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掌控内心之戏说金庸心理学在线阅读 - 第一章 第三节 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第一章 第三节 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有意识的提高心理素质的人,经过长期的阅读学习、思考吸收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看穿世事真相,洞悉所有人(主要是自己)的一切心理变化,克制并逐渐化解所有的不良欲望,对自己心念、情绪的掌控到了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程度,逐渐挣脱了繁杂俗事、名缰利锁、险恶人性等对人心的羁绊和戕害,达到了和光同尘、光风霁月的境界。所谓“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西湖月在天。”笑看红尘,洒然若仙,一切烦恼忧惧自此绝缘,再不会产生任何负面情绪。

    其心理素质渐进不退终可达到巅峰,强大的自信心坚不可摧。“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任何场景处境皆可从容不迫,甚至可以堪破生死大关,笑对无常。

    所谓自信,就是对自我生命的本体认识与毫无疑惑的确信。自信不需要被任何人证明,也与得到或失去任何外在之物无关。

    禅宗《六祖坛经》有云:“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浅显的说,普通人要获得较好的自我评价,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去争取,或名或利、或相貌或学问或武力等等,都离不开外人的价值观和评价做参照,离不开外物做支撑,离不开他身处的社会环境或风俗习惯的认可。

    而心理素质强大到极点的人,必定是建立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认清自己的本质,确认无疑,坚不可摧,不假外求,所以,任何外界的人和事的冲击,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失去任何人、事、物,都不能动摇他的情绪和三观,因为他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同就能自我圆满。

    《神雕侠侣》中提到一位历史中真实的圣贤人物,王阳明(王守仁),他的心学几近于道,知行合一更是所有修心者必须做到的标准。

    你看他得到的评价“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几千年来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就算虚构的号称“文才武功,琴棋书画,算数韬略,以至医卜星相,奇门五行,无一不会,无一不精”的黄药师在世俗功业上也无此成就。

    如果你说金庸作品中没有提到王阳明,那就是没有认真读书啊。

    杨过受伤后初遇黄药师,欲独斗李莫愁,深夜打坐练气,突发长啸,此处便提到了王阳明。原文:“……黄药师当他起身穿衣,早已知觉,听到他所发奇声,不料他内功竟造诣至斯,不由得惊喜交集。一人内功练到一定境界,往往会不知不觉的大发异声。后来明朝之时,大儒王阳明夜半在兵营练气,突然纵声长啸,一军皆惊,这是史有明文之事……”

    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无常形亦无常势,随器而变其形,入方瓶则呈方形,入园瓶则呈圆形;水亦无常态,遇寒成冰,遇热化汽;遇平则缓,遇陡则湍;少可滴水穿石,聚则排山倒海,无坚不摧;潜润万物而无声,时常处于卑下之处;即便被沙石尘土混入,仍可通过沉淀或蒸发恢复清澈,水之透彻本质永远不变。

    王阳明一生经历就当得起“上善若水,随形而变。”八个字,为了追求真理,他可以不眠不休格竹三天,新婚之夜离家问道;jian臣当道可以勇而上书,谪贬蛮荒可以龙场悟道;领兵平叛可以狡诈专兵、阴谋破敌,回乡讲学可教人无数,留下传颂千古的心学,润泽后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论他荣耀还是落魄,无论手中握的是军旗令牌还是羊毫墨笔,他能倾情演好任意一个因果推动给他的角色,铁血名将和心学宗师两种截然相反的身份,于他并无半点心理冲突。如同水可以轻松装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一样,随遇而安。但他那颗无善无恶的本心,如清澈之水从来未变,在知善知恶的良知观照下,坚持为善去恶。

    再比如《天龙八部》中,枯井中悔悟的鸠摩智,原文:“鸠摩智微微笑道:‘世外闲人,岂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现实中,特雷斯修女的名言:“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世人修心,因性格、经历、文化背景不同,风格必定各有不同,或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般超然洒脱、不滞于物;或看破生死、鼓盆而歌;或随缘任运、率性适意等等,无论哪一种风格,他们之间不会互相否定。都是登上巅峰的不同道路而已。

    但到达巅峰后,本质皆有相通之处,如善处低位,谦恭温和,海纳百川;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尽一己之力扶危济困;按照自己当下的角色尽力做好本份之事,随遇而安;凡事但尽人事后不计成败得失;创造出任何事物、业绩,也没有占有或留恋不舍之心;心胸开阔不计较他人的冒犯无礼、横蛮自私;不为任何不能改变的往事而后悔;不迷信任何权威人物和主流理论;心境不被外界情境的好坏变化所左右,不惧世人毁誉等等。

    无论达到山水三境界的任何一层,其熟练程度和坚定程度也有高低之分,就好比同样是降龙十八掌,洪七公用起来和初学的郭靖打出来的威力绝对是有很大差距的。世上任何一门技巧和学问都需要长期的磨练,才能保持永不退步。

    所以,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关键点就在于“忘”,也可称之为“放下”。

    忘的越多,放下的越多,境界就越高。

    那么忘什么呢?忘心机、计较、虚荣、谋略、争斗、经历过的一切爱恨情仇等等后天虚假、外在之事物,放下对财色名食睡的执着。

    凡人所以起种种烦恼苦痛,皆因自身皮囊而起,也就是执着这个“我”,因为有“我”,所以有种种欲望,于是,无论对任何人、事、物的“得不到”或“已失去”都会使人心中如受烈火灼烧,无一刻平静安宁。

    修心之人,对“我”放下的越多,看的越淡,束缚心灵的枷锁就越少,烦恼自然也就越少。所以,道家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佛家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都是人类智慧巅峰的哲学理念,对掌控心灵来说,其意义之重要,作用之强大,无出其右。

    如果说到放下,《神雕侠侣》中隐居百花谷的一灯大师,那是一等一的境界。原文:“一灯大师此时心澄如水,坐照禅机,对昔年的痴情余恨,早置一笑……”

    他与老顽童和瑛姑的纠葛称得上有血有泪,刻骨铭心。既有情伤,又有人命,还有内疚、悔恨等等,种种情感体验之复杂程度、痛苦程度,放在常人身上恐怕一辈子也解不开这个心结。

    不然哪有那么多的情杀案,两人一旦情变或分手,硫酸、汽油、毒药、钢刀都用在了对方身上,或者自残自杀,这种愚痴的思维,残忍的手段,低下到极点的格局,狭隘无比的心胸,当真是辜负了身为高等智慧生命的“人”这个称呼。

    但一灯终究是绝顶人物,自然也有绝顶的心胸,终于彻底放下过往一切,心中没有半点渣滓。

    当初相识时,他看周伯通就是周伯通,瑛姑就是瑛姑;后来,周伯通是与他互相亏欠的人,瑛姑也是如此,因为此时心中尚有私欲,二人便都是他的心魔,只要想到他们就会心境大乱,思如潮涌;最终他看到的周伯通和瑛姑就是两个熟识的人而已,而不是偷了他妻子又因为他见死不救死了儿子的周伯通,瑛姑也不是他曾经深爱并且出轨过的妻子又因为儿子死亡变成深恨他的女人。周伯通又是周伯通,瑛姑也又是瑛姑了,心中没有私欲,对方就不附加其他任何意义,如同平静的水面可以反映出毫无扭曲的明月,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所以他才能谈笑无碍地与老顽童和瑛姑一起,三人隐居终老。

    人一旦到了这个境界,无论是回首当年,还是眼下正在经历,再没有痴情余恨,再没有百般计较分别。为人处事无非是“饥来吃饭困来眠,冷来向火热向寒。”“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虽然对人世间一切苦难和人性中一切善恶了然于心,但绝无忿恨、计较。以赤子之心为人处事,不虚饰,不矫情,以局外人的眼光悲悯观照人间百态,悲欢离合。此境界就是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这层境界与上一节中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区别在于,因为心中有坚定不移的理念,一切按照自己本心行事,任你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不需要再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的去应对复杂的世事人心之变化。不惧任何人欺诈,无论对方使用何等精妙的谋略,就按照自己的规矩做事,谨言慎行不贪心,那就永不上当。如同九阳神功的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因为通透一切规律,所以应对世事如同本能,如水流万里,平地则慢,悬崖则急,遇石起浪,不需要动心机,做人自然就返璞归真。

    说白了就是,看山水不是山水的境界时,还要“用力”,看山水又是山水时,就是“随顺自然。”

    这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已经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但修心路上永无止境。其实还有更高的层次。

    再进一步,可精修到世上本没有山,也没有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居尘不染,处污常净。明心见性,不着一物,心如虚空,不染红尘。善恶不二,空有不二,生死不二。

    最接近这个境界的也只有《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一人而已,后期的鸠摩智或有希望,但按书中情节来看,毕竟略逊一筹。

    本节结尾处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山水三境界的差别。

    假如,你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一个新单位不久,就有一位领导或资格老的同事私下对你示好,表达诸如:“我很欣赏你的人品和能力,以后我要尽量帮助你”等等此类的意思,如果你听了这些话,立即信以为真,觉得感动和温暖,那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如果你听了以后,心存疑虑,知道天上不大可能会掉馅饼,对方如此拉拢一个新人,很有可能是要培养自己班底,又或者获得你的信任后利用你做炮灰,去出头做某事以达到他自己的某个目的。如果你是女性,还要提防对方对你心存不轨。当然,也有可能对方说的是真话,但无论如何,你要谨慎观察求证。这时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如果你有自己坚定的三观和处事原则,比如说:任何情况下不参与他人的利益之争,不在背后说任何人的坏话,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轻信许诺,不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坚决不做违法和违背良心的事;永远不喝酒,最起码是永远不醉酒等等。那么在坚守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无论对方什么目的,如何欺骗,也坑害不到你。

    这样也许会错失一些不当得利的机会,但长远来看,绝对是得大于失。因为福兮祸所依,不应得的东西,拿到手也是祸患。

    那么这时,别人对你表示友善,你可以当做真话去相信,因为无论对方是你真正的朋友还是居心叵测,你处事的原则都永远不变,防御滴水不漏,自然就绝对安全,不需要必须绞尽脑汁去猜测对方的动机,在对方没有确实做出欺骗、背叛行为之前,你可以选择真心交友。这就是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