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亲政在线阅读 - 第八十四章 贤良古寺

第八十四章 贤良古寺

    李鸿章现在得到朝廷这样高的看重与这大的信任,心里当然没啥不满意。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他既然已经在其位了,当然就要谋其政。

    要知道现在京畿地区的防卫工作,可不好弄!以往之所以定都于此,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进攻,也就是天子守“国门”的意思。

    可原本这“国门”,主要只是针对北方少数民族而守,而满族原本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力量最强大的一支。所以这“门”,当然就守得很好很好了。可以说是我国历代中央王朝中守得最好滴。

    因为这“国门”,主要防御对象原本就是像满族这样的少数民族,又如何会守得不好呢?

    但现在这鬼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京城离出海口天津,可以说只有一步之遥,这“国门”,就变成真正意义上“门”,而不再是什么虚张声势象征意义更大于防御意义的“门”,而是实实在在时时刻刻都在洋鬼子坚船利炮直接威胁之下的“门”。

    这样的“门”,可就不好守了。没有一支强大的海防力量?谈都不用谈,这门不守也罢。

    而大清现在的海防力量,可以说还基本上是个空白,是那什么有海无防状态。你让李鸿章这位直隶总督大人拿啥去守?所以他现在当然会急于加强海防建设!也就是急于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以守护保卫好这国门。

    可建立海军是要花钱滴!得大把大把银子往里面填,才行!不仅如此,由于现在大清洋务运动的成就,还远远不足以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强大的海军,海防建设,就得严重依赖进口。

    所以还必须得和洋鬼子搞好关系,尤其是和现在世界头号海上军事力量强国英吉利国搞好关系,才行。

    可左宗棠现在坚决主张的西征一事,就必定会和英吉利国交恶,而且还会大大掣肘海防经费,李鸿章现在当然不主张西征了。

    李鸿章有这样的想法,无可非议。就是稍微自私了点?要知道他现在在大清的地位,可是相当于国防部长与军委副主席,怎能只想着他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呢?而置整个国家民族大的利益于不顾!

    京城东城区冰渣胡同路北的贤良寺内,华灯初上,李鸿章正挽袖挥毫埋首灯案写折子。

    他要上折,为海防一事上折。因为李鸿章觉得海防现在实在是太重要太刻不容缓了!而海防又以北洋海军的建立,显得尤为关键迫切!

    因为北洋海军承担着大清整个北部海域尤其是京畿地区海域的防御任务。可朝廷上这次虽然对海防很重视,许以重资,但却把海防经费一分为二,平均分配给南北洋两大块。

    这显然不大合理,也太不符合大清现在的实际情况。

    怎能这样呢?海防经费原本就不大够,一年也就只有四百万银子而已,还要一分为二,这要我何时才能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海军?

    万一西洋列强在北洋海军未成军前就又把战舰开到天津来怎么办?

    还有俄人,这眼看就要和俄人开打了,要知道俄人的海上力量,可是很强大滴!黑海舰队更是有着赫赫之威名!

    虽说这支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已自废武功,形同覆灭。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大清现在的海上军事力量,所能比拟得了的。

    李鸿章很心急,也无比焦虑。他深知西征一旦正式拉开战幕?就绝不仅仅只是那位左宗棠大人一个人的事,而是还有自己所负责的北洋防务这块,也同样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与威胁!

    所以他必须要上这个折子,以提示朝廷,必须集中大清全部海防经费先重点把北洋海军建起来,才行。

    这位李鸿章大人虽然有点小自私,但在本职工作上还是很兢兢业业滴,在军国大事上的见识,也的确很有一套,称得上远见卓识。

    贤良寺,是大清督抚一级地方官员们来京办差时在京城的临时下榻之所。不仅李鸿章现在住这,左宗棠现在也住这。

    明朝时期,这里是著名的十王府,也就是明朝未成年皇子们在京城的集中生活起居之所,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大明皇子们的集体宿舍。所以这地方在现代则被命名为更著名的王府井大街。

    要知道明朝皇子们长大成人后,除太子外,其他皇子们全都要迁出京城前往他们各自的封地定居,而且没啥重要事未奉召还不能随便回京。

    所以京城里也就没有必要为他们一个个建什么王府,于是就把这些未成年皇子们全都集中安置在这里居住。

    是故所谓十王,不是指什么这里居住过十个王,而是取十全十美这一词语中十这个数字的吉利之意,而已。

    满清入主中原后,大清皇子们的待遇,和大明比起来,则正好相反。不是把皇子皇孙们赶出京城分封到全国各地去戊守,而是全都集中在京城圈养起来。

    所以这十王府,到大清后当然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而是改为大清某位王公贝勒的府邸。

    雍正年间,这里是怡亲王允祥的府邸,也就是现代电影“宫锁沉香”中周冬雨暗恋的那位情圣男十三爷。

    允祥死后,尊其遗愿,舍宅为寺。由于这位王爷死后被谥曰贤,而且还是世袭罔替,于是依其谥号,取名为贤良寺。

    贤良寺原本是皇子皇孙们的集体宿舍,所以这地方当然离紫禁城很近,于是现在就逐渐变成外省最重量级官员们来京办差时的落脚之地。

    李鸿章是直隶总督,这份量当然足够重了,所以他现在就落脚在贤良寺。

    当夕阳最后一道余晖消失在天边,大地终于重又回归于夜色统治,贤良寺西厢房里的烛灯,这时候就显得不大够亮了。需要修剪下烛花挑挑灯芯,或是再加一支烛灯,才行。

    可李鸿章写这道折子,已经写了一个多时辰,此时正写得入神,哪里又会想着去挑亮灯芯或是加灯?而他身边的随从,在没有他这位总督大人的明令时,是万万不敢进房来打扰他老人家的文思滴。

    要知道这位李鸿章大人,可是淮军统帅,治家就跟治军一样严,令行禁止。

    于是这位李大人就只好一个人在屋里越写越看不清,最后终于愤然停下笔来冲房门口大声命令道:“来人,加灯!”

    但是这位向来军令如山大帅所下的命令,却第一次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父亲大人,”进来的是李经方,李鸿章长嗣子。但却不是亲生的,而是过继来的。李鸿章年满四十时还没有一个儿子,心里一急,就把他六弟的儿子,给过继了过来,立为嗣子。也就是现在这位冒冒失失冲进房来的李经方公子。

    当然,换做别人也绝不敢有违李鸿章军令就这么空着手跑进来。

    由于这位李大公子笔杆子很好,又写得一首好书法,很得李鸿章喜爱,所以李鸿章现在走到哪都喜欢把这位大公子带在身边,充做他的专职文稿誊抄员。

    “父亲大人,出大事了!”李经方一进门,就是副惶急惶恐的表情。显然这位李大公子在门外等他老爹的这声喊话,已经等了有一阵了,但却又不敢擅自冲进房来打扰老爹的文思。现在好容易听到老爹开口喊话,所以他顾不上其它就赶紧慌慌张张地冲进房来。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李鸿章当场把脸一沉:“经方,跟你说过多少次!遇事要沉稳!要沉稳!你这沉不住气毛病何时才能有所改进呀?!”

    这下李大公子脸上顿时就有点挂不住了,只好立马改进,冲进屋来后,反而又杵在那不说话了,脸涨得通红。也不知是被老子批评得脸红呢?还是被事情急成这样?

    不过李鸿章倒也真是很能沉住气!虽然他已很明显看出来儿子这时候一定是有什么很重要事情,急于向自己汇报,但却硬是坚持着要儿子先出去给他拿了枝烛灯进来且把这枝烛灯在案头上摆放好以后,才不紧不慢向儿子开口发问道:“说吧,发生何事呀?”

    “父亲大人,”李经方顿时如蒙大赦,赶紧先简单扼要汇报道:“刚从总理衙门那得到的最新消息,英国驻京大使翻译官马嘉理特使,前不久在云南边境遇袭身亡了!说是,说是被我大清地方官员派兵给杀害的!”

    啊?有这等事?!李鸿章闻言禁不住大惊失色,当场就被这消息给震惊得目瞪口呆。

    “经方,快说,事情经过究竟如何?”李鸿章一回过神来,立马满脸焦急地追问了一句。

    他心里很清楚,这件事的份量后果,非同小可。不过他这会的表现,却恨不得比他这位大儿子还要沉不住气。

    “是这样的,父亲大人。。。”李经方当即就把他所知道的全都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给李鸿章做了汇报。

    要知道李鸿章除了是直隶总督外,还是北洋通商大臣。所以他也算是总理衙门的人,其在总理衙门里,当然耳目众多。总理衙门如果突发了什么重大事件,他当然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父亲大人,事情的大致经过,就是如此,现在我云南地方官员说是山贼野人所为,但英吉利国方面却一口咬定是我大清地方官所为,总理衙门里现在已经为此事闹翻了天!”

    李经方一口气汇报完后,就用无比担忧无比焦虑的目光,望着自己老爹的脸色。

    显然这位李大公子心里也很清楚,这件在云南刚发生不久马嘉礼事件的后果,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