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梁仕容传记在线阅读 - 986章 般若即是妄想(上)

986章 般若即是妄想(上)

    同样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回向一切智。因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靠智慧去做。我常说做好事非常难,是要有智慧去做的。

    没有智慧,你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其实会增加别人的烦恼。所以六度万行以智慧为主,学佛法是智能之学,不是迷信。所以“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智慧是指普通的聪明,一切智是悟道的智慧。

    清楚了这个道理,你就晓得世间的行为,就是修出世间法,修出世间法要能够入世。

    我今天还在说一位出家的同道,他光晓得出家修道,如果不懂世法的话,这道是白修了,不能起而行。只能空,空而不能起有之用。

    释迦牟尼成了佛也还是要出来教化众生,他什么事都懂,例如他也懂放牛,乃至也懂裁衣服。他是得一切智的,就是世法要通啊,这样就叫做入不二法门。

    总结无尽意菩萨的报告,在六度万行中,我们真修持做到了任何一点,都能够悟道,不需要再找别的法门。譬如内布施有一条,万缘放下。

    万缘慢慢放下多麻烦,一念放下就行了,打坐时连求静的这个心都放掉,内布施掉就行了,可以成就一切智。

    问题是讲得容易,你真能放下到什么程度很难。

    有人说,放下就昏沈,那你要把昏沈也放下!嘿,这就是问题了,你怎么把昏沈也放下?

    老实讲,昏沈是习气。例如佛也说过,人为什么要睡眠?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生理疲劳,所以进入昏沈需要睡眠;一种是心疲劳,用脑子用思想多了,心理上疲劳了,也想睡眠。这个睡眠是一个境界,就是个习气,能把这个习气检查出来,睡眠昏沈也放下,那是真放下了。放下了自然回向得一切智,这就是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一共有三十二位菩萨,报告修行的不二法门,这好像是《楞严经》上有二十五位菩萨,报告修行的圆通法门。上一次提醒过你们,诸位有留心算过吗?

    上一位菩萨讲的是六度,这一位菩萨报告的是大乘的三解脱门。

    三解脱门就是空、无相、无作。无作在有的经典上也翻成无愿。看到无愿有人就觉得奇怪了,学佛不是都要念《普贤行愿品》吗?学佛不是都要发愿吗?无愿其实就是无作,作而不作。我们能抓住这三解脱门,一切佛法的道理就都知道了,学佛就是随时把握三解脱门。

    讲到空,例如《心经》说“诸法空相”,《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学佛想要进到空,有多难啊!密宗的,尤其是黄教一派,要得中观正见,才算见道得根本智。

    什么是中观?不空也非有,即空即有。得中观正见的前提,要先见空性,先见到空的一面,也可以说是见性空。

    了解了性空,自性本来空,学佛的第一步就迈开了,不是理论上了解,是要身心都进去。

    现在讲话都懂,这是理论,没有用的。你纵然能把佛经倒背如流,佛学好的不得了,生死来到时一点用都没有。

    不要讲生死,就算感冒来了你也挡不住,你空空看,喷嚏照打,肚子饿了你去空空看,还是饿得受不了。

    真得到空性的人,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所以什么叫悟道?什么叫证道?是身心整个投进去。就像这杯茶,白开水冲泡茶叶就有味道,你只讲空话,讲得再香再浓,白开水仍然是白开水。

    这个性空是要证得的,证得了性空还不算佛法完全成就了,只是起步而已。性空了还要知道缘起,真空要起妙有的作用,那佛法就又进一步了。但是这还不算成功,要空非空,有非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才真能算了解般若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这个道理就是中观正见。

    这个空是不是究竟呢?绝对究竟。最后得中观正见,连中也不中了,彻底的空,所以讲是性宗般若毕竟空。这个空的境界要如何求得?在座的同学打起坐来拚命想求空,求不到的道理在哪里?就因为你在忙着求空,真是空忙。要知道,是空来空你,不是你去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