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明故宫、孝陵和城墙
早上起来,李北进在金陵饭店的院子内进行了徒步,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回到房间,就接到了彩云飞的电话,说要吃早饭了。 到饭店的餐厅吃完自助早餐,李怀扬也到了。 今天的行程是,明故宫、孝陵、明城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明故宫、孝陵、明城墙都在一个方向上,按方便,第一站就是明故宫。 明故宫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气势恢宏,是北京故宫的蓝图。 明故宫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皇宫,长达54年之久。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设立南直隶,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地位十分重要。 都城北迁后南京明故宫渐趋冷落,此后数百年间,自然损坏很严重。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太平军与清军的作战行动,明故宫又经受了一次较大的破坏,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地上建筑已不存。 今天在明故宫的遗址上建起了明故宫广场和午朝门公园。都是免费公园。 说到免费公园,李北进觉得杭州的做法不错,西湖上已经免费;不过还不彻底,那些景点都应该免费才是,中国的历史古迹,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产业理应由全体国人共同继承,可是现在低收入者是没有办法去看的,等于是剥夺了他们的这种权力,使他们无法欣赏伟大的中华古代文化和文明。 三个人沿着明故宫内的南北中轴线,由南向北,对皇城与宫城作一次巡礼。 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门进,到承天门中间的御道上,有五座石桥,名“外五龙桥”,桥下就是外御河。 在洪武门至外五龙桥之间的御道两侧,是明朝中央官署区。御道西侧是高级军事指挥机构,包括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等;御道东侧是中央高级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翰书院、詹事府、太医院等。 在承天门与端门之间的御道两侧是庙社区,东边设置了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庙,西边则是祭祀神灵的社稷坛,再向北走就到了午门。整个明故宫,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万户千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因为大部损毁,所以李北进他们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看了。 接着就是去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于钟山南麓玩珠峰下,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整个博物院也是免费的,门面不大,但是内部的展品非常丰富。参观的顺序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游览的时间约2小时,很多东西需要细细的观看。 博物馆主要为三个版块:序厅与第一章节“孝陵雄姿”为“明”版块,风格上追求大气,大尺度。突出明代的简约风格。序厅正立面创作双层式主题浮雕,前景以朱元璋为首,形成立体式群雕,表现其雄才大略的英雄气概;后景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与钟山全景相融合,综合叙述传奇人生。 “孝陵雄姿”以大尺度漆画为主体,表现明孝陵的整体全景,两侧以明宫墙为装饰空间语言,这是中国传统“借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版块重点写人,讲述传奇皇帝朱元璋,亮点在于空间的处理。在表现“扫平群雄,肇基大明”的章节上,设计营造出逐步抬升的阶梯,模仿皇家宫廷的气势,朱元璋从底层被压迫者,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的历程,完成了从平民到天子的进化。 此处以登基场景为终点,设计95厘米高度的基台,隐含九五之尊的创意。 第三版块讲述明孝陵的选址、营建、规制与地位,全方位阐述陵寝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用下马坊、大明神功圣德碑作为构造元素,营造大尺度空间。紧接着与前面登高版块形成节奏上跳跃,利用空间高度,反向下沉,设计以墓道形式过度到地宫。从开阔的空间转入紧张的甬道,观众心理被引导着步步深入探索。 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 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永乐3年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 因屡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寝地宫外,现仅存神道、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等。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孝陵殿、大石桥等。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明孝陵是南京迄今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而明孝陵博物馆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新馆外观采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白墙、灰瓦、雕花木门、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等典型元素的运用,使得整体建筑与周边明孝陵遗存的大金门、四方城等文化遗址和草木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与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谋而合。 博物馆的馆名一是请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沈鹏先生提的。 李北进对明代是很有研究的,明代军事历史先不说,就是明代建筑,家具,仍然对今天中华建筑和家具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明文化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的文化现象来,其中明式家具是依然活跃在现代人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同时也为世界许多大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看完了孝陵,李怀扬就带李北进和曾紫薇去看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建造在 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它始建于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历时21年之久。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其中,南京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267公里,比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则为超过60公里。 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南京的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它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区,北带玄武湖,将历代都城都囊括其中。朱元璋为建造这座都城,动用各类筑城人员达百万余众,涉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广袤地区,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性及地区代表性。 经近年抢救性修复,现在明城墙的完好总长度已经达到23.743公里。 南京明城墙共有13座城门。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且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 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 作用南京明城墙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工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 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城砖一般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重为10至20公斤。由于城砖来自各地,故其城砖材质的土性也呈多样性(有粘土、沙土、高岭土等等)。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明城墙所用如此巨量的城墙,究竟依靠哪些区域烧制单位提供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不详,近几十年来文物工作者或有心人对城砖铭文孜孜不倦的考证、补定,才有了一份目前尚未完全统计精确的资料: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分别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地区,其中包括今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5省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近200个单位承担组织人力制坯、烧造。 看完城墙,三个人都不断赞叹明代初年的组织能力、财力和精湛的建筑艺术。 李北进说:“只有国家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