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河山乱之逆血在线阅读 - 第三十九章 朝堂论战(一)

第三十九章 朝堂论战(一)

    满朝的大臣听完这番话,议论声又起,比前次更大。这个大臣们都是人中之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就开始盘算起老太尉在朝堂上爆出这个消息的用意,朝局在这个消息之后会有怎样的变化,以及自己怎样才能在这种变化中捞取最大的利益。

    那西秦当今的皇帝为人很是聪颖,他很清楚王氏祖先的遗志,当他听完老太傅的话之后,立刻明白他的用意所在。只是皇帝却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如今得到元魏内乱的消息,却不知道这消息的可靠性有几分。就算是消息十分的准确,他也不想在此时有什么动作。因为他很清楚西秦的国力如何,虽然这些年在大臣的辅佐,自己的治理下,有了很大起色,但与元魏这个庞然大物相较,却不值一提。元魏皇帝虽不理朝政,大臣们也忙着内斗,但那辅政安思远、上柱国杨成器等都是厉害角色,绝不会让朝中乱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故而此时若动了乘虚而入的心思,只怕将来不仅复不了国,就连这大秦残留的一丝血脉、一点疆土也会不复存在。

    皇帝知道老太尉的心思,又不好直言,只好道:“如此说来,这对我大秦真是个好消息呢。想那元魏忙着内斗,无暇西顾,我大秦却无战祸之忧了,这果真是关乎大秦国运的大事。老太尉得此消息,真是大功一件。”

    王太尉一听皇帝如此说,急忙从凳子上站起,也顾不上君臣之仪,问道:“皇上果然是作如此想法?”

    “正是如此。”皇帝知道,就算自己不问,老太傅也一定会接着说下去,只好装作好奇的问道:“难不成老太傅还有其他的想法?”

    “皇上,老臣今日就算死罪,也要讲这番话说出来。自神武皇帝殉国以后,元兴皇帝西狩,在先祖及众臣的辅佐下,延续了我大秦的社稷。可元兴皇帝及先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兴大计,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才未得成功。之后历代先帝都以复国为己任,只是没有觅得良机。如今那元魏内乱,正是我大秦复国绝好的机遇,陛下不思进取,反欲坐观,岂不是忘了我大秦苻氏列祖列宗的遗训吗?”

    “这……,朕……”皇帝一时间不知如何措辞,只好将眼睛看向朝堂上的其他人。

    这时候,有人看出皇帝的窘境,也猜出他的心思,却不敢贸然站出来与老太尉相辩。

    “皇上,臣有话要说。”从班中站出一人,却是右丞相殷逾。他与老太尉并无太多渊源,又身负辅政之责,此时只好站了出来。

    皇帝一看殷逾站了出来,不由大喜,道:“准。不知殷爱卿有何话要说?”

    “皇上,臣有些事想向王老太傅讨教”,殷逾道。见皇帝点了点头,便转向王太傅,先向他行了后辈礼,才开口,“老太傅刚才指斥陛下,以下犯上,已经失了人臣之道。皇上宽宏大量,不与老太傅计较,也就罢了。却不知老太傅说皇上不思进取,却是何道理?”

    王老太傅见殷逾站了出来,向自己发问,并不感到意外。刚才情急之下,言语中确实冒犯了皇帝,有失为臣之道。只是此时,为了那件大事,暂且顾不了这些了。

    皇帝还未登基时,王老太傅便当过皇帝的老师。所以他十分清楚皇帝的性情,并没有苻氏祖先骨子里那种勇猛的血液,故而登基十余年来,一直是老成守国,却没有任何进取的动作。果然不出他所料,皇帝刚才那番话已经明确表明,不愿意乘此时机,有所作为。只是被自己拿苻氏列祖列宗的大帽子一压,有些不好开口。这底下的一班臣子当然也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毕竟主子是皇帝,为了自己的前程,肯定会有人站出来替皇帝说话的。自己如果不将这些人驳倒,自己心中所想的复国大计就再也休提。

    思虑至此,便向殷逾说道:“我大秦自神武皇帝南征兵败,失却中原的疆土已百余年,那大好的江山一直任由元魏肆虐。这期间,历代先帝一直卧薪尝胆,寻觅良机,以图东渡衡江,恢复故土。只是那元魏历久未衰,苦苦寻求机会而未可得。如今元魏内乱,正是天赐良机,陛下不思乘此机会,一举攻下云阳,恢复大秦往日荣耀,却只一味的死守在偏隅之地,不是不思进取,又是什么?”

    “老太傅一直说元魏内乱,又有谁亲眼见到?云阳距长安逾千里的路途,仅凭一个小小药商的话,怎么能够作得数?如若此乃元魏的诱敌之计,我们要是轻举妄动,不正好遂了元魏的意思,到时候却如何收场?”

    “这件事,殷丞相不必过虑。”王老太傅又转向皇帝,“皇上也无须担忧。老臣不是莽撞之人,万万不敢拿大秦的社稷安危开玩笑。如果仅仅凭那元魏药商的一面之词,老臣倒也不敢轻信。实不相瞒,这些年,老臣为了复国大计,在云阳也伏下些眼线,都是十分可靠之人。如今眼线也有回报的,老臣将他们所说与那药商的话加以印证,却是一般无二。故此,老臣敢用身家性命担保,此事决不至有假。”

    “这……”殷逾见王太傅用身家性命发誓,足见此事他已非常确定,一时有些语塞,不知如何继续。

    这时,旁边文臣列中又站出一人,乃是中书舍人樊夜。他向皇帝先行了礼,对王老太傅神色甚恭,微微笑道:“老太傅一生为国,心系朝廷,所获情报当不至有假。”说到这里,口风却是一转,“只是我大秦处在这关中一隅,地少民寡,国力积弱已久。自当今圣天子登基以来,励精图治,虽然国力日渐强盛,但如要应对大规模的征伐,恐怕还是差了些。就算那元魏真的发生了内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元魏内乱还远没有到那种程度。在这种情形之下,以老太傅所见,不知我大秦的胜算又有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