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历史尘埃(感谢小刀郡主的书单)
司画将芈昭回宫的消息趁着芈凰用膳的空档回报道,“太女,据说三公主今日回了宫,见了大王,就回了紫烟宫,至今大门不出。” “嗯!” 芈凰点头,同时命阿信他们准备去上书房,“这些宫内的小事,你们和司琴看着盯着点就行,不要让她闹出什么妖蛾子就好。” “是,太女。” 司画颔首。 “不过太女,自从锦街那日,到现在,你都两天两夜没有怎么合过眼吧……就算太女不休息,肚子里的小公子也得休息。” 司琴见芈凰匆匆忙忙用完膳,又行色匆匆准备出门,想开口劝她歇息一会,可是她却拒绝了。 只见芈凰眼睛带着淡淡的血丝,低头摸了摸肚子里的孩子,起身道,“不用担心,昨夜还是眯了一两个时辰,我还撑的住。在军中时,大战连连,三天三夜,不能睡觉的日子都熬过来了。” “不怕。” 二人私下的一番闲话,不知道怎么被进来送药的医老听见,顿时他端着手中熬的药掉头往外面就跑,跺着脚站在殿外大骂道,“既然身体这么好,还叫老头子开什么保胎药,倒了就是!” 只听屋外“哗啦啦”地响起一阵水花轻响。 司琴眼急地冲出云拉着老头子道,“医老,息怒!” “太女,只是心中事情太多。” “事情再多,这饭还得吃,觉还得睡,人若是没了,事情能成吗?” 医老越说越来劲,大声地骂道,“老头子,这一生就没见过,哪个储君像你这般,最后豁出性能安然上位的。只怕早就累死,便宜了他人……” “我也是这样说的……可是太女不听,但是您老也不能一气就倒药。” 司琴点点头,小意陪着错。 医老气哼哼地负手大骂,众人劝也劝不停,“医者不医不听话的病人。谁爱伺候谁伺候,反正老头子绝不伺候!” 可是另一边,芈凰已经推门而出带着凰羽卫扬长而去,根本对他不予理会。 医老瞪着她的后背,捶胸顿足,“你个臭丫头!气死我了!” 然后指着一旁还在煎药的医童一声大吼,“小童,看看药壶里还有没有那多余的药汤药渣。” “是……医老,小童记得还有一点药底,我去用水袋装上,送给太女。” 医童一溜小跑就去把还热在炉子上的药壶倾壶倒了出来,灌进一个牛皮水袋中,又一溜小跑地追上去,“太女,这是医老叫我送的药。” 芈凰回头看了一眼追到宫车边上的医童,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上车离去。 医老气恨,“谁叫你跑那么快,谁说要给那臭丫头送药了!……我是说要倒的渣都不剩!……” 医童回头,“医老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你……这么笨,以后还怎么跟我学医。” 医老气哼哼地拂袖离去。 医童摸了摸小脸转头看了看几个捂着嘴不停在笑的漂亮jiejie,然后拔起腿就跟上,“医老,医老,你等等小童!” 上书房前。 四公主,五公主,六公主……几个小公主还有她们的陪读公子,见到一身凤袍的女子走来,叽叽喳喳地扑上前来,“王姐,你怎么今日有空过来?朝堂上公务不忙吗?” “朝堂上的事情说了你们也不懂,你们如今学得如何?” 芈凰摸了摸几小闲话问道。 “不好……” 几个小公主闻言小脸皱成一团。 在背后缩了缩红通通的手心,因为不太喜欢听潘太师上课,连带着陪读的公子小姐也跟着受罚。一圈贵族子弟畏畏缩缩地围住她,摄于她的太女威严,不敢靠近。 潘崇远远站在上书房的窗前,手中握着戒尺神情专注地看着她们,出声道,“明日的莫要忘记了,我要考试。” 众孩子们闻言连连答应,害怕地作鸟散,与她告别,“王姐,我们还要回去做课业呢!” “我们先走了……” “去吧!” 芈凰笑了笑。 看着她们仿佛忆起当年读书的样子。 走进放了学空荡荡的课堂,望着前台站着的老者,神情转眼间再度肃然,拱手求道:“如今郢都时局动荡,流民难追,学生想请老师助我。” 潘崇并无意外看了一眼阿奴还有周边正在打扫的寺人,只道了一句,“阿奴!” 一旁的老奴听到他这声,安静地带着人退出了窗明几净的课堂,关上门,守在门外,并禀退了前后左右的人。 这课堂中的对话。 只属于当朝帝师二人。 午后阳光散漫,秋风凉凉,吹打着窗外绿油油的芭焦叶,在圆弧形的窗前静静摇摆,在一张张的课桌下,洒下淡淡光与影。 一壶若敖子琰孝敬他的君山银针,淡淡飘浮着香气,余香寥廖。 二人盘腿对坐。 潘崇亲自提起青壶给芈凰倒了一杯君山银针,看了她一眼,不急不徐地温和说道,“如今司徒南被抓,越椒狗急跳墙,子般披甲进殿,能把他们逼到这个份上,这些都足以说明今时今日的太女,已经做的极好。” “可是,五万流民还是没有找回,甚至……甚至成嘉,老师是知道,他远在竟陵至今未归,又无音讯,我恐担心他遭遇危险……”芈凰皱眉说道。 “成嘉还没有归来?” 潘崇也微微意外。 成嘉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如今却还没有回来,怕真是遇到什么大的状况。 盘腿倚坐在靠椅中,良久,他终于开口道,“若真是如此,只怕太女再这样进行下去,会把他们双方都逼得太狠,于国不稳,毕竟子琰的北伐大战还没有终结。” “战要一场一场地打,一场一场地胜,方能稳cao胜券。” “多方混战,最容易让周边诸侯趁虚而入。” 外面的芭蕉树“沙一沙-沙”急响。 此时,屋中极静。 光影乱窜。 芈凰看着眼前杯中的清茶,随着风波轻荡,听着太师所言,她何尝不想再等等。 只是战场上瞬息万变。 越椒的性格诡异难测。 不会给她壮大的时间。 很久之后,她忽尔抬起头来,张口说道,“可是老师,只怕最后我们等来的还是促不及防的内战……这个时间并非你我能定……” 潘崇听到这里,很平静,没有半点害怕。 只是摸了摸杯沿,不禁意间,忆起久远的记忆,那是他的祖辈父辈口口相传的三百年历史真相,那些掩埋在史书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他却不知道要不要告诉眼前的女学生。 因为穆王弑父还来不及从成王口中传下来,所以至如今楚国的历史上只留下若敖氏的丰功伟绩,而抹去了他们曾经轼君夺位危胁帝位的野心。 罢了。 历史既然选择了将那些真相抹去。 那就让它沦为历史的尘埃。 随风飘散。 所以他开口说道,“他们的权力确实太大…… 如今所有氏族要么选择退让,要么选择臣服…… 而因为历史遗留原因,历代先祖也没有找到完全抑制若敖氏的方法,甚至面对被各大氏族拥立的若敖氏,历代先王面对若敖六部的刀锋所在,也只能选择妥协。 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 要么在他们可以容许的范围里允许他们继续和王室一起壮大,要么将原本辛苦建立的完整政权以战争的方式一分为二。 所幸若敖氏历代尚属安分守己。 但是这一代却出了天才绝伦的子琰,还有勇武非凡的越椒,甚至就连子克若是国家安定时亦有守成之才。 这是家族之幸,却是国之不幸。 每一代的令尹之位争夺,并不比王位争夺更加残酷。” “难道就没有方法改变吗?” 芈凰皱眉问道。 “曾经为师想过,不过也失败了。”潘崇坦承着自己二十年前的失败。 “什么方法?” “将武王赐予若敖之族的军政大权收回来,一分为二,分别赐予两个氏族,让他们之间去相互权力制衡,而不是像如今一样二权统一,等着若敖氏反过来分薄和制衡王权,甚至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削弱他们手中的军队。 所以二十年前,孙王后是老师建议大王去求娶的,甚至希望通过你们孙氏与大王的联姻,能与若敖氏分庭抗礼。 可是你祖父还有你母后的性格…… 担不了这个大任。 他们是那种根本不懂得与若敖氏去争权的人。 孙家的铁卫军生来就是保家卫国的,而不是在朝堂上斯杀争夺的,所以在子般的安排下,你祖父你舅舅你表哥更是常年驻守在宛城申城等地,防御北方来袭,你们孙家的军队被晋国,陈国等诸侯国长期牵制,根本不可能在国内与若敖六部相抗衡。” 潘崇叹息一声。 “这就是当年你父王与母后联姻的真相。” 芈凰没想到她的出生不仅仅是建立在一桩在政治联姻的基础之上,更是建立在要削弱若敖氏军权的基础之上,可是她与若敖子琰的联姻,却再度将若敖氏的军政大权推向了顶峰,甚至将孙家也拉向了若敖子琰这一边。 从潘崇口中听到这一真相,心中隐隐有一丝钝痛。 到底这桩天赐良缘还是错了。 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潘崇继续说道,“太女,一代代的先王都失败了,你还要尝试吗?
连为师也没有把握能完全压制住他们。 而且以越椒的性子,还有子般的手段,很难说最后鹿死谁手,一旦我们先动手了,大义何在? 若敖氏是我楚国国柱,与武王有“双敖盟约”共誓。 谁若是先毁了这份盟誓,必造天下八百诸侯唾弃。” 芈凰闻言不认同地道,“那难道我们就要等到整个都城沦陷,百姓生灵涂炭,我们才拥有大义?” 潘崇点点头,却陡然声音一冷,看着她问道,“太女身上如今就有大义,只是太女可敢大义灭亲?” 芈凰促不及防被潘崇问到这个残忍的问题。 一双玉手放在腿上,紧紧揪紧了她的拳头,看着他坦承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良久却坚决地道,“我只知道,死去的人,不能白死!” 正如她前世之死。 否则何以心安一世? “既然你心中已经有了选择,那就只管走下去吧,不管是走到那深渊之处,还是走到那最高之处,且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为师能帮你的,只是在关键时刻扶你一把。 成王败寇,皆在你。” 潘崇的大手缓缓地握起桌上的茶盏,淡淡说道。 “谢老师,这已足够。” 芈凰要的就是潘崇的一言相帮,其余,且看她自己相搏。 望着带人步急离去的女子,潘崇有些随意地挥了挥,命老奴收了招待的茶具,坐在窗前发呆。 老奴走进来,弯下腰,安静地端起芈凰完全没有动过的茶杯收进茶盘,闲话问道,“太师,为何不像当初帮助大王一样,帮助太女?” 潘崇看着他,目光淡淡道,“因为她与大王不同,大王作为男人心狠,她作为女子心软。真到了生死关头,谁知道,她还握不握的住手中的剑。” “唉……” 老奴听到这里低低叹息一声。 终于撤掉了女子未动的茶杯,这是心里装了多少事情,就连喝口水的心思都没有就走了。 潘崇诧异,“你不是一向不看好她吗?为何叹息?” “可能阿奴也是出身奴隶,所以心有可惜……” “外面五万流民略卖为奴案传的沸沸扬扬,艰难险阻,层层施压,这本不应该是一个她还身怀有孕的女子去奔波或者云承担的重责,可是她却在这里为流民,为百姓,为我们这些奴隶……向太师求一个情。”老奴幽幽说道。 “是啊,这一点,确实难得。” 潘崇颔首,“我楚国自武王起专出强王,每一代都踏血而生,这一代却有些不同,大概是大王上位时,手下杀戮太重,所以没有男嗣可以继承大统,如今却要落到了她一个女子的软肩膀上,也不知道承不承的住这大楚三百年万万子民的重担……” 潘崇望着窗外被急风吹的“沙-沙”作响的芭蕉树目露一丝担忧。 “太师,水也是软的,却可以载起大舟;风也是软的,却可以掀起大浪。软,不代表不能。” 老奴看着他突然弯腰说道。 潘崇闻言突然笑了,指着他道,“你难道也被这个女学生收买了不成?” “阿奴自始至终知道我从出生起就是潘氏的人,可是阿奴的心还是自由的。”老奴坦言不诲地道。 “好一个心是自由的。” 潘崇拍手赞道,看着他一脸惋惜,“阿奴,真是可惜了你,跟着我一生端茶倒水。你若是放出去,什么三司,也应该让出一席之地。” “那是因为阿奴是奴隶。” “奴隶的眼界和才学,是登不了大雅之堂,也登不了渚宫金殿,那里是贵人们站着说话的地方,我们只配跪在那里倾听。” 老奴虽然还是弯着腰和他说话,可是潘崇此时却觉得他与自己是平等的,只听他继续道,“但是有一天,我们站起来,贵人们其实与我们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都是人罢了。” 潘崇捋着花白的胡子放声长笑,将担忧的心沉进肚子里,拿起一卷转身轻衣缓步,悠闲地步出了学堂,点头道,“阿奴,也许这次你说的是对的……女子的肩膀虽软,却也能扛的起万里河山万万子民。” “因为你们的心都被她收买了。” “这就是民心所向,大义所在。” 老奴跟在后面,端着茶般微微笑道,“太师,其实心里比阿奴更明白,不过借我之口说出来罢了。” 学堂窗外的急风似乎陡然间停了下来。 芭蕉树,绿了又黄,黄了来年又会再绿,终是逝去了旧日里满堂学生的读书时光,朗朗书声,年少青衫,此时他们都各自高飞,翱翔天际,搏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