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寒门天下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杀或不杀

第二十六章 杀或不杀

    临江城只在片刻便陷入大乱,萧忠先谎报军情诈的郄元派出城中近千官兵严防贼寇来犯,而后萧勇,萧义,萧仁三人在县令豪宅中放起大火,让郄元自顾不暇,甚至四处征调人手来灭火。

    如此一来,临江城中牢狱只剩下寥寥数人在看门,郭嘉与甘宁手持三尺青峰并肩杀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营救出了锦帆贼。

    永川在西,因此城中守军大多坚守在临江城西门,反观东门守军凋零,郭嘉与甘宁率领锦帆贼火速杀开城东城门,逃之夭夭。

    江水岸边,甘宁与劫后重逢的弟兄们感慨万千,但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虽然郄元是个昏昧的县令,可劫狱此等大事,他若派人来追捕也并非不可能,因此,甘宁拜别了众兄弟,打算与郭嘉一同离去,云游四方。

    “大哥!你这是何意?难道要弃我们兄弟而去吗?”锦帆贼远近之内威名赫赫,情谊也非同寻常,现在大家听到甘宁要离开,顿时惊惶无措。

    甘宁长叹一声说道:“某与弟兄们这些年来打抱不平,行侠仗义,虽惩jian除恶小有成效,却始终难成大器,如今日这般,本欲诛杀郄元狗贼,却反倒连累众位弟兄受了牢狱之苦,某痛定思痛,欲寻天下雄主,投身帐下,为匡扶天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锦帆贼众人当下立刻表明愿意追随甘宁一同前去投身雄主,可甘宁却挥手拒绝,一来他自己还没有目的,二来,这人多势众的架势始终目标太大,只会徒增是非。

    众人无奈,只好与甘宁约定暂且分别,他日甘宁若召唤,哪怕千里,万里,必定来投。

    瑰丽江水上,一叶扁舟顺江向东翩然而去。

    郭嘉与甘宁并肩伫立,望着那渐渐远去在岸边依依不舍的锦帆贼好汉,郭嘉有感而发,朗声吟道: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两日之后,郭嘉一行已出益州,进入了荆州地界。

    在锦屏上岸后,郭嘉望着这两日手不释卷的甘宁,打趣道:“当日笑我酸腐书生的锦帆贼甘兴霸,如今为何也整日埋头苦读起来?莫非是怕在荆州有人将你认出来,故扮作书生掩人耳目混淆视听?”

    甘宁挠挠头,尴尬地说道:“奉孝,不瞒你说,某自出临江后便打心底佩服奉孝才智,于是这书,是不读不行哪。”

    换做以前的甘宁,绝不会对郭嘉这种表面看上去就是文雅书生的人另眼相看,起初与郭嘉结交,也是看在郭嘉火烧长社和一钱买命的豪侠作为,可临江城中,他这个空有一身不俗武艺的锦帆贼渠帅面对弟兄困于大牢之中的局面,却是一筹莫展,而郭嘉却略施小计便闹得临江城鸡飞狗跳,将锦帆贼众好汉救出水火,之后,甘宁深刻了解到了他与郭嘉的差距。

    对此郭嘉一笑而过,带着萧家四兄弟与甘宁一同往东走。

    荆州此时不太平,各郡都有叛乱,而带领兵马镇压平叛的人就是刚刚被朝廷封为乌程侯的孙坚。

    “这乌程侯如此英雄了得?一个月就将区星作乱平定,又越境将荆州各郡的叛乱火速镇压,看来此人非常人所及。”甘宁有感而叹。

    一路上,郭嘉一行人听到最多的便是孙坚与荆州牧王叡一同镇压叛乱的事迹,而民间盛赞的却又是孙坚如何了得,跟王叡基本没多大关系。

    郭嘉对甘宁说道:“论领军作战之骁勇,兴霸与孙坚不相伯仲,其外,孙坚再无一处胜过兴霸。”

    甘宁不信,摇头不语。

    又过数日,郭嘉一行来到长沙城下,入城之前倒是正巧看了场好戏。

    十三岁的少年骁将铠甲披身,身负长戟,腰挎宝剑,骑着白马在长沙城下俯视一地戴罪之人。

    围观者无数,而郭嘉与甘宁也凑热闹钻了进去,一探头看清城下的情景,郭嘉都不禁心神一震。

    城下跪了过百的人,看衣着,绝对是大户人家,侩子手扶刀立于一旁,只待一声令下便挥刀下去。

    那少年将领巡视一圈后,冷笑着朝周围说道:“看清楚,这就是与我孙家作对的下场!杀!”

    好果决的一个杀字!

    尽管郭嘉也算是杀人如麻了,但还是别过头去,就连甘宁也神情微变。

    少年将领提起一颗人头示众,威势逼人,冷声道:“这是长沙田家家主的脑袋,他竟然敢当众污蔑我父,甚至派遣家仆刺杀我父乌程侯!这就是他的下场!从此长沙城里就没有了田家!若还有人敢诋毁我父,欲对我父不轨者,先问问我孙策的宝剑和长戟答不答应!哼!”

    闻者色变,垂首他顾,不敢与少年孙策对视,而唯独郭嘉若有所思地望着孙策,孙策也发现了郭嘉昂着脑袋看他,四目相对,郭嘉见他怒瞪着自己,哂笑一声,转身离去。

    进了长沙城,在一间酒楼稍作休息,甘宁闷声不响地喝着酒,一脸阴郁之色。

    郭嘉知道他心中有事,也不询问,当下也陪着他喝酒。

    酒过三巡,甘宁忍不住了,就问郭嘉:“奉孝,从零陵郡一路走来,咱们听到的都是乌程侯平叛骁勇的威名,为何到了乌程侯的治地长沙却听得尽是乌程侯嗜杀不仁的残暴之名?”

    这个问题,郭嘉倒是还真能替他解答,于是说道:“士农工商,士族排在第一位,士族有地位,垄断仕途,百姓所听,皆是士族所言,因此,士族掌控着舆论,乌程侯在荆州境内四处平叛骁勇是真,诸如零陵郡,武陵郡等地的士族对乌程侯心怀感激,因为乌程侯前来平定了叛乱,解救了他们,因此这些地方就流传出乌程侯的威名,而乌程侯担任长沙太守,想必与长沙城中的士族却势同水火,两不相容,今日你我城外所见,乌程侯长子孙策屠尽田氏一族,可见一斑。也由此,乌程侯在长沙不得士族之心,所以,长沙城中的士族便会散布乌程侯嗜杀残暴的流言,至于事实是否倘真如此,已经不重要了。”

    甘宁面露迷茫,再问郭嘉:“奉孝,这当官儿的不就是除恶扬善吗?如果乌程侯杀的人都是该杀之人,那他就没做错。如今这长沙城中民声似乎并不拥戴乌程侯啊。”

    灌了口酒,郭嘉微微摇头说道:“兴霸,你想的太天真了,乌程侯便是与你想法一样,该死之人就该杀。可是天下世家门阀同气连枝,乌程侯如此明目张胆地屠戮世家,长沙城中的其他士族会害怕吗?会!乌程侯雷厉风行,杀伐果决,谁又不惧?可正因为他们惧怕乌程侯,所以才会抱成一团反对乌程侯,煽动百姓对乌程侯心生不满,暗中筹划推翻乌程侯。”

    哐当

    甘宁将酒碗摔在桌上,不忿地说道:“难道就任由世家横行霸道了?该杀又不能杀,难道只能忍气吞声吗?”

    郭嘉不温不火地饮口酒,轻笑道:“兴霸,若你是这长沙城的太守,你又该如何做?”

    “嗯?某不知。”甘宁心里不是滋味,总觉得憋着一股邪火,他目光一转,反问道:“奉孝,那你呢?若你是长沙太守,你如何做?”

    郭嘉脸上浮起一抹轻笑,说:“杀或不杀,若杀,就将世家连根拔起,杀一儆百只会适得其反。若不杀,那就与世家合作,一同治理长沙,反正以前的太守都是这么做的。”

    甘宁听了有理,试探性地问道:“那奉孝,你究竟是杀还是不杀呢?”

    郭嘉一愣,看着甘宁一脸期盼之色,摇头道:“不杀。”

    甘宁顿时脸色一沉,不悦的撇过头去,嘟囔道:“某看错了你。”

    郭嘉哭笑不得,只好解释道:“兴霸啊兴霸,你真是让我说你什么好?难道单凭豪言壮语你就能看准一个人吗?你不过是想听我说杀罢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一郡之地的太守,永远杀不得世家士族,我且问你,我若将长沙郡的世家杀光了,周边其他郡的世家会如何?他们会去州牧那里联名告我,州牧无可奈何,也只能对我下手。而我若是荆州牧,我也动不得士族,为何?因为其他州的士族会煽动州牧兴兵伐我。但是,我若是占据天下至少三分的土地,别说杀光世家,就是独霸一方,也未尝不可。”

    甘宁一听,沉思半晌,惭愧地说道:“奉孝言之有理,远见卓识,某深感佩服。”

    随即,甘宁又将给郭嘉倒上酒,不乐道:“奉孝自罚三杯,先前将某与孙坚相提并论,原来是拐弯抹角说某有勇无谋,虽是实话,可某就是不悦,你自罚三杯谢罪,某便不追究了。”

    郭嘉听后哈哈一笑,饮下三杯酒水,而后与甘宁继续对饮。

    至于对待世家的问题上,郭嘉并非因深受迫害而危言耸听,在这些年中,郭嘉时常在想曹魏是怎么亡的,蜀汉又是怎么亡的,至于孙吴,最后除了孙皓暴虐外,已是大势所趋。

    曹魏被司马家所篡,并非偶然,而是司马家成了士族代表,取而代之。

    蜀汉之所以亡了,也是内部士族心向曹魏,为何?因为蜀汉内部士族分利不均,矛盾重重,而曹魏却给了士族最大的权力和利益,最终,三国归晋与其说是司马家取了江山,倒不如说是士族统治天下。

    郭嘉不愿见到这样的结局,一方面固然是百姓在这样的政权统治下更加苦不堪言,另一方面而是这样的统治阶级不够强大,先有八王之乱,后有五胡乱华,华夏战火连天,几乎有累卵之危。

    为了建立一个昌盛而强大的王朝,世家之祸必须从根本清除,而在这个时期,简直难比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