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之汉威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七章各方谋算

第三百三十七章各方谋算

    就是这样两支巴牙喇,正在向威宁卫进军,岳忠的处境十分危急,在此情况下岳忠当即下令撤退,向平顶山撤离,现在已经超过三日,想必刘兴祚他们,已经应该到达大凌河一带,自己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也该抽出身子撤离了。

    岳忠帅领这一支千人骑手,飞速向的平顶山撤离,而阿敏收复威宁卫之后,并没有就此驻军,直接下令所有兵士,立即上马追击明军。

    就在阿敏刚刚说完,那些巴牙喇已经整齐的上马,追随阿敏整齐的出了城门,直接向南飞速的前进,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所有人都是默默不语,可以从他们眼中,看到坚定的目光,好似前方的一切,都不能阻挡他们。

    虽然他们只有一千余人,但是这一千人无疑才是精兵,精兵中的精兵,如果岳忠看到这些军队,也会明白为何明军,与后金作战会节节败退,也会明白袁崇焕也好,孙承宗也罢,他们都以防御为主,不敢与后金在野外交战。

    岳忠骑着黑雪,看到辽民也好蒙人也罢,脸上都是深深的畏惧,看到察巴根也是一脸紧张,岳忠对着察巴根道:“察巴根,你为何如此紧张?”

    “大人,你是不知道啊?”说到这里察巴根也是一脸落寞,把巴牙喇的事情,详细的对着岳忠说了一遍,这不仅让岳忠也是紧张起来。

    岳忠只所以撤出威宁卫,本是防备金军合围自己,虽然听到察巴根讲到巴牙喇,本以为就是女真八旗而已,哪想到还有这般说道。

    “察巴根,那巴牙喇与苏完瓜尔佳的骑兵相比怎样?”岳忠听完急忙对着察巴根道。

    “大人,苏完瓜尔佳氏虽然勇猛,在后金女真族中,也可位列前十,但是三人未必能顶住一个巴牙喇。”

    “那这些巴牙喇有多少人?”岳忠心中一惊,急忙开口道。

    “据我所知,巴牙喇在女真族,要属莽古尔泰部下最多,有七百余名,镶红旗最少,大约有二百名,毕竟巴牙喇是女真秘事,谁也不知道具体的数额,但是总体来说绝对不超过万人。”

    万人,虽然这数额不多,但是依照察巴根的说法,这巴牙喇绝对不可小视,而且这样的一支骑军,既然不被大明知晓,显然也是后金有意藏拙,看来后金的崛起,不是偶然之间的产物,还是有相当大的底蕴的。

    奴儿哈赤活着的时候,萨尔浒战役一支巴牙喇就有参战,但是那个时候这一支巴牙喇,才不到百人,并未受到明军将领重视,世间只知女真八旗勇猛,却不知巴牙喇更是骁勇善战。

    天启二年广宁之战,莽古尔泰曾帅巴牙喇出战,正是因为这一支身披重甲的骑军,打的孙得功乱花流水,不得不携将带兵逃窜。

    孙得功回到明地,曾向巡抚王化贞详细说了此事,但是因为熊延弼当时与王化贞不和,对于孙得功言语根本不信,说他是借故推脱,让孙得功戴罪立功。

    可是王化贞因为惧怕奴儿哈赤之兵,率先带兵离去,只留下残兵老将让孙得功等人守城,明知是死孙得功被逼无奈,只好开成投了金军。

    这一时期正是巴牙喇扩大之初,却没有被明军知晓,宁远大战之时,袁崇焕却是知晓这一支精兵,但是那时候巴牙喇并未装备重甲,外面以轻甲与皮甲防护,故此辽东铁骑就是仿照巴牙喇所建。

    可是宁远大战之后,巴牙喇主腰的战斗却不是对明,而是主攻北方蒙古诸部,此时的巴牙喇从轻甲开始更新重甲,不久成为后金的重骑兵。当初林丹汗组建固山铁骑,就是为了对抗金国的巴牙喇,故此大明并不了解以前的那支精兵,现在已经成为一支凶猛的钢铁骑军。

    岳忠此时沉思,并不能理解这一支叫做巴牙喇的精兵,到底如何强悍?可是也知道此时自己处境十分危急,只希望能抓紧时间赶到平顶山,此时的平顶山,就是后世本溪的平顶山森林公园。

    这里四面都是小山环绕,平均海拔在四百米以上,主峰在六百米以上,而这里森林密布,也是阻碍骑兵的最佳地点,岳忠也是打的主意,那就是利用平顶山植被茂密,对后金骑兵展开一场阻击战。

    当岳忠帅兵到达平顶山,岳忠开口对着察巴根道:“速度下马进山,备好粮食,岳寒。”

    “在。”

    “你与察巴根带兄弟们,把坐骑找个地方隐藏好,岳离。”

    “在。”

    “你帅百余人,在山脚下一路向上,布置陷阱机关,岳法。”

    “在。”

    “你带两亲卫兄弟,去探明金兵军情?”

    “是。”众人转身离去,岳忠则是带着兵士,逐步向林子深处走去。

    不长的时间岳寒已经返回,骏马都被隐藏起来,察巴根与众人看着岳忠不断用手丈量,显然是在考虑如何抗敌。

    就在这个时候,岳法也回身来,对着岳忠开口道:“家主,现在金兵已经到达山下,岳离布置陷阱估计不够,是不是让兄弟们撤回来?”

    “这么快?走我去看看这巴牙喇,究竟长得什么模样?察巴根你让兄弟们,抓紧时间休息,一会想必有场恶战。”

    “是大人。”察巴根点点头,此时他别无选择,想要重归后金,那根本是不可能了,也只能安稳自己部族勇士,希望跟随岳忠能有一条生路才好。

    此时海州渡口正面领一场大战,本来双方早已会战,但是因为刘兴祚迟迟未到,合围的计划也不能实施,双方在渡**战,塔拜因为惧怕明军会断桥,也不敢贸然带兵前行,双方虽然都派出兵士交战,但是都是小规模的战斗。

    而塔拜也是等着时机,与岳忠不谋而合,在知道明军兵临海州之后,两人一商量决定,由塔拜带着四千蒙古右旗,直面与明军在海州交战,而德格类则带着一千蒙古骑手,自娘娘宫渡口,从后方绕行对明军进行突袭。

    两方都是打着突袭的主意,所以导致刘兴祚兵行三岔河中游,与德格类的骑军相碰,双方在河岸直接交火,打得难解难分。

    此时刘兴祚十分苦恼,自己虽然率领四千兵士,但是这一支蒙古骑手也是不弱,能够被编入蒙古旗之中,可想而知这战斗力显然是不弱的。

    两方交战初次交战,明军就被击杀了二百余人,好在此时明军精神状态不错,在积极抵抗之后,在刘兴祚率领下,撤退到了一处高地,利用这处高地与密林,与金兵展开一场阻击战,算是瓦解了对方骑军的优势。

    刘兴祚与德格类几次交战之下,虽然自身勇猛杀敌,但是却难以突破德格类的骑军,而刘兴祚因为着急海州渡口的计划,也是组织几次反扑,可惜未能如愿。

    德格类心中也是知道,如果放任这一支明军,突破自己防线,那么塔拜那边,必然受到明军前后夹击,到时候情况定是危机,故此下令蒙古骑手死守防线,时刻监视眼前这支明军的动向,坚决不能放过这支明军。

    两方已经有两日胶着了,这使得刘兴祚更加急躁,在大帐之中来回度着步子,苦于无奈突破金兵的防线。

    从这里也可看出,为何岳忠没让刘兴祚率军,反而是任用了毛承禄,刘兴祚平日里虽然有些计谋,但是遇事有些压不住火气,这会导致刘兴祚做事武断。

    陈继盛性子温和两面都不得罪,安稳兵士绝对是好手,但是遇事却是犹豫不定,故此也不是担当指挥官的人选。

    徐长勋年纪尚青,空有年轻人的勇武,却没有岁月的磨练,所以暂时的确不堪重任,故此也不再理想人选之中。

    而毛承禄为人冷淡却是心中火热,遇到事情反而会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这样的人才是担当指挥官最佳的人选。

    综合这四人的性格,再加上毛承禄真心效忠岳忠,岳忠这才决定,把指挥官的位置交给毛承禄,而毛承禄的确没有让岳忠失望,在没有刘兴祚的支援,毛承禄靠着海州渡口。

    对于塔拜骑军开始阻击,更是想出一个点子,那就是在桥上布置大量石块,减少后金的骑军的优势。

    因为桥面上布置的石块,骑军的坐骑会被绊脚,这样十分不利两方交战,就是因为这般的布置,后金骑军只好下马,陆续派出兵士驱除桥上的石块,避免对于坐骑的影响,可是明军擅长步战,蒙古骑手要是下了马,自然就没了骑军的优势。

    就这样在几次交战,蒙族骑手不占优势,损伤颇巨之后,塔拜也只好下令全军驻扎,不再管桥上的石块了,等待德格类那边的消息,到时候两面夹击,必定会让明军打败。

    看到塔拜不着急了,毛承禄更是心中安稳,从容布置大军驻扎,死死守住海洲渡口,也是打着同样的主意,等待刘兴祚那边的到来,对于后金后方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