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世界四大电影节
第二百九十九章世界四大电影节 电影作为工业时代最快步入殿堂级的艺术形式,其发展也不过一百多年,却在全世界都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张力,建立在人类文明史中诸多成熟的艺术形式上的电影,算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幸运儿。更新最快 但是这个幸运儿虽然也只发展了百年时间,但是依旧在定义上被‘专业人士’分成了两种重要的分类,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 所谓文艺电影,是指那些不纯粹以商业赢利为目而制作、不以夸张的电影特技和匪夷所思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眼球,而是关注一些深层思考如生命、人性、哲学,以形而上的方式关照电影本质与生命主题的电影。 文艺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灵活多变,有时候甚至是对电影本身的一种解构或者干脆说文艺电影意在呈现一种思考的状态。 但是文艺电影也有很商业的、主流的、迎合潮流的,也有很另类的、边缘化的。 但更多的文艺片,是需要引起人们共鸣,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影片。它通过导演的艺术拍摄手法和演员的艺术表演,使观众深刻的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影片拍摄的最终目的。 电影语言的运用也更平实,更适于人们的接受习惯。 而商业电影相为于艺术电影一词,专指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类型,它是一种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迎合大众口味和欣赏水准的影片。 电影诞生之初,由于它商业电影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奇的娱乐方式,因而只被电影商人当作牟利的工具。 此后,电影的艺术地位渐渐确立,但电影生产的企业化制度也日趋成熟,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制片人和投资者,以低成本、短周期的方式来摄制迎合大众口味的模式化的影片,从而获取“利市三倍”的商业经营效益。 早期好莱坞生产的大量类型电影均属此范畴、商业电影一本都集合了多种商业元素,例如当红明星、知名导演、复杂的特效、大投资、大规模宣传、全国或全球同步上映等。但也不是每部商业电影都具有所有的商业元素,但必具备其中一二。 一般来说,源自美帝、现在很风行的所谓暑期档和圣诞档的电影都是商业片,中国的贺岁片,也是有代表性的商业电影。 这两种类型电影的区别是迥然不同的,或者说是服务对象不一样。 文艺电影追求的是影片的艺术内涵,以行业认可为目标;商业电影追求的是票房及其衍生物的市场价值,以消费者认可为目标。 就像是人类对于‘艺术’的定义一样,以为包容的人性社会发展,所以赚钱也是一门艺术,甚至站在人性另外一面,战争也是艺术也是可以被客观包容的。 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没有可比性,因为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物种,有点类似男性和女性的关系,看似都是人类,但是实际上却是不是一种物种。 但是在业内,或者说专业电影人眼中,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也是互相看不起的。 商业电影觉得文艺电影矫情,文艺电影觉得商业电影低俗。 但是每个种类都会有最权威的评判机构。 作为电影的发源地,欧洲电影以世界三大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为首的权威是定义一个演员和导演,编剧等专业人士含金量的重要指标。 而美帝的好莱坞则是商业电影唯一的指标性机构,在大众意义上,好莱坞的奥斯卡是人尽皆知的权威电影节,这也代表着美帝的电影产业的霸主地位和运营成功。 但是作为追求艺术价值和艺术认可的演员和导演们,对奥斯卡却并不那么看重,他们更在意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归属,而作为龙国电影人,张艺眸是第一个带领华夏电影在国际电影节拿到最高奖项的导演,除了戛纳的金棕榈错失之外,两次金狮奖一次金熊奖奠定了华语电影在国际文艺电影的地位。 后来李桉紧随其后,从好莱坞一路杀到欧洲三大电影节巩固了华语电影的地位。 虽然现在的主流电影话语权还是在西方,但是华语电影参赛至少能够受到大多数人公正的看法,而不是刻板印象和嘲笑。 但是实际上,除了这三个国际电影节之外,还有一个莫斯科电影节跟它们并称为世界四大电影节。 莫斯科电影节是前苏联电影产业第一大电影节,原本只是以苏联特色为主的电影节,在苏联解体之后慢慢接触外界,但是依旧保持着低调的特色。 相比于另外三个电影节越来越蓬勃的发展,莫斯科电影节因为苏联吃过美帝软文化的亏,所以并没有在电影产业上投入太大的精力,但是现在俄国的电影人们继承先辈们的意志,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依旧有着丰厚足以抗衡美帝的人文底蕴。 在目前的电影史长河中,绕不开的除了奥斯卡,还有来自俄国的电影大师,在推动电影进步的行程中,从理论到实践上,俄国电影人都是功不可没的。 俄国电影人,爱森斯坦的一部对于电影艺术的重要性相当于牛顿于物理学,这位创立‘蒙太奇’手法的电影骑士赋予了电影人格,让电影这门初生的艺术一下子达到了足以与文学、音乐等古老艺术比肩的层次。 当代电影人眼中,神一般的存在瑞典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让他五体投地的就是这位俄国电影大师。 跟沙俄这座古老的城市一样,俄国这个战斗民族除了粗莽之外,有着让人意料之外的人文修养,作为古代与华夏接壤的民族,战斗民族也是多融合性的大民族,所以文化交融繁杂,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从文学,诗歌,音乐,歌舞,绘画,建筑,工业等领域,这个民族的文明都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只是可惜,这个伟大的国家,盛产暴君。 可能是史给的教训太多了,让这个民族虽然已经保存着让人瞠目结舌的霸气之外,更加学会了内敛和不张扬,苏联解体之后,俄国开始休养生息,电影产业也没有像西方其他国家那么百花齐放。 但是依旧精品无数,尤其是在战争和革命题材上,俄国的电影堪称世界前列。 这部托尔斯泰大师的伟名着被改变过两次电影。 第一次是1956年由好莱坞派拉蒙拍摄的,奥黛丽赫本主演的,被改变成了一部爱情电影,虽然经典,但是总是觉得有些驴唇不对马嘴。 1968年苏联再次拍摄,投资五亿六千万美金,是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直到现在也让其他电影投资望尘莫及。 苏联版的用史诗般的镜头语言和属于战斗民族的基因中的宏大粗狂拍摄出了一个真切到让人胆颤的俄国史,以及战争的意义。 这部电影像是一座巨大的丰碑,毅力在电影史中,让后人敬仰。 其他的电影还有比如等等教科书等级的优秀电影。 与其他地方的电影人相比,俄国的电影人,似乎更加纯粹一些,所以他们的莫斯科电影节的选片更加纯粹。 a类国际电影节2000年有9家,真正又影响力的除了三大电影节之外就是莫斯科电影节了。 威尼斯电影节注重挖掘有个人特色的导演,所以评判的时候导演的个人特色偏重一些。
柏林电影节的政治倾向很严肃,所以在这方面会偏重一些。 戛纳电影节的商业和艺术性偏重,虽然不会像奥斯卡那么夸张,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 跟它们相比,同为四大国际电影节的莫斯科电影节就纯粹了很多,不管什么文化,特色,风俗或者政治,只要片子够好,他们就能给到足够的公正性,而且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很少,而且莫斯科电影节在2000年之前都是两年举办一届,而且低调所以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但是评判质量却更加权威。 2000年,俄国电影导演尼基塔米亥科夫开始担任莫斯科电影节主席,协商后为了刺激电影业发展,将两年一届改成一年一届在七月举办,并且向全世界的电影人发出邀请。 是一部纯粹的文艺电影,从阳春白雪的台词到深层隐喻都会让大多数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就算吴彦组和王祖贤可以用颜值撑起这部电影,但是实际上,确实大多数观众都看不完这部电影。 但是在专业电影人眼中,算是惊鸿之作了,给整个电影界带来东方传统文化的神秘,张艺眸的,和让西方人了解了跟他们完全不一样的华夏本土文化,更是在去年给他们编制了一场异样的武侠梦。 所以这次里面的阐述的属于华夏文化渲染下,对于战争,爱情,**还有美与纯的表达算是在莫斯科电影节中备受关注。 而且这部电影一共接到了六份提名,更加诡异的是,有三份提名是重复的。 三份最佳女主角奖。 王祖贤一份,宫泽理惠一份,最后一份让王耀看了都沉默了好久,看着对面红肿着眼睛满脸憔悴的王祖贤“怎么会有她的提名?” 王祖贤吸了吸鼻子,用纸巾擤鼻涕,红红的鼻头和哭肿的眼睛丝毫看不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反而像是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一样楚楚可怜。 “我怎么知道,这是人家发来的邀请函。”王祖贤哑着嗓子白了眼王耀。 距离上次王耀过了成年礼已经半个月了,本来过完成人礼直接去内蒙继续拍,但是接到了杨凡导演的通知让他准备去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活动。 因为他得了一个国际影评人特别奖,这个奖项是国际影评人协会在每个电影节都会排除评审团参与的评奖,一般都是给表现优异的影片或者编剧的奖项,这个不是安慰奖而是一个业内认可的奖项,虽然不如最高奖项,但是也不差。 王耀获得这个提名的原因是,杨凡把他的名字放到了副导演,编剧还有艺术指导三个职位上了,所以提名不知道里面哪三个。 张导接到消息之后给王耀放了假,让他安心准备陪杨凡导演参加颁奖礼,这可是华语电影的正经事情。 而且王耀确实也想把自己的好好的整理一下了,现在声望值虽然不够完成一整部电影,但是四分之一和主线剧情还是能画出来的。 他把故事风格和画风修改了一些,没有以前那么厚重和苦大仇深了,毕竟是个动画片,他可不想背上成人动画的名头,再说这部电影本身就是给孩子看的,还是轻松欢乐一些比较好,能立住口碑,至于里面的隐喻,看懂的自然能看懂。 不过没等王耀潜心休养几天,王祖贤就来了,而且还是满脸憔悴哭的眼睛都肿了,让王耀吓了一跳。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