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霭 第十三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
随着夜幕的降临,来自苏俄的远洋货轮“红鲸9号”在距离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阿维莱斯40海里处降低了速度,再往前不远便是西班牙领海。这时,那艘一直跟在后面的德国巡洋舰不仅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招来了一艘西班牙炮舰,两舰犹如两条不怀好意的鲨鱼一般在不远处窥视着这艘苏俄货轮的一举一动。 克服重重困难获得统一之后,苏俄政府仍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国际形势――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对于这个新生的政权抱有敌意,这种敌意既表现在已有的经济封锁、物资禁运上,也在各**事部署以及所谓的国际安全联盟组织上一览无遗。在这个大背景下,苏俄政府虽然拥有不俗的军力,却仍要小心翼翼的处理各种国际事务,他们非常清楚,违反国际法中有关国家主权以及军事违禁品的规定只会招来欧洲各国的抨击,某些国家很有可能借着这个机会对苏俄采取更进一步的严厉措施。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苏俄政府又非常希望在这个星球上寻找到一个理想的盟友和支持者,以摆脱目前四面受敌的困境,进而在经济、军事上展开互惠互利的合作。如今的西班牙虽然不够强大,却拥有诸多优良港口和较为突出的地理位置,而对于苏俄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西班牙**武装拥有和他们相同的信仰,这也是欧洲各国纷纷支持阿方索十三世的主要原因。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红鲸9号”那特制船首缓缓打开,为了确保将货舱中那条全重18.5吨的“大海豚”安全送入水中,苏俄的船舶技术专家们煞费苦心的在货轮上设计了一个可开合地船首和一条特殊的滑轨。只要将货轮的船首打开,船舱里搭载的袖珍潜艇就能顺着滑轨滑入大海,然后依靠自身动力驶抵西班牙海岸和那里的**武装接头。在将艇上的货物卸下之后,袖珍潜艇还可以回到母船附近通过母船上的吊轮装运下一批物资并补充油料,如此往返最终将船上的所有物资卸下。这种办法唯一地缺点就是袖珍潜艇将无法随母船一同回到苏俄,所以苏俄政府准备将它留在西班牙直接帮助**武装与西班牙政府军作战。 当苏俄人正按计划将海豚1号送入大海的时候,数海里之外的德国巡洋舰“萨克森骑士”号对此却全然不知,相反的,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那艘俄国货轮的对外通讯上。 “舰长,我们刚刚那艘俄国货轮发出的一份加密电报。应该是他们传回国内的!” 负责无线电监听的年轻军官在第一时间向本舰的舰长、德国海军上校马蒂森提尔皮茨报告到。直到19世纪末期的时候,提尔皮茨在德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地姓氏,但是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伯爵作为德国海军的缔造者而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姓氏,而这位马蒂森提尔皮茨正是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伯爵的堂兄弟之孙但由于提尔皮茨家族并非原有地世袭贵族,所以除了阿尔弗雷德和他的子嗣,其他人只有凭借自己的功勋才有可能获封爵位从而改变自己的平民出身。 马蒂森提尔皮茨现年四十三岁,年纪不算大,但他走到如今这一步靠的并不是他那身份显赫的堂祖父。早在英德北海之战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一艘巡洋舰上担任准尉通讯官了。在之后的历次战争中。他凭借自己的勇敢、睿智与上进不断获得晋升。先后担任过舰队参谋、驱逐舰大副、扫雷艇舰长、驱逐舰舰长,在德日战争爆发之初,他已经是一艘轻型护航巡洋舰的舰长了。虽然他们的战舰执行的只是在欧洲与大洋洲之间护送运兵船的任务,但马蒂森还是尽职尽责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因为自己长期的出色表现在战争后期调任这艘新式巡洋舰的舰长一职。 “能立即破译吗?” “是简单的加密电报,需要一点时间,但不会太难!” 军官颇有信心的回答到,这“萨克森骑士”号并不是一艘普通的海军巡洋舰,它排水量1.2万吨,属于中型巡洋舰范畴,舰上装粥座双联装203毫米舰炮、2具三联装304毫米鱼雷和若干高平两用炮和机关炮,火力在同级别地巡洋舰中并不出众。但它装备了德国目前最先进的“鹰眼4”型舰载雷达和一系列先进的电子设备,再加上全柴油机动力和新式蒸汽轮机,它的服役使得德国海军的现代化标准攀上了一个新台阶。 33节的最高航速,在16节的巡航速度下续航力达1.1万海里,正常情况下配备一架装有简易雷达的容克斯j型双发水上侦察/轰炸机或是两架单发的亨克尔-77型水上侦察机,可以说,在不交火的情况下,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那艘舰船能够逃脱“萨克森骑士”号的追踪。 当然,这样一艘能够扮演海军多面手角色的巡洋舰造价也较其他同级别的军舰昂贵许多。在不考虑人员配备的情况下,目前德国海军花费在一艘“萨克森骑士”号上的资金竟与建造一艘2.1万吨的沙恩霍斯特级相近。尽管如此,到1932年时德国海军还是服役了6艘这样的多功能巡洋舰,其中3艘部署在远东,1艘部署在北美,1艘在地中海,还有1艘也就是这艘“萨克森骑士”号则专门在大西洋上活动。 “尽快破译出来!” 虽然那艘苏俄货轮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但马蒂森心里隐隐有种感觉:这艘货轮不简单! 十来分钟之后,那位负责无线电监听的军官再次来到指挥室,这一次,他手里捏着一张文件纸,满怀欣喜的报告道: “舰长,对方的电报破译出来了!” 马蒂森接过那张文件纸,小声读出上面的内容: “我船已经抵达西班牙北部海域,但仍无法摆脱尾随的德**舰。附近还有一艘西班牙籍的小型军舰,是继续前进还是返航,请指示!” 军官默默站在一旁,并不对此发表任何看法。 马蒂森又轻声读了一遍纸上的文字,然后背着手走到指挥室正前方地防弹窗户前,夜幕下,那艘俄国货轮只剩下航行灯在不断闪烁,一切都是这样的平静。一切又都是这样的诡异。 思索良久,马蒂森才开口道: “将我们破译出来的电文内容发给基尔的本土舰队司令部!还有,驶近那艘俄国货轮,距离保持1200码以上,各望哨位注意监测俄国货轮及海面情况!” 以低于巡航速度行驶久了,这艘巡洋舰似乎和舰上官兵们一样有种鸟儿不能飞翔、马儿无法奔驰的憋屈感,因此当加速前进的命令下达下来时,它旋即以乘风破浪的姿态轻快地向前方那艘苏俄货轮驶去,几分钟后便将双发的距离拉近到仅凭rou眼就能看清对方舵室里的灯光和人影的地步。但是,德国人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仿佛除了舵室里掌舵的几个俄国船员其他人都到船舱里睡觉去了。整艘船平静得一塌糊涂。 如果换了其他人,或许会下令重新和对方拉开距离,或者继续和对方保持这个距离。但马蒂森这时却作出了一个有些让人意外的决定:“关闭所有发动机、蒸汽轮机!” 虽然非常迷惑,同时也有些担心对方会就此摆脱自己的追踪,但舰上的军官们还是照命令执行了,就在舰上最主要的噪声源安静下来地时候,声纳兵们果然在海底发现了异常。 “尽管声音非常微弱,但我们可以确定那是俄国货轮之外地机器发出的噪音!”负责声纳的军官报告道:“不出意外地话,那应该是一艘潜艇,但我们潜艇通常不会在这个海域活动!” “我就知道俄国人一定有什么阴谋!”听到这个消息,马蒂森兴奋的一拍巴掌,“确定对方位置。做好深水炸弹攻击准备!还有,把这个消息加密传回基尔的舰队司令部,请他们立即查明这一海域是否有我们的潜艇活动;如果没有的话,请他们批准我们投放深水炸弹迫使那艘不明身份的潜艇浮上水面!”
在下达完命令之后,马蒂森又对身旁的军官们补充了一句:“我想那一定是俄国人的潜艇,否则这艘货轮也不会在发现无法摆脱我们的情况下还继续往西班牙海岸行驶!” 在“萨克森骑士”号停船之后,苏俄货轮稍稍迟疑了一会儿,紧接着便全速向西驶去,但马蒂森并不为对手的这一计策所动。他下令道:“发信号给西班牙炮舰,让他们跟上去!” 那艘尾随而来地西班牙炮舰虽然只是一艘由本国桑坦德船厂建造的小型近海炮舰,但马蒂森很清楚它在巡航距离内还是可以和那艘苏俄轮船比一比速度的,何况它上面还有一门77毫米舰炮和若干机关炮,这用来对付一艘基本没有武装的轮船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现在,马蒂森将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那艘刚刚发现的潜艇上,他判断这艘潜艇就是俄国人此行的关键所在,一旦自己成功迫使对方上浮并俘获对方,那么这次海上封锁行动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这种成功将毫无疑问的为自己赢得梦寐以求的荣誉。 很快,水兵们通过声纳确定了那艘潜艇地大致方位,马蒂森和他那极为先进的巡洋舰也再度启航。对于德国海军官兵来说,反潜是他们一项非常传统并且有过诸多光荣战绩的活动,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德国自己的潜艇才能和这些非常专业的海上猎手们一较高下。不过,在这种情况下马蒂森还是让自己的水兵们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时,为了捕捉目标那微弱的、甚至有些忽隐忽现的声音,德国声纳兵们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使了出来――若是普通的声纳兵,往往会被海流、舰船自身的噪音以及鱼类反射的声波所迷惑,只有经验丰富的声纳兵能够很好的识别这些无意义的信号并找到真正的目标。 一刻钟之后,基尔司令部即传来确认本国没有潜艇在附近活动的电报,这时马蒂森的两组声纳兵已经将那艘潜艇的位置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 虽然“萨克森骑士”号并不是一艘专门的反潜战舰,但马蒂森相信自己的水兵们能够发挥出往常演练时的水平,用舰上那两套“立姆2”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器将对方轰出水面或是直接炸沉水底,而现在他所需要的就是舰队司令部允许自己发起攻击的命令。 然而让他非常无奈的是,这道非常简单的命令却迟迟没有下来。 舰上的声纳兵们通过舰上的四套声纳系统――主动式、被动式声纳系统左右各一套,始终牢牢追踪着那个泥鳅一般滑溜的目标,水兵们则早已做好深水炸弹发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马蒂森渐渐从无奈变得焦躁,从焦躁变得有些恼火,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相对“萨克森骑士”号而言,那艘在水下潜航的潜艇速度比蜗牛还要慢,而自己在最低航速下仍需要一次次转圈来保持和对方的距离,更让人窝火的是,那艘潜艇似乎根本没有规避的意思,一直慢慢悠悠的向着海岸方向前进,有时候甚至干脆在原地停上半个小时…… 就在马蒂森几近抓狂的时候,通讯官一路跑着来到指挥室。 “电报!柏林来的电报!”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采取攻击行动并不是位于基尔的本土舰队司令部说了算,马蒂森虽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想那么许多,他一把夺过通讯官手里的电报。 一眼就能看完的电报内容,马蒂森足足看了四、五遍,随即,一脸迷惘的站在原地。 电报上写着: “保持监视距离!审慎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