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混在东吴吃软饭在线阅读 - 第十九章 条件

第十九章 条件

    实际上,杨林在和谈的条件中,将荆州摆在第一,这也是在诸葛亮的预料当中的。

    毕竟孙刘两家的矛盾,主要就是集中在荆州一带,若没有了荆州,孙刘两家,实际上是不存在矛盾的。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蜀中建立基业”的国策,而刘备也是切实的按照诸葛亮所提出的国策来遵照执行的,如今,荆州和蜀中都落入了刘备的手中,正是诸葛亮一手促成的。

    不过在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基本国策之前,孙吴的幕僚鲁肃,就曾经向孙权提出过类似的国策,其焦点也在荆州。

    都说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重要,因此便遭到了群雄们的惦记。

    可以说,赤壁之战的根本,就是为了荆州的归属问题,而打败了强大曹军的孙吴,自然是有资格去争取荆州的土地的。

    不过,刘备却抢先了一步,孙吴方面虽然假意支持,但是其心中,自然是恼怒刘备强夺荆州的举动的,这些事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

    当刘备夺下西川之后,其实力达到了顶峰,不过那却仅仅是昙花一现。

    现在的刘备方,先是蜀中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虫灾,致使田里面颗粒无收,又因为贸然出兵东吴,致使大败而归。

    诸葛亮也知道,以现在刘备的实力,根本就守不住荆州,既然杨林都已经提出来了,那么诸葛亮哪里有反驳的立场?

    于是诸葛亮说道:“杨大人,荆州之地,孙吴早就应当分一杯羹,我主刘皇叔,如果能早些意识到这一点。待取得了荆州之后,就与孙吴瓜分荆州的话,只怕就没有后来的这些事了。

    亮后悔没有劝主公大度一点,致使东吴用计,使蜀中民不聊生,现如今,孙吴想要荆州,亮又怎么能反对呢?”

    诸葛亮说得颇为委婉,杨林却听得直乐。

    和刘备比起来,诸葛亮可要识时务多了。

    若是向刘备提出以割让荆州为条件的话。只怕刘备会气得跳起来,不过诸葛亮却是从实际出发,知道刘备方已经守荆州无望,因此才被迫同意的。

    杨林道:“诸葛先生,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能够知道荆州的现状,我也颇为欣慰,如此一来,这说服刘皇叔将荆州之地拱手相让一事。便要劳烦诸葛先生了,还请诸葛先生以百姓为重,劝说刘皇叔遵从。”

    既然第一个条件已经谈妥,那么接下来。就是东吴接下来的条件了。

    诸葛亮知道,杨林已经能够全权的代表东吴的主公孙仁,在某些时候,杨林的话就是东吴的主公的话。在外,杨林可以临机当断,可以先斩后奏。

    “杨大人。若是以荆州为代价,换取两家的和平共处,那倒是一件好事,希望杨大人能够信守承诺,亮劝说我主刘皇叔割让荆州,东吴便退兵回去,并送粮草支援蜀中,从此两家再无兵戎相见。”

    诸葛亮如此说的目的,是不希望杨林提出别的条件。

    不过杨林却笑了笑,道:“诸葛先生,你放心,我东吴的目的,其实就只有荆州而已,至于西川,我东吴却无甚想法,不过,诸葛先生,我有一件事情,希望诸葛先生应允!”

    诸葛亮问道:“杨大人,究竟是何事,你但说无妨。”

    杨林道:“现我东吴势大,西蜀方面无力抵抗,但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总是西蜀遭遇了严重的虫灾,但是也不能保证不会卷土重来,对于刘皇叔来说,他能够立足于乱世的根本,便是手下的人才,刘皇叔手中,强将如云,谋士如雨,尤其是诸葛先生,更是个中翘楚。

    在下连番邀请诸葛先生,让诸葛先生为东吴效力,可惜的是,诸葛先生对刘皇叔忠心耿耿,不会轻易易主,而诸葛先生如此本事,若继续待在刘皇叔的身边,只怕刘皇叔卷土重来之日,便不会遥远。

    因此,我东吴断然不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还请诸葛先生,对我东吴有所表示。”

    杨林对诸葛亮如此器重,因此他不能够容忍诸葛亮继续为刘备出谋划策,他所提的要求,合情合理,但是言语却非常的冰冷。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道:“杨大人如此看得起亮,真令亮有些受宠若惊。为了蜀中的百姓能够安稳的度过虫灾,纵然是亮有千般不舍,也必须面对现实,若东吴真的认为亮是祸害之人,那么亮在此承诺,只要东吴的粮食一送到蜀中,亮就立即献出自己的性命,如何?”

    杨林赞叹不已,诸葛亮为了蜀中的百姓们,竟然有如此的气节。

    只不过可惜的是,像这样有能力、有气节的能臣,却并没有被刘皇叔正确的使用,若刘皇叔早听了诸葛亮的劝告,只怕不会遭到今日之败。

    杨林道:“诸葛先生,你如此忠义,令在下佩服不已,不过在下倒也不是心狠手辣之人,所谓英雄惜英雄,在下对于诸葛先生的才干,佩服得五体投地,纵然是敌对双方,在下也不希望诸葛先生就此身死。

    今日,在下所想要的,并非是诸葛先生的性命,而是诸葛先生不能为刘皇叔效力的事实,在下的意思,是在东吴的粮草抵达了蜀中之后,诸葛先生就请自往柴桑,在这里待上五年,如何?”

    “五年?”

    杨林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要彻底斩断刘备的羽翼。

    虽然杨林不希望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不过他也不希望诸葛亮就此死掉,软禁的提议,倒也合情合理。

    诸葛亮在犹豫了一阵之后,说道:“亮何德何能,竟然让杨大人如此看重,不过,既然杨大人视亮为心腹大患,那么亮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因此。亮在此答应杨大人,只要东吴的粮草运抵蜀中,只要蜀中的百姓不再挨饿,那么亮愿意亲自前往柴桑,当五年的人质。”

    诸葛亮既然已经表态,杨林也非常赞同,道:“不愧是诸葛先生,以蜀中的百姓为重,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轻,相信诸葛先生必能够信守承诺。”

    于是两人计议已定。杨林便找来一名近卫军,护送诸葛亮入益阳城,让诸葛亮作为和谈的使者,去面见刘皇叔。

    不过除了杨林之外,东吴的军士们,没有一个知道孔明先生曾经来过此处,包括那名护送诸葛亮入益阳城的近卫军在内!

    而杨林自己,也修书给孙仁,将诸葛亮与自己达成的协议面禀孙仁。

    虽然杨林也好、诸葛亮也好。都不是双方的决策者,但是介于两人的特殊身份,两人之间所拟定的协议,基本上就已经是和约的正式内容了。

    杨林派去送信的人。正是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卧龙和凤雏,都是当世俊杰,不过由于所效力的阵营不同。因此其待遇也是不同的。

    庞统见到杨林,知道杨林要他送信,便道:“杨大人。你已经和孔明达成协议了?”

    杨林一惊,诸葛亮到来的事情,庞统怎么会知道的?

    杨林诧异道:“庞先生,你怎知道孔明曾经造访的?”

    庞统笑道:“我与孔明是至交好友,孔明是刘皇叔的幕僚,他的行为方式,我也能猜到一二,现刘皇叔被团团包围,蜀中一带又祸事连连,乱作一团,孔明怎么坐得住?他会来找你,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而杨大人自己,若不是孔明的话,又怎么会达成协议的?若不是达成了协议,又怎么命我来为主公送信?”

    杨林叹服,卧龙和凤雏,果然都是人中龙凤。

    若是自己与这两人对抗,如果没有超前一些的知识的话,只怕自己也不是对手。

    所幸的是,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是这两人无法理解的,因此诸葛亮才会败了,因此庞统才会成为自己的心腹!

    庞统见杨林苦笑,自己也颇为得意,便道:“杨大人,能问你一件事吗?”。

    杨林道:“何事?”

    庞统道:“杨大人奇谋,灭掉了蜀中的麻雀,致使蜀中一带虫灾遍地,农田颗粒无收,只是我不知道,蜀中一带,究竟是否会一直这样?”

    因为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围,所以庞统就想要知道,为此,他才特意来询问杨林的。

    杨林道:“长远一些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既然已经打破了蜀中的平衡,那么我能够清楚的告诉你,蜀中一带,至少五年之内,会维持现状,农田里颗粒无收。”

    “五年?”

    这个字眼令庞统笑了。

    五年之内,庄稼颗粒无收,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刘备不想蜀中一带乱套,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东吴俯首称臣,并接受东吴的援助,如此一来,西蜀的政权就名存实亡,就算刘备当了皇帝,也不过是东吴的附属而已。

    杨林此人,果然足智多谋,而且他的计策还非常的狠毒,根本不给敌人以还手的机会。

    了却了心中的疑惑后,庞统便拿着杨林所给的信函,就要离开,不过杨林却叫住了他。

    杨林道:“庞先生,既然你问了我一件事,那么在下也要问你一件事,可否?”

    庞统道:“有何不可?杨大人,请问吧,我必定会如实回答的。”

    于是杨林问道:“庞先生,在下只是想问,若是你处在了孔明的立场上,你是否会为了蜀中的百姓,亲自来这里一趟?”

    庞统摇摇头,道:“不会。”

    杨林又问道:“那么,庞先生会如何处置?”

    庞统道:“刘皇叔弃蜀中的百姓于不顾,已然出兵东吴,致使惨败被围,若是我,见到了如此的主公,定然不会再效力的,我会取而代之,在蜀中自立为王,以安民心。”

    杨林笑了,虽然凤雏与卧龙的才干不相上下,但是在出事的方法上,却大相径庭。

    这也是为什么庞统敢来劝说杨林取孙仁代之的原因了,在庞统的心目中。天下之主,应当是能人当之,而无才能或者是无品行的人,就算是对自己再好,庞统也是不会承认的。

    杨林送走了庞统,便坐等诸葛亮的消息了。

    话说诸葛亮进了益阳城中,守城的兵士,立即就认出了这位刘皇叔手下的头号谋臣。

    诸葛亮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径直去面见刘备。

    刘备见诸葛亮来,颇为震惊。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既然诸葛亮来了,就代表着事情已经有了转机。

    于是刘备便召集众将召开紧急会议,而诸葛亮也在会议中,向所有人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诸葛亮道:“主公,今蜀中一带蝗虫成灾,致使田间颗粒无收,百姓们没有了吃的,已经开始铤而走险。现蜀中一带已乱作一团,若是主公再不回去主持大局,只怕蜀中一带,将不再受主公的命令。”

    诸葛亮将蜀中一带的乱象一点一点的说给了刘备听。刘备被围城日久,消息根本就传不进自己的耳朵里面,当听到老百姓围攻官府,官员们无力抵挡。只得弃城而逃的时候,刘备面色一沉,当刘备听到云南孟获趁火打劫。竟然自立为王的时候,刘备差点吐出一口血来。

    毫无疑问,形势非常的紧急,若刘备再无法从东吴军队的包围中脱身的话,只怕蜀中便不受自己的掌控了!

    刘备急道:“既然如此,孔明,你有何良策,能助我军脱困的?”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道:“主公,当下亮哪里还能有什么良策?

    自蜀中遭遇虫灾,我方的根基,便已然受了重创,若是赶紧开仓放粮,安定民心,那么或许可有转机,但是主公却刚愎自用,毅然出兵东吴,致使损兵折将,被困于益阳之地。”

    诸葛亮当众道出了刘备的不是,刘备虽然心中不快,但是也只能听着。

    对于出兵东吴之事,刘备也是悔不当初,若是保留了十万的兵力,那么自己还能够保存一部分的实力,但是今时今日,十万兵力折损大半,刘备自然知道,这都是自己的责任。

    自己不仅输了这场战争,还输掉了人心,因为自己的背信弃义,致使天下豪雄,再无信赖自己之人,只怕连汉献帝,也对自己的行为颇为不满了……

    刘备恨不得自己没有发动过这场战争,但是事到如今,木已成舟,他就算是悔恨,也没有半点办法……

    刘备道:“孔明,你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虽然自己身边的法正,也是难得一见的幕僚,但是刘备对于诸葛亮,却要更加信任一分,在刘备看来,诸葛亮要比法正高明一些,法正虽然无计可施,但是诸葛亮,说不定能有妙招!

    但是诸葛亮却显得非常的沮丧,道:“主公,事到如今,亮哪里有什么办法,除了向东吴求和之外,我军又怎么能够脱困?”

    刘备和手下诸将,也已经意识到,当下诸葛亮能够从吴军的重重包围中,进入到益阳城内,自然是通过了东吴方面。

    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向东吴表示,自己是代表蜀中来向东吴议和的,东吴的军士们,才放他进来的。

    张飞性格暴躁,知道诸葛亮委曲求全,自然也愤怒异常,骂道:“孔明,你怎能如此擅作主张的?”

    诸葛亮不语,的确,自己擅自离开成都,来到益阳,这是自己的失职所在。

    不过法正却道:“张将军,今蜀中一带陷入困境,若孔明不这么做,只怕我军将万劫不复。”

    除了张飞想不通之外,蜀军的诸将,倒也能够明白诸葛亮的苦衷。

    刘备说道:“所谓当机立断,孔明,你为了蜀中的安危,来到此处,孤不怪你,只是你说要和东吴议和,那么究竟要如何议和?”

    现在的吴军和蜀军,强弱分明,若是蜀军在这个时候提出议和的主张,东吴方面不狮子大开口才怪。

    换个立场上来看,如今东吴方面,根本就没有必要和蜀军议和,只要将蜀军围困在益阳,时候拖得越久,蜀中一带的局势就越是混乱,到时候。只怕刘备会失去对蜀中的支配权,并且自己也会被困死在益阳城中。

    诸葛亮看着在场的诸位将领,无论是哪一位,都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只可惜,这些将领们,却没有能够迎来一场胜仗,倒是像现在这样一败涂地。

    诸葛亮娓娓说道:“主公,在来这里之前,亮已经和杨林见面了。杨林代表东吴,同意议和,并且也同意,在议和之后,东吴会向蜀中提供足够的粮食,保证灾民能够顺利的度过这次的蝗灾。”

    这一句话,倒也听得顺耳。

    如果东吴同意议和,在议和之后,还向蜀中提供粮食上的支持。那么刘备便能够用东吴所提供的支援,稳定蜀中一带的局势,并且平定南方的叛乱。

    刘备也有些激动,忙问道:“既然是议和。那么东吴方面,一定会提出条件的吧?孤倒想问问,孔明,你和杨林面谈的时候。他究竟提出了何种条件?”

    诸葛亮也不藏着掖着,径直说道:“主公,杨林的意思。是我方将荆州一带的土地,割让给东吴,除此之外,别无其它条件。”

    “好一个杨林!该死的家伙!”

    张飞暴怒,荆州可是兄弟们誓死打下来的,这个杨林,竟然一开口就是荆州的全境,张飞怎么能够忍受?

    不过除了张飞之外,其他的将领们,倒是能够平静的思考。

    现在的刘备军,能够保住西川的基业也算是不错的了,至于荆州,事实上已经不再是刘备方能够控制的范围了。

    如果将荆州交给东吴,能够换取西川的和平的话,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与东吴议和,能够保住刘备这位汉室宗亲,对于汉室来说,这可是一件幸事!

    刘备恨得直咬牙,荆州如此肥美的一块土地,没想到就这样拱手于人了,刘备心中不舍,但是也没有办法。

    若是被吴军再这样围困下去,只怕不仅蜀中会乱套,就连自己的性命,也很可能保不住的!

    于是刘备说道:“孔明,你做得很好,虽然失去了荆州,但是却能够保全蜀中的基业,对于我方来说,却是利大于弊!既然杨林已经开口了,那么你便去告诉杨林,说孤已经同意了将荆州九郡送于东吴,只希望东吴以蜀中百姓的性命为重,早一些送来粮食,救我百姓于水火之中。”

    刘备说得颇为无奈,但是此时此刻,他也只能任由东吴方面、任由杨林牵着鼻子走了。

    割让荆州一事,无论是对于刘备来说还是对于蜀中的将领来说,都是一件千万舍不得的事情,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而诸葛亮,却并没有将所有的事情都告知刘备,因为杨林所提出的条件,并非是一个,而是两个。

    这第二个,则是关于诸葛亮自己的,杨林不想诸葛亮再为刘备效力,要让诸葛亮在柴桑被软禁五年!

    诸葛亮不想在现在告诉刘备此事,他害怕刘备会因为第二个条件,而改变了主意。

    若是刘备不打算割让荆州,那么这对于蜀中,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之事,到时候,蜀中百姓生灵涂炭,诸葛亮根本就不忍心看。

    为了蜀中一带的百姓的生死,诸葛亮便不再把自己的安危当一回事,他是信守承诺之人,既然已经答应了杨林,他自然会老老实实的到柴桑城去。

    不过那也只是诸葛亮个人的行为了,与吴蜀议和的大局并不相关……

    诸葛亮是这样想的,当吴蜀达成了议和的条件,双方签订了和约,刘备将荆州的土地割让给了东吴,此时,东吴用来支援蜀中的粮草,就应该运到了。

    随后诸葛亮就借着东吴的支援,将蜀中一带的乱象平息了,到了那个时候,蜀中政局稳定,自己再悄然离去,到柴桑赴约。

    至于西南方向的反叛,诸葛亮是实在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