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宅男的大明在线阅读 - 第六十章 请君入瓮

第六十章 请君入瓮

    来到南京给吴应熊颁布摄政江南圣旨的“太监”,竟然是阿九公主和她的丫鬟阿香,她听说吴应熊去了江南,进宫去找她的皇兄哀求跟到了南京。

    那天,吴应熊和阿九公主,还有阿香、明月四个人吃饭,因为没有外人,吴应熊便让阿香、明月也上桌了,刚开始阿香、明月极力拒绝,说“我们是下人”。

    吴应熊笑着说:“什么下人不下人的,我说行就行。”

    阿九公主也不介意,吴应熊便一个人对着三个美女吃起饭来,她们一个个秀色可餐,让吴应熊这个前世的宅男感觉很幸福。

    “我们公主怕你到了这江南的烟花柳巷之地学坏了,特意来看着你。”吃饭的时候,阿香口无遮拦,对吴应熊说。

    “阿香,你这么多嘴,不许吃饭了。”阿九公主假装生气道:“我来江南,可是要学处理政事的。”

    阿香并不在意,调皮说:“呵呵,吴大公子,你说秦淮河好玩么?我也想去玩呢。”

    “应该好玩吧。”吴应熊呵呵一笑,此时的南京乃是“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秦淮河畔,夫子庙前,是文人sao客梦想之地,商贾云集,文人墨客荟萃,而不像现代那样庸俗,夫子庙前只剩下一条商业街,江南贡院也不见学子,别说“秦淮八艳”,连合法陪游的美女都没有了。

    “我真不是来玩的。”阿九公主有点着急了,认真地说:“我想知道,为什么父王那么勤政,却亡国了。”

    “哦,原来你要学处理政事是因为这个。”吴应熊笑道:“那你现在可不能表露身份,而且得女扮男装。”

    “好,我听吴公子的安排。”阿九公主说。

    吴应熊严肃地说:“其实也没什么,乱世当用重典,要掌控江南,需要用霹雳手段推动各种改革,不改革大明没有出路。”

    三天后,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吴应熊烧起了主政江南的第一把火。

    南京紫禁城午门正中的门楼两边,也分别有两座阙亭,里面放置了一皮鼓和一铜钟,那天三更刚过,钟鼓齐鸣,在南京的文武官员都夺路狂奔赶来武英殿。

    当时天刚微微亮,武英殿内红烛高照,烛火跳跃的光芒照亮了整座武英殿,吴应熊坐在大殿正中央,他全副武装,手握配剑,腰间还别着一把特制的燧发式手枪,它已具备现代手枪的某些特点,如击发机构具有击锤、扳机、保险等装置,并且枪膛也由滑膛和直线开线膛发展为螺旋形线膛。

    站在吴应熊左侧是同样全副武装的满云龙,他手握锋利的长刀,还有近百名持火枪的亲卫兵,在两侧的偏殿之中。阿九公主和阿香身穿锦衣卫的衣服,站在吴应熊的右侧。

    在大殿中,吴应熊令人抬来一口大铁锅,装满了黄油,在四周点上炭火,不多时,铁锅里的油便滚滚沸腾。

    而大殿下有一些宽而长的檀木桌,是给江南文武百官坐的。

    而在武英殿外,整个紫禁城已进入了临战状态,有三千多人马驻守,岗哨分布甚密,巡逻的禁卫军不时走过,这些士兵均来自于吴应熊禁军里的亲信人马。

    同样,在南京城中,禁军也全面控制了南京各门,以及城内各主要街道,一切都按照吴应熊有条不紊的计划进行。

    渐渐的,朝臣渐渐来了,武英殿外响起了脚步声,准备去山东的史可法、姜曰广、高弘图先后走入殿中。

    姜曰广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他也是进士出身,崇祯朝官至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此时任南京礼部尚书。

    高弘图也是进士出身,任陕西监察御史时严厉处置西安秦王府太监张清欺压百姓案,他不听从说情,奏请斩杀张清,但被权臣包庇下来,气愤之下,他称病隐退,后来崇祯任命他补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

    史可法、姜曰广、高弘图三人比较勤政,早早就来了,看到油锅,他们倒是胸怀坦荡,请君入瓮的典故,他们知道,他们觉得吴应熊绝对不是用之来对付自己。

    果然,吴应熊微笑着,就近给三人赐座。

    接下来,脚步声又响起。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也都到了。马士英、阮大铖一等大员也已经注意到了武英殿加强了戒备,而且吴应熊这么紧急召开会议,这些让他们心存疑惑,看到大油锅,有点心虚。

    但是,吴应熊还是面无表情,也在不远处赐座。

    不久,连武将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人也到了,三人看到油锅里guntang的油冒着热气,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但吴应熊同样面无表情,在较远处赐座,刘良佐、高杰、黄得功松了一口气,跟史可法、姜曰广、高弘图等大学士平起平坐,感觉很得意。

    这引发了高弘图等文官的不满,因为明朝重文轻武的情况和宋朝同样严重,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越发如此。

    当然,大明在朱元璋时并没有重文轻武,他靠参加农民军打天下,西攻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最后由北伐打垮元廷,还西征收复了云南等地。朱元璋在官员等级划分上,武将也要明显高于文官。在中央官员中,五军都督府的五位都督都是正一品,在朱元璋取消了丞相以后,这就是最大的官职了。而文官最大的官职是六部尚书,只是正二品,这些文官想要升为正一品几乎是不可能的。

    地方官职,朱元璋废除了元朝时期一省只有一位军政长官的弊端,他将军政刑分开。分别设立了都指挥使、布政使和按察使,其中负责一省军务的都指挥使是正二品和六部尚书平起平坐。而负责一省民政的布政使却仅仅是从二品。卫指挥使也是正三品,而知府却仅仅是正四品。

    而永乐皇帝朱棣因为夺取皇位和频频对外用兵,所以也非常重视武将。所以说在明朝的前期武将地位是要高于文官的。在边境地区,一些负责当地防务的武将有时会兼任当地民政。

    但是在永乐皇帝朱棣驾崩以后,明朝基本上停止了对外用兵,国家的重心开始转向内阁处理内政,内阁大学士的权力越来越大,除了正规场合不能出现宰相的称呼以外,在私下交流中内阁大学士们一直被尊称为宰相。正是由于内阁权力的扩大,致使武官方面的五军都督府成为了鸡肋,那些武将们虽然也贵为一品,但是实际权力上相比大学士们不知差了多少倍。

    在地方上武将的日子也不好过,武将位高权低、有名无实的情况开始出现,武将的地位在不断地下降,到了明朝后期,一个六品守备见了七品知县要先作揖请安,而知县甚至可以不还礼,级别高的武将对那些户部、兵部的郎中们也点头哈腰。所以当初马士英虽然手握重兵,但他这地方武将到南京,都没人理他,觉得他没资格干涉朝政。

    高弘图等人虽然不满,但大殿中除了众人粗细不一的呼吸声,便只剩下烛火和油锅下碳火的噼啪之音,气氛异常紧张,他也不愿出来说话。

    到了最后,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潞王朱常淓等人才拖着他们肥胖的身躯踹着粗气到场。福王朱由崧走在最前面,有点心虚。其他诸王原来也从来没有这早起床,但是他们赶到时,已经是最晚的了,武英殿里的座位已经没有了,都被吴应熊安排人坐了,这些藩王站立在大殿上,颇为尴尬!

    史可法、姜曰广、高弘图、马士英、阮大铖、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文武官员都起身跟诸位藩王行礼,准备让座。

    明初在藩王封地,藩王有很大权利,军政都能插手,但是,燕王朱棣登基后继续执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所以此后藩王权利很小,对地方仅有监督权,没有军政大权,但是皇室的威严仍在,按照礼制,大臣见到藩王都得行大礼,否则就是忤逆的大罪。

    “先来的人,都坐下吧!”此时,吴应熊开口了,说:“今天本丞相第一次议大事,你们尽然来得这么晚,就站着听吧,以后来早一点。”

    “这……这不符合礼制。”文武百官中有一些人在窃窃私语。

    吴应熊说这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如晴天霹雳,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和藩王的脸色都一下子变得惨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谁赞成?谁反对?”吴应熊大喝一声,还是面无表情,然后,他下令关上武英殿的殿门:“关门!”

    随着武英殿的殿门咯吱一声关闭,大殿内的人都惊讶不已,胆子小的大臣,这时候已吓尿了!谁还敢反对?他们都知道请君入瓮的故事,今天,到底是谁要入这guntang的油锅呢?

    一干文臣再也忍不住了,他们已经开始叽叽喳喳,指着那油锅小声嘀咕。

    而吴应熊却只是表情严肃盯着他们,任凭他们将心中的疑惑说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