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仙侠小说 - 射龍英雄传在线阅读 - 二十六、追往事(1)

二十六、追往事(1)

    明因大师低眉说道:

    “有人说他二人厌倦了这打打杀杀的生活,归意已决,却泄露了行藏,竟被达延汗捉住,达延汗首先劝他们留下,不然须得留下这宝雕弓,可这二人既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死活不肯,达延汗一怒之下,将二人双双杀死。”

    听得此言,吉尔、诺雅、塔娜三人同时摇头,都道:“哪有此事,当年的达延汗是一位明君,他求贤若渴,怎肯屠杀有功之臣,这事绝对不可能。”

    明因大师微微点头,又道:“还有人说他们兄弟二人之中,一人决意南归,而另一人却决意留助达延汉,二人为此反目,自相殘杀而亡。”

    诺雅和塔娜齐声道:“这怎么可能,我们蒙古人都说他二人亲如兄弟,这是绝不可能的事。”这两句话她二人说得斩钉截铁,直如当年看见一般。

    明因大师看了她们一眼,接着说道:

    “总之,当年众说纷纭,我们大可不必理会;只是从此以后,这‘大漠神雕弓’便在江湖中销声匿迹,从此便无人真正知道过其下落何处”。

    明因大师言毕一声轻轻的叹息,似在为人间这般神奇的瑰宝消失而可惜,又似在叹息这江湖中从此便有了重重不尽的杀孽。

    众人心中一时不知所以,一时间,有的人议论纷纷,有的却在屏息倾听,欲知其后来到底如何。

    却听得明因大师回目向诺雅和塔娜三人合什道:“只不知三位小施主从北远道方来,又可否听说这‘大漠神雕弓’曾两度复出之事?”

    诺雅答道:“听过,听额布格(蒙古语:爷爷)说:当年林丹汗统一漠南,曾说过‘大漠神雕弓’已经复出,起兵抗拒朝廷,但却差一点就给我们蒙古人带来灭顶之灾。”

    明因大师道:

    “没错,当年林丹汗被后金努尔哈赤慢慢分化,内部四分五烈,之后努尔哈赤传位给儿小皇太极,双方冲突加剧,皇太极起兵讨伐,林丹汗不得不借用这宝雕弓之名,起兵抗拒。”

    诺雅接着道:

    “听得上一辈人说:当年林丹汗其实是诈称得到了‘大漠神雕弓’,方便聚众以抗努尔哈赤,实则并未得此神弓,以致于被清兵战败,他只得向青海逃亡,终身郁郁而终。”

    塔娜也接着说道:

    “我也曾听说这第二次宝雕弓的出现,就在康熙十四年间,当年林丹汗的孙子阿布尼曾宣称得此神雕之弓,并连络蒙古旧部,起兵反清。”

    明因大师道:“小施主说得是,当年阿布尼,为救其父亲,自称得到流失多年的‘大漠神雕弓’,打败满淸,易如反掌,并以此号令蒙古各部起兵策应”。

    但听他说的此时,语速渐慢,缓缓地说道:

    “只是当时人心思定,最后只有两部人马勉强来到,最终还被其妻告密,以至于被图海这yin恶的侩子手打败,只可惜手下人马被清军杀得尸积如山,阿布尼也在逃亡途中为何布奈射杀。”

    明因大师说到此处,眼中满含悲叹:

    “其实,这神雕弓重现江湖,以讹传讹又何止如此,早些年老衲曾听我师父说过,当年的‘嘉定三屠’,也疑是因此弓而招引更甚的杀孽。”

    高吟天听了此言,心中吃惊不已,早在他年幼之时,就听父母提过嘉定三屠,只道满人毫沒来由三次屠城,杀孽累累,实不知尚有此等原因深藏在内。

    那书生问道:“想不到当年嘉定三屠也因这大漠神雕弓而起,可我们听到的传说不是这样,史书上也没有这样记载啊?”

    明因大师道:“阿弥陀佛,这些事情后来都被朝廷说成是子虚乌有的传说,见不得光的,朝廷怎会记载?更何况历朝历代的历史,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编写”。

    明因大师说到此时,看了看众人又道:

    “这些史官们吃着朝廷的俸禄,由他们编写的历史,自然便是为朝廷服务的工具,所以正史也有不可全信之处,任何人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将历史加以改动,甚至于添油加醋也不一定。”

    那蓝衣书生听了此言,一时无语,他毕竟年纪太轻;却听得明因大师接着说道:

    那时还是顺治二年四月,清兵攻破扬州,六月,多尔滚下达了剃头令:

    “留发不留头,”要汉人強行剃头,声称曰:“遵依者为我之国民,逆凝者向逆命之寇,必责重罪。”

    当时汉人都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毁’为袓训,这种千年伦理已成为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这剃发令不仅有违传统道德,更是一种对于千年传承的污辱。

    因此,剃头令遭到汉人的强烈反对,当时就有刘宗周和徐汧二人不肯剃头而慷慨就死。

    消息传来,嘉定著名乡绅闻侯峒曾悲恸不已,奋然说道:“闻徐太史汧护发自裁,何不奋义?即不可为,乃与城共存亡,未晚也。”

    在场的都是武林中的豪杰,识字的人很少,明因大师这几句话是据实而陈,倒有一半多人听不懂,便有人问道:“这姓侯的乡绅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就是要造反对不对?”

    高吟天不禁接口道:

    “大师刚刚说的意思就是,那侯峒曾是反对刘宗周和徐汧只顾及自身名节,虽有骨气,但太过软弱,倡议起兵抗清,到时侯就算兵败城破,那时侯再死也不为晚。”

    明因大师看了高吟天一眼,说道:

    “小施主说得极对;这侯峒曾曾是明朝年间进士,通今博古,深知胡人最惧‘大漠神雕弓’。于是乎,便秘密宣称有‘大漠神雕弓’在手,希望各路英雄云聚,共襄盛举。”

    没想这个消息却被吴淞守将李成栋所得,这李成栋本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贪得无厌,早年参加李闯王的起义军,后来投降明朝,曾任徐州总兵之职。

    之后他又见清兵南下,势如破竹,大明气数已尽,使又投降了清朝。

    其人凶悍无比,好杀成性,既知嘉定有此神器,便一心据为己有,但又怕这大漠神雕弓消息泄漏,引来更多的人垂涎争夺,便当先带兵前来镇压,以期夺取。

    高吟天此时听得专心,情绪随之起伏带动,不禁惊问道:“呵,那‘大漠神雕弓’可是被这斯得了去么?”

    明因大师叹道:“阿弥陀佛,想不到当年一个遥言,说‘大漠神雕弓’在嘉定城内,不过是为了增强汉人抗争留发的信心而巳,却有谁知道竟然会带来惊天的杀孽,真是罪过,莫大的罪过啊。”

    当时那侯乡绅登高一呼,远近百姓闻风而集,人数虽众,但仓促之间却缺乏驯练,却哪里是这些训练有素的官兵的对手?

    李成栋沒会多少气力,使已攻下嘉定城,纵兵掠杀,只杀得城中尸积如山,哀鸿遍地,呜呼,试问天下百姓何罪?却要无端遭此杀戮。”

    李成栋这一次屠城持续了一天,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但却没有找到‘大漠神雕弓’所在何处,只得无可奈何地率军离开嘉定城。

    李成栋破城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人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

    这一次共集结幸存者两千多人;朱瑛帅领着这些幸存者们开始反抗,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战斗,处死了归降清军的人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高吟天听得此时,不禁又道:“大师,在下当年也曾听家父说过,这朱瑛最后也失败了,这便是嘉定第二次屠城了。”

    明因大师点头道:“少侠说的正是,嘉定百姓又一次遭到屠杀,阿弥陀佛,人生乱世,是最大的不幸啊!少侠可知后来如何吗?”

    高吟天道:“家父曾说朱瑛败后二十多天,来了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南明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大师,可是这样么?”。

    明因大师道:“正是如此,但不久,李成栋又闻得了消息,他心中对上次没有得到那‘大漠神雕弓’犹自耿耿于怀,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整军反扑。”

    他说道此时,眼中已满是悲伤,说道:“这一次城破,李成栋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两万多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是为著名的“嘉定三屠”。

    明因大师说到此时,脸上满是悲悯之情;高吟天年幼时曾听阿爸说过嘉定三次屠城,却不知李成栋只名,故只知是满清人所为,更没想到这些刽子手们尽是汉人自已的同胞,心头不尽大起苍凉之意。

    那书生叹道:“我原本以为这些杀掠是满人所作为,谁知道却是汉人在自己作孽,实在是可叹更可恨。”

    明因大师道:“这满清皇帝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当此乱世之即,征战杀伐,朝廷官兵无辜妄杀、视人命如草介,最苦者便是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所谓‘宁作太平犬,莫作乱世人。”

    这乱世人生命不值钱,当年嘉定城破之日,李成栋纵兵掠城之时,官兵毎见一人,必大呼“蛮子献宝。”

    百姓必尽腰中财物,如此一而再,再而三,身上已无宝再献,但若无宝献,官兵便是一刀,一连几日砍杀,尸积如山,城中无一活口;阿弥陀佛!

    明因大师不忍再说,垂目低眉,宛如往事历历在目,又似在为死者亡魂超度。

    如此片刻沉默,才又接着说道:“所以老纳说,这‘大漠神雕弓’其实就是不祥之物,每一次它的名号岀现在世上,都惹起无边风波,沾上无数鲜血方肯罢休。”

    明因大师说到这里,神色凝重,缓缓问道:“诸位豪杰今日来到这托甲镇上,可知这托甲镇是因这托甲谷而得名?有谁知道这里为什么要叫做托甲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