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北斗七星高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毛遂自荐

第一百二十三章 毛遂自荐

    德宗刚颁发了任命田绪为魏博节度使的诏书,就有内侍报告,山人李泌求见。

    德宗一听李泌到了,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如果当初听李泌的劝告或者将李泌留在身边,以李泌的才能,自己断然不至于沦落到丢弃长安、仓皇出逃的地步。可天下没有后悔药,如今局势依旧纷繁复杂,关键时刻有他在身边毕竟可为自己出谋划策。想到这里,也顾不得自己天子的身份了,赶忙让俱文珍陪着自己亲自出门去迎接。

    李泌见德宗亲自出来迎接自己,赶忙上前一步跪倒叩头,说道:“陛下万金之躯,老臣愧不敢当!”

    德宗拉着李泌的手动情地说道:“先生赶紧平身,朕悔不该当初放走先生,这次来了就留在朕的身边。”说到这,不仅眼圈发红,眼泪就要落下来。

    李泌看一向自负的德宗如今能主动认错,心中感动,忙说道:“陛下,老臣这次不走了,就侍候在陛下身边。”

    德宗对俱文珍吩咐道:“去通知在奉天的官员,今晚为先生洗尘接风,百官作陪。”说着,拉着李泌的手就往行宫里面走去。

    李泌将自己离开长安后的情况向德宗介绍了一遍,德宗听了更加惭愧,他这才知道李泌离开长安后,还默默为自己做了很多事,自己的屡次失误,如果不是李泌和那些忠臣良将暗中殚精竭虑,恐怕形势早就不可收拾了。于是德宗鼓足勇气问道:“如今长安、河北、中原都是僵局,先生认为朕该如何应对?”

    李泌说道:“田绪惧怕朱滔吞并自己的魏博,主动上书朝廷寻求支持,陛下降诏任命他为魏博节度使,他接下来必然会主动联络王武俊和昭义军一起抵抗朱滔。河北战场有昭义军、王武俊和田绪三支人马扼住了朱滔南下的道路,老臣认为陛下对河北可高枕无忧了。”

    德宗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问道:“长安和中原如何?”

    “李希烈在中原四处出击,又走上了他叛逆初期的老路。占得越多,自己的兵力越分散。他东面的李师道新掌淄青军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一定会固守淄青,只要李勉在北面守住洛阳、郑州,贾耽在西面守住山南东道,南面的曹王李皋和韩滉守住江淮防线,李希烈必然被困在中原。中原要地虽虎视四方,但同时也无险可守,乃四战之地。待收复长安后,朝廷便可四面进攻,擒住李希烈。”

    说到这,李泌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如今最难办的反而是长安。”

    德宗听了,不以为然地说道:“朕对长安反而比先生乐观。过年以前朕已经应李怀光的要求,让朝廷所有军队合营,这样战力更为集中,由李怀光统一指挥调度。现在官军大营统一设在咸阳陈涛斜(陕今西咸阳东),长安周边都是听命于朕的军队,吐蕃二万援军也到了邠州。朱泚在长安已是瓮中之鳖,败亡只是早晚的事。出了正月,朕就下旨全军出兵,合力收复长安。”

    李泌摇摇头说到:“本来长安的朱泚确实已是瓮中之鳖,但李怀光的朔方军迟迟不发动进攻,耽误了收复长安的日期,其心难测。老臣这次特意绕到咸阳大营外围了解了一下情况,听说李怀光在解了奉天之围后,对没得到陛下召见一直耿耿于怀,将所有怨怼都归咎在宰相等人身上。如今又有传闻他与朱泚暗中达成了默契,收了逆贼的钱粮采取围而不攻的拖延策略,就是想逼着陛下将卢宰相等人贬黜。”

    德宗说道:“先生不要听信谣言,李怀光确实曾经让中使传达过对宰相的不满,但是毕竟朔方军在河北就因为国库空虚而断了粮饷,此番千里勤王,多休整一下朕也能理解。但如果有人因此而离间朕对朔方军的信任,诽谤李怀光暗中勾结逆贼朱泚,朕绝对不会相信。”

    李泌看德宗此时还没有认清李怀光的真实面目,知道德宗又犯了固执己见的老毛病,在李怀光没有实质不臣行为之前,无论别人说什么德宗也不会信任,干脆就岔开了话题,说道:“吐蕃人一向贪婪凶残,此次如果立了功就会索要巨额赏赐,失败了也会纵兵抢掠,如今长安周围兵力已经足以对付叛军,老臣认为最好给吐蕃军一些赏赐让他们回去。”

    “朕自有分寸,先生不必多言……”

    ……

    德宗让奉天百官列席,用目前能拿出的最好酒食招待李泌,这令卢杞心中十分警惕,因为他从德宗如此大排筵宴中嗅出了威胁,但他明白李泌是今后的麻烦,此时最大的威胁还是李怀光。于是他端起酒杯,主动来到李泌身前敬酒,说道:“先生真乃是老骥伏枥,为了朝廷可谓是尽心竭力,令人佩服,卢某今日敬先生一杯。请!”

    李泌虽然与卢杞没有同朝为官的经历,但是对卢杞的所作所为却早有所耳闻,知道他主动来敬酒必定心怀鬼胎,于是微笑着端起酒杯说道:“卢宰相折杀老夫了,请!”

    喝了酒,卢杞果然说道:“朔方军已经在咸阳休整了两月有余,朝廷几次下旨催促李怀光都以士兵疲惫、需要休整为由拒绝出兵收复长安,而且已经有传言,他暗中与朱泚有往来,依先生看,李怀光的能力是否堪当天下兵马副元帅的重任?”

    李泌早就听说李怀光一直叫嚣着“清君侧”这事,明白卢杞这话就是想利用自己,让自己来影响德宗并向李怀光施压,于是正色说道:“老夫认为李怀光迁延不进,难逃勾结朱泚的嫌疑,如果他确实光明磊落,过了正月十五就该迅速出兵收复长安。宰相身居高位,为了朝廷应该联合百官向陛下谏言,请陛下降旨让李怀光尽速出兵。”

    卢杞一听,心中暗想:这个老东西,果然是个老狐狸。不过转念又一想,这个老狐狸说的确实也有道理,自己身为宰相,理应带领百官向陛下提建议,这也是份内之事。听这个老东西话里的意思也是希望逼着李怀光尽速出兵,这倒和自己的意思不谋而合。想到这,卢杞说道:“卢某早有此意,一会本官就向陛下建议,还望老先生也帮助百官一起谏言。”

    “好说,好说,老夫一定鼎力支持卢大人的建议。”

    卢杞听李泌承诺帮自己,高兴的用目光扫视了一下正盯着自己的白志贞和赵赞,然后慢慢走回自己的座位。白志贞和赵赞虽然不知卢杞和李泌说了什么,但是在宴会之前卢杞已经吐露了鼓动李泌这件事,二人此刻也大概明白了什么意思。

    这时,杜黄裳又举着酒杯来了,举杯喝酒的一瞬间,李泌轻声说道:“陛下明日有可能再派人去咸阳催促李怀光出兵,你看谁适合去,让他毛遂自荐,关键是一定要先到李晟那里去听听李晟的意见。”

    杜黄裳不动声色的举杯一饮而尽,然后退下,经过翰林学士陆贽身边的时候,又举杯与陆贽喝了一杯,然后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

    酒过三巡,君臣尽兴。此时卢杞看德宗脸上已露出倦容,马上起身说道:“陛下,李怀光一直以士兵疲惫作为理由不肯出兵。如今大军合营驻守咸阳已经两月有余,休整已经十分充分,臣以为陛下该下旨催促他尽速出兵收复长安。”

    赵赞和白志贞一听卢杞发声了,马上出班附和。

    群臣心中早有此意,毕竟他们的家都在长安城内。这回看到卢杞向德宗谏言,也都纷纷表示赞同宰相的意见。

    德宗说道:“正好昨日李怀光上奏折说,神策军比朔方军待遇优厚,向朕讨要粮饷,可是朕如今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粮给各藩镇军队,朕也有意派中使到咸阳军中去解释一下,明日朕就让俱总管派人去一趟咸阳。”

    此时,翰林学士陆贽说道:“陛下,李怀光讨要粮饷不得,心中一定怀疑朝中有人从中作梗,上次中使翟文秀到咸阳,李怀光就言语轻慢,如今再派内宫人去,恐怕达不到陛下安抚军心、催促他出兵的效果,微臣愿请旨去咸阳,一定让李怀光体恤朝廷艰难,并力促他尽快出兵。”

    德宗听了点头说到:“学士所言有理,明日一早,学士就替朕去趟咸阳,安抚一下李怀光,催促他出兵收复长安,告诉他,朕的钱粮都在长安,收复了长安,朕就给他增加钱粮。另外,吐蕃二万援军已到邠州,他们的大将论莽热因为一向忌惮朔方军,需要李怀光亲自写一个保证书,并盖上帅印,承诺朔方军绝不偷袭吐蕃军队。”

    ……

    李晟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到李怀光咸阳城内的帐下白转一圈,因为李怀光的命令只有一句话----坚守大营,不得出战、休整部队。

    李怀光今日依旧没有任何新的安排,李晟就回到了自己的大帐。大军自合兵陈涛斜以来整日无所事事,但是任何一支部队,没有李怀光的命令不得擅自出营。李晟很郁闷,眼看着叛军就盘踞在长安,李怀光能调动的各部军队合起来约有十万步骑,就这样一天到晚的望着长安,空耗着朝廷的钱粮。尤其是前一段朱泚竟然派出部队来试探官军,李晟认为这正是歼灭叛军的好机会,因为如果叛军一直龟缩不出,官军强行攻城消耗太大不说,另外就是攻城战避免不了要殃及长安百姓并造成宫阙损坏。可是,面对诸军请战的强烈意愿,李怀光竟然硬生生的将各军请战的要求给压制下去了,眼看着叛军大摇大摆转了一圈后又退回了长安城。本来自己就听说了李怀光通过源休与朱泚暗中勾结的消息了,经过此事,李晟确认李怀光已经有贰心,严令手下务必每日抓紧练兵,盯住长安叛军的同时,还要提防李怀光有变。

    此时李愬进来禀报,翰林学士陆贽奉召到了。李晟听了,马上亲自出门将陆贽迎到了自己的大帐。

    寒暄过后,陆贽说道:“常侍大人,陆贽奉旨离开奉天之前,李泌先生密嘱我此行先要到您这里来听听常侍的意见。”

    李晟一听是李泌安排的,马上说道:“李怀光居心叵测,前一段时间曾密会了源休,自那以后就以休整为名坚守不出。后来他又建议陛下让各军合营,归他统一指挥,即便叛军来挑衅也不允许各军出战。我觉得他已经心怀异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