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新济危机
康玄弼以袭扰战术弄得金国仁苦不堪言,但是金国仁又不敢冒然进攻因为康玄弼占据优势的地形,如果冒然进攻大军遭遇埋伏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这对于新济国来说就会是亡国之祸。但是金国仁又不敢撤退因为一旦后撤康玄弼如果趁机掩杀出来,那么撤退就会成为溃退,那么也是必败无疑。现在金国仁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金国仁是进退不得,而昔原宗那里却有更大的危机,百封国五万大军在解阶的率领下一路凯歌猛进,已经拿下了新济国西北的重镇大耶城。大耶城曾经是白氏罗耶的都城,城高池广,虽然不及中原的城池,但是对于新济国,高安国和百封国的范围内绝对是一座重镇,易守难攻,现在被百封拿下,可以说新济国西边的门户被打开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不久之前,昔原宗得到报告,百封国大军包围了推火郡。 一但推火郡被拿下,下一步就是新济国首都金城了。虽然昔原宗临时征集了三万兵马又会和了新济贵族的私人部曲驻守推火郡,但是他们面对的是百封国的精兵,根本是没有什么可以对抗的资本,而且解阶也是一员战将,推火郡其实已经是万分危机,但是他又不能调金国仁,不然高安国大军南下他照样也是万分危机,现在他必须找一个帮手。 想来想去,他可以找的帮手就只有大燕了,他派出使节,带着重金渡海前往中京长兴府,对大燕皇帝郝连珏恳求,只要他让高安国撤军,他立刻称臣纳贡,改用大燕年号,并且每年都会贡献金银。郝连珏又动心了,召集宰相商议此事。由于大燕灭了乌蒙汗国,控制了河中地区,如今远在咸海以西以北的部族都向大燕朝贡,一部分靺鞨人也移动到那里d放牧,原本乌蒙汗国的势力范围如今已经是大燕的势力范围,不少部族主动要求内附,成为大燕的编户齐民。 这些巨大的改变有一些是郝连珏都没有预料到的,因此郝连珏心态也开始改变了,从稳健开始想要争霸,出动对大齐出击就是一例,因此这一次他又再想把新济国纳入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因此动心了,但是他其实更动心的是这一次是否可以拿下新济国。但是郝连璟这一次难得发言反对,因为他看到了大燕的百姓需要休养,而且新济国与大燕并不接壤,根本不好统治。 符虎,慕容明,郝连景庭,仆散文彦都不赞成,因此对于这一个想法郝连珏只好放弃,但是对于是否接受新济国的臣服,大燕的宰相开始争论,王北辰主张接受,符虎主张不要接受,而慕容明与仆散文彦支持符虎,但是张寿甫等汉臣大都数支持王北辰。符虎他们不支持的原因就是因为毕竟高诵是郝连郧的女婿,大燕的驸马爷,大燕不可做无信义的事情。 此时郝连珏只能与郝连璟商议,兄弟二人商议之后决定作出这么一个决定,接受新济国的臣服,但是新济国必须割让一部分土地给高安国,边界就以当年罗国曾经与济国的界碑为界,但是这就意味着新济国要割让大量的土地,新济国的使臣不敢自己作主,只能带着大燕的诏书离开。昔原宗见到大燕的诏书,招来伊里夫商议,最终议政会议没有通过,因为北部领土有不少是这些贵族的土地。 此时解阶已经完全切断了推火郡与外部的联系,推火郡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昔原宗知道此时他的新济国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不得已他下令将全国所有的男丁编为军队,准备进行抵抗。但是此时解阶却撤军了,这让昔原宗十分错愕,但是新济国确实是转危为安,而且可以全力对抗高安国,这个消息传到高诵那里,高诵气的不行而且也无可奈何。 其实这是因为百封国内出现了问题,余福信为了对付那些贵族,趁着他们私人部曲在外打仗的机会,将那帮贵族一网打尽,但是这引起了地方的动荡与不安,因此余福信才调大军回国震慑地方。解阶率领大军回国之后,把地方的动荡与不安全部镇压住,同时余福信开始对百封国的官场进行大换血。首先最高的六评佐全部变成他自己的人,但是出于传统,有不少是支持他的贵族或者王室。而地方官员也换成了忠于他的官员,提拔了不少出身比较贫寒的人,一大帮中小贵族甚至平民进入百封官场。 余福信在那里对付那些桀骜不驯的贵族,康玄弼与金国仁还在对战。金国仁为了不受康玄弼的袭扰,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后撤,因为他手下的士兵已经不堪其扰,长时间得不到休息,也没有吃好饭,直接的结果就是战斗力的下降,因此众将都建议金国仁退军,金国仁也只有勉从众意,率领大军后撤至河流之后增加哨所,准备与康玄弼对阵。 经过几天的袭扰,康玄弼的军队开始占据主动权,而且金国仁的军队已经疲惫了。于是康玄弼选择在午夜动手,派出军队以火攻的形式把敌人的营寨点燃。一下子金国仁的军营火光熊熊,而许多新济国的士兵却在熟睡,因为他们太累了,太需要休息了,而难得今天早上康玄弼什么都没有做,因而他们饱餐一顿便睡着了,连哨兵都没有发现暗夜行动的高安国军队,金国仁的大军一下子就因为这场大火而成为焦炭。 金国仁一看知道大事不好,收拾可以走得残部立刻后撤,而康玄弼此次一把大火烧的新济国军队损失一大半兵力,现在康玄弼占据绝对优势了。昔原宗得知之后,又派人去大燕请求大燕让高安国退兵,但是郝连珏最终提出的方案就是新济国割让土地,昔原宗虽然想接受,议政会议的贵族不想接受,这一次出使又无果而终。 。昔原宗不得已只能再一次挑拨军队给金国仁,从全国各地征募而来的几万士兵全部交给了金国仁,但是这帮子新兵如何抵挡康玄弼率领的久经沙场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