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回到唐朝当道士在线阅读 - 第四十九章:王府家宴

第四十九章:王府家宴

    ps:求推荐票,求收藏。

    位于大明宫和太极宫之间的长乐坊,占据了半坊之地的那所气派的大院,正是相王的宅邸。随着王府的车驾前往长乐坊的时候,李璐做梦也没有想到,相王这次邀请自己,居然是参加王府的家宴。

    直到车驾抵达王府,相王向李璐一一介绍门口迎接诸人的时候,李璐才赫然发现,寿春王李成器、衡阳王李成义、临淄王李隆基、巴陵王李隆范、中山王李隆业都悉数在列。

    这样的排场和架势,着实让李璐有点受宠若惊。要知道相王这五子,个个都是郡王,现在居然都在门口恭迎自己,这份震惊可想而知。

    李成器等人倒像是早就知道李璐要来,对于父亲的车驾上突然下来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并没表现出多少的惊讶,相王介绍李璐的时候他们也非常热情。

    尤其是李隆基,见到李璐的时候居然带着那么一丝丝的激动,握起李璐的手,就给众位兄弟介绍起了上元佳节时,发生在玄都观老子显圣那件事的情况。

    由于都是一家人,李隆基没有隐瞒,将自己遇险的事情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当然了,对于李璐搞了些小动作,弄出来老子显圣的奇观,成功解围的事情,李隆基也丝毫没有隐瞒。

    李璐一直以为那件事情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可现在听起来李隆基当时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时李隆基说出来,李璐倒显得更为局促了,讪讪笑着,不知道说些什么更好。

    相对于李璐的局促,史崇玄就显得从容了很多,大抵是这样的场面已经见得多了吧,这时候与众郡王谈笑风生,毫无生疏之感,一众人谈笑着往相王府走去。

    一行人进入府内,分宾主落座,相王和史崇玄、李璐简单寒暄之后,话题就又转移到今天的道佛论战之上了。史崇玄介绍了论战的过程,对于最后的这个结果,众人也都是唏嘘不已。

    李璐虽然是今天道佛论战的主角,但算起了却是这一行人当中身份和地位最低的一个,就是论起年纪来他也最小。所以这时也不多插话,只是听着史崇玄讲论战的情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弘文殿上的时候可能没有感觉,但是这时听着相王和史崇玄等人的对话,李璐这才清楚,原来今天相王去弘文殿观礼,就是去给自己站台的,万一今天的弘文殿上出现什么变故,相王肯定会出手保下自己。

    而从相王等人的分析中,李璐也清楚其实宗楚客提出的道佛论战的建议,对于长安道门来说彻头彻尾就是一个坑,宗楚客在朝会之上提出这个建议,不仅仅是要阻止惠范这么顺利的得宠,也是要给长安道门制造麻烦。

    而这次道佛论战,背后隐藏的玄机,也绝对不是今天表面上的这么简单。李璐今天若是落败,结果自不用说,佛门肯定不会放过打击道门的机会,李璐的结局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倒不是危言耸听高宗时期佛道论战,多是道门落败,参与辩论的道士轻则发配迁徙,重则治了欺君之罪,甚至掉脑袋的都有。以韦后和宗楚客等人的心思,早就将道门视作了效仿武周革唐鼎的最大障碍,若是道门落败,她们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而即使李璐得胜,虽然道门得以暂时无虞,但是李璐自己,那肯定也会得罪了韦后,虽然当场可能不会发作,但是李璐以后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

    算来算去,还就是今天这样的结局,不分胜负,道佛两门皆有封赏最好,虽然韦后心里肯定也不舒服,但总算是还有点面子,比起佛门大败的要好上很多。

    李璐明白了这一节,相王和史崇玄等人肯定也明白了这一节,而今日相王之所以会给自己这个素未相识的年轻道士站台,却又都是因为史崇玄,这位楼观派的领袖,长安道门扛鼎之人努力的结果。明白了这一节的李璐内心之中,对于相王和史崇玄又多了几分感激之情。

    此时的李璐,只知道相王出手是因为史崇玄的功劳,却不清楚史崇玄会出面帮他,一切却都是李隆基在背后努力的结果。

    听得相王等人的分析,李璐这才明白了今天之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对于朝堂之上的险恶也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才知道今天自己稀里糊涂地经历了怎么的场面,这时候才感到后怕,背上冷汗淋漓。

    王府的侍从,早就准备好了酒宴,这时相王和史崇玄等人聊天,便有侍从鱼贯而入,将酒菜不断地添上。

    而相王等人的话题,也渐渐地从今日道佛论战,转移到了论战之前郎岌上谏的事情上。

    骤然在相王府里听到郎岌的名字,李璐还是大吃了一惊,而后又听到郎岌今日居然在弘文殿上参劾韦后和宗楚客,李璐更是惊得舌桥不下。

    按照史书的记载,郎岌上谏原本应当在三月才发生的事情,没想到现在居然提前了一个月。李璐原本还想着忙完道佛论战之事,便要去寻那郎岌,好言相劝,让他打消了面圣的念头。即使不能说服,尽量地能拖延了也行,毕竟六月间李隆基就会发动政变,只要是稳住了郎岌,拖到那时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韦后和宗楚客已经被诛杀,郎岌也就不用再冒死上书了。

    可是谁知道人算究竟不如天算,李璐却万万没有料到,郎岌会选择今日在弘文殿上面圣,而且当着韦后和宗楚客的面参劾他们,这不是成心找死又是什么?

    李璐正在为郎岌的冒失唏嘘不已,相王和史崇玄他们,却又说到了中宗盛怒,轰出郎岌的事情。临淄王李隆基此时却提出,郎岌乃一介草民,为何能够混进戒备森严的弘文殿,确实是一件费解之事。

    “不知临淄王殿下可知,这薛崇简是何人?”原来李璐却又突然想起,上月灯节之时,在东市之上带走郎岌的那个年轻公子,正是名叫薛崇简。当时薛崇简就鼓动郎岌要冒死上谏,而且看他的谈吐和穿着,十有八九也是官家子弟,因此李璐猜测,此次郎岌能够混进弘文殿去,多半会是这个薛崇简帮的忙。

    “薛崇简?明立法师怎么问起他来?”听得李璐问出这个名字,李隆基也是一愣,与相王等人交换了个眼神之后,没有正面回答李璐的提问,却反问起了李璐。

    从李隆基等人的眼神中,李璐已经猜得出了他们肯定认识薛崇简,而且刚才听得议论,相王和李隆基对于郎岌也多有同情,于是李璐也不隐瞒,将上元灯节,在东市之上偶遇郎岌和薛崇简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听完李璐的话,众人不知为何却又沉默不语,就连史崇玄也低着头一言不发,仿佛碰上了什么棘手之事一样。

    “明立法师,郎岌之事暂且不说,本王倒有一个请求,还望明立法师能够成全。”过了一会,相王却起身对李璐说道。

    “殿下言重了,但凭殿下吩咐,李璐一定竭尽全力。”虽然知道相王所请,坑定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但李璐还是起身还礼,满口地应了下来。

    “好,明立法师爽快,那本王也就不绕圈子了。那薛崇简鼓动郎岌之事,本王希望明立法师就此为止,不要再说与其他任何人。”相王轻捋着胡须,郑重其事地说道。

    “明立遵命,此事明立之前没有向他人提起过,从今以后绝不说于任何人所知。”原来相王所求竟是这件小事,李璐虽然对相王为什么这么做,心里有很大的疑虑,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满口应承了下来。

    “这也确实为难你了,不过这薛崇简,却是本王的亲外甥,太平的儿子。皇亲国戚妄论朝政,历来都是要重罚的,薛崇简针对的,又是他自己的亲姑母,当今的皇后,所以此事,断不得让别人知道。”相王不无担心的说道。

    “至于郎岌之事,三郎你多费点心,去宫里打听一下,看现在情况如何,也算是为薛崇简善后吧。”相王冲着李隆基交代道。

    略微顿了一顿,相王又说道:“这件事情不要惊动你姑母了,若是郎岌还在他们手里,动用一点关系,尽力地护得他周全吧。”相王向李隆基交代道。

    “儿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