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定秦曲在线阅读 - 第一七九章 诸子百家十二派(17)

第一七九章 诸子百家十二派(17)

    在张嘉师的认识当中,作为一本综合性的教材,其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毕竟以相对于,、而言,更加符合大秦帝国眼下更像是军政一体的地方军政格局。

    大秦帝国的军政一体格局,以边郡的情况尤为明显。张嘉师很清楚这一点在某个意义上并不是好事,但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是,大秦帝国边郡更加需要的是这种治理方针,而非相对而言没有太大效率的军政分割态势。

    毕竟若是以边患或者是直接爆发的战争而言,若是一切都要等郡守,郡丞,郡尉三个郡县高官达成一致,那么黄花菜都凉了。

    汉朝在这个情况明显是吃了不少亏,尤其是面对着匈奴人,汉朝的军政分割情况,导致了汉朝边地多次遭受到匈奴人的侵攻甚至是人口掠夺,是一个不可推卸的情况。

    而在史书当中描述到相应的情况,甚至是有部分内容还需要向长安城汇报而让汉朝皇帝拿主意该怎么办,张嘉师不得不表示,这样的官僚制度,早就应该喂狗去。

    ……

    在当中,吴起认为强兵,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在吴起的眼中,一支军队的平均战斗力提升,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的总体提升。

    张嘉师认为这一点虽然有所偏颇,但是以吴起的平生性格而言,吴起在这方面的侧重,更多是吴起的个人想法。

    :

    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

    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倍。”

    曰:“何谓也?”

    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明知,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战。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此,胜之主也。”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

    起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寡?”

    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吴子曰:“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

    吴子曰:“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吴子曰:“夫人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戎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皆习,乃授其兵。是为将事。”

    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样,智者为谋主。乡里相比,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辩,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

    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头。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陈以待之。”

    武侯问曰:“凡畜骑,岂有方乎?”

    起对曰:“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夏则凉庑。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余,备敌覆我。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在的这一卷内容当中,吴起认为发展一支强大战斗力的部队,在很多时候能够在决定战争胜负的走势。

    这一个情况,跟吴起在阴晋之战当中,大败秦军的经验有着共同之处。因为抗击秦军并且取得大胜的,就是吴起所倚重的战国时期的强大部队——魏武卒。

    ……

    :

    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尔。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戎,五曰约。理者,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戎者,虽克如始战;约者,法令省而不烦。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将之礼也。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吴子曰:“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是谓气机。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善行间谍,轻兵往来,分散其众,使其君臣相怨,上下相咎,是为事机。车坚管辖。舟利橹楫,士习战陈,马闲驰逐,是谓力机。知此四者,乃可为将。然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众,怖敌决疑。施令而下不犯。所在寇不敢敌。得之国强,去之国亡。是谓良将。”

    吴子曰:“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有其国,必败于敌。故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

    吴子曰:“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其将愚而信人,可诈而诱。贪而忽名,可货而赂。轻变无谋。可劳而困。上富而骄,下贫而怨,可离而间。进退多疑,其众无依,可震而走。士轻其将而有归志,塞易开险。可邀而取。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居军下湿,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沈。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飚数至,可焚而灭。停久不移,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

    武侯问曰:“两军相望,不知其将,我欲相之,其术如何?”

    起对曰:“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矣。若其众鑵哗,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

    :

    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

    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从令者诛。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陈矣。”

    武侯问曰:“若敌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避之于易,邀之于阨。故曰:以一击十,莫善于阨;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千击万,莫善于阻。今有少卒起,击金鼓于阨路,虽有大众,莫不惊动。故曰: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

    武侯问曰:“有师甚重,既武且勇,背大险阻,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强驽,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难与长守,则如之何?”

    起对曰:“大哉问乎!此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敌人若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谍以观其虑。彼听吾说,解之而去;不听吾说,斩使焚书。分为五战,战胜勿追,不胜疾归。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此击强之道也。”

    武侯问曰:“敌近而薄我,欲去无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

    起对曰:“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各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虽众可服。”

    武侯问曰:“若遇敌于溪谷之间,傍多险阻,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诸丘陵、林谷、深山、大泽,疾行亟去,勿得从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审察其政,乱则击之无疑。”

    武侯问曰:“左右高山,地甚狭迫,卒遇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谷战,虽众不用。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分车列骑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其兵,敌必坚陈,进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营之,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战之法也。”

    武侯问曰:“吾与敌相遇大水之泽,倾轮没辕,水薄车骑,舟楫不设,进退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水战,无用车骑,且留其傍。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广狭,尽其浅深,乃可为奇以胜之。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

    武侯问曰:“天久连雨,马陷车止,四面受敌,三军惊骇,为之奈何?”

    起对曰:“凡用车者,阴湿则停,阳燥则起;贵高贱下,驰其强车;若进若止,必从其道。敌人若起,必逐其迹。”

    武侯问曰:“暴寇卒来,掠吾田野,取吾牛羊,则如之何?”

    起对曰:“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彼将暮去,其装必重,其心必恐,还退务速,必有不属。追而击之,其兵可覆。”

    吴子曰:“凡攻敌围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御其禄秩,收其器物。军之所至,无刊其木、发其屋,取其粟、杀其六畜、燔其积聚,示民无残心。其有请降,许而安之。

    :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武侯曰:“致之奈何?”

    起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教行矣。”

    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忌其暴起而害己。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以四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

    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

    ……

    这三卷内容,事实上更应该一起理解,因为在吴起的描述当中,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他必然要懂得应变以及鼓励士兵作战的道理。

    张嘉师可以相信一点,那就是若非是的内容失传绝大部分,说不定会将列为一种更主要的教材地位。

    /24/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