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定秦曲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五章 裁军与否

第六十五章 裁军与否

    张嘉师并没有进行裁军,并没有发表太多意见的李信以及屠睢两人在内心中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这并不是说屠睢以及李信两人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军权,相反,若非是张嘉师一再挽留,恐怕两人早就卸下自己身上的官位,退隐下去。

    他们很清楚张嘉师并不是那种“狡兔死,走狗烹”的人,相反,张嘉师是那种可以共患难以及可以共富贵的人。

    除了一些不长眼的人触及了张嘉师可以忍受的底线之外,张嘉师并不是那种类似于越王勾践的人。若是当初范蠡遇到的是张嘉师这种君主,恐怕也不会有陶朱公的传说,而文种更加不会是被越王勾践用鹿卢剑命令自杀。

    李信以及屠睢两人,在灭亡了齐国以及楚国之后,就逐渐淡出军事方面的处理。因为他们认为,大秦帝国眼下已经再次走上了正轨,对于他们两人而言,让年轻人得到更多的机会,无疑是比起他们自己继续发挥余力,有更多的好处。

    毕竟有些时候,他们也不得不认为,人是不认老不行。

    至于他们在裁军方面的担忧,虽然没有对其他人说出来,但是他们自己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大秦帝国的军事人员数量确实是成为了大秦帝国恢复国力的一个重要负担,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些军事人员,大部分都是经历过实战,甚至是有不少百战余生的老兵。

    这些人员一旦被裁减,必然会对大秦帝国的军事实力有很明显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个老将,屠睢以及李信并不认为全是年轻的生力军,就是保证了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前提,相反,若是没有足够的老兵维持大部分部队的运作,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必然会下滑很严重甚至是缺乏在实战当中幸存下来的基础。

    一支拥有不少数量的老兵的部队,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不是新兵部队能够比拟的。这一点也无碍什么装备或者是人数。除了在多方面出于劣势当中,一支老兵部队能够摆平一支新兵部队,无疑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张嘉师若是真的实行裁军政策。其受到最大影响的,必然是在战争中逐渐成为老兵的存在。这一点无疑是会对整个大秦帝国的军事体系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竟在很多方面,裁减军事力量必然会首先对老弱进行淘汰。然而老兵的年纪往往偏大,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无疑是显而易见。

    当张嘉师正式放弃这个裁军想法之后,对于李信以及屠睢等人而言,才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好消息。

    他们也很清楚,秦匈之间在短时间内必然会爆发一场规模比起河套阴山之战更大的战争。这些老兵在这一场战争当中所发挥出来的力量,应该会带来相应分量的战果。

    分割线

    事实上。张嘉师直到现在依旧维持着数量相当庞大的军队兵力,并不完全是使用大秦帝国相应体系麾下的部队,同样也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其他方面势力的降兵。

    其中,比若说臧荼麾下的部队以及李勉麾下的义军,就算是这个范畴之内。

    在装备方面,在没有加入到大秦帝国之前,两人麾下的官兵的战斗力相对较差,因为其装备方面无法在整体上与大秦帝国兵力相约的部队进行对比。

    但是在经历过战争之后,这些兵员的战斗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这一点积累起来的作战能力,在经过了大秦帝国的相应装备水平的提升之后,甚至是跟一些有着相当经验的秦军老兵部队不遑多让。

    就以在楚地攻略战当中,进入楚国境内的多支秦军的相应战绩,臧荼麾下的官兵以及李勉麾下的会稽郡郡兵,其在战斗力方面都有着比较耀眼的表现。

    其中臧荼在攻打东海县的时候,堵截了残余楚军北上增援项羽的道路。无疑是为这一场战争的结束,立下了相当大的功劳。

    而李勉麾下的官兵,在楚地攻略战当中的整体战绩当中,无疑是当中的翘楚。所以,在很多方面而言,投诚或者是俘虏的降兵。在转变为秦军的编制之后,其战斗力的体现无疑是相当杰出的。

    而张嘉师考虑到一点,那就是让这些官兵解散的话,同样也是一种战斗力流失的表现。

    按照陈平等人在攻灭楚国之后的粗略统计,张嘉师麾下亲信将领所掌握的军事力量,是整个大秦帝国最强的。

    尤其是以原来辽东军体系出身的军官,其军事力量的掌握。很大程度维持了眼下张嘉师对大秦帝国的威信。

    而次于张嘉师麾下亲信将领的人所掌握的军事力量,主要分为两个体系:

    一个是以转变为地方军事体系的王离为首的秦军将领的军事力量,而另外一个则是以投降大秦帝国的一些地方军事力量作为代表。

    这一个情况,与中国古代的很多朝代有一点区别。因为很多破而后立的朝代当中,君主所掌握的军事力量严格来说并不是太强。

    能够有效做到这一点的开国之君,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以及明太祖朱元璋。

    两者对其麾下有功将领采取的打压态势,以杯酒释兵权甚至是不惜火烧“庆功楼”,来建立起一套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一个情况就跟张嘉师有一定的区别。

    毕竟相对于两人而言,张嘉师更多是利用自己在征战当中所确立的威信,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

    张嘉师并不希望在这方面做得太过分,毕竟无论是杯酒释兵权亦或者是火烧“庆功楼”,对这个国家而言,并没有实际的好处。

    以杯酒释兵权而言,这一种做法确实是有助于宋朝初建的稳定,但是整体而言,其缺点也跟优点一样很明显。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与汉高祖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在很多方面而言。杯酒释兵权有着其必然性。

    因为在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影响到甚至是宋朝建立的时期。

    因为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割据无疑是愈演愈烈,甚至是出现了国家政权的直接建立。

    而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基本上就是原来唐朝时期的藩镇割据者。

    在这一方面而言,就说明了杯酒释兵权正好是体现了宋太祖明确认识到藩镇割据的危害的一种举措。

    “杯酒释兵权”无疑是含有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政腐朽。在外患强烈的背景下,削夺大将兵权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致使宋朝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无力解决边患。军事积弱,还使两宋亡于社会制度落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

    宋朝确立的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造成强唐灭亡的藩镇军制,其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富有成效的。思想也是先进的。而两宋亡于游牧民族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与两宋朝对峙的先是辽、夏,再是辽、金,最后是金、蒙,从作战态势来看,北宋面临的是两线作战只能主守;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游牧民族不但具有勇猛强悍、灵活机动的特点。而且已经跨过农业社会门槛,实现了封建化,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初步发展,兼具游牧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优点。

    但是无论杯酒释兵权的利弊如何,杯酒释兵权此事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实行过,已经成为了张嘉师后世所在的世界的一个争论点:

    现存“杯酒释兵权”的最早记载,是北宋丁谓的丁晋公谈录和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

    丁晋公谈录记述了赵匡胤与赵普关于此事的一段对话。赵普对赵匡胤说。禁军统帅石守信、王审琦兵权太重,“皆不可令主兵”。赵匡胤听后不以为然,认为石、王这两位老将是自己多年的老朋友,决不会反对自己。赵普则进一步做工作,说石、王这两位老将缺乏统帅才能,日后肯定制伏不了部下,后果将不堪设想。赵普终于说服了宋太祖,罢了两人的兵权。

    王文正公笔录则更明确地记述道:相国赵普屡以为言,宋太祖“于是不得已,召守信等曲宴,道旧相乐”,最后让他们“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事隔半个世纪的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对此事的记载更为详细,称宴会的第二天,赵匡胤的部将个个心领神会,“皆称疾,请解军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

    有争议的地方则是如下:

    丁晋公谈录只讲罢石守信、王审琦二人的兵权,并无设宴请客这一情节。

    而王文正公笔录记载罢去兵权的宿将,除了石守信、王审琦外,还有其他几位将领,并增添了太祖设宴与宿将“道旧相乐”的情节。后世所谓“杯酒释兵权”一说,基本上都出于此。

    涑水纪闻则称石守信、王审琦等皆被罢军权,以散官就第,而又大事铺张设宴道旧情节,绘声绘影,恍如身历其境,明显不可能,距离当事人的时代愈远,记载却愈详,越是不可信。其次,三书都说此事与赵普有关,但说法却不一致。

    据丁晋公谈录,罢石守信、王审琦的兵权是宋太祖听了赵普一次谈话之后就决定的。据王文正公笔录,则是太祖在赵普多次苦谏之下才“不得已”而罢去他们的兵权。据纪闻却是太祖、赵普两人共同谋划的结果,如此矛盾的说法怎么没能成为史实,盖棺定论呢。第三,上述三种史料,对石、王被削去兵权后的出路,说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只说“不令石、王主兵”,有的说他们“寻各归镇”,有的则说他们“皆以散官就第”。第四,关于“释兵权”的内容史学界也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指罢石守信等四人典禁军,有的则认为主要是为了削弱藩镇势力。

    另外,“杯酒释兵权”这样一件大事,在北宋史官修的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中,不见一个字。元末,根据太祖实录、三朝国史编成的宋史太祖记对此事也不着点墨,有学者认为这说明这件事发生过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是无可否认的一点,不管杯酒释兵权的事情真伪如何,在宋朝初期,原本也算是在北宋政权体系当中的藩镇力量,遭受到相当大的打击,这一点无可置疑。而更为重要的是,以其几个主要主角的善终,说明了杯酒释兵权确实是有可能存在过类似的事情。

    因为以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环等人所掌握的军事力量而言,若是这数人不满意赵匡胤的安排,恐怕其下场也会不得善终,甚至是立遭横死。

    当然,若是这六人并没有被杰出原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恐怕宋太祖赵匡胤还真的需要更加害怕这些人会不会来一次黄袍加身。

    而在杯酒释兵权上还有可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那就是在北宋年间依旧是受到了宋朝礼遇的后周皇亲之一的张永德。

    有可能在这方面,张永德为赵匡胤削减北宋时期强大藩镇实力的事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分割线

    而张嘉师的裁军想法的撤销,其很多方面的利弊在短时间内没有直观的体现。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次混战当中,苏角麾下的军队能够最后奠定胜局,其根基就是张嘉师并没有执行裁军决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