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富有四海
自从迁都北京之后,保定帝一直提心吊胆地过着日子,生怕定海军突然跟他撕破脸皮,调转炮口对准他。现在朝廷没有水师,连漕运的船都没有。水路海路,一切都在定海军的撑控之下。如果定海军不高兴,不帮朝廷运粮,北方各镇就会陷入粮荒之中。 这一年多来,北方持续干旱,旱灾必定伴随着蝗灾。山东山西狭西河南河北等地,蝗虫四处肆虐,别说是粮食绝收,这数省之间就连一点绿色也看不见,真正是赤土千里,哀鸿遍野。 赈灾赈灾赈灾... 各地官府衙门都伸手向朝廷要赈济的粮食,可是朝廷也变不出粮食,就算是把江南的粮食都收上来往北运,都不够填这数百万饥民的口。如果不赈济,那些饥民没有了活路,必定揭杆造反。 中原受了灾,北方的蒙古各部也好不到哪去。降水减少使得北方水草不足,大量牛羊渴死。蒙古人无以为食,只好举兵南下,向明朝抢食。面对这些疯狂南下的蒙古骑兵,大明九边重镇频频告急,催粮催饷催援兵,就凭朝廷那点岁入,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内忧外困,如何才能渡过时艰?朝廷上到内阁大学士,下至御史言官,都是束手无策。 其实,朝廷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朝廷百官都是饱读圣贤书之辈,让他们写文章骂人,保证把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骂完了都不带一个脏字,这就是水平。不过,要是想让他们搞好国家财政,那就等于是捉瞎。他们本就是八股废材,眼高手低的典型,经世济用的学问,只有少数思想开明的心学门人才会去研究。这些思想开明的心学门人,还大多被何狂何心隐给挖走了,现在朝廷之上,多是腐儒。 这些腐儒,整人还行,整国家,拉倒吧。这不,自从朝廷出现财政赤字时起,朝廷中就有很多人不停地上书,要求对海商加收重税,这也算是劫富济贫。其实,是人都知道定海军富有四海,抱定海军大腿的海商们,个个都是富得流油。 不劫他们,劫谁? 可问题的关键是,朝廷敢劫海商们吗?先不说定海军让不让,就说那些海商,一个个都是财大气粗的主。朝廷要搞劫富济贫,那好,他们从此就跟你大明朝老死不相往来,朝廷的商税向谁收去?江南的粮食,由谁来运到北方? 所以说,朝廷非但不能劫海商,还得对他们客客气气的,如果惹得他们不高兴了,得,老子不干正经生意了,改行干走私,你朝廷没了商税收入,等着喝西北风吧。 三月初三,朝廷派来的使者团在黄氏商船的接送下,登上了崇明岛。现在的崇明岛,定海军驻军四千多人,战舰四十艘,负责长江一线的防卫。可以说,现在长江就是定海军的一条商路,商船沿长江往上,在各口岸收购大明朝各地出产的丝绸茶叶陶瓷等物,然后顺长江往下,转运到各地去贩卖获利。 使者团上岛之后,发现整个岛屿到处都设有港口和商界,数以千计的商船停靠在那里,报关课税。关税这一项收入,本来是属于大明朝的。不过,现在定海军是海上霸主,这关税与保护费的性质相同,只有定海军才能收。朝廷想分一杯羹?门儿也没有。 黄天娇现在是崇明岛上的税务主管,也就相当于定海军的财神爷,每年经她手过的银子,不下四千万两。所以,朝廷才眼巴巴地派人来找她,希望她能给朝廷指一条财路。 其实,定海军真正的财政大臣是张静妤,黄天娇只不过是一方主管,而且长江口的关税收入还不是最高的,最高的地方是马六甲海狭,因为货物贩卖到印度波斯等地,获利最大,定海军在马六甲要征第二层关税。而且以后的情况还会变,一旦苏伊士运河开通了,那里将会成为定海军第一大金库。 定海军对海上商路的管理,刘致远借鉴了后世在高速公路上设立收费站的经验。凡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先要向定海军申请贸易资格,交纳保证金之后还要把所有商船进行命名和登记。 商船要出海,必须先到定海军的口岸去报关课一半关税。口岸签发通行凭证,商船才能出海。另外,商船只能沿着定海军规定的舰线行驶,不定时会有定海军的战舰靠近检查。到达了目的地之后,还要到口岸去报关课另一半关税,定海军给发收据。收据要拿回去,向出海口岸报关。 如果那一条商船没有拿到通行凭证,或者是没有拿到收据,那等待这条商船的,只有被定海军洗劫的命运。而船的主人,将会被定为海盗,成为定海军重点打击的对象。 正是由于管理如此严格,起点报关,终点也报关,两头报关就能从根源上杜绝了偷税漏税的可能。而且在海上行驶的,都是有通行证的正当商船,沿途还有定海军保驾护航,这也就能彻底地杜绝了海盗的滋生。 可以说,东洋南洋和西洋等地,海上是绝对安全的。只要是安心当正当商人的,都有利可图。凡是想偷jian耍滑偷税漏税的,一准没有好下场。 “各位大人远道前来,小女子有失远迎,实在是失礼。”黄天娇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接见了这些朝廷使者。 这些使者都是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要换作是从前,像黄天娇这燕的商人要想见他们,厚礼门房钱一样不能少,还要看人家的心情,人家心情不好还不一定见你呢。现在时过境迁,换这些高官来求商人了。 “黄小姐太客气了,我们不请自来,实在是冒昧。”使团团长,礼部尚书林润心中暗暗苦笑,脸上还得堆着笑,嘴上还得客客气气地。 要知道,黄家今非昔比,人家现在号称“黄百万”,这个百万并不是指家资百万,而是岁入百万。有钱倒是其次,都重要的是黄家是唯一主办朝廷粮食海运的海商。如果得罪了黄家,结果可想而知,朝廷上下都得饿肚子。 “各位此次前来,肯定是有事,说吧。”黄天娇也很忙,她可没时间跟这些人寒暄。 “我等是受皇上所托,来借银子的。”林润与从部下对视了一会,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愿意开这个口,他只得亲自开口求人,谁让他是礼部尚书呢?只认倒霉吧。 “借银子?”黄天娇摇摇头,说道:“小女子手中的银子是定海军的饷银,小女子就算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私自外借。”
“黄小姐误会了,朝廷只是想向黄家借银子。”林润苦笑道。 “我们黄家?”黄天娇再次摇头,说道:“这事是我哥管的,你们去找他吧。” “令兄远下西洋了,朝廷现在又急需银子,所以...”林润那长老脸,红得不行,毕竟求人家借钱这种事,君子所不齿啊。 “这俗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朝廷现在是什么样子,林大人比谁都清楚,只怕是借钱容易,还钱难吧。”黄天娇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有钱也不借。 其实,朝廷为了借钱的事,已经找了数个大海商家族。这些人一方面怕朝廷无力偿还欠款,另一方面朝廷与定海军的关系不明,贸然借钱给朝廷,只怕会得罪定海军。现在定海军是海商的保护神和衣食父母,海商们得罪谁也不敢得罪定海军,就算是朝廷许诺了很多好处,这些海商还是无动于衷。 黄天娇也是出于这一点考虑,才不借钱给朝廷。非但不借钱,黄家在帮朝廷运粮时,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赊账免谈。当然,黄天娇也没有对朝廷赶尽杀绝,她最后很体贴地告诉使者团:定海军的二夫人早就回到台岛女王城了,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去找她。 这些使者没有办法,只能照着黄天娇所指的明路,雇船去女王城。 开平女王现在已经六十来岁了,头发斑斑。不过,老太太精神很好,台岛在她的打理下,百废待兴,工农矿商都很兴盛,台南涌现了数十个新兴城镇,开平王府的收入也年年提高。另外,台岛原住民与新入台的汉人向来和平相处,几乎没有什么战事。相信用不了多久,台岛就是华夏之地。 林润带着使者团抵达女王城时,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女王城的繁华远超大明朝任何一座城市,开平王府周围数里都是繁华的街道,西洋南洋东洋各地的商旅都云集于此。这些人的到来,不得给女王城带来了无数财富,还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身着华服,一口流利汉语的外族人。其实,这些人之所以能拿到通商许可,前提条件就是会汉语,刘致远就是用这种动之以利的方法,让外族人自动接受汉文化的。 台岛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一方面是因为定海军给它带来了无数人口和奴隶,另一方面,也是台岛本身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世界,与世界各地互通有无。相比于台岛的开放,大明朝还是恪守中庸保守的治国之道,这样下去只能积贫积弱。 “大明朝如果想要富国强兵,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使者团一行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