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1634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二章 福新公司

第二十二章 福新公司

    再来说说满清的文*字*狱。

    满清的文*字*狱,是在其政权基本稳定以后,随着统治者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的加强而产生的,它始于康熙,发展于雍正,到乾隆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乾隆时期,不仅文*字*狱定罪的范围超过了康熙、雍正时期,而且案件数量也增至康雍两朝合计次数的数倍。特别是乾隆查缴禁书期间,各类文*字*狱层出不穷,数量急增。

    从顺治到乾隆可统计到的约160起文*字*狱,其中比较有影响有:庄廷龙明史狱,查嗣庭案,吕留良案,孙嘉淦奏稿案......

    至于乾隆年间修的《四库全书》被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历史学家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文*字*狱如此之彻底,一篇吴三桂的“反满檄文”,一本《扬州十日记》,一本《嘉定屠城记略》,竟在中华本土湮灭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

    至于像天工开物这样的纯科学著作,留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只有愤怒和辛酸。(百度大婶:天工开物为什么在中国失传、可知真相)

    满清文*字*狱给思想文化、士人风气带来恶劣影响。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纪晓岚等一批无耻的汉jian文人鼓吹下,许多知识分子“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梁谋”,纷纷立下了“不当烈士”“当犬儒”的座右铭,中国文化人的气节从此每况愈下。把一个处在资本主义萌芽状态下的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任凭外国列强随意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留下了慈禧老巫婆的名言:“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割地赔款,他们不在乎,因为中国本来就不是他们的,是他们抢来的

    ......

    李国强每每想到这些,就想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还处处受制于西方列强,就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现在自己穿越来到明末,正是一个改变未来中华民族命运的好机会,但历史是那么好改变的吗?

    四:投靠其他势力?在明末的中国大地上有三股最主要的势力:满清,朱明王朝,农民起义军。

    去投靠这三种势力?

    但历史已经明白的告诉自己,最后胜利的是满清,这满清的奴才李国强是肯定不会去当的。李国强首先否决了满清,留着一根猪尾巴给满人当奴才,李国强想着就觉得恶心。更别说后世的满清丧权辱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二个选择就是朱明朝廷了。进入朱明朝廷最快的方法就是考科举,想到以后每天对着四书,五经,八股文苦读,想想都不寒而栗,估计还没考上,都会把自己憋疯。况且就算自己走运考上了,估计也改变不了什么。

    崇祯朝末期,明军两线作战,国库早已空虚,崇祯把自己的内库也掏空了,希望收商税关税矿税,缓解国家财政。

    结果就是这些文官坚决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嘴里说着瞧不起商人,其实这天下的商业,矿业,海贸几乎全部掌握在他们手里,崇祯要收税,就是找他们收,他们要是同意了才怪,田亩税,士绅阶层是不用纳税的,这商税没特权,就只好忽悠崇祯这孩子了不要收了。

    但朝廷要正常运转,还是需要钱啊,他们就把这些全部转移到老百姓头上,百姓本来就够苦了,再加上“三饷”,天灾,土地兼并,更加使得大批的农民破产,造成了崇祯末年大规模的流民潮,使得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轻易就拉起了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造反队伍。

    当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时,崇祯亲自向文官们募捐守城银子,都才募捐了几十万两银子,大头还是大太监王承恩出的,最终,崇祯朝灭亡于李自成的流寇。

    李自成一进北京,就“追赃助饷”,很轻松就抄了七千多万两银子。后来满清入关,也大肆收刮,也抄到了七八千万两银子,白白的便宜了流寇和满清。

    这些文官,对外那是绝对的软骨头,(当然也有有气节的,但很少,跟宋末崖山比起来就太不够看了)流寇来了降流寇,满清来了降满清,毫无忠孝廉耻。搞内斗却都是一把好手、高手,跟他们混,玩死你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而且这大明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这条路看来还是走不通。

    剩下的就只有农民起义军了。

    李自成,张献忠刚造反的时候还能保持农民起义军的本色,没过多久就现出了流寇真面目,后来李自成听了李岩的策略,收敛了一段时间,但李自成一打下北京,就完全变质了,骄奢yin逸,山大王作风毕露,很快就堕落腐化。

    “追赃助饷”这样的昏招,更是让很多原本准备投降的明朝士绅官僚走向了农民军的对立面,人心尽失,使这些人投靠了满清,为大顺政权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李岩这样的人都被李自成杀了,李国强不认为自己的脖子比李自成的刀硬。

    而张献忠就更不行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且他们给北方几个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冻饿而死,准确的说,他们是流寇而不是义军,丧失了民心,失败也是意料之中。

    经过深思熟虑,李国强觉得自己只有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太宗不是说过:要建设有中国特色道路吗,自己为什么不在这400年前也给他来一个建设有古代特色的道路呢?

    首先当然是要吃饱穿暖,只有温饱解决了才能发展其他的,然后当然是要有武力在手了,没有武力保驾护航,就是给他人做嫁衣裳,但是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军事力量来保护自己呢?

    李国强在现代军队干了十年,军队的情况非常熟悉,但那是现代军队,是热兵器的军队。现在是明末,是冷兵器时代,热兵器虽然有,还没有成为战争的决定因素,热兵器真正成为战争的主角,大概还要一百多年吧。

    纵观明末的各种军队,基本上还是冷兵器军队,军队的主要攻击力量是骑兵,特别是满清的八旗骑兵,李自成,张献忠的最精锐部队也是骑兵。

    在冷兵器战争中,对付骑兵最有效的军队就是骑兵,“以骑制骑”,但组建一只骑兵部队不光是需要大量的钱粮,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会熟练骑马的士兵,没有三至五年的训练,是根本没有战斗力的,更重要的是李国强不会训练骑兵部队,在前世的世界中,骑兵部队早就淘汰快百年了。

    在明末,李国强要想跟这些历史人物斗武力,比拳头,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组建热兵器部队。但热兵器战争打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打的是钢铁,是钱,没有一个完善和强大的工业体系,李国强想要组建一只热兵器部队,无疑是纸上谈兵。

    一个国家强大的工业实力是建立在强大的农业实力之上的,没有强大的农业来支撑工业,工业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家都知道米国的工业实力是世界第一,但很少有人知道米国的农业实力也是很强大的,还有可以参照日不落帝国的崛起)。

    李国强当然要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首先发展农业,况且明末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小冰河时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给明末北方农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大批农民颗粒无收,为了不饿死,也只有当流民了,这也是造成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而且农业发展了,工业会自然会跟着发展,这才是历史的正确发展规律。

    历朝历代把“劝课农桑”“重农抑商”作为首要国策,不是没有道理的。

    发展农业有很多种方法,如果单纯的按照古代的农业发展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然不是李国强的目的,李国强决定参照后世的一些成熟模式,发展高科技农业,把大量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业发展才有足够的人力支撑。

    【福新农牧有限公司章程】简称“福新公司”,李国强重重的写下了起步的第一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