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霸蜀在线阅读 - 关于诸葛亮的一些闲话

关于诸葛亮的一些闲话

    自从本书上传以来,关于诸葛亮这个角色的定位便是一直是争议最大的话题。老庄本来是不打算发表什么看法,因为我对诸葛亮的看法会在描写这个角色的时候有所体现,魏霸怎么看诸葛亮,并不完全等于老庄怎么看诸葛亮,虽然其中不可避免的有重合的地方,但肯定是有偏差的,我相信成熟的读者会区别这其中的差异。

    今天写这个短文,一是看到诸位书友对老庄的支持,月票飞涨,爆了唐三藏同学的菊,老庄兴奋,一兴奋就有些啰嗦的欲望。二是今天正好出现了两个帖子,都是谈诸葛亮的,虽然意见不完全相同,可是都比较理性,相对于其他帖子,更能引起老庄讨论的兴趣,所以八卦两句。

    老庄写三国文,有个初衷,就是剥去演义、戏曲笼罩在历史人物身上的各种脸谱,比如曹cao,比如孙权,比如刘备,再比如前本书中有不少戏份的汉灵帝。

    小时候的娱乐活动中,听评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记忆,相信很多人对历史的了解,也是从评书开始。可是我要说,演义里的历史,不是真实的历史,甚至历史教材上的历史也不是真正的历史。再进一步而言,可能历史典籍中的历史,也只是历史的表象,远远不是真相。

    比如诸葛亮这个人物。

    很多人说,陈寿抹黑诸葛亮,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在《三国志》中,除了帝王之外,单独列传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陆逊,另一个就是诸葛亮。通读《三国志

    诸葛亮传》,能让人联想到抹黑的大概只有传后的一句评价: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可是如果抛开诸葛亮是个圣人这个先入为主的看法之后,老庄认为,这句话其实一点抹黑的意思也没有,就算不是赞扬,至少也算得上公允。

    诸葛亮用兵的能力,后世多有评价,总体来说,除了那些戏说之外,真正的知兵者对诸葛亮的评价和陈寿的评价差不多,也就是长于治军,短于奇变。如果我们承认人无完人,那么这可能是诸葛亮不多的缺点中最突出的一个。

    这个特点,不仅仅体现在子午谷计划上,后来他出陈仓,先被曹真料中,后被张郃料中,再后来,他与司马懿争锋,所作的部署也多在司马懿的预料之中,充分证明了这个特点。这并不是说诸葛亮无能,只是说他的路数太正,所谓君子不由径,不用奇,他的选择就非常有限,被高明的对手料中也就在情理之中。

    用兵奇正相辅,有正无奇,如果是强的一方,或许一样可以建功,所谓重剑无锋,凭实力也可以搞死你。可是对于弱的一方来说,纯用正,不用奇,是没有前途的。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能以蜀国一州之力与魏国对峙那么久,甚至还能让司马懿这样的牛人只能防守,就足以说明诸葛亮的高明。看看整个三国时代,有第二个人能让司马懿如此吃瘪吗?没有,诸葛亮是独一份。

    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诸葛亮的高明,非要说他是没有缺点的完人,那才是事实,才是对他的尊重?

    老庄认为,这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理性态度。讳过饰非,只会带来虚假的崇拜,而不会有真正的尊敬。正如刘备,一定要把他当成一个仁慈的君主来看,显然不如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草莽英雄来得更准确。三国鼎立,曹cao、孙权都有是家族基础的,唯独刘备是赤手空拳打天下,他能做以三分天下,就足以证明他的坚忍,为什么一定要把他装扮成一个动不动就哭的软蛋呢?相以于演义上的形象,我更喜欢那个有些兵痞气却坚忍不拔的草莽英雄。

    同样,与多智近乎妖的演义形象相比,老庄更喜欢一个聪明、坚忍的政治家诸葛亮,一个不完美的诸葛亮。至于能不能写出更接近于历史真实的诸葛亮来,老庄只能说尽力,不敢打包票。毕竟诸葛亮这样的一个聪明到近乎绝顶的人物,要想写得好,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是老庄敢说,我没有抹黑他的意图。

    关于诸葛亮在政治上的表现,老庄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擅权,也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另一个大缺点,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作为政治家的无奈。文中已经说过,没有哪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不是大权独揽的。不过,我们能评价的不是诸葛亮本人怎么想,而是他事实上怎么做了。历史为了公正起见,通常只会记载事实,不会记载猜想,历史人物究竟怎么想的,要读者去揣摩。演绎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文学家的权利,不是历史学家的权利。

    诸葛亮打击对手的记录,不在他本人的传中,分散到其他各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三国志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等篇章,你们会发现其中的徽妙之处。至于说诸葛亮这么做是不是有他的道理,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无法否认,诸葛亮本人喜欢的那几个人,比如蒋琬,比如马谡,比如费祎,以及《出师表》中提及的郭允之等人,都是顺从之辈,要论本事,和李严、廖立、彭羕都是不能比的,姜维这个人,忠义也许不缺,能力和见识却实在不敢恭维。

    从诸葛亮身边的人,大概也可以看出他的用人心态。

    还有一些关于诸葛亮的不利言论,分散在其他人的传记中,老庄一时记不全出处,就不一一的指明了。有心的读者,可以去翻翻《三国志》的《吴书》部分,老庄记得孙权曾经对诸葛亮治蜀有一段评价。

    擅权应该没有疑问,至于说是诸葛亮擅权只是为了权利,还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团结,这一点,无法定论。老庄有老庄的看法,只是现在还不好说,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大家只要能平心静气的看,相信能明白老庄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老庄欢迎理性的讨论,理不辩不明,哪怕是最后仍然无法统一意见,辩总比不辩好。至于那些把诸葛亮尊为圣人、完人,不容许有一点指摘的意见,恕老庄没有兴趣理睬。

    感谢鱼形、德拉古莉娜两位读者的中肯意见和支持。注:这两位的贴子都已经置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