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唐初风流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出头建言

第十七章 出头建言

    平静的山村变得不再平静,自从马三宝率领附近三处关隘的八百名士兵赶赴北方之后,接踵而来的差役,折腾的村子鸡飞狗跳。

    一大早,村正李大牛就带人上门,罗小娘急忙迎了上去,萧逸和罗艺站在一边。

    因为战场上受过伤,身体强壮的李大牛腿脚不利索,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询问道:“家中米缸还有足够的存粮吗?你爹不在家,可别饿着你们。”

    仅仅一句话,就令萧逸对于这位粗壮的汉子大起好感,暗道难怪李家村人人友善,一个村子的风气,绝对和领头之人有关系。

    “有,分出一半粟米,余下的够吃用到秋天。”罗小娘含笑解释,神色间很是尊敬。

    “嗯,那我就放心了。”

    李大牛缓缓点头,先是朝一侧的萧逸笑了笑,接着转头吩咐道:“把粮食扛回去秤好,不许短了一两!”

    身后两位村人立时上前搬走一大袋子粮食,李大牛深思一下,嘱咐道:“一会儿去村子口领取竹筹,现今县里的府库空虚,恐怕一时半会儿的无法换回银钱,我看就用这些粮食代替今年的赋税吧,短缺的,等有了收成再添补上。”

    能够用陈米代替粮税,罗小娘自然求之不得,不过一想到田地上的事,不由得忧愁的道:“阿叔,这次需要多少人去护送军粮?田地里人手不够用了。”

    “唉!为了以防万一,最少也得派出二十人,想想办法吧,有为难之事,记得马上去寻我。”

    李大牛说完后转身拄着拐杖缓缓而出,运送粮食乃是官府指派的军务,李家村自然不敢疏忽大意。

    临时征缴粮食,征调民夫,自然会有相应的补偿,李家村的人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唯有男丁的大量缺乏,不免令人心急,往年风调雨顺的时候也就罢了,毕竟已经是夏天,田地里也没什么可忙的,可今年则大大不同。

    正午时分,五辆牛车依次沿着山路而下,因为事关重大,里正李通不敢怠慢,长子李大牛身有残疾不便远行,老人只好亲自上阵,带着二十多位男人一起动身。

    村口的大钟被敲响,满村子的村民急忙放下手中的农活,四面八方朝村广场汇集。

    等乡亲聚集的差不多了,村正李大牛站在一处平台上,神色严肃的喊道:“老天爷不下雨,从今晚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去田里挖掘沟渠,各家不许私自引流溪水,先紧着最外围的田地浇灌,听清了吗?”

    远近妇女老少无不点头,李大牛为人处事公正,素来在村里极有威望,自是无人反对。

    萧逸和罗家姐弟站在最远处,皱着眉头倾听村正的统一安排,不时慢慢摇头。

    这些日子,萧逸早已把附近的地形看在眼中,此时听到李大牛的计划,立时发觉其中不妥。

    虽然不想多管闲事,但一看到罗家姐弟有些担忧的神色,不由的抬头朗声道:“村正,我有话要说。”

    “啊!”罗小娘和罗艺神色惊讶的转头,前方的村民同样齐刷刷的回头看来,人人神色怪异。

    李大牛听着声音很陌生,急忙朝出言之人看去,见是村里那位新来的贵人,说道:“萧郎有话就说,难道是觉得某处事不公吗?”

    “没有,我只是有些建言而已。”

    萧逸的话,立时使得村民们神色放缓,这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农民们都非常排外,即使你的身份与众不同。

    “那请萧郎详细说说,某不过一个粗人,比不得读书人有学问,哈哈。”

    李大牛神色高兴,并未因为萧逸的唐突发言而恼火,尤其是见到一位少年能够主动站出来,不禁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萧逸笑笑,抱拳朝里正拱手,正色道:“里正,各位乡亲,虽然萧逸不过是个外人,但这么多日子,承蒙各家各户关照有加,我心中感念,因此有些话不吐不快,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文绉绉的话语,听的周围村民有些吃力,全都善意的哄笑起来,话说这些日子,各家时常送些食物到罗家,北方人豪爽好客的直爽性格,那可是天下闻名的。因此对于这位贵人的感谢话非常受用,何况萧逸也算在村里住了半个月之久,勉强倒也不算是个外人了。

    “萧郎是个大贵人,难得到咱们村子做客,人又风趣会说话,大家都非常喜欢你呢,呵呵。”

    “有什么担心之事就直说,大家乡里乡亲的不用客套。”

    “您是个有大学问之人,比起俺们这些老粗强的太多了,快说吧。”

    不时有村民出言鼓励,萧逸没想到自己冒昧开口,竟然没有被大家伙鄙视,在怎么说自己外表不过还是个孩子,不由得心中感动。

    “里正,各位乡亲,先容我问件事。”萧逸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加上被这么多人夸赞,更加觉得这第一次出头要慎重从事,不能想当然的信口开河。

    平台上的李大牛一瘸一拐的走下来,隔着老远笑道:“说吧,萧郎也是为了大家好,不用担心旁的。”

    没想到这位面相粗豪的汉子,观察如此敏锐细心,萧逸暗道不愧是做了多年村长的人物。

    吐了口浊气,萧逸等李大牛走到近前,转身一指山下,问道:“不知村里从前遇到过旱灾吗?”

    李大牛一怔,沉吟一会儿摇头道:“山上泉水四季不止,往年倒也有过干旱的时候,不过大家都最终平安的度过来了。”

    “听罗小娘提起过,半年来罕见的滴雨未下,如此严重的旱情,似乎近十几年来,都没有发生过此等情形?”萧逸继续询问,双手后背,遥望着远处的青山平原。

    李大牛点头,叹道:“这些年倒是没有,十几年前确是连年干旱,不过那几年天下不太平,谁家也顾不上种田,当时兵荒马乱的,有的人家甚至易子而食,唉!”

    “是啊,那几年过得真不容易,能活下来,已经是老天厚爱了。”

    随着李大牛的叹息,身边一位一脸褶皱的老人跟着说话,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惹得上了年纪的村民唏嘘不已。

    此时距离隋末动荡不过十几年,那时地狱一样的恐怖情景,自然还深深的遗留在老百姓的心里,萧逸印证了心中判断,开口道:“这十年来,村子附近即使遇到不下雨的时候,也能凭借充足的山泉平安度过,可今年则未必了,你们看。”

    说完一指山下,引得几十位村民急忙探头朝下面望去,更多的妇人孩子则一脸茫然。

    “为何?虽说泉水比往年稀少,但要是按照里正的吩咐,大家一起齐心协力的引水浇灌,就算是天气再炎热一些,老朽也觉得不足为患。”

    说话之人还是那位老人,他乃是村里年纪辈分最大的长者,算起来,还是李通的堂伯,今年都已经快七十岁了。

    “是啊,咱李家村得天独厚,就算艰难些,大部分田地还是能保住的。”

    不时有村民出言附和,很多人自觉山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都觉得这位俊俏的贵人有些杞人忧天。

    萧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遥指着下面的河流,叹道:“大家看到了吗,那些河流都快要干涸了。”

    李大牛担心的点点头,说道:“今年山下恐怕要遭殃了,眼瞅着庄稼就快无水浇灌而枯死了。”

    很多村民感同身受的跟着点头,一个个脸上都露出庆幸的表情,比起山下即将遇到的困境,处在溪水充沛的半山腰上,那可是幸运的多了。

    回头环视一圈,即使是认为最聪明的罗艺,同样一副好像抽中了大奖一样的德行,甚至有几个人一脸幸灾乐祸,萧逸无语的拍了拍额头。

    “萧郎的意思,难道是担心山下人上来理论?”

    随着李大牛的一声疑问,萧逸总算知道什么叫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果然还是能当上村长的人物有见识。

    缓缓点头,萧逸语气深沉的道:“今晚全村人就要一起开挖沟渠,因为溪水减少,必定要阻截住水源,那么山下就会因此受到影响,头些日子或许没什么,但时间久了,随着山下河流进一步干涸,为了保障自家的庄稼不至于枯死,必然要上来理论,大家想想,假如你们要是不答应的话,那么将会发生什么?”

    “凭什么来理论?这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那就算是咱们李家村的,山下人无权过问。”一位村民不以为然的叫道。

    “就是,俺们截取自家的水源,外人哪有资格跑来说三道四,顶多给他们放开一条小溪,那也是看在同是乡邻的情分上。”

    “对,自家的东西,容不得外人多嘴。”

    几乎是瞬间,周围的村民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几乎是一面倒的倾向于自家的利益。

    倒是几位老者沉默不语,神态间显出一丝担忧,村正李大牛紧皱眉头,不时的喃喃自语。

    萧逸轻轻一笑,转头时意外的发现,一位一身绯色长裙的美丽少女,正在偷偷注视着自己。

    “她是谁?为何没有见过,不过这窈窕体态好像很熟悉?”

    虽然有些惊艳,不过萧逸没有时间去琢磨别的,晓得自己的话,已经引起老一辈的重视,话说这村子与村子之间为了争夺水源,那可是动辄武装械斗的,很多原本关系亲密的,都会因此而逐渐冷漠和敌视,往往更是会闹出人命来。

    关于这方面的思考,纯粹是萧逸书读得多了的缘故,以前曾经对于一些记载印象深刻,很多小说和影视剧,同样描绘过类似场面,再结合附近的实际地形,因此才有了一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