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铁汉子在线阅读 - 279 【军官团的计划】

279 【军官团的计划】

    279

    一群参加“高司cao演”的团级主官和师、旅、团级的参谋们,在总参谋官离去十几天时间里,在关外军团准备向北开拔的意图已经半公开化之时,如果不明白参与cao演完成规定科目之后的自己应该干啥事儿的话,那就统统的不合格!

    返回司令部的杨格没有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却欣喜的收获了“高司cao演”最后一个科目的成绩单,对照地图一一研读过“高司cao演”军官团制定的第三军北调计划,杨格觉得自己应该给他们三个月的“cao演”成绩打个高分,噢,不对,是给个优评。

    第三军北调,表面上是一次正常的军事调动,是甲午战争以来军力南流的一次回归。事实上却是——谁这么想谁就是傻蛋!德国人不会这么想,日本不会这么想,俄国人更不会这么想。弗林伯格能够一针见血的提出问题;日本人不好提出问题,却能在旁观望,推测出许多杨格愿意传递给他们的信息;俄国人又会有何等反应?

    在杨格看来,第三军北调的目的至少有四个。

    外交,目的是配合恩师李鸿章在德国的逗留,但是,李鸿章身负恭贺俄皇加冕、清俄缔约的使命,不可在德国等多久了。五月,俄皇加冕,四月之前,关外军团就要做出动作向德国人证明——清国新式军队是有决心捍卫满洲利益,保障北满安全,也保证德国人在南满的商业利益。这个保证的背后就是给德国人采纳“陈树泽建议”,积极推动清德结盟以信心。

    内政,四万军队北调,长期屯守边防,需要的粮秣弹药补给甚巨,在盛京已经结纳了大批移民的同时,随着军队北上的脚步,移民跟进,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挺进,完成作为移民实边重要组成部分的开发北大荒计划。军队,关外军团,第一军,在当今大清国百姓中,特别是在移民群体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完全是被移民们当做靠山!什么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不谈这些,咱们只论实在的东西,军队能给移民们提供何种基本生活条件,那么,移民们在未来就能给军队以百倍千倍的回报!故而,第三军也是移民实边向吉林、黑龙江推动的前奏。

    关于俄国,清国强军进驻黑龙江,充实边防。俄国人远东滨海地区只有区区四、五万军力,双方算是达成了军力的平衡。那么,俄国人在提出什么“建议、计划、条件”时就首先要掂量一下,以远东驻军能否达成“强修铁路、强租军港”的目的?如果俄国一意孤行,那势必就要向远东调动军队。这就是杨格给德国人的信号了!对俄国人向远东增兵保持警惕的不仅仅是杨格,还有日本人、英国人。老毛子真要出昏招的话,后面的戏就真的好瞧了。杨格完全不介意在英国人背后cao纵下,自己和日本人携手,各自满洲和朝鲜利益,向老毛子开战。

    关于日本,杨格很乐意看到日本政府在日清关系问题上保持了“亲善”的态度,不管这种态度是真还是假,至少杨格在辽东放一个师的兵力作为朝鲜方向的警戒就足够了,还有可能拉日本人携手对俄开战。别人都以为清国人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是联俄拒日,杨格偏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联俄拒日的策略完全是战略眼光仅限于远东地区,没有考虑全世界国际关系的“闭门造车”。对日本,他恨之入骨,却并不妨碍他在适当的时候与日军联手。国际间关系,利益才是最好的朋友。

    完成了战略性的思考,再来考虑第三军北调的战术实现问题。

    道路,没有像样的!补给,自行携带!吉林、黑龙江各族人民守住宝地却不自知,还过着渔牧生活,第三军北调和移民跟进正是吉林、黑龙江社会生活形态改变的契机。向导,第三军官兵们有三分之二都可以充作向导;军用地图,王传义的军事测绘队已经抵达海拉尔。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原本是黑龙江将军属下的靖边、镇边、敌忾诸军已经成为第三军的柱石,以前从黑龙江方向补给盛京战场的粮台转运局恢复即可,加上军团军需部兵站部队的进驻和加强,检阅关外军团整编成果、军级兵力集团在东北大平原的千里机动能力,如今正是时候。

    只要沿途补给体系在大军开拔之前完成,千里行军就不是问题。

    那么,又要考虑接下来的问题。

    其一,第三军北上后的布防。国境线太长,江河纵横、地形复杂,缺乏骑兵力量的第三军只能在黑龙江驻军的协同下完成戍边重任。具体实施办法为,第三军以利于整体动员反应和补给支持的重兵集团态势,在瑷珲、阿勒楚格、珲春、海拉尔驻防,协助移民开垦荒地,加强军事训练和换装后的适应性训练。黑龙江将军寿山属下骑兵部队一分为二,一半用于边境线巡逻,一半驻扎扼要处,为快速反应部队和协助步兵军作战的突击兵力集群。

    其二,第三军北上的千里大机动,机会难得,不能不作为重要的训练科目来完成。中间加入适当的科目训练也就理所应当了。

    “高司cao演”军官团的计划工作没有涉及战略性的思考,却在大军调动、驻防、科目训练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作了相当多的工作,表现可称卓越。

    突发事件中占据第一位的是民族矛盾。传统的渔牧生活被打乱,放牧地或者捕捞地被移民占领改为农耕,对少数民族来说不太容易接受。对此,军官团的计划是提前派出在第三军中的蒙古族科尔沁、鄂伦春族、赫哲族、朝鲜族战士分赴各族聚居区,宣讲盛京在移民实边后发生的改变以及本地人和移民们各自得到的实惠,甚至可以接引各佐领、各部落头领到盛京来看一看。当然,黑龙江将军衙门势必要为此做出大量的工作。

    第二位是春季行军可能遭遇的洪涝灾害应对,这一点,作为军队只要有思想和物资准备,不难克服。

    第三位是马匪、山匪可能的趁大军开过造成的扰动而为非作歹,甚至混淆视听,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时候添油加醋,抹黑大军。那么,在千里大机动的科目之下,适当的增加剿匪拔点作战、打草惊蛇作战、围猎作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第四位是疾病防范,四万军队和跟在军队后几十万移民,长途行军迁徙,春季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松嫩、三江平原很多水草地潜在的疾病传染源,都有可能造成灾难。草创的军团军医局和从第一军抽调野战医院配合行动,也在军官团的计划之中。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是经历过实战,又经历过整军和特别培养的军官团!

    看过计划的杨格、甚觉满意的能不给人家四十三名军官以优评吗?给,要给,不过,得首先给自己一个优评再说。

    杨格自得时,李皓推开门报告:“参总,老帅来了。”

    依克唐阿走得很快,李皓刚闪开,他就出现在门口脸色阴沉的说:“电报,刘抚帅铭传昨日在合肥家中病故,朝廷、北洋和刘参谋官具皆拍发电报来此。”

    恩师李鸿章在德国,北洋掌门就是杨格,淮军老帅刘铭传去世,朝廷和北洋都要问问杨格的意思而斟酌后行。说起来,除了杨格手下第一号大将刘松节和老帅之侄外,第一军的渊源完全可以追溯到铭军时代,甚至关外军团的第二军也有不少将领与铭军有瓜葛。从政治立场来看,老帅是积极在台湾推行新政的,与杨格在关外推行新政有前后呼应、异曲同工之妙,为了把新政推动为大潮,老帅的精神和事迹就应该被杨格力所能及的大力宣扬,成为全国舆论的主导。老帅是郁闷过世的,一力推行洋务的他在台湾的新政被邵友濂破坏殆尽,个人宦途也在李鸿章和朝廷屡次争斗和妥协中被牺牲,可以说,刘铭传是个悲剧的英雄人物,理应在过世之后得到应有的、高度的评价,以慰后人!以励后人!

    杨格从依克唐阿手里接过电报,径直翻出刘松节发来的看了看,刘松节要请假回合肥去,他是刘家在军界的唯一代表人物,可以在某种程度说是刘铭传老帅的继承人。

    “依帅......”

    依克唐阿摆手道:“北洋的事儿你做主,回电时加一句,依克唐阿.拉扎里在奉天斋戒三日,敬送传帅魂归极乐!”

    杨格默然点头,依克唐阿转身离去。

    依克唐阿与淮军的关联完全是因为杨格,在此之前,依帅与湘军的关系反而因为吴大澄屡次到黑龙江办理对俄交涉,反倒亲密许多。北洋的事儿太复杂,依克唐阿身为旗人不好插手,更不好在杨格担纲北洋幕后掌门时言语过多,能向刘铭传表达敬意就足够了。

    办丧事,旌表什么的,杨格实在不熟悉,给在鞍山的曹文翰打了一个电话,不多时,曹文翰就快马赶来,两人商议了一阵子,回电京师,表达希望隆重办理刘铭传后事的意图作罢。

    光绪二十二年,壬申年二月壬申日,刘铭传,卒。三日后,朝廷议决追封太子太保衔,超晋一等子爵并世袭罔替,谥壮肃,准在台湾和合肥建专祠,清明、卒日、生辰、年节,由专祠所在省份派专人主持祭奠,国史馆立传。丁亥日,关外军团全体将领在鞍山军议之前、第一军全体将领在芦台司令部设灵堂遥祭,并改榆关中前所之前第一师司令部为英烈祠,设石碑,勒刘帅铭传之名于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