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明》在线阅读 - 儒 (四)

儒 (四)

    儒(四)

    “大师劝我弃文渊于不顾”?朱棣紧接着反问了一句,“伯文渊陷在京城,本王救还救不出,如何弃之”?

    营救伯文渊是郭璞、张正心、徐增寿、李尧等北方核心人物的建议,大伙认为无论伯辰是否有罪,无论他走多远,他都是北方六省的人,必须由北方六省来审理,外人都不能欺负。

    “殿下心里明白,何须小僧臊聒。朝廷至今不定文渊之罪,难道是因为证据不足么?还是顾及着其儒学大家的声名”?姚广孝的分析一针见血。如果不是顾及到燕王朱棣和布政使郭璞二人措辞激烈的信,伯辰的案子造就定性了,根本不必拖延的到现在。

    朦胧中,朱棣已经想到了姚广孝要说什么,但是作为一个王爷,有些话还是由臣下提出的好。轻轻叹口气,朱棣装作十分不忍的样子说:“可文渊毕竟是我北平旧人,弃之,难免伤弟兄之心。况且本王看不出此事与海关归属有何相关”?

    姚广孝数着念珠微微一笑,仿佛早已预料到朱棣会这样回答,胸有成竹地回应道:“当然无关,可如果殿下将此二事给关联起来,岂不是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依贫僧之见,红尘之事,终逃不过交易二字”。

    眼前形势很清楚,朝廷上新颁发三令,规范地方官员权力,统一税收和承认物权,至少前两条都是针对北方来的。而北方能接受的,却只有第三条。

    有时候朱棣觉得自己的哥哥很可怜,从旁观者角度,他认为皇帝朱标为了朱家江山鞠躬尽瘁,对百姓也心存善念。可他手下那帮官员太坏了,那帮家伙把“轻、重、缓、急”四字做官真言悟到了极致,任何好的政令到他们手里都会变味道。放下自己和哥哥的利益冲突不谈,仅仅从维护当地吏治角度,就不能放朝廷的人进来。可拒绝朝廷政令需要理由,没有合适的理由,双方起冲突时,北方从道义上站不住脚。郭璞、徐增寿都是侧重于从常理上考虑问题的人,他们至今为止给燕王的最好建议是部分接受这两条政令,争取官员自主任命,此后北方六省的开销要从上缴给朝廷税款和海关税收中截留。可不给哥哥点儿好处,朝廷能答应吗?

    姚广孝的建议则让他看到了利益更大的妥协方式,目前北方六省所作所为,对伯文渊这个没有一官半旨在身的人已经足够,再坚持下去也未必能有什么结果。如果以一个死的伯文渊换取朝廷在税局和海关上的妥协,朱棣也认为伯文渊死得其所。

    “可惜了伯辰大才”,长嘘伴着短叹,毕竟是北平旧人,朱棣有些于心不忍。

    “殿下真是菩萨心肠,万岁做错了事,殿下反而要损己之声威替兄掩过。大才若不能为明主所用,堪称其才么”?姚广孝冷笑着分析得失厉害,“况且天下已皆知殿下为了伯辰倾力奔走,此刻,一个死文渊强于活文渊何止百倍”!

    一个死文渊强于活文渊何止百倍。仅此一点,伯辰老师已经不得不死。他被杀,可换来南北双方在官员任命上的暂时妥协,他被杀,可令天下读书人之心皆向北,今后和朝廷斗争中,燕王可尽占上风。王妃陈青黛无力地靠在书房门外,泪如泉涌。

    屋子中那个男人是他的丈夫,原来在她少女梦里的盖世英雄。走得近了才发现,所谓英雄,不过如此。每一个英雄脚下,都是一堆白骨,当人们纪念英雄的伟业时,没有人会问一问,那堆白骨是否愿意。

    “蝶儿,是你么,怎么不进来说话”,朱棣与陈青黛夫妻之间感情甚笃,听见门外的动静,低声唤道。

    “来了,王爷和大师在此谈禅,妾身岂敢打扰”。陈青黛擦擦眼泪,小心翼翼地答道。

    “不知王妃驾临,贫僧罪过,罪过”。姚广孝见此行目的已经达到,念了声佛,起身告辞。

    陈青黛和丈夫挽着手将姚广孝送出大堂。北平女子不避讳见人,外人面前,总得维护丈夫的威严。万般失望和苦楚,只能隐藏与笑容背后。

    手中柔夷传来一阵清凉,将朱棣从刚才的紧张思索中带回现世。爱妃的眼圈通红,显然刚刚哭过。细心地替妻子整了整皮裘,朱棣关心地问:“小蝶,你不舒服么,还是想你父亲和弟弟了”?

    “不是,臣妾刚才听到姚大师的话,心里觉得老师可怜,所以才难过”。陈青黛也不瞒丈夫自己刚才听到了他们的商议。

    “你几时来的,孤怎不知”,朱棣紧张地追问了一句。

    抬头看看朱棣慢慢转阴的脸,陈青黛心中气苦,哀怨地答道:“你不用担心,我怎会做于你不利之事?妾身虽不像你们江南女子那般懂得体谅丈夫,这出嫁从夫四个字还念过”。

    看到妻子那垂泪欲滴的凄楚样子,朱棣心内不由得一软,轻轻揽起她放入书房的摇椅当中,用大手替她擦干眼角。“蝶儿,我也是不得以,你别怪孤,你要知道,如果孤不这么做,也许会死更多人。五哥家、老杨家,还有你们陈家”。

    “我知道”,陈青黛拉过丈夫的手,贴在自己冰冷的脸上,仿佛吸取着掌心中残留的温暖。“我不怪你,我家的火器也全赖永明城才得出海。我只是觉得难过,替我自己,也替你”。

    “只怪孤生于帝王之家。这北方六省,数万家工厂商号,孤不能不狠下心来。”朱棣也有些心灰意懒。安慰好了妻子,接下来还要面对的是怎样和郭璞、徐增寿等人解释取得他们的谅解,此事瞒得了天下人,瞒不过身边这些智者。“撒手王爷”的事情不多,一旦有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殿下,如此一来,小张将军他们怎么办,难道你不怕他们陷到京城里”?陈青黛轻展愁眉,低声提醒丈夫,斥候们已经出发多日,如果此时改变主意,张正心的处境将极其危险。

    “没事,咱们分头行动,和朝廷妥协与暗中下手救人不冲突。救出人来也不会带回北平,到时候我就给皇兄来个死不认帐,反正死不认帐是他的拿手好戏。要是救不出来,天下也未必有人能拦得住正心和他那帮斥候。”

    “可万一张将军失手了呢”?陈青黛追问了一句,期待着丈夫不要再给自己一个冷血的答案。

    朱棣知道妻子怕什么,轻轻捧起陈青黛的脸,看在她的眼睛,一字一顿:“真的他失了手,咱们也退无可退,只好扯了大旗造反。终不能让这五千里江山,数万家产业都被人拿去糟蹋干净”!

    一个死了的伯文渊强过活着的伯文渊,一个战火纷飞的华夏好于承平的华夏。至少姚广孝这么认为。默念着佛家真言,姚广孝兴高采烈地向他的住所走。华夏数千年来一治一乱的轮回,正好是儒、道、释三家及其分支发展壮大的最佳时机。当年若不是蒙古人支持,全真教不可能由默默无闻的小分支跃为道门第一大派。没有南北朝百年对抗,佛寺也未必能遍及大江南北。机会就在眼前,只要燕王朱棣能起兵夺取江山,他姚广孝就是辅政第一功臣,与兴汉四百年的张子房可相攀比。可以遇见自己所在的佛教分支将迎来再次的辉煌。相比这种辉煌,乱世中死一点人算什么,不过是佛前的一点儿祭祀。不有一句古话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到时候自己是脱去僧袍权倾朝野呢,还是退隐山林流芳百世。想到将来的远大前程,姚大师热血沸腾。光光的脑门在寒风中冒出缕缕白色的水雾,那是风卷起的残雪颗粒被他的体温融化蒸干。当然是做那个佛相王摩秸最好,一边给享受尘世荣华,一边忘情山水。

    雪后初晴的街道上一个和尚笑容满面,阔步前行,憧憬着佛门在自己手上光大的盛况,根本顾不上看街头的行人。咣叽一声,姚大法师一头撞进了对面行人的怀里,蹬蹬蹬倒退几步,一个屁股墩将他的好梦摔醒。

    “佛”!

    天寒地冻,这下子姚大师可摔得不轻,连带着把佛号也摔成了碎片。阿弥陀佛只剩下了一个佛字,偏偏对方好不识相,居然不肯扶他起来,笑眯眯地在旁边看热闹。

    姚广孝气往上撞,骨碌一下滚起,方欲发作,看看对方的脸,把骂人的话又咽回了肚子。

    撞倒他的人笑嘻嘻地站在他面前,正是震北军悍将,骑兵师长李尧。此人少年全家俱被蒙古人所杀,心藏血海深仇。当年在军中与蒙古人作战,一度手下从不留活口,所以得了一个屠夫的雅号。中年后转了性子积极向善,但始终背着个屠夫的帽子。

    屠夫李尧假做歉意伸手替姚广孝排去身上的雪,嘴里却喋喋不休地奚落着:“大师,怎么没到山门就拜起佛来了,莫非有人请你做什么法事,要一路五体投地磕头回寺么”?

    “李檀越说笑了,小僧方才行路时苦思佛门精义,不小心撞到了将军,还请将军勿怪”!姚广孝毕竟只是个客人身份,发作不得,强装出笑脸给李尧赔礼。

    “不妨,不妨,大师不撞到我,我也要找大师。这一撞就算是当头棒喝,如何”?李尧的回答云山雾罩,让姚广孝摸不到边际。

    这个李尧在军中是个出了名的犟头,找上门来,明知未必是什么好事,却也不好拒绝,姚广孝合掌施了个佛礼,小心翼翼问道:“不知将军找小僧有何见教”。

    “嗨,是这么回事”,李尧用大手一拍姚广孝肩膀,差点儿把和尚给拍趴到地上。“老子少年时杀人过多,每每想起来,心里都不舒服,所以想攀依佛门,不知佛门是否可渡我这杀孽深重之人”。

    姚广孝听了心头一阵狂喜,比拣到了两缸香油还高兴,先摆起架子低声念了声佛号,然后才煞有期事地点拨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有向善之心,佛门焉有不纳之理。有道是佛门广阔,普渡有缘之人。”

    “佛祖不嫌我杀孽重么”,李尧欣喜地追问了一句。

    “善哉,善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来杀孽一事。老纳早就看出施主与我佛有缘,只是不敢夺燕王麾下爱将。施主若一心向佛,不妨在家中做个居士。勤诵经文,早晚佛前礼拜,自然有脱离苦海之日。老衲不才,斗胆与施主结个善缘,若施主不弃,老衲愿为佛门接引之人”。姚广孝满面慈悲,引来数个前往燕王府公干的人围观。

    这李尧职位虽不算高,可是燕王朱棣一直带在身边的心腹,比郭璞从龙之日还早些。姚大师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满心期望他真能攀依佛门。以李尧的地位,绝对能给姚大师吸引来大把的高层信徒。

    “让我想想”,屠夫李尧满眼迷茫,“大师说,只要我诵经礼佛,杀了那么多人也没事吗”?

    “没事,没事”,姚广孝满口替佛祖应承。军中之人哪个手上没血?李尧能入佛门,则人人可入佛门,如此一来,佛门光大有日矣。

    “死后不会入地狱”?

    “不会,不会”。姚广孝搜肠挂肚,极想找一句佛经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他出家原本就是为的找一条终南捷径,自出家之日就眼望红尘,佛门功课本来就差,一时间却哪里想得出来?虽然急的心里如一百多个小老鼠在抓挠般,口里却不住的打包票,就差拍胸脯对天发誓了。

    “不对,不对”,李尧突然叫了一声,吓了姚大师一跳。“老子杀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人日夜咒骂老子,盼老子早入地狱。就凭几柱香,几句马屁话佛祖就渡了老子,把所有怨恨之声弃置不顾,那佛祖岂不是和南边那些贪污受贿的脏官一个德行了吗。这样的佛门,我看不入也罢”!

    “哄”,围观的武将们爆发出一阵大笑。这个姓姚的家伙装神弄鬼,震北军除了几个一心想立战功的疯子外,很多人都觉得他讨厌。但念于燕王的情面,大家也不好拿他怎样。今天李尧出马收拾他,顺了大伙的心,岂能不博得满堂喝彩。

    “这个。。。”?姚广孝一下子被李尧从情绪的颠峰摔到谷底。到此时才知道李尧从开始就是为了捉弄自己,又一时间想不出什么佛法‘点拨迷津’,臊得满脸通红,装模着样的边咕哝‘善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边低头分开人群,匆匆欲走。

    “站住,老子的话还没说完”,屠夫李尧大喝一声,将姚广孝的脚步硬钉在雪地上。

    姚广孝知道强龙难压地头蛇这个道理,自己无一官半职,即使被这姓李的混蛋给打了,燕王殿下也不好替自己出面。况且这帮看热闹的将军们没一个好惹,如果大家都闭着眼睛假装看不见,就是被李屠夫一刀砍了,估计也是枉死。委屈地回过身,又施了个礼,更加小心地问道:“将军还有何事”?

    李尧上前一步,一把揪住姚广孝的僧衣,将其高高拎起到自己眼前,盯着他的眼睛喝道:“和尚,你给老子听好。我李尧刀下杀人无数,无辜的有罪的都不少。但李某幼时立下誓言,不杀一个本族人。要是有人嘴里念着佛号,心里却想着涂炭生灵,用人血染红庙里廊柱之事,逼得老子烦了,说不得破它一次誓”。

    “那是,那是,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小僧,小僧。。。也不过是顺应天意”,姚广孝个头不及李尧肩膀,被他扯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手脚乱蹬。

    “滚”,屠夫李尧抬手将姚广孝扔出五尺开外,盯着雪地上骨碌碌滚动的躯体骂到“远远地滚,佛门广大,怎出了你这样嗜血的家伙”。

    “滚蛋吧,别再回来”,围观的军官齐声喝骂,大家都戎马半生,不在乎喝饮刀头血。可没有人愿意将屠刀砍向自己的家人。郭璞大人说得好,南北双方利益冲突巨大,治国理念不同,可这些都未必是不可坐下来协商的矛盾。真的为了政见不合就拔刀相向,这血开始流,会有尽头么。

    姚广孝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抱头鼠窜。真个是和尚遇到兵,今天这个亏吃大了,这姓李的屠夫不知受了何人挑拨和自己为难。回头方欲交待几句场面话,一个雪球迎面飞来,正好打进了他的嘴里。

    震北军另一个人人头疼的家伙,独立师师长,鞭子苏策宇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姓姚的,你知道什么是天意吗,天意就是老百姓的心。这北方六省天意,就是北六省老百姓的意思。你要是不懂,就回去好好多念几卷经,看懂之前,别在此地丢人现眼”!

    酒徒注:推荐朋友作品《精忠吕布》,速度很快的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