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宋医在线阅读 - 第409章 以长克短

第409章 以长克短

    茶确这些个文墨人。

    被与西夏作战屡战屡败吓怕了。

    略打叭。

    第一个反应就是和谈,最多愤世嫉俗骂一通军队无能,能想的办法,还是花钱息事宁人,所以古人有句话。

    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诠释。

    当然,也不乏有志气有傲骨的书人。

    只是徒有一腔热血,却不懂如何指挥军队克敌制胜,还是徒劳。

    杜文浩环顾四周,接着咆哮道:我军元气大伤,西夏又何尝不是如此两国交战,拼到最后拼的是什么是军队,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好比一个胖子跟一个瘦子打架,胖子就算多挨了几拳。

    到底皮厚脂肪多,经得起,瘦子呢。

    挨几拳恐怕骨头就要折了,最后倒下的只怕多半是瘦子吧所以,与西夏之战可以打,必须打,而且一定能打胜只要我们整顿好我们的军队,走精兵强军之路,将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章惶苦笑道:我就不明白,为何一定要跟西夏打当时宋朝主要敌人就是大辽和西夏。

    此刻,大辽与大宋已经结盟。

    关系一直不错,边境也比较平静。

    而杜文浩学历史已经知道,不久的将来,大辽国会被大金国所灭,所以不用费心去攻打他们,只需要等待大金国的崛起,与大辽厮杀,到时候便坐收渣翁之利就行了。

    在这之前,必须要解决掉西夏,解除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对付将来的大金国。

    另外,攻打西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马场中国能大规模养马的地方共有两处,一处在辽国,一处就是西夏的丹山马场。

    经过与吐蕃一个月的战争。

    杜文浩已经深玄体会到,在古代。

    要建立一直进攻性的军队,骑兵是不可或缺的。

    大宋军队强兵之路最主要的障碍,就是战马奇缺。

    所以,必须至少这两处马场中的一处。

    相比较而言,西夏的马场比大辽的更好。

    因此,与西夏的战争必须打,而且要早打早解决。

    杜文浩当然不可能把大辽会被大金所灭这个对未来的预知告诉他们。

    冠冕堂皇说道:开疆拓土是我辈本份。

    我大宋的版图是历代最的。

    大家难道不觉的羞愧吗再说了,现在是西夏进攻咱们,不是咱们要主动挑起战争。

    面对西夏进攻。

    咱们还有的选择吗只能奋起一战,保家卫国。

    杜将军所言差矣韩缜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一脸讥笑道:能花钱办成的事,干嘛要牺牲万千将士闭嘴杜文浩厉声打断他的话,他转身盯着韩缜,瞪圆了眼睛指手画脚吼道:我刚才说的,正是太皇太后授权卑职制定强兵方略的用意所在太皇太后说了,她决不能容忍岁币继续存在下去。

    决不能容忍花钱买平安太皇太后说了,钱再多,宁可拿去打水漂,也不用来买耻辱太皇太后还说了,只有没骨气的软蛋,才卑躬屈膝去求和。

    一要求和,也是他们向我们求和是他们向我们献岁币求我们退兵,这才是王道这才是殃殃大国的国威军威要论理争辩,论文笔口才,这些文人每一位都在杜文浩之上,自然是不服杜文浩的话的,只是,他左一个太皇太后,右一个太皇太后的。

    把太皇太后的想法添油加醋一通说了出来,连他自己都分辨不出到底哪一句是太皇太后的原话,哪一句是自己的想法了。

    他的这番话听到这些人的耳朵里,却都成了太皇太后的话了。

    这些人都知道杜文浩是太皇太后面前的大红人,青云直上从四品提刑官直接升到三衙都点检,更是为他而开了都点检列宰执的先例。

    凭这就知道他在太皇太后眼里的分量,自然谁也不会怀疑这话不是太皇太后说的,就算猜想里面可能有些水分。

    但基调绝对没错,顿时都沉默了。

    杜文浩转述太皇太后的话,已经点明了太皇太后在军事行动上是主战的强硬派。

    太皇太后如今垂帘听政,她的懿旨那就是圣旨,她的话那就是最终的决定。

    口才再好,他们也不敢跟太皇太后较劲。

    尤其是,在变法方面,太皇太后是保守派,而在座的除了王佳和杜文浩,全都是变法派,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在座诸位还能否在这个位置上呆着,就看她老人家的脸色了。

    这关口上谁敢跟她唱反调除非不想保住这官位了。

    对于这些人来说。

    宰执这个最高领导层的职位,还是相当相当重要的,犯不着为是否在边境跟西夏打一仗而给太皇太后变法图强的雄心添堵。

    可是,刚才大家把话都说得太满。

    特别是章慎和韩缜,还跟杜文浩吵了起来,突然要转变态度,又有些下不来台。

    这时,王洼轻咳一声,道:太皇太后虽为女流,却是意志坚定巾烟不让须眉的,她富国强兵的雄心壮志,老朽也是多次受教了的。

    咱们要报岁币和谈的方案上去,只怕会被打回来不说,还会让太皇太后以最新董节就洗涧书晒细凹曰况姗齐伞王珐尽管没有直接支持杜文浩,但他的话比直接表态更明确,而且把最关键的问题点明了,那意思很清楚,太皇太后虽然是女流,生性柔弱。

    却是外柔内网,但现在毕竟大权在握,又是网上台,想干一番事业出来,正在三把火的劲头上,这时候谁给她找不自在,那就别想再呆在这位置上,太皇太后肯定会撤换的。

    见机最快的,当属右宰相蔡确了,他拱手道:杜将军说得好我军缺乏的,就是屡败屡战的求胜决心我大宋比西夏人口多数倍军队多数倍,钱谷收入更是多十数倍,我们耗得起,他们耗不起。

    战争是他们强加给我们的,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也没得选择,只能一战。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本相赞同杜将军提议,出兵征剿蔡确的变化让韩缜等人有些尴尬,不过,这些人都是宴场摸爬滚打惯了的,见风使舵的场面早就司空见惯了,立即换了个脸色,也显出了义愤填膺之状。

    门下侍郎章惶恨声道:正是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是可忍孰不可忍卓职也赞冉杜将军所言。

    出兵与西夏决一死战杜文浩诧然,这人变脸简直比翻书还快,刚才还指着自己鼻子驳斥自己的观点,转眼间便赞同自己的观点了。

    深谙为官之道,当真佩服。

    韩佐对见风使舵却也不陌生,那尴尬的感觉也就一瞬间的事情,立即也换了个忿忿的模样,说道:是啊,西复屡犯我边境,并靖之策只能是养虎为患。

    本官原认为我军孱弱,只怕出兵不易取胜,所以建议和谈。

    适才听了杜将军所言,才得知西夏却也是伤痕累累,比我们更禁不起战争。

    如果继续战下去。

    西夏必然受不住而主动要求和谈。

    那时候,我们不仅可以取消岁币。

    或许还能额外渔利也未可知。

    所以。

    本官也附议杜将军之言。

    他们三人都转向了,另外三人自然是跟着跑了,纷纷大骂西夏,义愤填膺要与西夏决一死战。

    这个结果有些出乎杜文浩的意料,但这个结果却很让他高兴,脸上也有了笑容,拱手道:诸位,咱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现在咱们说实话还没有能力彻底击败西夏,所以还不是跟西夏决一死战的时候,不必扩大冲突范围和规模,只针对西夏进犯的地方进行反击就行了,不必扩大到全境进行全面反击。

    王珐微笑点头:以将军所见。

    此战该如何打卑职以为,敌军以骑兵对我边境进行袭扰掳掠,先前我军只是追击敌骑兵想消灭他们,可是,用步兵追击骑兵,这本来就是不可想象的。

    是以己之短搏敌之长。

    莫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好韩缜道:你的意思是也用骑兵攻击他们恐怕行不通,咱们的骑兵没法跟他们比。

    非也杜文浩摇头道,骑兵斗骑兵,咱们明显处于劣势。

    也是以短博长。

    但我们的步军则比他们强,至少比他们人多这是咱们的优势,只是,咱们以前没有充分运用好这个优势,进攻时总是兵分几路。

    分头并进。

    这样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看上去漫山遍野都是咱们的人,很是壮观,但是效果如何呢这些宰执们几乎都没有带兵作战的经验,都摇头,凝神静听。

    毕竟。

    人家杜文浩好歹还领兵跟吐蕃打了一仗,而且以少胜多赢了,所以他说的作战经验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杜文浩扫了众人一眼,接着说道:效果自然是差劲得很的了。

    咱们分兵几路,齐头并进,正中敌人下怀人家虽然总兵力比不上咱们。

    但是人家军队大部分都是骑兵呀。

    有度优势,能迅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上的兵力优势,先打一路,对咱们进行各个击破。

    与大辽的歧沟关之战便是最好的例证,当时我军兵分三路分头北进,辽军集中优势兵力先打东路,我军大败,造成了全线崩溃,另外,几年前的与西夏的灵州之战也是如此,咱们兵分五路。

    被西夏军集中优势兵力,先围剿其中一路。

    各个击破,大败我军宋朝用兵,讲究将从中御也就是由朝廷闭门造车先制定作战计,甚至包括详细的对战阵图。

    这项工作有时候甚至是皇帝亲自制定的。

    把作战计划小制定好之后,交给帅将,让他们到了前线遵照执行。

    在古代通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用这种想象作战方式进行战术布置,显然是刻舟求剑之举,而派出的领军大帅又差不多都是不懂军事,只知道盲从的文人,自然遵照办理。

    两军对阵,种种变数太多了,军情瞬息万变,纵然是军事天才,也不可能预先一一料到,只能根据具体军情再制定对应作战计划,所以有句古话叫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但宋军的大帅一般都不敢违抗皇帝亲自制定的战略战术,竹占道生搬硬套执行,众也是宋军为何屋战屡败的原因儿,对西夏用兵,作战计划一般是由枢密院制定的。

    对西夏的灵州一战的时候,韩缜刚刚当枢密院使三个月。

    亲自主持了整个作战计划的制定。

    兵分五路也是他的意见,听了杜文浩这话,脸上感觉有些挂不住,勉强笑道:杜将军原来深谙兵法。

    佩服佩服。

    想必上过武学吧精的哪一部兵书啊韩缜所说的武学是北宋设立的专门学习军事知识的军事院校。

    杜文浩并不因为自己没学过军事就不敢领军作战,大清国许多将帅都没有系统学过军事,更没有看过什么兵法书籍。

    他们使用的战略战术,很多来自于三国演义这部书,并在长期的战斗实践中积累经验。

    所以。

    军事作战知识并不一定非要从军校的兵法书籍上学,也可以从等其他知识媒介获取。

    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关于军事的各类知识随处可取,例如战争题材的各种,特别是反应一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全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的,能从中了解的军事知识太多了,想不知道都难,自然而然便接触到很多战例,了解很多用兵之道。

    所以,单纯从军事知识面上讲,杜文浩绝对比宋朝任何一位大将都宽广。

    所以,杜文浩听了韩缜略带讥讽的话语他并不自卑,淡淡道:我没上过武学。

    也不懂兵法,不过,没吃过猪rou也见过猪跑吧我身边参加过对西夏作战的将士十数人。

    经常听他们讲谈作战经验,倒也知道一些常识。

    在太皇太后提拔我当了三衙都指挥使之后,为了不辱使命。

    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仔细研究了我军与大辽和西夏的历次战例。

    所以了解双方得失,这些只是我的一些拙见。

    宰相王洼道:杜将军过谦了,杜将军现在可是全国有名的大将,去年领兵以少胜多,全歼吐蕃两万番军。

    当时捷报传来,举国欢腾呢。

    他转头望向韩缜,捋着雪白的胡须淡淡笑道:刚才听了韩大人的话,才知原来韩大人熟兵书。

    深谙兵法,但不知韩大人领兵打过什么胜仗歼灭多少夏军啊韩殖顿时老脸涨得通红,他可不敢对王宰相反唇椎讥,只得讪讪作揖道:惭愧,卑职没带过兵,卑职对杜将军的战绩一向是打心底赞叹的。

    听了刚才杜将军所言,更是敬佩不已。

    呵呵王珐已经与杜文浩定亲。

    要将国色天香号称京城第一美女的宝贝女儿嫁给杜文浩为妻,这件事满城都知道了,眼看未来岳丈如此袒护杜文浩这准女婿,自然谁也不敢再对杜文浩出言不逊了。

    王挂微微一笑,这才对杜文浩道:杜将军,以你之见,此次出兵。

    该如何克敌制胜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何谓我军之长敌军之短又是什么我军之长,在于军队数量比西夏军多数倍,兵多将广。

    相比西夏而言,我军粮草后勤保障充足。

    我军的这些优势,同时也就是西夏军的弱点,除了兵将数量远少于我军之外,据我身边参加对西夏作战的将士们说,西夏军的后勤保障几乎没有,他们骑兵也好步兵也罢,都几乎没有粮草供应,全靠军中专门负责打草谷的飞骑兵四处抢掠,来供应大军粮草。

    一旦遇到敌人采用坚壁清野战术,西夏军便无法持续作战。

    所以,他们一般都是采用诱敌深入的办法,聚而歼之。

    而不会主动长驱直入。

    当然,取胜之后,会乘胜插入我境内。

    抢掠一番然后扬长而去。

    嗯,分析很有道理,夏军侵入抢掠,一般会杀入我境内多远根据卑职对历次与西夏作战战例的分析,不会侵入纵深过一百里。

    这是他们人马侵入的极限。

    因为过这个极限,一旦找不到粮草。

    同时被敌军纠缠无法及时脱身的话,就有可能因为没有粮草而丧失战斗力。

    这是很危险的。

    众人都微微点头,其实,他们差不多的都不知道两军的这些特点。

    宰执们更多的是从战略层面考虑。

    很少关心在他们看来是小问题的问题。

    听杜文浩说了,觉得很新鲜。

    杜文浩接着说道:针对西夏军的这个特点,我军的战术基本原则应该有两条:第一思想上,必须告诫全军将士,从上到下,都必须树立持久战思想,杜绝战决的冒险主义;第二坚壁清野,把作战区域边境沿线一百里边民全部内迁能吃能用的东西全部运走让敌军抢不到粮草;第三战术上,坚决贯彻堡垒战加蚕食战逼敌不得不与我正面决战,那时候就跟下象棋一样。

    拼刺刀打消耗战,拼掉一个少一个摆出一副拼光的架势,他们那点家底拼不过咱们的,最后只有投降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