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北洋大臣琦善(中)
连琦善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这种做法,竟然深得北洋水师官兵们的赞赏。对北洋水师的官兵们来说,这样的北洋大臣,还真是可遇不可求啊。在大清内,贪得象琦善那样颇有良心的大臣,已经不多了。要知道,前几任的北洋大臣,那个不是富得可以用银子来铺地面了。 有了充足的银子,北洋水师的训练进行得红红火火,战斗力显著见长,官兵们的士兵也很是不错,最起码,象六年前一些混日子的官兵,基本上是没有了。如此一来,琦善得到了朝廷上下一致的赞誉,就连慈禧对其也另眼相看,欣幸自己找了一个北洋水师的好管家。 如连绵流水般的赞誉声,让琦善有点儿飘飘然起来,潜意识里,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诸葛亮一流的人物,把自己当成了满清帝国的栋梁之材了。也因此,当得到联合舰队将进攻大沽口的消息后,琦善脑子一热,竟然带着自己的一干心腹,赶到大沽口亲自指挥作战来了。 到了大沽口后,琦善把慈禧的旨意一宣,就直接住进了大沽口炮台内那刚刚修建不久的豪华的衙门去了。之所以急着搬进大沽口炮台,原因挺简单,那就是,夺回对大沽炮台的指挥权。 二十五年来,大沽炮台一直在天津总兵罗荣光的控制下,罗荣光对大沽炮台的熟悉,已经达到了可怕的程度,大沽炮台的每一颗草,每一块岩石,每一个可以用来防御的角落,都刻在罗荣光的脑海里面。按理说,如论起指挥防御来,琦善拍马也比不上罗荣光。 可问题是,琦善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指挥舰队是个需要需要高技术的活儿,他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对军舰这种洋鬼子的玩意儿却不大在行,因此,把舰队的指挥权下放到各个管带,也是无奈之举,他就算是想插手,也插不上啊。 可是,指挥大沽炮台就不一样了,不就是一群三千人左右的陆军么,他琦善身为满洲贵族,打小就学习骑射,指挥起几千个陆军,而且是只负责防御的陆军,还不是小事一桩?再说了,几个月前,罗荣光已经接到了朝廷的调令,让他到新疆去当一个提督。可是,这个老家伙偏不,以局势紧张、他不能丢下部下擅自离开为由,死死地把住大沽口炮台的指挥权,就是不肯挪个窝儿。 你罗荣光不挪窝,他琦善怎么可以夺取对大沽口炮台的指挥权?怎么可以在大沽口击败洋鬼子,建立自己的一番功业?所在,在从北京赶到天津之前,琦善专门去求见了一下慈禧,以整个战役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为由,从慈禧那里讨来了一个旨意,凭着这个旨意,他琦善就可以建立不世之伟业了。 因此,才刚抵达大沽口炮台,琦善就直接把罗荣光以及那里的几个管带叫了过来,当众宣布了慈禧的旨意,并要求罗荣光交出指挥权,立刻赶赴新疆任职。虽然心中极不愿意,罗荣光也只能无奈地交出了指挥权。前一段时间,他还可以强留在大沽口,毕竟那个时候,大沽口没有主官,强留的理由也说得过去。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朝廷已经派来了主官,罗荣光如果再强留的话,那就是抗旨不遵了。在大清,抗旨不遵,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不单单是掉自己的脑袋,而且,还得掉家人的脑袋。只是,以他六十多岁的年纪,这个时候前往新疆任职,对身体可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再加上对慈禧的旨意心灰意凉,罗荣光索性直接就辞职不干,回家抱孙子去了。 罗荣光一走,琦善在大沽口炮台,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他先是撤换了因罗荣光的离去而心怀不满的几个管带,在重要的位置上,安排了自己的心腹,以达到真正控制整个大沽口炮台的目的。琦善是个满人,而且,是满洲的大贵族,平常围在他身边的到底是些什么人,用脚趾头都可以想象得出来。由这些人担任管带、队长等基层军官,那些原本士气高涨、准备着与洋鬼子拼死一战的士兵,那有不心灰意凉的道理?
才不过几天时间,整个大沽口守军的面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官管不着兵,兵见不着官,几乎所有的炮台,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而那些新上任的管带、队长们,本来就不是那块料,到大沽口炮台,也只不过是想着借琦善的光,大捞特捞一笔而已,他们所干的最重要的事情,竟然是拼命查各个炮台和营、队的账户,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下手的。各个炮台、管、队的物质中,凡是值钱的,都在几天之内不翼而飞,连个影子都找不着。面对着这样一群如蝗虫般的军官,整个炮台的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了。 才不过几天时间,原本固若金汤的大沽口炮台,竟然出现了二十五年来难得一见的逃兵现象。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道理谁都明白。想要让一群贪得无厌的绵羊来指挥一大群狮子,狮子们怎么可能同意呢?这不是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么?因此,虽然有着满腔的报国热情,一些士兵们也只能选择撤退了。这也怪不得他们,是人都知道,在几年前的甲午战争中,一旦开打,平时牛逼哄哄、同样是贪得无厌的军官们,在正常情况下,跑得要比小兵兵们快得多了。而现在来大沽口的这些个家伙,跟六年前的好象没有什么两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些个家伙的腿脚是相当快的。既然如此,现在不跑,难道非得等打起来后,再跟在当官的人后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