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求新造船厂
诸位看官,且请继续看陈升高如何用忽悠创造生产力 ————————————————————————————— 这两个计划从十年不变的江南制造总局来说,的确是相当于动大手术了,所以牛尚周、李平书听了都很意动。 但是相对于陈翀附带说出的“二百万”商船队计划,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在座的众人除了宋爱玲,都被陈翀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震住了——二百万吨?老天,那得多少银子?这块rou不要给我太多,一小块就够我吃一辈子了。 于是陈翀一说完两个计划,大家纷纷无视了计划本身,都开始详细打听“二百万”商船队计划了。陈翀只好再复述了一遍,并且说明这个商船队全部要用万吨级以上商船,甚至至少要打造一艘四万吨级以上**作为标志性旗舰。 “嗬……”客厅里顿时一片惊叹呼气的声音。 “这么大的商船,恐怕全世界现在也没有吧?谁能够造出来呀!”年青的宋子文忍不住怀疑地问道。 “二百万吨的商船队?这得要多少钱啊?起码要三万万两银子以上吧?投资这么大,能够收得回成本吗?不如多搞几个规模小点的船队,三四千吨级的轮船就满可以做远洋运输了,那样成本低、资金回笼也快啊!”朱志尧稍微沉吟了下,心里暗自计算了下后说道。 “是啊,贤侄这步子迈得太大了吧?还是稳妥些的好。据我所知,法兰西国和德意志国似乎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商船队呢!大概只有英吉利国和美利坚国才有。”坐在客座首席的郑观应建议道。 “现在我大清的船厂都没有造万吨轮的能力,你这些船岂不是都要到外国去订造?为什么不改成数千吨级的商船呢?这样也可以在国内建造一部分嘛!”牛尚周也觉得这样的计划有些不妥,所以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 “要多少钱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收回成本是没有问题的,不说上海现在远洋运输的量大大增加,完全可以满足‘二百万’商船队的容量,就是做国际上的生意,也可以赚钱嘛!至于小规模的商船队,我们当然也要组建,不过我可不想把生意都吃光,也应该留些给上海的其他同仁的。你们招商局不是有船队吗?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把内河、沿海乃至东亚这一块都吃下来嘛,为什么留那么多市场给日本人和欧洲人呢!”陈翀对着郑观应和众人答道。 “日本人和英美列强资金雄厚,势力大,难以和他们竞争啊!能够争下些薄利来已经是侥幸了,哪里还敢去想把市场都占下来呢!”郑观应有些颓唐地叹气道。 “慢慢来吧,只要有只要的想法,目标总有一天会实现的!”陈翀没有大包大揽的打算,长江系现在虽然盈利能力还蛮不错,但是要用钱的地方也实在太多,能省则省罢! “宠德兄的船厂规模如何?有多少熟练技工?能够造多大的船?”朱志尧的求新造船厂也是他比较关注的企业,所以连忙抓住这个机会了解下。 “我这个小船厂可比不得江南局财大气粗,只是些小敲小打罢了。如今倒是有工场9个,职工500多人,熟练技工只有100多个,船坞也只有一座。怎么,升高小兄对我这个小玩意有兴趣?”朱志尧今天来就是想借与宋家的友好关系,从陈翀这里讨些投资扩大船厂规模的,当下听陈翀提到他的求新造船厂便来了兴趣。 “我一向对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实业都感兴趣。宠德兄的船厂目前规模是小了一点,但是已经算是有些模样了,照这样发展个十几年不难成为一个大企业啊!据我所知,日本的几个大船厂也是从小作坊工场发展起来的。”陈翀鼓励朱志尧道。 “比不得日人,他们有政府支持呢!我这个小作坊现在一是缺钱,二是缺人,有些束手束脚哟!”朱志尧有些愤青地道。 “宠德不要灰心,万事开头难嘛!‘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慢慢来,想当初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也是从小工场发展起来的呢!”郑观应也安慰着朱志尧。、 “钱能够解决的问题永远不是问题,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问题。宠德兄有想过如何解决人的问题么?只要能够解决人的问题,其它问题都不是问题了。美国大实业家卡耐基先生说过,‘即使我的工厂被烧了,只要我的员工还在,不久后我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这是对现代化企业的最好诠释。宠德兄,只要你能够解决人的问题,钱的问题我可以替你解决。”宋爱玲一听陈翀引用名人名言就知道他要开始准备引导朱志尧往自己的方向走了。 “人的问题很好解决啊,咱们大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哦!”宋子文插口道。 “此人非彼人,你不懂不要乱说话。”宋父教训子文道。 “我知道,就是懂技术的工人嘛!开办个技工学校应该就可以解决了吧?我看姐夫的太平洋汽车公司、环球百货公司都开办了好多个培训学校,难道不是解决人的问题的吗?”宋子文继续坚持道。 “子文说的不无道理。”陈翀见子文说到了一定的点子上,给他鼓励道。“但是放在造船这样的当代最先进的工业上,又有些不足。靠学校来培养人才,如果是管理人才、理论人才还可以,实际cao作、熟练技工必须通过现代化的工业cao作来培养,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的,日本从作坊到现代化造船厂也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的,他们起步比我们晚,但是现在他们可以造万吨级轮船军舰,就是因为他们培养出了优秀的熟练技工了。 现在我们要建立造船工业,包括其他民族实业,就必须从头开始培养熟练技工。这就是解决人的问题的办法。” “那按升高兄的意思是不是要照日本人的做法,花几十年的时间来培养熟练技工?”朱志尧现在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切切实实地佩服了。他做了几年实业才知道熟练技工的难得,而这个年轻人似乎做实业并没有多久,却对这个问题了若指掌。 “做实业是必须一步一步来的,我们中国要在所有工业水平上赶上西方列强,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说到这里,陈翀话锋一转,“但是取巧的办法也不是没有。” “哦?愿闻其详。”李平书也插口道,之前他一直在听这些年轻人辩论,现在决定也参与进来讨论。 “其实培养熟练技工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经验的传承,二是时间的积累。这个时间指的不是人生活的时间,而是工人进行具体工业cao作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取巧就是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用高强度、高密度的cao作来缩短时间,用西方的优秀工人来给我们传承经验,从而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锻炼出我们自己的技工队伍,这样我们的工业才可能腾飞。” “妙!妙!妙啊!”郑观应听完,连说了三个妙,众人都好奇地看着他,看他怎么说出个“妙”法。 “我终于明白升高小兄为什么下这个‘二百万’商船队的订单了!高!老朽愧活了几十年,现在才知道在升高小兄弟面前实在是和学生一样啊!升高贤侄不愧为‘沪上金童’,实在是人中之龙啊!”郑观应爽直地叹道。 “翔老过奖了!没有翔老的《盛世危言》,哪有我辈的觉醒呢!”陈翀有些心虚愧疚地道,他不过是窃前人牙慧,眼前却是真正的思想巨人。
“翔老为我们解释下吧,听得我们都有些云山雾罩的。”一直旁听不语的陆伯鸿也问道。 “升高小兄下的这个二百万吨商船队的订单,对各国都有极大的诱惑,他们要想得到这个订单,肯定会争的头破血流,只要升高兄提出的条件不至于让他们无利可图,他们都会答应。”郑观应语调激昂地解释道,“所以如果升高贤侄提出接订单的造船厂必须帮我们培训工人或者说我们要派人监督,乃至于让对方帮我们建一个万吨级以上的修船厂,对方都肯定会答应的。我解释的可对,贤侄?” “翔老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晚辈敬服!”陈翀由衷地道。 “升高小兄弟可愿与我合作?有这样的机会,我的船厂一定可以大发展的!”朱志尧眼前一亮,有些期盼地望着陈翀说道。 “合作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实话实说,宠德兄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什么准备?”朱志尧疑惑地道。 “一旦我和你合作,你的造船厂就会在一年之内成为大清最大的造船厂,宠德兄做好这个做大做强的准备了么?”陈翀直白地道。 “这个……还需要什么准备么?”朱志尧还是一头雾水。 “升高小兄说得好。做大做强也是要有这个驾驭能力的,要不然,再大的企业也会衰败,就好如当初轮船招商局一样。”郑观应点拨道。说到这里,他有些唏嘘地继续说道:“光绪八年我在招商局的时候,招商局几至不能维持,老夫即拟“救弊大纲”十六条上呈李中堂,内则得人用人、职责相符、赏罚分明、增加盈利、降低消耗,外则制止太古、怡和洋行的削价竞争,亲与二洋行交涉签订了齐价合同,光绪九年,招商局终得大改观。可惜继任者不得其力,招商局终只难以寸进。” “并非小弟怀疑宠德兄的能力,而是我等从事实业时间都有限,没有体会过国外的现代管理思想。所以小弟的太平洋汽车公司、环球百货这些企业都聘请了大批外国人做管事者,并非小弟崇洋媚外,而是我们现在的确和洋人有差距。小弟有个建议,宠德兄如果同意,则弟必全力以赴,使求新造船厂不但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造船厂,而且要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第一大造船厂。”陈翀开始发挥他的超级忽悠功。 “贤弟但言无妨,实业救国本就是我毕生梦想,若能够使求新船厂成为亚洲第一,愚兄必愿为弟前驱!”朱志尧被陈翀画的大饼诱惑的眼前都是星星。 “我估计此次若非美利坚国夺标,则必是日本。到时候我会提出派遣人员监督学习,我想让宠德兄前去做总监督,但是贤兄主要不是监督,而是学习——学习对方的企业管理,看看对方是如何管理大企业、如何管理熟练技工、如何管理产品质量。这样求新造船厂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大企业。这样的经验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我之所以愿意花大价钱造‘二百万’商船队,这是一个重要的目的。”陈翀诚恳地对着朱志尧说道。 “贤弟放心,但有所遣,无不遵从!”朱志尧激动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