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做千户在线阅读 - 第48章 商贾云集

第48章 商贾云集

    进入祁县会馆大厅时,渠源锐大哥渠良万已是迎了上来,满面笑容地道:“四弟,你回来了?”

    渠源锐点了点头,眼见一向傲慢的大哥如此,他不由心中产生了一股快意。而这段时间里,渠源锐可说是在渠家说话的声音都大了很多,不论是父亲,还是大哥,二哥,三哥,都是对他笑脸相迎,让渠源锐颇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

    前些时间里,在听说五寨堡大丰收后,渠良万立时赶到了五寨堡内,这几天,他可说是磨在了祁县会馆内,一定要渠源锐给他三万石粮,还要颇为优惠的价格,念在是自己大哥的份上,加上老父也送来了一封信,渠源锐今天决定给渠良万一批粮,价格也相对便宜些。

    二人坐定后,德叔送上了茶,渠良万又陪笑地道:“四弟,你看,大哥前几天和你说的关于粮食的事?”

    渠源锐缓缓地喝了口茶,道:“大哥,你知道现在五寨堡商贾众多,大家都想要粮,小弟也没办法,最多只能挤给你三万石粮了。”

    渠良万听了渠源锐前面的话,还有些脸色不好看,以为渠源锐要拒绝自己的请求,没想到急转直下,渠源锐竟给了自己三万石粮,他不由满面笑容,站了起来,亲地过去搂着渠源锐的肩膀道:“四弟,你对大哥真好,大哥不会忘了你的。渠源锐道:“我们是兄弟嘛,小弟不帮你,谁帮你呢?”

    正在这时,德叔走过来,看了渠良万一眼,道:“四少爷,外面又有几个客人要见你,您看?”

    渠良万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之色。随即满面笑容地道:“四弟有事就忙吧,不过不要忘了你答应的事,大哥还有事,就先走了。”说着他笑呵呵地告辞了。

    渠源锐站了起来,长伸了个懒腰。叹了口气:“忙啊,真忙啊。”

    确实。这段时间内,五寨堡内除了黄来福外,就数渠源锐渠掌柜最忙了,每天,他都要会见无数的商人。除了原来商定合作的一些商家,如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外。还有一些小商人,也是经常地找上门来。

    今年大明各处年景不好,粮少人多,各地粮食更是显得供不应求,在一片惨淡中,五寨堡这个暴出大丰收地新大粮源就显得特别注目。特别是听闻千户大人将近30万石粮都卖于了渠源锐后,堡内的商人们更是疯狂了。这么多粮。如果自己能从中抢一点,那获利就非常丰厚了。

    眼下粮食可说是个好东西。需求是有多少要多少,不说别的,单是九边各个军镇,对这粮食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五寨堡这几十万石粮,无论运到哪个军镇中,都不会冒起多大浪花,再来一百万石,各地也决对轻松吃下。

    特别是五寨堡靠近各边镇卫所,从这里买粮运粮后,路途便捷,比起从汉中,晋中,甚至江南等地运粮,可节省成本多少?因此,这些天中,来大东街祁县会馆拜访的人流可说是络绎不绝。

    而对于眼前地形,原本在堡内开设分店的那些李家,侯家,潘家等大商贾们,他们家族中原本来地初衷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新冒出的粮源,对五寨堡原来这样一个小军堡并不是报有多大的期望,但现在五寨堡的表现真是出于他们的意料,他们家族中已经有人商定,是否将五寨堡作为以后自家重点经营地大粮源之一。

    不说渠源锐在价格上,货源分成上与各个商人扯皮。当然,商人们都是精明的,他们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方面上。很快的,渠源锐就和各个行商牙商们商定了一系列地买卖事宜。没过多久,载着五寨堡地粮食的车马便开始向各个州县边镇贩运。

    近九月份时,五寨堡内更是商贾云集,各地粮商米商纷纷前来五寨堡,或坐庄五寨堡,或从渠源锐那分购粮米,再贩至各地。我看书斋一时间,五寨堡成为了晋北的一个新兴米市,贩夫商客籴而转卖他地者,络绎于道。

    当然,各个商贾将粮米从渠源锐那分购后,由于要积米盛粮,自然是这堆盛粮食的各色塌房与库房是所需不少,而这库栈自然是建在五寨堡内才是最安全,毕竟这是防守相对严密的军堡,有驻军数百,而且千户大人那一千余威武的新旗军一看就让人有安全感。

    不过堡内除了营房外,这各处大多是五寨堡军户们的房子,要建塌房与库房,只能与军户们商议了。因此,这些时间内,各商贾们向军户们买房租房地人很多,让许多房子地点好地军户们大大地发了笔财。

    房子买租来后,各商贾们又大力兴建各色库房。特别是大东街这一带,街道宽,路面好,所处地带又繁华,因此,这一带的房屋,更是商贾们关注地重点地带。

    事实上,从六、七月份开始,在看到五寨堡有大丰收的迹象后,一些精明的商家就开始在大东街及娘娘庙街一带大力开设店铺,店铺后又建立塌房库房。他们先是经营其它货品,在五寨堡确定大丰收后,他们立时改为经营粮油米面。

    现在,大东街及娘娘庙街一带,沿着祁县会馆,向两旁辐,这一圈的地方,已经飞快地形成了牙行24户,其中粮行就占了18户,其它散户米铺不计其数,主要以小麦、大豆、食盐,米面等大宗原粮交易为主。每天这些米商们在粮行内进出不断,加上他们旁不停忙碌着的伙计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颇大的粮米交易中心。

    而从五寨堡大东街这个粮米交易中心出发,出堡后,北可至偏关,老营堡,八角所。西可至河曲,保德。南可至岢岚州。东可至神池,宁武等地。如果还要走得远,东北可至大同镇,西北可至榆林镇,粮米销量庞大。

    当然,不是每个商贾都是经营米面的。一些精明的西商们,看到商机。纷纷掮货携银到这里做生意。他们带来了各种货物,如五寨堡没有的棉花、食盐、布匹、茶叶、煤炭等物。他们或是捞一把就走,或是长期设店经营,置地建房,定居繁衍。

    商贾们的纷纷到来。让五寨堡市面更显繁华。这些天,堡内的各条街上,不断有各种布庄,药店。餐馆。用地油糖杂货等店铺开业,近九月份时,每天都是鞭炮声不断。

    而五寨堡越来越闹,里面商人云集,也吸引了许多各地的流民,还有五寨堡外的民户们进五寨堡务工,各个粮行米铺都需要大把的伙计。而这些伙计。总不可能都自己带来吧,还不是要在五寨堡当地招聘?

    很快。在堡内等待黄来福招募明年屯丁的堡内流民们,或是来五寨堡寻找机会地民户们,纷纷被各商家所雇佣。由于商家们需要的人手众多,只要肯干活,就会有工作,一时间,五寨堡内几乎找不到一个闲着地人。

    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各乡堡,村堡的人前来五寨堡寻找机会。

    五寨堡大丰收,对于粮食的存贮,这点上,是黄来福关心的问题,这天,他就领着何副千户,江百户,杨百户,刘百户,王启年等一干人巡视五寨堡内地军贮粮仓。

    这军贮粮仓也是由五寨堡仓副使黄如镇看管。五寨堡各个农场中的粮食大丰收后,暂时先放在五寨堡各个农场中的仓禀中,然后,将小麦经由专门的人员挑选分类,进行杂质处理后,再慢慢运进五寨堡内地粮仓内储存,这样,更显得安全些。

    不过由于粮食太多,也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五寨堡原来地军贮粮仓不够用了,需要再建几个军贮粮仓。从16号开始,五寨堡内便开始大力兴建各种新的军贮粮仓来。今天,黄来福来巡视,主要就是关心这个问题。

    在屯丁们的努力下,各个新增粮仓的新建,还是快速的。不过黄来福又发现另一个问题。就是粮仓内关于各种虫害的问题。虫害,向来是各个粮仓的大敌,一般来说,此时没什么办法,只能针对麦蛾等蛾类害虫交配产卵时喜爬上粮面地习,用竹扫帚扑杀了。

    不过这种方法太慢,黄来福想起自己电脑中一个农业小知识,有一些后世关于民间防治虫害地土办法。

    就是先在麦谷上面铺两层干净纸,把纸贴近容器四壁,然后把干燥草木灰,石灰等适量混合堆满纸面上,再加盖封闭,该法可使麦谷储存半年以上不变质,不生虫。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一些大口瓶里装上白酒,瓶口用纱布扎紧,放在打扫干净的储粮容器地底部,把晒干扬净的麦谷装进去,封盖后即可防虫。

    黄来福把这二种方法说了,黄如镇忙仔细地记了下来。

    黄来福吩咐黄如镇仔细看管粮仓,然后又带着何副千户,王启年一干人,往堡外而去。

    走在五寨堡的街上,眼见市井繁华,商贾云集,将一个小小的五寨堡挤得满满的,各人都很高兴,黄来福当然也是如此。眼前的这一切,也证明了他的观点,只要农业发展了,交换的物品和原料多了,商业自然兴盛,农业,才是一切的基础啊。

    经过大东街时,眼见这里粮行云集,米商们进进出出,黄来福敏锐地发现,由于五寨堡粮行的兴旺,还带动了其它一些副产业的发展,比如说以加工为主的碾米铺坊。

    有壳的小麦自然不能吃,小麦要脱壳,要加工成米面,就需要椿米。以前五寨堡军户们的椿米过程,黄来福也有偶尔看到过,吗呀,那简直是太累了。

    具体椿米方法就是,找一个石臼,用手举一根木棍,木棍一头是铁片牙齿,一头是石制,将麦子置于石臼内,一下一下舂,累个半死。才能将麦糠分离,多少搞些米面吃。

    而这些商贾们来五寨堡后,也多少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科技文化”,碾坊就是一个,到目前为止。五寨堡内已经出现了五家碾坊,共同由一些粮行合资开办。

    这些碾坊所在的房屋较为宽大。里面设置一个碾池,碾池上面再置一石滚,将一头牛蒙上眼睛,沿着碾池无休止地拖着石滚转动,石滚压碾麦子后。就完成了加工。

    这牛拉碾坊当然比人工椿米来得方便快捷多了,不过黄来福却想起了后世的椿米水车,这种水车,黄来福小时候在老家就见过。是利用溪流带动水车椿米。并不算什么高科技。

    这种椿米水车,自然又比牛拉碾坊好多了。反正五寨堡水资源丰富,正好可以在清涟河边大建椿米水车。黄来福盘算着回去查看电脑,是否电脑中有这种水车的图纸。有的话,就吩咐刘总旗他们制作出来。

    当然,牛拉碾坊椿好米后,此时米糠还是混在一起的。是不能吃的。

    米糠要分离。一般此时地北方,是用一种扬谷法。就是将米粒抛入空中。最好是在有大风时,这样,糠秕被风吹走,而籽粒落到地上。或者是采用簸箕法,找一个簸箕,随着手腕有节奏的抖动,就能把糠秕与重的米粒分开。

    而对这种繁累的方法,黄来福看到时,不由摇头,他记得后世有一种车,俗名叫旋转式风扇车的,可以很轻松地将糠秕分离,一天最少能加工米糠17桶。一直到公元18世纪初,西方才从我国学去这种车。

    重要地是,这种车,在公元前2世纪时,在我国就已经使用,最初还是在北方发明的,用于除去小麦和小米地壳。几个世纪后传到了南方,但是在北方,却因为各种原因,这种农具被人遗忘了。许多农民重新使用传统的扬谷法,簸谷法和筛谷法。

    黄来福以前是没注意,现在想起来了,自然这种车的制作方面,他也要回去查看一看。

    北方有吃面的习惯,米、糠分离后,需要将米磨成面粉。一般来说,碾坊内都有石磨,石磨用花岗石制成,同样的,还是牵来牛,或是驴,蒙上眼睛,让它们沿着石磨无休止地转圈,经石磨磨压后,就得到了面粉。

    对于黄来福来说,这种磨面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后世有一种水力磨坊,或许可以建造出来使有。

    这水力磨坊使用方便,除了磨面外,还可以榨油,或用来捣鼓羊毛,或用来打铁磨刀,或用来碾压树皮或是碾压皮革,甚至制火药碾硝石等,大大地节省人力。

    对于黄来福这种“高科技”地好者来说,有水力磨坊可以用,他就不用使用人力或是畜力磨坊。

    出堡后,黄来福又去巡视了五寨堡各个畜场。

    五寨堡各个农场已经取得了大丰收,眼下,让黄来福关心的就是,各大畜场和一些经济作物,能获得多大的收成。

    五寨堡的田地中,大部分都是种植小麦,除此之外,一些田地,还有一些农场地田间地头,还种上了大豆,紫花苜蓿和芜菁等物。

    早在七月底地时候,紫花苜蓿和芜菁等物就开始收获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作物调配成的饲料优良,对五寨堡的猪养等养殖业产生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各种家畜的繁殖率和育肥率。

    而看眼下各处大豆已经到了完熟期,子叶将全部脱落,茎粒色泽,豆粒饱圆,等进入九月份后,应该就可以开始收获了。

    黄来福盘算到时这些大豆可以作些什么。

    嗯,首先,这些大豆秸秆是很好的饲料,可以用来喂羊喂猪等。还有,大豆可以用来作豆腐,再作各种豆制品加工,如豆浆、豆腐皮、腐竹、豆腐、豆干、百叶、豆芽等,既可供食用,又可以榨油。还可做各种发酵制品,如豆豉、豆汁、黄酱及各种腐,豆瓣酱等,经济前景看好。

    还有,豆腐渣还可以喂猪。说起猪,看过各个畜场,年初养地小猪仔二千头,现在都长大了,进入九月份,看来就可以大规模地杀了。嗯,到时这些猪怎么处理呢?除了罐头外,象各种腊、熏、火腿、还有西式地培根等,或许都可以做了。

    还有年初养的鸡鸭等,现在也长大了,很多鸡鸭还开始下蛋了。现在地大明,蛋类可不好保鲜,这么多蛋怎么办,嗯,鸡蛋就制成盐蛋,鸭蛋做成皮蛋,就可以长期保存了。除了自己各吃外,还可以向外销售。还有马蹄坡圈羊场的两千只羊也长大了,相关的羊绒制物,也可以开始作了。

    看来,等进入9月份后,相关的一些农副产业加工工厂,可以开始兴建了,这些农副产业,可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又是一条大财源。

    黄来福心中意气风发,只觉得无物不可赚钱,就是看到眼前田地中的麦秸秆,黄来福也是心想,这麦秸秆除了可以用来作燃料外,切碎燃烧还田也是不错。再不成,用来喂牛也行。五寨堡牛少,就喂羊吧。再不成,就用麦秸生产食用的花菇,或是用来沤制沼气也不错。好象在后世,花菇就是五寨堡的经济主柱产业。

    而看着眼前的一切,黄来福后的王启年,钱氏,何副千户,江百户等人同样也是神迷醉,何副千户向黄来福恭喜,看着眼前的景象,黄来福哈哈大笑道:“老何啊,这只是刚开始,以后我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各人都是笑了起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笑过之后,对黄来福来说,他还要回堡内忙于练兵编伍之事,而到了九月份后,他将会更忙。何副千户等人会轻松一些,不过各人不知道的是,此次五寨堡的大丰收,在传到大明腹地和京城后,会引起了多大的反应。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