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中华苍穹在线阅读 - 第二百零一章 远东的**

第二百零一章 远东的**

    “什么?清国裁撤了皇家陆军?”日本首相山县有朋惊讶的站了起来。

    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借着秘密购买军舰而获得胜利的清国却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扩编。其意义就如同那个美国记者说的一样:除了是争对日本外,没有其它的意义。

    山县有朋也很清楚,日本是个岛国,土地狭小资源贫瘠,想要扩展就必须要站在一块大陆上。朝鲜只是块垫脚石,只有站在中国大陆上,日本才能真正的腾飞起来。可惜的是,甲午年惜败于清国,就连朝鲜这个垫脚石也只是踩中了半块,还是那最尖锐的半块。汉江以南日统区的朝鲜,朝鲜游击队曾出不穷。毒药、暗杀、爆炸……从未中断过,而日本从朝鲜获得利益的成本也越来越大。之所以没有放弃半个朝鲜就是为了将来能再次进攻清国。

    可是,清国是真的地大物博。清国皇帝拿出各类资源开始交换世界各国的资金与技术,一条条钱路线在延长、一根根烟囱在耸立、一块块钢锭在成型……清国在那个皇帝的带领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开发。清国不缺人力,西方列强又为了自己的利益向清国注入了资金与技术。于是乎,山县有朋就看着清国开始购买军舰组建陆军。

    六艘战列舰、六艘大型巡洋舰以及大量的配套辅助舰支的未来清国海军,如同利刃般架在了日本头上。山县有朋敏锐的发现,如果等清国这批军舰全部回国那日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远在朝鲜的伊藤博文特意回国和他说过,现在的日本应该攀附清国潜伏下来。让清国放松警惕,日本才能安心国内发展经济。清国人多事杂,朝野、官民、帝后矛盾重重,只要日本小心运作挑唆这些矛盾爆发,尤其是清国的革命党,那清国就会再次陷入到国内的动乱中,那时才日本再次腾飞的时刻。

    也许伊藤博文说的是一个最稳妥的办法。但也只能是下下之策。执掌清国大权的光绪皇帝,以无比的决心开始建设着清国的海陆两军,并且清国太后的权利受到了最大程度的挤压。如果光绪一但清洗朝廷,全面罢免那些太后党官员那就能真正的掌握清国。而这对有十万精锐部队的清国皇帝来说,不是不可能的。而清国皇帝在甲午战争中表现出的决心和对西方列强的手段,这个清国皇帝这绝对是日本的噩梦。

    大日本帝国的未来不能建立在敌人的软弱上,帝国的未来只能建立在军人的手中。所以,日本不能等待。日本民族单一、国民团结,更有着比清国早二十年的工业建设。国内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全国一心的力量却是清国远远比不上的。山县有朋说服了国会成员,于是日本拿出了未来十年的税收和全部的贵重金属,以及全部的古董字画,向西方列强们定购了远远超过清国海军实力的日本的六六舰队。虽然甲午战争后的日本还背负着天价般的债务,但所有人都明白。只要日本打败的清国,那就可以从清国获得比付出更大的收获。

    但是要想对付权利统一的清国,帝国还是要付出很沉重的代价。所以,山县有朋就向天照大神祈祷,清国的皇太后能够发动政变去囚禁或是杀死清国皇帝这个帝国最大的敌人。天照大神终于听到了他虔诚的子民的祈祷。就在新年夜里,清国慈禧皇太后政变成功并软禁光绪皇帝。那晚山县有朋喝醉了。

    今天他一直担心效忠于清国皇帝的清国皇家陆军开始解散了,这如何不让他惊讶。他一直以为这十万军队会全转向北京去营救自己的皇帝,山县有朋认为一但清国发生内战,那将会是日本占领整个朝鲜的最好机会。为此他从贷款中挤出尽可能多的金费,武装更多的陆军并把他们派到朝鲜。可确实没让他等来的会是这个结果。但是,这难道不是一个更好的结果吗?

    “清国皇家陆军裁撤近六成?驻朝二个师更是各保留一个团?这个消息确实吗?”山县有朋不敢相信这个消息。这是天照大神的庇护吗?

    “是的首相阁下,这个情报我们已经经过了多次验证。恭喜阁下即将实现心中夙愿。”情报长官深深的鞠躬。

    “不,我们应该感谢天照大神,是它听见了帝国子民的呼唤。”山县有朋回礼道:“请阁下继续跟进清国动态,我要立刻前往大本营。”

    日本东京大本营会议,与会官员们纷纷质疑清国大裁军的真实性。并提出了各种假设。尤其是大山岩大将提出的清国明裁暗增的可能,必竟清国的皇家陆军是清国皇帝一手创建的,清国皇太后一上台就能轻易瓦解这实在难以让人相信。

    “诸位不要忘记了,清国皇太后已经掌管朝权近四十年。四十年来整个清国都匍匐在清国太后的脚下,相信诸位都能明白这里面含有多么巨大的能量。所以。以清国太后的实力并不是不能办到的。”山县有朋站起来深深的一鞠躬:“诸位,帝国再次腾飞的时刻已经到来。我希望能尽快看到进攻清国的计划。”

    于是乎,整个大本营内的将官们都集中在地图前,你一言我一语的仔细计算着每一个步骤。而做为将军出身的山县有朋也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终于,讨论结束。

    “陆军虽然有把握再次突破鸭绿江,但海军却是致命的。清国海军甚至可以不放一炮,只要封锁整个对马海峡,帝国就无法对在朝鲜的帝**队提供足够的补给。那样一来,帝**队将会再次陷入前年辽河大败之情景。”山县有朋无比惋惜的一拳重重砸在桌上:“看来我们需要一个盟友。”山县有朋在地图上重重的点在了清国的北方。

    圣彼得堡内的尼古拉二世得知远东的清国竟然裁撤掉全部十万精锐的中六万,顿时兴高采烈:“立刻向远东增派部队,要好好的教训一下这些自以为是的黄皮猪。”

    俄国之鹰的翅膀已经广阔地伸延至全亚洲,丝毫不容怀疑,将来我们誓当彻底吞并这些地区。从此以后,亚洲将成为亚洲俄罗斯的同义词。这是巴德马耶夫等人为代表的东方派的宣传口号,他们竭力宣传俄国人和亚洲人无论在血统上、思想上和文化上都有传统的亲密关系。这样他们的“黄俄罗斯计划”就有了思想基础。为了实施这个罪恶的计划,沙皇俄国政府逼迫清政府签订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但是远东必竟离俄罗斯本土太过遥远。所以1891年,沙皇开始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这条被俄国视为“脊柱”的大铁路,西起莫斯科,跨越八个时区和16条欧亚河流。计划要横穿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长度达8000多公里,向东一直通到海参崴。尼古拉二世对东方的关注超过了以往历代沙皇,他自皇储时代起就担任西伯利亚大铁路委员会主席,继位以后也始终保留这个职务。

    虽然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了中国大量土地,但却没有得到一个出海口。因此俄国强占了清政府坚持不肯割让的海参崴(条约规定是两国共管,仍然属于清国领土。清亡后的民国也不承认割让,只同意租借50年到1991年结束。就算是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时候也是决口不提这个问题。至到2001年7月6日,一个姓江的才将他给正式割让出去。当时国内没的报道。从今天看来,就是清朝皇帝比起姓江的那票人还是很有远见的。)从此俄国远东舰队正式进驻。但是。海参崴每年冬天有三个多月的冰封期,这使得俄国远东舰队不得不每年冬天南下避寒。

    自从清国甲午年战胜日本后,俄国远东舰队每年就不能再到旅顺过冬而是转到威海卫。威海卫三面是山,出海口更有数座岛屿屏蔽,最佳的海港地理条件也成了关住俄国远东舰队的笼子。南北帮炮台每到俄国远东舰队暂驻过冬之时就是全面戒备。每门大炮的炮口都朝着海湾内。这也是清国唯一允许俄国远东舰队过冬的地方,而苛刻的暂驻条件又规定,暂驻的俄国远东舰队未经允许不得外出。俄国远东舰队司令每到冬天都要提心掉胆那岸上炮台而睡不好。因此,获得一个远东不冻港也就成了尼古拉二世最迫切的**。

    向远东扩张占领旅顺这个不冻港,就成了俄国上下一致的目标。清日战争爆发后,俄国看穿了清国虚弱的本质。但如彗星般出现的清国皇帝却在逆境中打败了日本,然后就是由辽河之战部队扩编来的五个师驻扎在东三省。外交上的连连失利迫使俄国转向军事夺取。因此一直以来就在不断的向远东调集部队囤积物资。期待着当远东铁路通车的时候,就是黄俄罗斯计划成功之日。

    没想到清国却在自废武功,唯一能被俄国看上眼的10个师这一下子去了一半,如今清国的东北三省的能战之兵仅余2万人。而此刻俄国在远东的部队就有5万人,这是一个机会。

    尼古拉二世的笑声从圣彼得堡传到了远东的海参崴,俄国远东的海陆两军将士们开始计算着眼前的土地。

    “尊敬的陛下。日本公使求见。”尼古拉二世的财政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进来报告。

    “日本公使求见,为什么不是外交大臣兰斯多而弗而是你个这财政大臣来报告?”尼古拉二世有些疑惑的问道。

    “因为我是来告诉陛下帝国即将破产的消息,顺便将日本公使求见的消息告诉您。”

    尼古拉二世立马跳了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切都很好。如果陛下不再坚持往远东派遣二十万陆军的话。”这个时候的俄国其实日子并不好过,国家财政几乎是靠着法国的贷款在维持。如今正在国家财产改革的重要时期。尼古拉二世却因为远东的清国发生的变化而打乱了他的计划。

    “谢尔盖,伟大的沙皇俄国已经到了调动二十万陆军的钱都没有了吗?”

    面对尼古拉二世的咆哮,谢尔盖依然面无表情的说道:“如果陛下要往西线调兵的没有问题。但那是远东,远东的铁路只修到了伊尔茨库克,再往前只能依靠马力前进。如果陛下坚持要向远东调兵的话,请允许我辞职。”

    尼古拉二世虽然很固执,但他却明白谢尔盖对于俄国的意义。如果没有谢尔盖这个财政大臣和他从拥护的法国同盟贷的款,也许俄国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那就想办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难道我们不应该抓住吗?”向远东扩展这是从尼古拉二世父亲在位时就开始的准备,也是他一直坚持的。

    “是的陛下,机会当然应该抓住。不过我认为远东现在的五万陆军已经足够了,必竟那是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而且有人更希望抓住这个机会。”

    “你是说那群日本猕猴?”还是皇储的尼古拉二世曾到过日本访问,在即将离开日本时发生的“大津事件”,使他险些送了性命。自此他对日本人的恶感从来都挂在脸上,尼古拉二世一提到日本人就表现出一种讥讽的态度,对他而言日本是微不足道和令人反感的。他认为俄国巨人只要稍稍动一下小手指就可以把日本置于死地。

    “陛下,日本虽然战败,但对清国的企图却没有放弃。这次清国裁军对我国来说只是一个机会,但对日本来说那也许是最好的唯一机会,所以他们比我们更迫切。陛下,为什么不让日本为我们去打头阵?而且远东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远了,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准备。”

    “去告诉兰斯多而弗,为帝国争取一个最好的条件。”

    “一定会的,因为日本没有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