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九朝元老在线阅读 - 第一三六四章 年终忙碌27

第一三六四章 年终忙碌27

    第一三六四章年终忙碌27

    1.

    学校大院里的老师们在旧历新年前奔波忙碌的时候,春天也没闲着,他也在“忙年”。不过,春天忙年的形式有点特殊,他不是走东家串西家忙着送礼,而是天天和许丹、许江一起蹲在馒头店里忙碌着。春天和许丹、许江忙碌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蒸过年用的馒头。

    在户山地区,老百姓嘴里有一句“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rou;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见面拱拱手。”的俚歌俗语,说的是从旧历小年到春节这段时间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实,这只不过就是一句描绘民俗的顺口溜,也不见得非得要按照这个流程来。这其中就有“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么一句话,不过,户山地区的老百姓没人会等到腊月二十八或腊月二十九才去发面做馒头。一般情况下,村里人在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六这几天就会把过年用的馒头全部蒸好。

    户山地区盛产小麦,面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馒头即是其中之一。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馒头的称谓不同,如在山西、陕西和河南等地叫“馍”,在户山地区的老百姓嘴里俗称“饽饽”等等。千百年来,馒头既是老百姓日常食用的主食,也是每逢节日和喜丧等日子的祭祀用品。

    据考证,馒头的历史悠久。在我国,早期的面食统称为“饼”。《墨子耕柱篇》“见人之作饼,则还然而窃之。”,这是目前可见的对于“饼”的最早记载。那时的饼,没有经过发酵阶段,相当于现在老百姓所说的“死面”。面食发酵技术的掌握,应该是在魏晋时期。《南齐书》里说,西晋元康九年(299年),规定太庙祭祀用“面起饼”。宋程大昌在《演繁录》中解释说,面起饼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显然,这“面起饼”就是今人所说的发面馒头。而绽开了十字裂纹的蒸饼,就是今人所说的“开花馒头”或“笑馒头”了。由此可见,馒头用于祭祀,早在西晋时期就开始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形色各异的馒头逐渐被老百姓赋予了很多的寓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礼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俗风情最浓厚的节日,馒头则在这个盛大的节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户山地区,每到过年时,家家都要蒸饽饽(或枣饽饽),用于年三十那天接神上供、供奉祖先和天地诸神所用,一般是五个大饽饽叠放,下面三个上面两个,最上面那个必须为枣饽饽,从年三十供奉至初三撤供,院子里和堂屋的供桌上要各供奉两摞。当然,也有供奉至年初一就撤供的,也有每个供桌上供奉三摞的,各家各户都不一样。这在户山地区也有一个说法,叫“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八里改规矩”,意思就是“一家头顶有一个天,一家有一家的规矩”,其他人也无权干涉。

    除此之外,还要蒸各种造型的小饽饽,摆放在屋内的不同地方。如“圣虫”饽饽,要放在面缸里,寓意连年有余。户山地区所谓“圣虫”,或称“神虫”,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吉祥物。其造型有两种,一类似盘起来的蛇,另一类似直立的刺猬。蛇俗称为“小龙”,是自古至今被神化和崇拜的动物之一;刺猬也是一种吉祥物,民间认为它是财富的象征。户山地区的“圣虫”要做成公母,公的用剪刀剪出鳞片,母的用筷子压上小圆圈,花椒籽当眼睛,剪上嘴巴,公的咬上钱,母的咬上枣。圣虫要放在米面缸、钱柜和衣橱里,祈求财物增多,使用不尽。其他的诸如“猪头”饽饽放在锅台上,寓意吉祥富足。“葫芦”饽饽则放在窗台上,寓意家宅平安,人畜两旺。这是因为民间视葫芦为求吉护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俗信葫芦可尽收天地间的邪气。

    2.

    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民俗规矩,“馒头”在春节期间便人们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身份,因此,户山地区的老百姓把过年蒸馒头也看成是一种既重要又隆重和神圣的仪式。

    按照户山地区的老习俗,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就要开始忙活准备过年的主食了,每家都要蒸上几锅大饽饽,过年蒸饽饽有“蒸蒸日上”的寓意,意为日子蒸蒸日上,吉祥幸福。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在过年之前除了要蒸上两锅馒头之外,还要用面模印制形色各异的面卡。面模图形是百姓喜闻乐见、最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通过面形来寄寓祈吉呈祥、福善嘉庆之愿望和理想,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目的。例如面模中的“磬”,本身可兆祥瑞,意为普天同庆;“蝙蝠”,成了运气、幸福和吉祥的象征;“双鱼”,则表示连年有余之意。反正不管怎么做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讨吉和讨喜,馒头这个日常主食已经在普天同庆的节日里寄托了人们太多的希望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