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我真是皇帝在线阅读 - 第四十九章 听雨楼

第四十九章 听雨楼

    金陵,在前世那个世界又有建康,天京的别名,到后来再改为南京,这里北濒长江,南拥群山,山环水抱,形胜天地。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南京境内,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自古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津,三国时诸葛亮曾说此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历史在这个世界拐了个弯,变得面目全非,但金陵这座城市却依旧散发出了她令人夺目的神采,始皇东巡,路过此地,有方士说金陵环山,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有天子气,建议将此龙脉斩断。

    始皇不允道:“今四方归秦,天下一统,这是天命所归,金陵有王气,朕就将其设为大秦的另一个国都,派嬴氏子孙镇守此地,收此地王气为己用,岂不更好,何必要将这得之不易的龙脉斩断呢?”

    众人皆拜服之,至此,金陵便成了大秦的又一国都,史称东都,始皇死后,大秦历代皇帝都大力建设金陵,以金陵为中心,开发帝国南方的广大土地,千百年来,曾有六个国家立金陵为都。

    无数英雄豪杰,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使得这片本来是蛮荒的僻土,变成了现在的鱼米之乡,天下粮仓,金陵作为撬动这里的支点,更是繁华无比。

    从林府出来后,四人沿着街道一路前行,胡不归在前引路,魏鞅在中间跟刘邦描述金陵的历史,看着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群,刘邦心中感慨万分“始皇帝果然非同凡响,历史的拐点恐怕就源自秦始皇吧。”

    “这些都是什么人?”转过一处街角,刘邦的目光被一群在街边叫卖铁锅,铁铲的人吸引了过去,这些人长相与大渝人有很大的区别,虽然身上穿着丝绸,但仍掩饰不住他们那浓郁的外乡气息。

    一直沉默寡言,忠心扮演侍卫的卫青看了一眼回答道:“他们是北秦人——”北秦?刘邦奇怪道:“北秦与大渝相距甚远,中间还隔着大梁,他们怎么会到这里?”

    卫青语气不屑:“追逐利益是商贾的天性,如果有足够的财富,就是地狱,他们这些人恐怕也是会走上一遭的,陛下有所不知,他们带着草原上的牛羊,一路南下,在大梁换取一部分铁器,与盐巴,然后又拿着这些东西来大渝换丝绸,大米,瓷器,这一来一回,至少有十倍的利润。”

    “十倍?”刘邦大吃一惊。

    卫青神情黯然道:“大渝本就缺铁,产铁地大多在中原一带,十年前那场大战后,我大渝丧失了北方的大片土地——”刘邦默默地叹息一声“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与大梁交易铁器呢?”

    魏鞅摇头道:“梁国与我大渝向来交恶,严令不许梁国的铁器流入大渝境内,他们与北秦达成了同盟关系,梁国以半成的价格将铁器卖给北秦,然后让他们携带铁器来我大渝售卖,少掉的半成自然就转嫁到大渝的身上。

    这样他们不仅能以极低的价格从北秦得到大量的牛羊,战马,而且还能削弱大渝的国力,同时又能维护他们与北秦的同盟关系,是一箭三雕的极狠计谋。”

    刘邦点点头,不错,这的确是一条毒计,但明知是陷阱,大渝还是得跳——没有铁器就不能铸造兵器,铠甲,军队的战斗力提不上去就有可能被灭国。

    “这就是阳谋啊,不过,虽说北方多铁矿,但南方也不至于一点铁矿都没有吧?”

    或许是看出了刘邦的疑惑,卫青开口解释道:“大渝虽然也产铁,但开采困难,动辄就要开山破石,而且,开采出来的矿石杂质太多,根本炼不出多少铁来。

    成本甚至比北秦贩卖的铁器成本还高,只供应朝廷都还不足,百姓要用铁器就只能从那些黑心的北秦商贩手里买,就这,依然供不应求,好多人家一口铁锅用了几十年,破了补,补了又破,到后来就剩下半口锅了。”

    果然,不一会儿那些铁锅,铁铲,就被哄抢一空,那些北秦人抚摸着柔滑的丝绸,一脸的得意,给下人丢几枚铜钱就趾高气扬地继续搬运货物。

    “已经穷困到如此地步了吗?”第一次了解大渝的经济,刘邦心里有些堵,他抬起头看着喧哗的街市道:“会好的,大渝不可能一直任人宰割,走吧,正事要紧。”

    几人称诺,又走了半个时辰,转过几个街角,眼前出现了一座很富贵的宅子,门前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马车,有几个穿着花衣的老鸨子在招呼客人。

    “哎呦,这位公子,您这是头一次来吧?”

    见到刘邦四人,老鸨眼前一亮,魏鞅气质出众,穿着华丽,身边又有两个威武不凡的侍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不是哪家豪门的子弟,就是哪位朝中大臣家的公子。

    这样的人可不是那些腰缠万贯,除了钱一无所有的商贾能相提并论的,老鸨一眼就找到了正主,忙扭动腰肢上来打招呼。

    魏鞅嫌弃地避开她,用袖子捂着鼻子,很不耐烦地说道:“离本公子远点。”老鸨闻言非但没有一丝不悦,反而更加热情了,她用手捂着嘴笑道:“哎,像奴家这般粗脂俗粉自然是入不了您的法眼,您里边请?”

    “哼——”魏鞅一甩袖子,大步流星走了进去,里面不算很大,但也不小,有两栋三层高的小楼,相连在一起,上面挂着红灯笼,仿佛过节一样,很是热闹,楼里楼外到处都是人,莺莺燕燕,欢声笑语。

    在楼下,竖着两个粗大的红柱子,左右各有一句诗:看山看水出郭,听雨听风倚楼,连接两栋小楼的中间过道檐下,挂着一个大大牌匾,上书三个鎏金大字:听雨楼。

    “好像和电视上演的妓院有点不一样啊。”刘邦心中好奇,老鸨抿嘴一笑对魏鞅道:“公子,看来您这位书童还是个雏啊。”雏,是一句俗语,代指不通男女之事的处男,带有嘲讽打趣的意思。

    胡不归与卫青闻听此言,皆是眼中一冷,敢侮辱皇帝陛下,这婆娘不想活了吧?这两位都是久经战场杀伐的人,露出的杀气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老鸨子脸色一僵。

    魏鞅冷哼道:“你如果还想要你那根舌头的话,嘴巴最好还是放干净点。”

    老鸨擦擦额头的冷汗忙点头道:“哎,奴家说错了话,该打。”说着还有模有样地扇了自己一个耳光,偷偷看魏鞅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