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劳动力
第三十八章劳动力 菲律宾内战,非常直接的暴露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 这场原本可以迅速平息的内战持续了一年零三个月,直到二零三九年四月中旬,支持总统的军队攻入马尼拉,消灭了支持阿基诺的最后一股叛军才宣告结束。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直接出兵干预。虽然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在这一年多里,中国与美国乃至部分东南亚国家都通过各种渠道,为交战双方提供了武器装备弹药物资,甚至提供了一些粮食与药品,但是仿佛这场战争发生在另外一个星球上一样,与菲律宾存在利害关系的大国都无动于衷。 没有外来干预,菲律宾内战迅速演变成了一场无止尽的消耗战。 根据一些国际组织估测,在内战的前三个月,就有四百万平民丧生,绝大部分死于与资源有关特别是与粮食有关的争夺之中。在此之后,交战双方都失去了理智,甚至把粮食当成了武器。比如在二零三八年二月底,叛军攻占了邦板牙省首府圣费尔南多之后,纵任士兵劫掠三日,造成近十万平民丧命,十多万人沦为战争难民。一个月后,政府军攻占了叛军控制的新怡诗夏省首府帕拉延,为了报复叛军在圣费尔南多的暴行,进行了全城大清洗,导致近五万平民丧生,数万人失去家园。 这样的事情,在菲律宾各地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保守估计,内战期间,直接死于战乱的平民在一千五百万左右,此外还有大约三百万人死于种族屠杀。后者,主要集中在南方的棉兰老岛,即以马来族为主的菲律宾人针对棉兰老本地少数民族的大屠杀。 只是,战乱直接导致是平民伤亡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当时,最严重的问题是由战乱引发的间接后果,即大灾难时期的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到二零三八年,中国与美国都先后攻克了多发癌症的治疗难题。 更重要的是,抗癌药物的产量大幅度增长,而且中国与美国均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中做出承诺,在满足了本国需求之后,将无偿援助所有国家。说得直接一点,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申请获得援助,最多只需要支付生产与运输成本,而一些人口较多的贫穷国家,还可以向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成员国申请资金援助。 与粮食相比,抗癌药物不存在紧缺问题。 根据中国官方在二零三七年底公布的援助方案,在二零三八年,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十亿人份的抗癌药物。如果算上美国做出的援助承诺,当年中美两国至少能够为其他国家的十七亿人提供抗癌药物。 当然,中美两国如此慷慨大方,出发点并不是为了保全人类文明。 在中国公布的援助清单中,八个主要盟国,以及埃及叙利亚斯里兰卡尼泊尔与苏丹等经济往来较为密切的友好国家分到了足够多的配额,而美国的援助对象,也主要是经济往来较为密切的国家。 由此可见,在药物援助上,中美两国打的都是经济牌。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通过援助,保护自己的下级市场,使这些国家有足够多的生产力与足够大的市场。从经济角度讲,这等于保护本国的基础工业,特别是需要广阔市场与大量资源的高端产业。如果不提供援助,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将在两到三年内锐减三成,必然会对占据了经济体系顶端地位的中美两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本国的高端产业遭受重创。只有保护好下级市场与初级工业产品生产地,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才不会受到严重影响,也才有能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当然,从政治上讲,这也是划分战略格局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中美在扩张势力范围的时候,只有两个标准,一是资源二是劳动力。 相对而言,后者更加重要。 事实上,在经历了全球自然灾害时期的科技大爆发之后,中美两国面临的资源问题已经有所缓解。 说到资源,最重要的只有两个,一是能源,二是粮食。 再说得深入一点,就只有一个:能源。 随着可控聚变核技术逐步成熟,特别是以氘与氚为燃料的第二代可控聚变核电站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在十到二十年之内达到实用化程度的情况下,能源已经不是制约人类文明发展的瓶颈了。可以说,只要第二代可控聚变核电站问世,能源将成为取之不尽的资源。要知道,仅地球海洋中含有的氘与氚就能供人类文明消耗一千万年,而宇宙中这两种元素几乎用之不竭。 这样一来,之前被看成战略资源的石油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讲,最多到二零四五年,在中国的可控聚变核电站提供了全国能源百分之六十的情况下,石油的主要用途不是拿来燃烧,而是成为低廉的化工原料,用来生产化肥等化工产品。 能源问题得到解决,农业生产效率就不再是问题,粮食自然不是问题。 可以说,只要有需要,最多只需要十年,中国的农业工厂就能生产出足以满足全人类正常消耗的粮食。 此外,得益于能源技术取得的突破,其他资源带来的问题都变得微乎其微。 甚至可以说,只要能源不受限制,连对人类文明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的环保问题都将成为历史。原因很简单,淘汰化石燃料之后,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的二氧化碳排量将减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用一些科学家的话来说,也许五十年后,需要顾虑的不是气候变暖,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足导致的变冷,也许到时候需要定期的燃烧一些化石燃料,增加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当然,这只是带有笑话性质的预测,因为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约在六千零四十万亿吨左右,而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排放的只有四十万亿吨左右,剩下的六千万亿吨都是细菌产生的。 不管怎么说,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之内,资源不再是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 这样一来,劳动力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科技在进步,但是人类文明本身没有进步,只要国家这个概念还存在,那么人类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就不会消除。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掌握了先进技术的国家,肯定会谋求最大利益,也就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社会分工,确保自身处于生产力的最顶端,从而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与美国极力谋求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地区经济体的基础。 在囊括了众多国家的地区经济体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劳动力。只有劳动力充足,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社会财富,也才能让占据顶端的国家获得足够多的财富,因此中美都在不遗余力的拉拢人口众多的国家。
可以说,发展到这一步,正好印证了人多力量大这句话。 到二零三八年初,以中国为首的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二十八亿,而以美国为首的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二十四亿,此外以欧盟为首的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十三亿,以俄罗斯为首的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六亿。 人口总量的对比,也正好反应出了四强的实力对比。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人口总量的对比,实际上也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了四强在主要战略资源上的生产力。在二零三八年左右,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粮食,有多大的粮食产量就能控制多少劳动力。 至于抗癌药物,只是保护劳动力的手段。 这个时候,再来看菲律宾内战的影响,也就不难明白其中的根本原因了。 对美国来说,如果菲律宾倒向中国,那么中美差距将近一步扩大。只有让菲律宾变得没有任何价值,才能降低这个差距。对中国来说,能够吸收菲律宾自然是好事,可是在粮食配额已经用光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只会背上沉重的负担,对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崩溃。 显然,对菲律宾来说,这绝对不是好事。 早在二零三七年,菲律宾就提出了援助请求,而且与几个东南亚国家达成了协议,获得了可观的援助资金。 如果没有这场战乱,菲律宾在二零三八年就能获得援助。 受战乱影响,中国与美国都没有为菲律宾提供正式援助,只是通过走私等手段,分别向菲律宾政府军与叛军提供了一些抗癌药物,让政府军与叛军能拿药物做武器,控制更多的平民。 战乱结束后,菲律宾临时政府在二零三九年底进行了人口普查。 得到的结果是,这个在二零三四年还有一亿一千多万人的国家,到这个时候只剩下了大约三千万人。如果在内战爆发前,菲律宾的人口总量在七千万左右,那么这场战乱至少夺去了四千万人的性命。除掉内战直接导致的死亡,大约有二千二百万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而死于癌症。 可以说,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要知道,在这一年中,扶桑地区也只有大约四百万人死于癌症。 最终,菲律宾回到了东南亚大家庭,成为了中国的第十一个盟国,不过也只是一个没有多少战略价值的盟国。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