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六七节 郑和其人
张科原来对国家大事并不是很关心,他结交官员的目的只是为做好生意,为做好生意,他一边结交官员,一边保持同官员的距离,商人地位太低了,当官的要搞你太容易了。 但王动却交给了他两个三个任务,盯住安南的战事,盯住郑和的举动,盯住北边的战事。安南的战端已经开了,他能做到的就是第一时间发给长沙府第一手朝庭的小道消息,北边的战事,好象并不什么是很紧,其实永乐二年元蒙已经犯边了,因为戍边的大将是窜岗的永乐皇帝,他自己也只能关起门来骂娘,不敢申张,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能两边同时开战,太费钱了。但是郑和,张科此前还真不大了解这个人,当然了,他不了解的重要原因是,郑和这个俗名马三保的太监,是个***,一个很虔诚的回回,他不喝酒,也不吃大rou,加上又是个太监,张科只知其名,不知其人。而且王动问张科郑和这个名字,他开始还没反就过来,马三保赐名郑和还是永乐二年的事,也就是才改名字才两年,好在人家是内宫监太监,一打听就知道了,内宫监太监是个官名,意思禁城监管所有内宫太监的太监。 好,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历史上原名马三保,后赐名郑和到底是什么样的来头。 说来头,先从他的祖宗说起,郑和和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有血缘关系,这个来头够牛B吧。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郑和的十世祖名所非尔,说是中亚布哈拉的普化力国的国王或是宗教领袖,此人率5000多人和5000多匹驼马来中国朝贡,并申请归诚,宋神宗封他为宁彝候。有点意思,可能是在那边混不下去了。郑和的六世祖名叫赛典赤赡思丁,此人在史册上留下的痕迹不比郑和少,只是今人看重了郑和下西洋的民族和世界意义,不然,谁更有名,还有的一比。元史记载郑和的先祖从别庵伯尔,这个姓在波斯语里“圣人”、“先知”之意,指的就是***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穆罕,因此郑和的这位先祖自吹“世家同中国孔子宗系”。太祖成吉思汗西征,赡思丁以文豹白鹘迎降,估计是个罕见吉祥之物,可汗大喜,收为帐下随之征战。窝阔台汗和蒙哥汗时,赡思丁任达鲁花赤、燕京断事官、燕京路总管等职,要知道,那会,这些地方已经是元蒙的大后方,且是算的上是老巢了,此时的蒙古贵族慢慢已经开始汉化了,更重要的是,那块地方忽必烈活动中心。忽必烈汗时被调到了西南,此后便在那里扎下了根,当上了云南王(皇上封的是咸阳王),不过这位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倒还真是个能人,他在云南重视发展经济同时也重视宗教事业,两手抓,两手都很硬,多种史料证明此人在当时做了不少好事,以至于死的时候,百姓巷哭,他在当时的影响还不止于此,连交趾王都派使者过来祭祀,这个使者,有文献记载说他当时非常难过痛不欲生“号泣震野”,人才呀,号泣震野,一是会哭,不只是泣还有号,就是边哭泣边喊叫,丧考妣不过如此,震野,可见中气之足,没唱歌剧浪费了。郑和祖宗死后,当时的元世祖明令,云南墨守其规,不可轻改,云南人给他立了宗祠,据说到中华民国时期宗祠才废弃。 传到郑和父亲的时候,郑和家族已经成了元朝回族人中第一大世家,其父马哈只封滇阳候,另外要说的是,郑和的爷爷和爸爸都去过圣城麦加,这对于一个***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以此可以知道,郑和对海的认识,并不是真正见到海后才有的。 显赫的家世给郑和带了来无尽的创伤,蓝玉打进云南的时候,家破了,长辈男的几乎杀光,女的卖入勾栏,小男孩割了小鸡鸡做了太监,就这样,马三保这个坚忍而有远大志向的小太监诞生了,19岁时太监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选来做了个贴身侍卫。事实证明,马三宝小太监非常能干,本来只是端茶送水,后来传递公文,还是年少时家里打的底子呀,马三保是个有文化的太监,朱元璋是不喜欢太监的,他认为,太监认了字就有可能会祸乱朝纲,因此明朝初年,能数的出的名太监也就郑和一人。牛人就是牛人,老朱目光如炬,其不肖子孙居然后来要请人教太监认字,结果一个自阉入宫的私塾老师,直接把明朝带进了土木堡之变,皇帝都被人家捉了去,此役是明朝对北用兵的一个转折点,自此明初对马背上的民族的心理优势荡然全无。转回来,马三保肚子里的墨水和他的胆识,在靖难之役中大放异彩。 话说,靖难时局,北军南下,与郑村坝遭遇南军,数十万人激战数日,横尸累地,血流成海,成胶作状,与北军不利,太监马三保进言,径取南军主帅中军帐,趁其挪移之际,以奇兵攻其两翼,燕王超擢命其为部将参战,是役大败南军。马三保正式进入朱棣的视野,登上了明朝的历史舞台。 王动穿越后是1406年也就是永乐四年,而这会是永乐五(1407)年春,此时的郑和已经带着27800人出洋去了,这是他的一下西洋,“原来这会郑和还在海上”张科回到京城后,马上开始刻意打听郑和,结果发现自己真的慢了,王动远在长沙府,都能洞察天下事,自己在京城,这么大个事,经王动提醒叮嘱,才发现郑和已经下海了。原来,京城是有一个造船厂,但这个船厂也是军事机密,朱元璋在对陈友谅的水战中充份认识到了战船本身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因此非常重视,而朱棣暗托寻访建文帝和宣扬武功的目的在没成事之前,也不想太高调。因此都是悄悄进村,出声的不要。永乐三年六月十五乙酉(1405年7月11日)奉成祖命,郑和从京城龙江港起航,经苏州太仓出海。 而且张科一打听才发现,郑和不是第一次下海,此前还出过一次洋。其实此事张科有听说过,但真的没太在意,此时回想,才记起,郑和此前是还出过一次洋,那次是东洋。记得曾经有几位大人在潇湘记吃饭,大谈倭国,他们笑的是日本国的什么将军抓了几个日本海贼,送来大明朝,皇上没理,让他们自己弄回去审,结果,日本官员居然在回国的路上就把那二十多个海贼蒸杀了。张科就记住了个蒸杀,即将犯人放在一只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蒸死,他当时想的是,那个甑器得多大呀!
关于郑和去倭国的前前后后是这样的,原来明初时,因倭贼犯境,太祖不喜,断了往来,后建文帝时,倭国使节到大明朝建文帝不理人家,燕王继位后,诏告天下,倭国也正想借这个机会与大明恢复关系,结果在节骨眼上,倭贼犯境,大明朝还折损一位百户,永乐遣郑和为使去倭国交涉。永乐是的思量过的,元朝时伐倭国,十万大军只游回来三人,不过永乐知道,现在的明朝的战船远非前人可比,唐时鉴真东渡,六次才功成,以明朝的实力,小小的倭国,应该是很容易搞定的。当然,永乐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要彰显国力,要让周围这些小国都知道大明天朝永乐上皇。 永乐二(1404)年郑和将兵两万从浙江宁波府“桃花渡”出海,出使倭国。郑和使团同日本国王源道义进行会谈,会谈气氛良好,郑和宣扬大明王朝威德,同时也强调中、日睦邻友好,希望日本国能约束好少数不良分子的挑衅行为,求同存异,共同至力于区域经济合作。经过谈判磋商,达成了共识,解决了3大问题。 一、源道义接受了明朝皇帝给他的“日本国王”封号和金印、冠服等,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双方签订了经济条约《勘合贸易条约》(《永乐条约》),推动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三、日王承诺积极解决倭寇犯边问题。 这事,倭国国王做的非常之好,应该说是将军,他马上绑了海贼送过来,永乐帝大喜,封其为日本国王。(注意,这斯原来只是个将军,也就是大明皇帝的一纸诏书,他当上了日本国王,这位国王很多人可能并不太熟悉,呵呵,他有个后代却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聪明的一休哥) 时不我待,张科回到京城没几天后,得出了这么一个重要结论,当然,主要还是王动点醒了他,这会,他算是知道,什么是政治经济学了,生意上的事其实和官场上的事绑在一起的。早前王动这么说的时候,他还不以为然,这会,他算是折服了。好在家里养的鸽子不少,张科足足放了十只鸽子回长沙,才把,郑和出东洋和一下南洋的事说清楚,另外,他还特别交待,静之应近早安排妥当湖广事宜,唯有静之亲赴京师,方可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