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蒙古回归梦在线阅读 - 第5章 走马观花呼和浩特

第5章 走马观花呼和浩特

    观察一个城市,可以快速地了解这个地方的发展脉搏。

    城市是一个地区开放的前沿,是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巨大舞台。城市,时刻都在变化,它承载着每个人的成功与梦想,同时也是每个人心中难以割舍、为之骄傲、令人眷恋的故乡。

    李北进与满都拉图一人辆自行车,开始了他的呼和浩特的行程。

    在李北进看来,自行车旅游其实是很好的旅游方式,也是最贴近所要旅游的城市的方式。

    对于呼和浩特,李北进想要深入了解她。

    因为,她是中国北方离蒙古、离乌兰巴托最近的大城市,更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的城市,在与蒙古的融合过程中,她肯定将会发挥其它城市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作为一座草原都市,呼和浩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已经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城,一跃而进入了全国现代化城市的行列,目前正在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转变。

    骑行在大街上,李北进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座首府城市建设辉煌成就令人瞩目。

    说起呼和浩特这几年的变化,满都拉图很骄傲:“这城市变化太大了,有那么多新修的道路,有那么多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是越变越美了。现在我爷爷奶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上公交车在城市里到处转转,看看这些新变化。”

    满都拉图说,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几年的大规模建设,呼和浩特市建成区面积已经由2005年的140平方公里扩大到2014年的21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110万人增加到208万人,贯通了二环路内八横八纵主干道,环城水系治理主体工程、滨河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绕城高速全面建成,城市框架被进一步拉大。

    呼和浩特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居住的城市,少数民族中,蒙古族约主体,回族人口比例也很大,是两个最主要的民族。

    所以,当地人都知道,市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蒙元文化一条街和***文化一条街。

    李北进与满都拉图首先就去了蒙元文化一条街和***文化一条街。

    蒙元文化街坐落在呼和浩特市通道北街,全长1.8公里,景观街建筑以蒙元文化风格为主题,围绕蒙古族发展历史、文化特色,充分体现蒙元建筑风格特色,适当融入明清风格,并融入现代生活气息,体现时代创新精神,使这条天开地阔、金碧辉煌的大道在建成区中凸显出来。虽然街中融入了不少商铺,但是所有的商铺外观都围绕主题风格,所有建筑错落有致、街景和谐统一。

    街面色彩以白色为景观街主色调,蓝、黄、红为副色调,并缀以粉色和金色等,烘托出了强烈的民族色彩。

    圆形蒙古包式建筑和由方形底盘造型组合而成的蒙古包群落的大屋顶时而可见,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建筑构件、门楣、窗户、广告、灯具贯穿始终;带有花纹、云图的穹顶、蒙古族标志的女儿墙等形象的标志性构筑物和休闲集散广场、雕塑园林景观等,民族符号独特。

    很多蒙古族人就聚居在街区。

    ***风情大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北街,与蒙元文化街相接,全长1.15公里,街道两侧以叠涩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砖装饰出来的高楼气势宏伟,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或黄色的球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以沙漠黄为主而绿白相间的色调,让人领略到浓郁的***风情。

    ***特色风情街南起旧城北门、东至中山路西端、北接新华大街,是纵贯呼和浩特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

    这里回族群众聚居,***风格建筑集中、***商业繁荣。

    逛完了这两个街区,李北进和满都拉图继续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到处逛。

    在玉泉区养鱼池东巷,李北进遇到了退休职工杨俊。

    杨俊告诉李北进:我们这个小区是个老旧小区,刚搬来时小区西边就是个臭水塘,夏天蚊蝇满天飞,打开窗户就能闻到水塘的臭味儿。

    巷子里是土路,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没想到这几年,政府出资把臭水塘改建成了宝尔汗佛塔广场,绿化、硬化、美化,现在这里再也不是臭气熏天的旧模样,离我们不远的观音庙也得到了扩建,人气特别旺,逢年过节广场上都会举办演出或是活动。

    还有这巷子里的路今年也重新修成了柏油路。

    逛着逛着,就到了敕勒川大街跨东河桥。

    这里是小黑河道的拐弯处,是河道南北两端的焦点。

    李北进被这个桥的造型吸引了。

    桥的设计以草原上美丽动人的马头琴传说为主题,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草原民族的特色,同时也展现了现代社会的和谐之音。

    满都拉图说:“这个桥的增强了老城区与东部新区之间的沟通,改善东河东岸新城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十分重要。”

    眼前的水景和绿意同样让人陶醉。

    在没有来呼和浩特之前,李北进觉得呼和浩特可能也会和其它北方的城市一样,建筑落后,不时尚,可亲眼一看,真是大跌眼镜。

    呼和浩特与无锡相比,除了城市小点,高楼少点,其它方面其实也不差,也是一个很现代化的美丽的城市,没有一点塞外的苍凉之感。

    城中有绿,绿满城中。

    一条条街道都很美观、干净、时尚。

    商铺的卷帘门粉刷统一,门头广告统一布置,整齐而漂亮。

    骑得有点热了,两人停在一处树荫休息一会,就看到了一个卖瓜的。

    李北进听这人叫卖东西,与南方人是很不一样,南方人卖东西,很少有人喊出声,偶尔有人喊,也是声音软软的:“卖瓜哩----”,尾声长长的,还转上几个弯。

    呼市人的声音是短促有力:“巴盟香瓜!巴盟香瓜!”没有一点余音,让人感觉他们是那么冷漠,不近人情。

    李北进走到近前,看车上的香瓜,很是新鲜。

    那被烈日晒得黝黑的汉子就拿了一个香瓜给李北进,说:“吃(发出“擦”的音,入声)哇!”

    这让李北进觉得北方人真的很憨厚实在。

    满都拉图也走过来,俩人买了好几只香瓜。

    不知怎么,两人就逛进了一条小巷,看了一下路牌,这个巷子的名字,原来是叫财神庙巷。

    李北进说,那我们去巷子里看有没有财神,去拜拜财神。

    这个财神庙巷,位于玉泉区玉泉井东边,东西走向,全长约150米,宽约5米左右。

    虽然街道不长,但是很有历史,财神庙巷内有费公祠、财神庙、财神庙剧场等建筑。

    进入财神时,李北进听主持说,这个庙当年可是赫赫有名,享誉一方。

    这座庙是清代初期归化城内的山西商人、社团、商号筹捐而建的。

    财神庙对面是一座费公祠,费公祠的名气本来要比财神庙大,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只记住了财神庙而忽略了费公祠。巷子的西头就是闻名遐迩的玉泉井,玉泉井的北门又是赫赫有名的大召寺。

    财神庙现在占地面积241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6平方米,弥足珍贵。

    费公祠,又名费襄壮公祠、白大将军祠,清朝康熙三十七年由归化城走西口的商民所建生祠,该祠整体为一四合院,有正殿、厢房、耳房,正殿供奉着抗击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费扬古大将军。

    每年从农历三月十三开始,归化城的各行社、商号、店铺的人员陆续进殿祭祀,并且举办庙会,成为归化城民间一件盛事。

    这费公祠,也是由山西商人出资建立,而这些山西商人都和大盛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满都拉图说:“康熙年间,山西商人王相卿、张杰、史大学三个人随着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的军队,担负采购牛羊等军用品的任务。他们在与蒙古族群众的交易中学会了简单的蒙古语,了解了蒙古族的礼节和生活习俗。在草地,他们收集一些蘑菇等土特产,带回归化城出售。费扬古的军队进入外蒙古(今蒙古共和国)时,这3个山西商人也随军做生意,从内地贩运军需货物,来往于外蒙古的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地区。

    三个人也就是大盛魁最早的股东。

    那这三人又怎么和财神庙扯上关系呢?这里有一则传说。

    据说:最早,这三人在杀虎口开了一家小小的草料行,可是生意非常萧条,生活难以为继。

    康熙末年的一个除夕夜,三个人正在愁眉不展,围着砂锅喝稀粥,这时,一个蒙古族牧民拉着两峰满载驮子的骆驼前来投宿。

    他们三人看到这个牧民又饥又渴,就把锅里最后的一碗稀粥盛给牧民吃,然后帮助牧民卸下驮子便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牧民丢下驮子不见了踪影。

    过了年后,他们四处寻找这位牧民,仍然没有结果,于是打开了牧民丢下的驮子,没想到的是驮子里装满了闪着白光的银元宝。

    有了这笔意外财富,三人便决定用这些银元宝做股本到草原牧区做买卖,利用之前学习的蒙语和不屑的努力和奋斗,这三个人逐渐成为内蒙古最大的旅蒙商人。

    在他们发家之后并不忘记曾经丢给他们银两的蒙古牧民,每三年一结账的时候也把这个牧民的红利记入账本,这个不知道姓名的牧民也成为了大盛魁的股东之一,就被称作“财神股”,也正是因为这位财神的到来才能让大盛魁成就后来的辉煌,为了纪念这位“财神”,才有了山西晋商出资修建的财神庙,这也是为什么财神庙会在费公祠对面的原因。

    满都拉图说,好心就会有好报。

    说到了大盛魁,李北进又和满都拉图去了德胜街17号,那里有一座在今天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二层小楼,就是这座小楼,见证了一个商业帝国300多年的历史。

    财神庙巷内还有财神庙剧院,虽然不上档次,但是在贫苦人眼中,能在这里看一场戏也是再排场不过的事情了。

    李北进还在战备路看了日本人储备货物的小兵站,体会到了日本人对《田中奏折》的实践。

    看了落凤街的道员宅邸,那里是少女时代的兰儿生活的地方。当时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一个扎着小辫在跳着羊皮筋的少妇,以后会主宰中国数年,送把一个大清王朝亲手葬送。【注:兰儿,即少年慈禧的闺名】

    在祥和大南街附近,以前是驼队的驻扎地,李北进凭吊了当年的大漠驼铃。

    ……

    呼和浩特,一座对中国历史影响太大的小城。

    李北进骑行了一天,逛了一天,对呼和浩特是充满了喜爱。

    在一家蒙古商店里,李北进看到了一款蒙古腰刀,盒了上,还有一首诗歌:

    蒙古腰刀,

    蒙古牧民,

    一出生便注定要与羊群为伴,

    注定要跨上俊马,

    注定要佩戴蒙古腰刀。

    一把蒙古腰刀,

    讲述一个民族的历史,

    一把蒙古腰刀,

    尽显一个民族的荣耀。

    一把蒙古腰刀,

    从不拖泥带水,

    岁月磨蚀不掉它的锋刃,

    寒光闪耀,

    ……

    蒙古腰刀,

    腾格里所赐的圣物,

    草原在,

    就有骏马奔腾,

    草原在,

    就有蒙古腰刀。

    李北进很喜欢这首小诗,也喜欢这款刀。

    李北进订了十把刀:“回去送人,应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