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宋私生子在线阅读 - 第324章 燧发枪

第324章 燧发枪

    ***

    大宋以前缺乏战马,与契丹、党项人作战时极为被动,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大宋对武器的研制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冷兵器时代,大宋的远程打击武器达到了巅峰。

    宋初,武器研制由三司胄案主管。到了熙宁六年神宗废甲胄案,置军器监,元丰改制后军器监正式置监、少监、丞、主簿等专官管理。

    所属东西作坊,与各州都作院掌造兵器、旗帜、戎帐、什物、依规定程式,按兵校工匠制作精粗利钝以为赏罚。

    也就是说大宋的武器研制,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系统规范的阶段。

    杨逸出征前,拿了燧发枪、前装火炮两份图纸给军器监。他之前弄出来的手雷,已证明有着巨大的威力,这次他拿来这两份新的图纸,军器监监正朱时增不敢怠慢,组织了一大批能工巧匠进行研制。

    杨逸对此也极为重视,虽然还处于休假期间,还是特意跑了一趟军器监,看看进展如何。

    朱时增亲自陪他来到研制枪炮的作坊,这里防守森严,就算是院里的一般工匠,也不能乱进。

    直到进了枪炮作坊,杨逸才问道:“朱大人,燧发枪与火炮研制得怎么样了?”

    朱时增答道:“杨学士放心,本官组织了大量工匠进行研制,开始并不顺利,枪管极易炸膛,后来经过工匠反复试验。加入了南安军附近大庾岭出产的一种重石,很好地解决了枪管容易炸膛的问题。”

    “重石?”杨逸很是疑惑,没听过这名称啊。

    “杨学士请看,这就是重石。”朱进增带他来到锻造作坊里,拿出一块精钢似的物体给杨逸看。

    杨逸接过仔细观察了一下,不禁大喜,他大致可以肯定。这块所谓的重石就是钨;

    钨是稀有高溶点金属,在常温状态下,任何浓度的盐酸、硫酸、硝酸对钨都不起作用。即便在高温时,其化学性质也很稳定。

    在后世,钨是优质钢、硬质钢、枪械、火箭推进器的喷嘴、切削金属的刀片、钻头、超硬模具等等不可缺少的材料。

    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钨国。钨矿分布广,产量大。

    大宋的冶炼业极为发达,钢铁产量非常大,有庞大的冶炼行业作支撑,工匠们找到钨矿这一点倒不奇怪。

    而他们能想到用钨矿混合钢铁来打造枪管,这倒大出杨逸的意料之外。

    杨逸爱不释手地说道:“朱大人,这重石可是好东西,一定要加大开采力度。”

    朱时增呵呵地笑道:“不劳杨学士费,自从工匠发现加入重石可增加钢铁硬度和韧性后,本官已经上奏朝廷。加大了开采力度,虽然重石冶炼困难,但保证军器监用量应该不成问题。”

    “好好好!”

    杨逸连道了三声好,游目四顾,巨大的作坊里热火朝天。治炼炉里散发着浓烈的煤炭味,工匠们光着膀子轮着大锤子煅打钢铁,发出阵阵的乒乓声,而各个流程井然有序,枪管打造好之后,交到下一个工序进行拉膛线。

    膛线的作用是让子弹可以旋转。提高子弹的射程、稳定性、穿透力。

    开膛线其实不算难,需要的是耐心和细致。

    工匠们按杨逸所述,制作了一种简单的手动木质机械床,早期的美洲殖民者制造膛线,就是采用这种手动木质机械,以钩刀拉削方法,自己制作膛线的。

    这种钩刀拉削方法,是把钩状的切刀安置在比枪膛直径略细的钢拉杆上,钩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拉杆层部的螺丝来调节;

    每拉动通过枪管一次,拉杆移动一点,随着枪管的匀速旋转,拉削出一条有一定缠度的阴膛线,达到预定宽度后,再换位置拉第二条膛线。

    拉一条阴膛线要拉削几十次,拉的次数越多,形成的拉槽越细、越精密。

    枪管的膛线制作好之后,再到下一个工序进得各构件的组装,最终形成一支燧发枪。

    杨逸拿着一支组装完成后的燧发枪,看得心花怒放,在手上掂了掂,整枪重八斤左右,枪管长两尺多,口径大概17毫米这样。

    “子弹呢?子弹制作得如何?”杨逸已经忍不住要开几枪试试了。

    “杨学士请随我来!”朱进增在前面引路,把他带到专门制作子弹的作坊。

    就算没有燧发枪,目前大宋的武器也领先全世界,因此燧发枪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杨逸自然是让他们研制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好的枪弹。

    滑膛枪的,不要!

    要造就造线膛枪。

    子弹要研制自然也是研制前装弹中最好的米尼弹。

    杨逸对枪械熟悉无比,后膛击针枪射速更快,威力更大,他不是不想搞,但后膛枪有一个关键的技术现在不没有突破,那就是雷汞,有雷汞才能做火帽。

    雷汞的制作方法杨逸大到也懂,就是将汞溶在硝酸中,生成硝酸汞,在有过量硝酸存在下,与乙醇作用而生成雷汞。

    问题是硝酸和乙醇在后世可以直接弄到,但在大宋要弄出这两样东西却又不简单了,他也只能把方法告诉军器监,让工匠们慢慢去试验,什么时候能弄出来,鬼才知道。

    因此他现在只能制作前装燧发枪,采用米尼弹。

    这两样是前装步枪的极致,有这样的武器,大宋已经足够横扫全世界了。

    米尼弹是一种圆头柱壳铅弹,这种子弹比步枪口径略小,可以很轻松的用推弹杆推入枪膛。大大提高了射速,解决了前装步枪装弹时,由于子弹过大导致塞不进枪管、或堵塞枪管的难道。

    米尼弹弹体周围在螺纹以配合膛线,子弹底部有一个圆锥形的空洞,用一个木塞堵住洞底;

    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木塞,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子弹底部迅速膨胀,紧贴膛线,封闭弹头与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

    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的压迫下高速旋转,提高子弹的射程和精准度。

    原来的历史上,米尼弹出现之前。滑膛枪是实用的武器,而线膛枪只是一种实验性武器,线膛枪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刻有膛线,前装子弹很难保持枪膛闭气性,威力大打折扣。

    为了取得良好的闭气性,线膛枪子弹往往做的口径与枪口径持平或略大,因此装弹时极其费劲;

    往往需要用锤子来捶打推弹杆,才能将枪弹推进到位,结果这往往导致更危险的枪膛破裂。

    有了米尼弹,这一切都不再成问题。

    杨逸看了看。工匠们制作米尼弹头的方法是注好钢模,钢模分上下两片,每个钢模上有一排计二十个弹头模孔,铅本身就比较软,加热到一定程度后更软。可以直接压入弹模中,做成弹头的模样,掀起钢模上片,取出成形的子弹,然后再用人工加装弹头底部的木塞。

    这样制作虽然繁琐一些,但在手工制作的时代。这已经是非常快的了。

    杨逸拿了十发制作好的子弹,和朱时增以及主管枪炮作坊的工匠来到试验场,他亲自撕破纸壳,装药、装弹,用推弹杆压实。

    米尼弹比枪膛略小,但塞入枪膛时要有一种凝滞感才行,若是因制作不规模,导致弹头塞入枪膛时过松,就需要再把纸壳塞入压实,防止子弹在瞄准时掉出来。

    好在军器监聚集了大宋最好的工匠,杨逸压入弹头时感觉不松也不紧,刚才,这就无须再压纸壳了。

    试验场上,五百步、六百步、七百步各置有一个木靶,杨逸先试五百步的木靶;

    瞄准。

    扣引扳机。

    夹有燧古的击锤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

    呯!

    枪口冒出一股硝烟的同时,远处的木靶上传来轻微的撞击声!

    再来,杨逸连放了三枪,分别命中远近不同的三个木靶,而时间大概还不到一分钟。

    也就是说这种燧发枪射速至少可以达到每分钟分四发,对此杨逸已经非常满意了。

    以这样的射速,再加上三段射击法,完全可以形成一道不止息的火力网,这将成为骑兵的恶梦。

    朱时增见他cao作起枪械来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不禁有些奇怪,但想想连图纸都是给提供的,也就释然了。

    “走!去看看射击效果怎么样?”

    杨逸不管朱时增想些什么,率先向木靶奔去。

    五百步那块木靶被完全射穿,六百步的木靶子弹钳入一半,七百步的木靶只留下一个不深的弹痕,子弹连镶入木靶都做不到。

    大宋的一步大至相当于一点五米左右,也就是说,军器监研制出来的这种燧发枪,有效杀伤射程大概在七百五十米到八百之间!

    够了!

    大宋和各项技术其实不比明朝差,明朝能造出火枪来,现在大宋的工匠在自己的指点下,造出燧发枪这不奇怪。

    但尽管杨逸早有心里准备,真正试验了燧发枪的威力后,他还是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有了这样的利器,再凶狠的骑兵都只有挨宰的份。

    朱时增他们倒是显得很淡定,离第一支燧发枪造出来已经两个月了,他们早就试过威力,现在自然不再激动了。

    “对了,朱大人,现在军器临一天能制造多少枪弹?”杨逸突然问道。

    问到产量,朱时增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杨大人,现在军器监一天大概能制造三十支枪,两万颗子弹,若是加大投入,产量应该还能提高不少。”

    杨逸又问道:“每支枪制造成本算出来了吗?”

    “大概在一百二十贯左右。”

    **********************************

    ps:亲们,月底到了,有票的别忘了投,俺看了一下,这个月到现在就14张月票,900张推荐票,太丢人了,昊远自己都不都不好意思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