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干一票大的
正是萧河当初随口一说的精神损失费——“五万元石”,但正当萧河打开储物袋细看时,却现里面何止五万天元石,分明有十五万之多,不由心中诧异看向正主。 浮沉子一甩手中佛尘,并不洪亮的声音中蕴含着一股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十五万天元石就当是你给贫道那几枚‘希望种子’的报酬吧,如过你这种子真有那般奇效,莫说是十五万天元石,就是五十万天元石也值当!事成之后,我会将剩下的三十五万天元石恭敬奉上。” 浮沉子的这一番话,让得不少人“扑通扑通”,心脏猛跳:“我的乖乖,这可是五十万天元石啊,你一个道士也未免太有钱了吧!” “道长,小子方刚,我有一个一母同胞的亲meimei,长得水灵动人,貌若天仙。如若你不嫌弃,可认你作干爹,让道长收作炉鼎也未尝不可……”一个逍遥府的青年为了献媚,竟然直接把自己亲meimei给卖了。 “道长,你休听这方刚胡言乱语,我大春敢说他meimei只能说姿色尚可罢了,远远没他说得那般倾国倾城。我大春就不一样,我三岁修炼,筋骨上佳,天赋异禀。五岁上山打柴,骗得母猪下山来……咳咳,如果道长收我为徒,传我衣钵,定能壮我寂灭道观。”一个逍遥府的青年眼也不眨一下,信口开河。 “道长,不好意思,上面的都是我儿子。我愿意用他们二十年寿命换道长长命百岁,心想事成。不知道您还要不要种子,我也也有一些生机勃勃的神奇种子,虽然比不上萧府主那些,但价钱可以好商量……”一个满脸麻子的中老年大叔,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他所说的神奇种子。 ……浮沉子的出手不凡,引得少人纷纷献媚,但浮沉子只是淡然一笑,目中只有萧河那几枚蕴含万化灵株一丝血脉的种子。再次感受了一番其中时不时泄露出的旺盛生命力,才满意的用一张布条包裹起来收好。 就连萧河也是微微一愣,完全意料不到,原本为了一丝利益老谋深算,甚至不惜大打出手的浮沉子,现在出手这番豁绰。要知道五十万元石可不是小数目,恐怕一些势力几十年的积蓄都不及其一半。也只有在南青地位然的大禅院和寂灭道观,或者城主南傲天他老人家才拿的出来吧。 但是只有对浮沉子有所了解的观海方丈,对此事不觉得意外。身为大禅院和寂灭道观两大道统的主人,表面上斗的不可开交,私底下他们两人却是君子之交。 浮沉子之所以一改年轻时的然物外,不惜放下身段,深入红尘变得世俗,都是为了家乡。为了积聚钱财寻求“拯救大草原”的办法,那是他最深的执念。为了实现这执念,宁可不成佛化身红尘客。 萧河也是把浮沉子的“虚元道果”和十五万元石满意的收起来,脸上露出心满意得的笑容,暗叹一声:“好人一生平安,古人诚不欺我也!”其实他那几枚蕴含万化灵株一丝血脉的种子对其而言只是随性而为,身怀万化灵株的他,这种种子他要多少有多少,不值一提。却不想不仅能和浮沉子化干戈为玉帛,还赢得其感激。 萧河成了这次天元石石之争的最大赢家,可谓好处全收。不仅夺得天元石,又是赢得观海僧和浮沉子这两大强者的尊重,又是得到练体宝物虚元道果和十五万元石。 既然装完逼,也没其什么事了,当然是准备潇洒转身,继续前往航路,咳咳,伟大的山路风雷涧了。 “诸位道友,今日之事萧某得罪了,再此给大家赔个不是。若果没有什么事,就此别过吧!”萧河笑呵呵道。 但是,萧河并没有迎来想象中“施主,一路走好。”、“哈哈哈,就此别过!”诸如此类不痛不痒的客套话,反而一道晴天霹雳劈了下来。 “萧施主,请留步!贫僧有要事相议。”观海和尚双手合十道。 “小友请留步,贫道也是有要事相议!”浮沉子接着道。 闻言,萧河灿烂笑容都有些僵硬了暗自揣测:“难道是他们两位一把年纪,在这么多人面前输给了我一个年少有为的年轻人,觉得面子抹不过去,想要再比试一番挽回老脸?”萧河感觉颇为无奈:“罢了罢了,受了浮沉子老道这么多好处,就买一个面子给他们吧,待会比试的时候故意输其半招好了。唉,我就知道,吃别人嘴软拿别人手软,我还是太年轻了……”
却听见观海和尚传音道:“我观萧施主rou身强悍,修为深厚,实力不凡,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干一票大的?” 浮沉子也是抚须中,微笑点头。 “干一票大的?”这杀人越货的词语从平日里出家人形象的观海和尚口中说出,萧河听着怎么也觉得别扭,有些无语:“不知你们两位想怎么干呢?” 于是,观海和尚和浮沉子将事情一五一十告知萧河。 原来他们两位这次参与“换天之战”,主要的目的不是前往风雷涧争夺天元石。大禅院和寂灭道观这两大势力,在南青也算根深蒂固,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亦或者太缺钱。他们的目的地是风雷涧旁边的,三星洞。 事情还要从十年前的那一次“换天之战”说起,当时大禅院也是参与了。当时,群雄逐鹿,在风雷涧爆了大战,战得土石飞扬、天昏地暗。一位大禅院的老僧更是被打落风雷涧下面,他重伤之下迷了路,居然现了一处洞天福地。 老僧在风雷涧下走了七八里路,居然望见一座洞府。挺直身子观看,真好去处,但见: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 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洞口处立有古老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四个大字:“三星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