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蒸骨
萧太后大骇之下,急忙回了头,便看见那油布上,一个残破的布卷儿已经摊开,小小的头骨置于其中,下面断断续续的细细小小的骨骼,不过尺余——那是一副婴儿的尸骨。 “天老爷啊!” 萧太后直接便晕了过去! 早有宫女太监一窝蜂的扶住了太后,又是掐人中,又是慌乱的指了人跑出去请御医。 来公公不敢上前阻拦皇上,只得哭着道:“皇上,且先回宫吧!” 连泽虞心中一阵阵的悸痛,伸了刚擦过嘴的血红的手指,指着地上道:“剩下的……继续打开……”可他却没有等那侍卫动手,他缓步的走进了雨幕之中,靠近了地上那一摊。 后面打着伞的太监慌忙的跟在他身后。 这雨下的不小,只这么一小会,连泽虞嘴上的鲜血便被冲刷的无影无踪,就连衣襟上的血色也淡了许多。 他转了身,那太监手里的伞就被他夺到了手上,他蹲了下来。 现在,终于没有雨淋到那小小的尸骸之上了。 可连泽虞的后背却全曝露在雨中,瞬时就湿透了,他浑然不觉,只是眼中不知不觉便有guntang的东西流了下来。 他不敢再看一眼那料想应是襁褓的一小团,却不知道为何还有勇气接着往下翻看下去。 他颤抖着手最终将那油布完全摊开,露出的是一堆成人的尸骨。 连泽虞吞咽了一下,入喉是腥甜的味道,还有火辣辣的疼,不知什么时候他嗓子已经哽的难受之极。 萧太后已经悠悠醒转,看到自己仍是身处在这一片废墟之中,烟雨迷离,一片明黄色的身影都蹲在她身侧不远处,手中的伞似乎倍加珍惜的撑在他的面前,丝毫不顾及他自己正在淋雨。 那伞下庇护的人骨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白的耀目。 她心中哆嗦了一下,挣扎着直起身子来,她心疼她的儿子,想要怒骂这些奴才,是否眼瞎了,眼睁睁的看着皇上在这淋雨。 可终究她什么都没说,而是向前走了几步,跪在皇上的身侧。 皇上的目光仿佛被钉死在那堆骨殖上。 未及开口,萧太后也泪流满面。 “皇上……请皇上保重龙体……嬉妃进冷宫之时应该还未有孕,这或许是其他……”说到这里,她自己也说不下去了。 “蒸骨。”连泽虞道。 “什么?”萧太后一瞬间瞪大了眼睛! “蒸骨。”连泽虞又一次道。 “不……不行……皇上……”萧太后急的珠泪乱迸,她瘦削的双手紧紧的握住了连泽虞的肩膀,道:“皇上,不可……” 连泽虞并不看她,只是站了起来,突然大声道:“朕说蒸骨,没听到么?” 仿佛因为这样的一声,雨势都小了一些。 太监们不明所以皇上的意思,却有懂这个的侍卫到了近前,也不敢取大的,只拿了极小的一丁点儿细而洁白的指骨放置于黄缎子之上,恭恭敬敬的捧到了皇上面前。 连泽虞只看了一眼,便掩面挥了手,道:“去吧。” 萧太后呆立在那里,直至过了一刻钟,她才看到刚才那侍卫飞快的奔了过来,手中是一个素色冰纹盖缸,她的牙齿不由得“磕磕磕”的碰了起来,仿佛看着什么怪物就要从那盖盅里钻出来一样。 从她这里,可以毫不费力的看到那侍卫在皇上面前,揭了盖子,她本不想看,可却忍不住伸了脖子望了过去。 连泽虞伸出了手,那侍卫犹豫了一会,终究还是在连泽虞冷冽如冰的目光下抽出了腰中佩剑。 他将左手手指靠近了过去,右手拿了剑,一些儿犹豫都没有,便在指腹处划了口子,瞬间便滚出了一滴滚远的、鲜红的血珠来,他颤也不曾颤一下,将那滴血珠分毫不差的滴在那一小截骨头上,便收了手。 血珠一经滴落,本应该在那细小的骨头上立刻滚了下去,可却没有,仿佛那骨头上有着极粘滞的力道,牢牢的吸住了那滴血,不过片刻,便消失于骨上! 连泽虞手中的剑铛然落地。 仿佛最后一点侥幸的火星也被这雨浇灭。 可他清清楚楚的知道,原本就没有什么侥幸。 连泽虞蓦然回头,那伞被他架在地上,遮挡着他的视线,可他清楚的知道那伞下是什么。 那曾经是他的阿袖。 而今是一堆白骨。 他眼前变得模糊起来,有什么东西自内心一波一波的涌了出来,将心肺都掏空了一般。 旁边的人无比的嘈杂,有人扶住了他,还有人在尖叫。 闪电后,一阵阵的滚雷声,将这冷宫的废墟映照的忽明忽暗,天地间的大雨,如同无数的尖刀,将他的世界劈裂成了碎屑。 连同着一起变成碎屑的还有商雪袖……如同花朵一般的生命。 他在天旋地转中拼命的摇着头,他心中发出了一阵阵的哀嚎,他并不是想要这样的结果。 一阵阵的晕眩袭来,在坠入黑暗之前,他想起他听到有人曾用讥笑的口吻,轻轻的对他说过一句话。 当时他没听清,也并不在意。 可现在那句话如同雷击,又如同斧凿刀刻一般,在他心头显现。 因爱生疑,真是可怜。 ———— 端午节夜里这场连天的大火,先是烧毁了立柱、房梁,然后便是烧塌了一切能烧的东西,从房屋到宫墙。 不光是连城宫的东北方向之外,就连宋嬷嬷所住的距离连城宫南宫门较近的客栈,都能看到冲天的火光。 尤其冷宫这边,百姓们拿了守夜巡更的锣,敲的山响,可里面却只有大火呼啦啦的烧着,中间隔了一条京河,只有干瞪眼的瞧着。眼睁睁看着东墙都烧塌了一角,却完全救不得这场大火! 待等有几个有主意的说绕到宫门口那里去报信儿,冷宫那处也烧的差不多了! 既是有人报信,这场大火看久了也着实乏味,众人便渐渐散去,只留了三两个闲汉并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 那老头儿穿着一身道袍,却带着僧帽,一身七拼八凑的装束,看着火光便闭了目,喃喃道:“阿弥陀佛,无量天尊,观世音菩萨,过路的神仙,城隍爷爷,城隍奶奶保佑……” 旁边儿便有人逗趣儿道:“后面这俩才是你正儿八经应该拜的呐!” 那老头儿便睁了眼,道:“什么都拜拜,总有个碰上。” “大半夜的老头子出来看什么热闹,你把小庙祝自己个儿扔庙里了?” 老头儿便一拍脑袋,急急忙忙的趿拉着鞋子,向南边儿跑过去,跑着跑着便指着河里道:“看吧,刚拜完就有好事儿,你们几个积积善吧,这有个死倒儿。” 那几个闲汉看着老头儿一溜烟儿跑了,连声道:“哈哈,这老头儿,倒真是好事儿,哥几个儿,不免捞起来,还能去里正那里换几文钱。”
因里正还兼管着这一片儿京河,说是“管”,其实就是轮着差派这一片儿的百姓去清理京河,什么春夏的浮萍,秋冬的枯叶,都要捞出来。 因为京河既深且宽,倒也常有淹死人的时候,所以他们都见怪不怪。 几个人二话不说,便撸胳膊挽袖子的下了河,将那死倒儿捞了起来,只看到那死倒儿黏糊糊的头发盖了一脸。 晚上又刮着风,一吹起来,浑身泛起了凉意,倒有些骇然。 几个人也学着刚才那老头儿的模样四面八方拜了拜,又道:“还是个女的,不知道是哪里的疯婆子,失足淹死。” 嗟叹了一番,几个人便定了主意,道:“老九,你在这看着,我们去寻里正和义庄上的人过来。” 那老九应了一声,又觉得不对劲,扯住几个人道:“感情你们只留我一个人啊!不行!” 无论怎么被嘲笑胆小,老九就是不松手,要换别人来守着这尸首,谁愿意? 最后几个人竟是拉拉扯扯的一起都走了,只余了这满头满脸黑发和浮萍的死倒儿在这。 也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将亮,街上的行人渐渐从无到有,看到京河边的死人,不是无视,便是摇摇头叹息一声。 只是那死倒儿竟然微动了几下,接着头偏到了一边儿,呕了几口水出来,骇得从旁边经过的人喊着“诈尸啦”狂奔而逃。 那“诈尸”的尸首长出了一口气,伸了双臂先是摸了摸身下的地面,缓缓的直起身来,又抬起手,将遮挡视线的湿发挂在头发上的浮萍撩开,显出一张黑黢黢的脸来,黑白分明的眼睛里便有些诧异。 她看了看左边,又看了看右边,如此几次,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以描述的神情。 既悲且喜。 既是欢欣,又是失落。 如同刚被放出笼子的鸟儿,却已不知道如何展翅。 她勉力的站了起来,却摇晃了一下,差点摔倒。 一根棍子递到她的眼前,她接了过来,对着这个递了棍子的脸上同样脏兮兮的小孩儿勉强露出了一丝笑意:“谢谢。” 那小孩看着她烟熏火燎的脸上露出一弯白牙来,加之她声音粗糙嘶哑,到底还是吓了一跳,“哇”的一声便跑了,边跑还边喊道:“死人说话了!” 旁边还有五六个不懂事的顽童,又是害怕,又是兴奋的围着她,嬉闹着喊着:“疯婆子!疯婆子!” 她回过头去,在京河之上,由于整夜的大火,连城宫的那一片都已经焚毁,裸露出高矮不一的断壁颓垣。 就如同一个极漂亮的红木嵌着金边儿的盒子,被老鼠啃缺了一片。 可即使残破,连城宫也仍是威严不可侵犯的模样。 朝阳的霞光仿佛浸染到了京河之中,浮萍静静的躺在河面之上,不曾失却和改变半分绿色的浓郁,这让京河别具了一种诡异妖艳的绮丽。 她缓缓的注视着眼前的画面,好像要将它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可随即她便转了身,她无处可去,可她知道一定要离开,离的远远的。 看着顽童们蹦蹦跳跳,从眼前一片片的房屋上方,一片霞光照了过来,红彤彤的一轮日头还将升未升,如同盔头上颤巍巍的火红色绒球。 她一步一步的,向着远离宫殿的地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