在浙党和东林党争论的焦点依然是兵书尚书崔景荣的去留和辽东经略新的人选两个问题上。眼看又要进入十五日大朝会中双方相持不下的局面了。

    朱由校直接说到:“诸位大臣的意见,朕在大朝会已经知道了。现在内阁新增加了三位大学士,先听听最近刚到京首次参加早朝的三位大学士的意见。”

    新的三位内阁大臣打破了之前的局势,皇上这样说于是其他大臣就等三位内阁大学士发表意见。按照排名史继偕先站了出来说到:“蒙皇上厚恩,进臣为内阁大学士。臣就说自己的意见,崔尚书应该为辽东之败负责毕竟他是兵书尚书。另外臣也不赞成由李三才出任辽东经略。”

    接着就是沈纮发言:“臣和史学士的意见相同,崔景荣应该被撤职,李三才也不适合出任辽东经略。”他们两个就是浙党,旗帜鲜明的支持浙党的主张坚决要崔景荣辞职反对李三才出任辽东经略倒是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两人是是浙党加上朱国祚,内阁中他们就占据了三人反对东林党的主张,和东林党形成三对二的局面,不过首辅次辅都是东林党,东林党倒也并没有明显落下风。不少的中立者也都没表态,这个时候何宗彦的态度成了关键。

    他站到东林党一边形成内阁三对三的局面,但是刘一燝是首辅局面还是东林党掌控之中。他占到浙党一边就形成了四对二的局面,东林党就处于弱势了。加上因为他也没有参与到党争之中,而且他之前掌管礼部六年颇为威望,能影响到不少中立者的态度。

    在众人期待下,何宗彦站了出来。行过礼后说道:“臣也觉得崔景荣该辞职,辽沈之败的怎么大的军事失礼,兵部要有很大一部分责任。袁大人已经自杀殉国,他这个兵部尚书理应被撤职。臣也认为李三才出任辽东经略不合适,据臣所知李三才并没有领兵的经验。”

    何宗彦的表态也旗帜鲜明的反对东林党,让十五日大朝会中还是势均力敌的局势迅速转变。

    朱由校虽然一直没怎么发言,他心里还是比较赞成的何宗彦的意见的。崔景荣为了辽沈之败背黑锅是有点冤,可他是兵部尚书他不背黑锅让谁背?对于李三才他只记得历史上李三才和顾宪CD是东林党的开党元老,之前他让邹义找来李三才档案,贪污一事难以断定,可是李三才的确没有任何领兵的经验。让一个毫无军事经验去本来已经局势崩坏的辽东,东林党人脑子的确有点不清醒了。

    何宗彦发言完毕后,本来中立的几个大臣如户部尚书李汝华等也纷纷表态支持罢免崔景荣反对用李三才为辽东经略。新来的三个内阁大臣全部反对东林党的建议,中立大臣也纷纷表明态度反对,使东林党顿时陷入孤立的境地。

    这是朱由校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朝着刘一燝问道:“朕前日批阅转给内阁的徐光启的奏折,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刘一燝本来在因为崔景荣和李三才的事情忧心,没想到皇上突然问起了徐光启奏折的事,楞了下才反应过来答道:“臣等这几日把主要在忙大婚的事情和商讨辽东军事的事情,徐光启奏折之事还没来得急办。还望皇上恕罪。”他说的是实情,可是有些情况也没说出来。徐光启的奏折他还没有来得急看,连皇上批阅了什么都不知道。

    朱由校顿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刘一燝够骄狂的啊,连自己的批阅的奏折都可以不看,说到底还是对皇上的意见重视度不够。可是眼下的确内阁要忙大婚的事情,他不好直接发作。

    既然崔景荣和李三才的事情大局已定,东林党虽然还在负隅顽抗。朱由校就来个顺水推舟,把事情确定下来。

    “辽东之败,罪臣有不可退却的责任,臣请求致仕。”崔景荣因为是当时,从一开始就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别人可以攻击他,他缺没法自辩,他只能反复上疏请求辞职。之前一定没有批准是因为内阁的意见,确切来说是东林党的意见不同意他辞职。现在局势一定,皇上问了别的事情,刘一燝的回答先让皇上不悦,与其被罢免倒不如自己主动辞职。于是他有些不顾礼仪的抢先说了话。

    “好吧,崔尚书的请求朕批准。另外李三才出任辽东经略一事不必再商议了,下次早朝重新进行廷推。这今天早朝就到这里吧,上午还有纳吉礼需要举行。”朱由校并不想再让他们在早朝上争吵,直接把事情定了下来。

    散朝后浙齐楚三党的人都是弹冠相庆,他们一直被东林党打压,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东林党则忧心忡忡,他们没想到不但三党反对他们,连中立的大臣也在崔景荣和李三才一事反对他们。

    刘一燝一样很郁闷,今天不光是在崔景荣和李三才事情输了,他一直没注意的徐光启的奏折好像也引来皇上不快。不过郁闷归郁闷,下了早朝后他休息饿了吃了点东西,又从内阁来到皇极殿准备纳吉礼。

    上午九点,朱由校和王公大臣等齐聚在皇极殿,进行结婚六礼中的第三礼纳吉礼。纳吉礼虽然还是需要朱由校亲自参加,不过他依然主要是看戏。

    之前卜筮结果是大吉,到了今日就进行纳吉。以成国公朱纯臣为正媒,大学士刘一燝为副带着礼物去到通知女方父母,确定下来婚事。这基本相当于后世的订婚仪式。

    从女方家里回来,朱纯臣刘一燝再回到皇极殿汇报,朱由校听取汇报后。对在场所有的人赏赐喜钱后仪式正式结束。

    一切结束后已经过了中午,朱由校回到乾清宫后吃了点饭后就去了实验室。

    ————

    谢谢大家的鼓励、批评和支持,今天终于A签了。

    明后几天会加更,还请大家继续收藏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