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定秦曲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二章 余波(中)

第七十二章 余波(中)

    在冒顿知道了左贤王的惨败之后,并没有对左贤王的使者生气,相反是颓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因为左贤王的这一次惨败,并不是无迹可寻。相反,冒顿很清楚自己是对南面的那个要比他年轻一些的大秦帝国真正的执掌者,早就有了自己的盘算。

    可以说,这一次大秦帝国出兵增援东胡,导致匈奴人的惨败,并不是其他人的错误,相反,是他冒顿的更大的责任。

    因为在战斗爆发之前的数日,他派往大秦帝国打算敲诈张嘉师一些好处的使者,对方可是哭诉了大秦帝国对他以及对匈奴的无礼。

    冒顿没有立刻进行决断,并不是他怕了大秦帝国以及张嘉师,相反,他认为张嘉师这是试图挑衅匈奴,希望能够让匈奴在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发起对长城地区的猛攻,利用坚固的防御体系以及相应的部署,来对匈奴人进行一次有生力量的杀伤。

    可以说,冒顿的大意或者是说冒顿并没有想到大秦帝国会在这么一个时候主动出击,成为了这一次匈奴损失不少兵力的最大祸患。

    但是,在思考到这样的事情根本无法对其他人说出去的冒顿,只能够让自己叔父的使者,返回左贤王的部落所在地当中。

    而冒顿在随后也挥退了自己的心腹,他不得不冷静下来,盘算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应对这么一个情况。

    冒顿知道,若是自己将自己所认为的错误都归咎在张嘉师以及左贤王身上,必然会调动起匈奴人的复仇心思。再说了,在十几年前的河套阴山之战当中,大秦帝国给予匈奴带来的深刻伤害,同样也不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能够淡忘。

    可以说,在这么一个前提下,自己只需要将一些“事实”说出来,必然会得到不少部落首领的支持,从而带动匈奴人整体的战斗意志。

    只不过。这么一个情况,对于冒顿而言,并不是一种能够轻松进行决断的事情。毕竟冒顿知道匈奴并没有做好跟大秦帝国全面决战的准备,而眼下,匈奴的左贤王部遭受到重创,即使是出兵复仇,恐怕在战略上都会被大秦帝国抓住破绽。

    若是左贤王部在这一战当中再次大败亏输。冒顿不认为匈奴所遭受到的损失会比河套阴山之战少多少。

    再说了,若是将他的那个并不是很安分的叔父逼迫得狗急跳墙。那么对于匈奴而言,无疑是一次非常沉重的影响。

    可以说,将所有的事情都推诿过去,明显就不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冒顿同样也无法将这一种责任全部承担在自己的身上,因为这明显是对单于权威的一种自我削弱。

    冒顿很清楚,虽然这么几年的时间,在他的带领下,匈奴的势力扩张非常快,而他这个单于在越来越多的匈奴人的心中。威望是越发厚重。

    若是在此时将罪过都包揽在自己的身上,冒顿很清楚,自己在这几年所做的很多事情所产生的越来越厚重的威望,必然会大受打击,甚至是有可能会回到自己父亲头曼单于在河套阴山之战之后,遭受到的沉重打击那般。

    这一种情况,可不是冒顿愿意面对的情况。但是对于冒顿而言。自己想要在这一种两难的处境当中找到一种权衡折中的办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冒顿在沉思一番之后,决定将这一种情况采取拖字诀。

    因为冒顿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对这种情报的拖延,也不是一个太好的办法,因为天晓得左贤王会不会有什么办法得到一些他不应该知道的情报。

    冒顿在思考一段时间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叫来了几个心腹,然后对这些人说道:“你们去将那个出使大秦的人暗中杀掉。要做的干净一些。”

    这些心腹虽然不知道冒顿为何要这么做。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自己的单于有这样的命令,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感觉。

    于是,在冒顿的授意下,在这一段时间当中受到冒顿厚待的匈奴使节,在一次打猎当中被狼群围攻。最后连尸体都无法找到。

    分割线

    匈奴的平静,让在双玥邑并不轻松度日的张嘉师很是奇怪。按照道理而言,就算冒顿不会为一个小小的使节对大秦帝国兴师问罪,都会为左贤王的惨败而有所表示。

    但是在苏角以及渉间两支兵马纷纷折返回他们原来的防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匈奴人并没有任何表现,这一点确实无法让张嘉师不觉得意外。

    张嘉师总觉得冒顿这样沉得住气,说不定正在酝酿着一个非常大的阴谋。至于这一个阴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就只有天晓得。

    但是不管如何,张嘉师并没有减轻对边境地区的防御力量,尤其是对于跟匈奴接壤的区域,张嘉师在屯驻重兵的同时,也开展了相应的军备提升计划。

    因为就算是匈奴人真的忍得住今年不入侵大秦帝国,但是对于张嘉师而言,明年或者是后年,匈奴人绝对会找回场子,若是在这一段时间不做好相应的准备,那么到时候出现什么大乱子,张嘉师哭都找不到地方哭去。

    而在这之前,或者是说在下令苏角以及渉间两人率军增援东胡的一段时间后,张嘉师与陈平等人商议,准备了三个方面的应对手段。

    第一个应对手段,是一旦匈奴人有出兵南下的苗头,大秦帝国的军队会迅速抢占与匈奴人进行协定的几个互市区域。

    这一种手段,并不是主要为了应对匈奴人的入侵,而是主要为了掠夺这些互市当中,关乎于匈奴囤积的相应物资。

    毕竟这些互市在建立了数年的时间当中,成为了双方的官方以及民间贸易的重要地区。

    双方在这些地区囤积的物资数量并不在少数,若是将匈奴人囤积在这些地区的互市物资掠夺一空,虽然无法让匈奴人伤筋动骨,但是张嘉师可以想象到,冒顿必然也会很心痛这些物资的流失。

    可以说,张嘉师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步的方案。来扰乱匈奴人的进攻计划。

    但是么,到底这种做法会给战争带来多大的影响,张嘉师认为也不过是一个未知之数。

    当然,张嘉师自己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没有什么必要的话,这些互市的匈奴人,还是不要使用太过于激烈的手段来对付。毕竟这也关乎这一个国家的脸面问题。

    毕竟自己下令掠夺匈奴人的囤积物资已经算不是很厚道的事情。若是还将这些匈奴人杀掉,对于大秦帝国的声威打击同样也很大。

    所以张嘉师在下达这样的命令之前。也补充了一点,那就是这些互市当中被抓获的匈奴人,只要不是在抓捕当中采取太过激烈的手段进行应对,那么对于大秦帝国而言,也不是一件坏事情。

    张嘉师虽然也认为面子这种东西很玄学,但是一个国家假如连“面子”都没有了的话,那么等待大秦帝国的外交政策,必然是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第二个应对手段,则是张嘉师下令在长城后方。尤其是修筑了驰道级别道路的地区,安装了那种在后世传说的很玄乎的轨路。

    至于为啥说很玄乎,因为后世对这些轨路的推测根本脱离实际。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

    现在铁路不是铁铸造的。而是轧制的钢轨。秦始皇的“轨铁路”当然也不是铁铸造的,而用木材铺设。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

    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玄乎的地方也就在这些专家的推测:专家们的意见是。这些轨路一定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车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

    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公认的速度至少应该一天一夜六百公里,有的人认为七百公里。这是比八百里加急还高一倍多的速度。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张嘉师表示,这些专家开过车没有这些轨路若是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些马车在高速奔驰下根本无法刹车,若是出于下坡道路上,说不定还会出现一幕幕马车的车厢会向前加速,直接撞到马匹的悲剧,洒落货物什么的还是小儿科了

    至于什么“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的说法,张嘉师同样表示呵呵了,因为这一种设计无助于马匹减速

    而在经过相应的说明,张嘉师得到的是这种轨路的使用方式,那就是这些轨路并不是马车车道,而是一种手推车的专用通道。而且,大秦帝国的道路建设人员并不是白痴,因为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这种轨路更多的是一种坑爹玩意,因为就算是使用人力推动,这些轨路在下坡跟上坡处都很难进行控制。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些轨路在平原地区有着很好的用处。

    而也是张嘉师进行的第三种应对方案装甲列车,或者是说装甲马车。

    没错,张嘉师将装甲马车搞鼓出来,并且运用在这种轨路上面。

    这种装甲马车,需要使用四匹战马进行拉动,而且在作战的时候,驭手会驱赶这些马匹离开,然后让这些装甲马车的人员停留在原地作战。

    这样的情况固然是有些愚蠢,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装甲马车的防御能力相对而言很强。没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装甲马车还能够发挥出足够的作用。

    而且在这种仿造后世西欧四轮马车的双层装甲马车上,上面的那一层则是配备了两门射角各自为总体240度,呈现圆扇形打击面的排弩,而在这些排弩没有使用的时候,则是能够一前一后的对着马车前后方向。

    也就是说,只要马车能够进行横列应对敌人的攻势,那么这些马车的排弩就能够对同一个位置进行射击。

    而在下面的那一层,则是有着六个一组的秦军强弩手或者是强弓手进行作战,利用手中的利器对敌人进行有效的远程打击。

    当然,一辆装甲马车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只要在有可能让匈奴人轻松突破的区域,张嘉师都会在这些驰道两侧各自修筑三条轨路,而每一条轨路平均配备四辆或者是六辆装甲马车。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这些轨路在战争层面上所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些装甲马车的速度较慢,哪怕是使用四匹马牵引,因为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张嘉师最后也不得不规定这些马车的行驶速度上限。

    毕竟张嘉师还不希望这些花费不菲的防御体系,在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之前,首先会来一次次的车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