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道缘儒仙在线阅读 - 第二十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明皇长恨无绝期

第二十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明皇长恨无绝期

    当夜,一轮残月洒下微光,叶昊天来到陕西省乾县城北的梁山。

    四周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兰儿早已吓得隐起身来,只是将乾坤锦囊打开一条缝向外观看。

    叶昊天自梁山正南方第一道阙门起,向北逐级而上,眼见两旁尽是一个又一个的仗马、翁仲,不久来到献殿之前,殿前是数十尊番王,或则气定神闲,攒手端立,或则一脸无奈,恭站一旁,或则笑容满面,得意扬扬,或则满目狰狞,犹如凶神恶煞。不远处就是天下闻名的乾陵无字碑,碑为青铜色,由一只龟趺支撑,老龟道貌安然,做吉祥如意解,上有一个巨大的无字石碑。

    按照祖洲仙子指引的方向,他在无字碑后巡视着。数十丈外果然有一个无名古墓,墓虽不大,却是气势不凡,跟陪葬的宫女、宦官墓大不相同。他知道这就是要找的古墓了,于是从乾坤锦囊中取出仙子交托的香囊,打开之后放在古墓前。

    不一会儿,香囊中隐隐传来歌声,唱的还是那首长恨歌,不过只有开头和结尾,其间还改动了不少。开头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歌声婉转动人,温柔无限,令人心中充满柔情蜜意。

    兰儿在乾坤锦囊中听了,也觉得心中感动,对古墓的恐惧不觉减轻了几分。

    歌声接下来唱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歌声梦魂萦绕,满含无尽的柔情和希冀,令人怦然心动。

    歌声未歇,古墓的顶石忽然向旁边挪开,一位老者形如鬼魅从墓中飘了出来,将香囊捧在手中,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语:“六百年了,终于又听到你的声音!这是做梦吗?梦里依稀旧时泪,风云变幻难追寻……”

    叶昊天定睛观瞧,但见老者头戴□头纱帽,身穿紫色圆领袍衫,虽是普通文士装束,却是相貌堂堂,不怒自威,隐然有帝王之像。

    老者叹息良久,才发现面前站着个年轻人,于是道:“小伙子,这锦囊是从哪里找来的‘

    叶昊天躬身一礼:“启秉前辈,这是祖洲之上的一位仙子着我交给您的,除了香囊之外,还有一株仙草。”说着递过去一棵不死草。

    老者声音颤抖起来:“哪位仙子?她长得什么样?难道是她?她还活着?”

    叶昊天仔细描述仙子的相貌,然后道:“她活得好好的,功力大进,已经到了神人界,正盼着跟前辈相会呢。”

    老者接过不死草,欣喜若狂地叫道:“这么说,她已经原谅我了!苍天啊,她终于原谅我了!”

    过了好半天,他才平静下来,望着叶昊天道:“这是祖洲的不死草,我当年曾经见过。有了它,我的功力将可以恢复大半。”说着将不死草吞了下去。他并没有盘膝坐下,只是静立片刻便又睁开眼睛,笑道:“好极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去祖洲见她了!小兄弟,真不知该如何谢你,你想要什么?要不要乾陵的宝藏?”

    叶昊天摇摇头:“在下对金银珠宝已经失去了兴趣。我只有一个问题,想求前辈赐告名号,以后见面也好有个称呼。”

    那人略微犹豫了一下,道:“我就是明皇李隆基,想来你也猜到了。”

    叶昊天心道果然不错,于是重新见礼,道:“前辈为何困在墓中?”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来话长。想当年,我乃黄帝御前八侍之首,本来在天界呆得好好的。有一天忽然接到玉帝旨意,让我到凡间来主事,说是武后乱纲,需要有人中兴大唐。于是我不得不来到凡间。前十年,我真的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所幸心血没有白费,亲手开辟出开元盛世。直到有一天,我见到她……”说着陷入了沉思,脸上挂着似喜非喜似笑非笑的神色。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接着叙说:“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她在花园中玩耍,衫襦長裙,亭亭玉立,满园桃花开放,掩不住她秀美的娇靥;万千蝴蝶飞舞,难及她轻盈的舞姿。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白活了几千年!若能拥有她一天,我宁愿付出一切!后来,我将她迎进宫来,将所有的情,所有的爱都给了她。那些日子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虽然仙心减退很多,但我还是再所不惜!只盼着天劫能来得晚些……”

    “可是有一天,天劫终于还是来了!我没有一丝准备,因而损失惨重,剩下功力不足一成。当时群邪并起,落井下石。而她却每天沉迷在仙曲里,对我的遭遇不闻不问。我以为她变了心,好伤心,好无奈,眼看兵士哗变,一时迷惑,未能制止,直到她血流马前时看了我一眼,那一眼是那么的伤心,那么的惋惜,那么的悲愤,我才知道自己错了,我有几分爱她,她就有几分爱我。我当时一阵心痛就昏迷过去,后面的事情都不知道了。”说到这里他沉默下来,满脸的惭愧。

    等了片刻,叶昊天提醒道:“后来呢?您怎么到墓中来了?”

    李隆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后来,我蒙天庭招回,考察功业,重定仙品。结果可想而知,不但佛心已经降低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神丹也只有原来的一成,已经不适合居于天界,所以又被贬入人间。为了逃避天劫,我将自己关入墓中。如今玉环能原谅我,我的罪孽就减轻了很多。有她每日为我祈祷,我的佛心数将不再下降,还会逐渐增长。”

    叶昊天听得似懂非懂,知道对方修行数千年,神道见识远胜自己,于是抓住机会问道:“前辈,什么是佛心,什么是神丹?”

    李隆基看他一眼,似乎怪他怎么不知道这个,再一看,叶昊天年纪极轻,分明一付求学上进的样子,于是耐心解释道:“所谓神丹,就是修炼时在泥丸宫中形成的结晶。神丹极细极微,偏又蕴含了极高的能量,神丹的多少是一个人功力高低的标志。所谓佛心,指的是修真人的向佛之心,也就是善心。你若能救苦救难,泽被苍生,就会受到别人的感激,你的佛心数就会增高。”

    叶昊天觉得很是新鲜,问道:“难道说神丹和佛心也能衡量?”

    李隆基侃侃说道:“是啊!当今天庭由玉帝和佛祖二人主管。其中玉帝出身道家,看重有形之物,特别是神丹的多少;佛祖主管六道轮回,看重的是佛心的高低。神丹有重量,一钱重的神丹需要三清天神修炼百年,神人修炼千年,仙人修炼五千年。修真人从进入第一界第一重太皇黄曾天开始,算作正式开始炼丹,他们修炼一年的结丹量相当于一个神丹数。而佛心是以接受别人感激的数量来衡量的,一个普通人从内心深处感谢你一次,你就有一个佛心数。相反,如果你杀了人或者惹起别人的憎恨,你的佛心数就会下降。这些都在天条中有明文规定。”

    叶昊天感觉茅塞顿开,又问道:“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神丹数和佛心数是多少天条在哪儿能看到?”

    李隆基笑道:“等你修真到了神人界之后,泥丸宫中会出现一张金光闪闪的榜文,上面有你的仙品、神丹数和佛心数。仙界之人则没有,因为仙界人数太多,天劫又多,仙品变化极快,所以天庭懒得公布出来。完整的天条刻在天庭大殿前的玉碑上,只有三清天神才能亲眼看到。凡人初登仙界需要天神指引,那时会有引路的神仙将天条背给他听。”说道这里他终于问道:“难道没有人接引你吗?要不要我将天条背给你听?那样你就明白了。”

    叶昊天躬身一揖,笑道:“在下是自修的神仙,很多规矩都不明白。还请前辈一一道来,在下洗耳恭听。”

    李隆基从头将仙条背诵了一遍,前前后后竟然有五千余条,花了一个时辰才背完,最后说道:“这只是大法,此外还有一些细小的条例,只有看了才知道,我也记不清楚。”

    叶昊天听得天花乱坠,眼冒金星,幸亏记忆超群才牢记在心,也算终于明白了整个神仙的体系:“盘古大帝化身三清,三清高高在上无为而治,将权力下放给玉帝和佛祖。玉帝掌管天地众生宇宙万物,佛祖主管六道轮回心性变迁。玉帝和佛祖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神仙的等级最终由神丹数与佛心数相加决定。神丹和佛心缺一不可,有佛心而无神丹,就没有移山填海的大能;有神丹而无佛心则逃不过天劫的惩处。天劫是为增加佛心而设的,天劫的多少跟佛心多寡有关,佛心越低天劫越多。一次天劫过后,不死也会功力大损。”

    想了半天,他觉得大有收获。一抬头,忽见东方泛白,天快亮了,于是不得不躬身辞别:“感谢前辈指点!”

    李隆基微微一笑:“我还要谢你呢!有缘再见!”

    离腊月初八还有两个月,叶昊天回到雁荡,发现种下的不死草依然活着,心中不禁又惊又喜:“若是大量繁殖不死草,天庭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

    接下来他到县里去了几次,跟众人商量如何能让百姓生活更好,还有什么生财之道。众人纷纷提了一些见解,其中有晒盐、养蚕、采石、水产等。大家讨论半天决定以后的重点放在晒盐和水产两方面。

    叶昊天吩咐王吉向温州知府申请晒盐、销售之权,并找些有经验的养鱼、养蟹的师傅,让他们总结经验准备传授给大家。

    几天以后,晒盐和水产两项有眉目了,众人都很高兴。

    正在各项事务井井有条,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时侯,忽然有差人送来吏部行文,叶昊天取过来看时,却见上面写道:“吏部考定,乐清知县李昊治政有方,百姓爱戴,合当升职,除江西行省九江知府。”

    众人知道后都围了过来,王吉道;“大人,恭喜您升任知府,可是我们不舍得您走啊!”

    叶昊天心中也有些不安:“怎么能一下跑那么远?搞得连雁荡的家也不能天天回了!但是调令都来了,也不能不去上任。”想到这里,他禁不住暗自苦笑,随后看着众人感慨道:“自从本县上任以来,大家都辛苦了!今日提早休息,由本县请客,所有人员一醉方休。”当即有人跑出去安排。

    一个时辰后,百多人来到县城最大的“乐城酒家”,纷纷举杯为他饯行。叶昊天杯到即干,对每个人都劝勉了几句,最后道:“乐清城墙坚固,民团训练有素,倭寇不足惧。海塘已成,土地增多,温饱有凭。若再广开盐场、养殖水产,应能致富。”

    众人感谢他为本县所做的好事,每个人都多喝了几杯,结果百来人醉倒了一半。

    当他从酒家出来的时候,街上更是站满了百姓。有人热泪盈眶的叫着:“大人保重,大人一路高升!”还有人直接跪在地上叩头。每个人都依依不舍的望着他。叶昊天跟众人挥手告别,心中也很激动,短短的几百丈竟然走了大半个时辰。

    回到雁荡,兰儿刚刚行功一遍,看他神色有异,问道:“公子有什么事吗?”

    叶昊天故作平静的道:“我升官了,升九江府知府,正五品。”

    兰儿满面愁容,挽着他的手臂道:“升官倒没什么。可要离开此地,真有点舍不得。”

    叶昊天深有同感:“时间过得真快,眨眼两年多了,莫说是人间仙境,就算猪窝狗窝也难舍弃。不过也不用发愁,你我功力大进,千里行程算不了什么。过上十天半月就回来住两天,应该没有问题。”

    兰儿收拾行李,好些东西摸摸又放下,不知道带什么好。

    叶昊天哈哈一笑:“什么也不带!这还是我们的家,就像当今圣上,出门行宫无数,我们就把这里作为一个行宫吧。”

    兰儿微微摇头,口中喃喃地道:“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仙居啊!”

    叶昊天宽慰她道:“神州大地,无处不美,仙境应该还有。我们去找找看。”

    两人在雁湖又呆了两天,好好的享受了秋风艳阳、湖光山色,然后决定提前到九江府去看看,顺便安顿好新家。

    九江府东枕鄱阳湖,北濒长江,西连幕阜山脉,南屏庐山,下辖彭泽、德安、都昌、武宁、修水五县。春秋时期属吴之东境,楚之西境,素有“吴头楚尾”之称。叶昊天对治理这样的地方有信心。

    兰儿运功隐去绝代风华,跟着他在九江城里城外转了一天,访问了不少文人雅士,才知道这次到了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九江不单出了陶渊明、黄庭坚等名人大家,而且吸引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等诗文巨擘,同时还陶冶了慧远、吕洞宾等高士名僧。

    为觅仙居,两人上了庐山,走马观花的看了云雾弥漫的大汉阳峰、五老峰、香炉峰,又看了三叠泉、石门涧、三宝树、龙潭瀑布,感觉风景确实极美,尤其是位于五老峰和九奇峰之间的含鄱口,可以把鄱阳湖尽收眼底。无奈这里来的人太多,不太适合建房定居。若是摆下大阵把人挡在外面,未免又有点惊世骇俗了。

    兰儿愁聚眉峰说道:“公子,新家安在哪儿呢?”

    叶昊天想了想道:“要不就住在九江城里?我们不住知府内宅,另外买个小院,找几个丫环下人,你看可好”

    兰儿沉吟片刻,点点头道:“也好。”

    两人城里转了一圈,走到城南的时候,看到一个红砖绿瓦的院落,掩映在竹林从中,门旁栽着几棵垂柳,树旁挂个牌子,上面写道:“房屋出售,纹银十万,便宜莫问。”看落款已经两个月了,大概要价太贵,因而乏人问津。

    叶昊天上前敲门,时候不大门开了,走出一位三十余岁的文士。

    叶昊天注意到那人仪表不凡,神色却有些晦暗,当下道:“打扰先生,我们想看看房子,如果满意就买下来。”

    那人看二人衣着光鲜,举止沉稳,连忙请两人进去,一边走一边介绍。

    叶昊天和兰儿跟着他一路行去,发现院子不大不小,非常雅致,从前往后一共有三重房屋,每一重都有一个各自的院落。最里面的内宅院落明显大些,院中栽了几棵梨树,几株海棠,还有一个花圃,几十朵ju花正在盛开。

    看到这里,兰儿不由得点点头。

    叶昊天也很喜欢,口中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院落很不错。”

    那人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梨花开时,满园雪白,则更有情调。”虽是介绍庭院美景,语音却十分悲凉,显得很是伤感。

    叶昊天道:“这房子我买了,只是有几个问题想问。还请先生莫怪。”

    那人沉默着点了点头。

    叶昊天道:“不知先生为何出售此宅?可以看得出,先生对此宅很有感情。君子不夺人之爱,还请先生稍加说明。”

    那人欲言又止,淡淡地道:“物是人非,触景生悲,徒留无益,不如卖之。”

    叶昊天追问道:“为何索价十万纹银?先生有何难言之隐,在下不是匪类,但请不必顾虑。”

    那人面色忧郁,沉吟良久,抬头看见叶昊天和兰儿真诚而关切的目光,于是答道:“此宅为三十年前老父所建,我于此生活二十年,成亲、攻书、游戏、赏花。娘子是青梅竹马的大家闺秀。十年前我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回家省亲途中被人所掳,辗转滞留于外,直到三月前才千辛万苦逃回来。然而……然而物是人非,只有娘子留下的一首词:‘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说到这里,那人语声断续,几乎哽咽住了,停了一会儿才恨恨地道:“我有同窗数人投身军旅之中,想用这些银子活动上下,看看能否借支兵马,除灭妖邪,报仇雪恨。”

    叶昊天看了他半晌,明白他是个多灾多难的读书人,心中恻然,说道:“十万纹银不成问题,但恕我直言,您的报仇之法似难实行。实不相瞒,在下乃是新任的九江知府,您不妨将经过情形细细道来,待我看看有何良策。”说着从袖中取出上任的文书递给对方看。

    那人接过文书仔细辨认了一番,然后双手捧着奉还,请二人坐在花园石椅上,这才整理思绪说出一番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