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在工业化道路上飞奔的共和
第三十九章:在工业化道路上飞奔的共和 PS:今天进入起点发现封面变了,果然前几日是我打开的方式有问题,只是为毛感觉还是以前的画面好看?应该说是贱骨头吗。 王世充找共和卖矿源结果被宋子赢给干掉的事情,除了让其他势力对宋子赢的下限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外,就没有什么了,反正这货一向以追求人类的下限为目标…… 他们现在关注的是另一件事情。 共和二年,三月十七日。 共和用打一场战争态度所修建含山淮南铁路线通车了。 蒸汽火车头爆发轰鸣,载着一百吨煤矿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南行驶一天内它将到达和县北岸钢铁厂,这一列火车在一年之内可以运输三万吨煤炭到达一号钢铁厂所在的工业区,一个月后有三十辆火车头在这条线路上运动。铁路线巨大运输力让共和上下都十分满意。 黑色火车头充满了钢铁的质感,哐当,哐当沿着一点五宽的铁轨前进着,这个巨型钢铁巨兽前进的气势给两旁前来参观的人一种压迫的感觉,虽然已经距离铁路已经是一个安全距离,但是不少人还是不自觉的向后退后了两步,仿佛这头工业巨兽带着的风都能擦伤人。 宋子赢充满自豪感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工业,这就是工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二十一年了。凭着自己一步一步的积累将人类进程加速到这个程度。 在这个过程中,宋子赢没有风花雪月,也没有享受过红袖添香。自己除了修炼就是和普通的共和民众一样工作、上班、一起研究科技。 在受苦流汗的时候宋子赢也曾经动摇过,问过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拼,以你现在的地位完全可以一边享受人生一边改变世界。 对于这个问题,宋子赢也想了好久,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 “宋子赢你没有绝世的才华,没有天生的霸气,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因为你一快乐起来就会松懈,而一松懈你就没有斗志工作了。” 宋子赢的意志感染了整个共和的人。进取,向前的精神贯彻了共和的上下,自一号钢铁厂建成以来七年时间,到今日,共和今日完全踏入了工业革命的门槛,这是一场锐变。 随着铁路的建成淮南和和县两地一共十万吨产量的钢铁厂同时建设完毕,与此同时,大量的钢铁工人已经完成了培训。现在将进入设备与人的磨合期。淮南将煤矿运往和县和县将对岸的铁矿运往淮南,铁路运力被充分利用。 原先钢铁产量徘徊在六万吨的共和钢铁产业将迎来一个井喷期。预计在明年共和的钢铁年产量将达到十七万吨每年,这个数据将远超过1840年英国139640吨生铁产量的数据,至于煤炭共和的开采量已经到达了每年五百万吨,为1840年英国的六分之一。 共和铁路的开通的消息也在共和之外引起一阵风波,铁路这个名词早在共和完成洛阳战役后就被各方势力听说,但是也只是听说,当时各大势力第一次知道铁路,铁路在这些人的印象里就是用铁铺成的路,各方将这个事件当成宋子赢完成洛阳战役后自得意满,好大喜功奢靡比富的一种表现。 随后铁路在五年计划中出现,让这些人对共和修建铁路提高运力的行动表示疑惑,因为他们对铁路运输能力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随着更深入的了解,和县至含山铁路运行状况被一步步挖出来,铁路和蒸汽机车这种组合被四周势力所了解。 几十吨的运力,相当于几百辆满载的牛车前行,所消耗的仅仅是价值比草料低廉多,量比草料少得多的煤炭。 所有的人一下子明白了。 秦驰道,隋运河! 这两项工程在短时间耗尽了两个王朝的国运,而共和在一年中完成了这样一个庞大的运输工程。 现在各方势力也习惯用数据来看共和了,已经不说共和滥用民力的腔调了,开始计算共和的钢铁产量以及雇佣人力所消耗的粮食劵,再将粮食劵转化为粮食,比较共和的粮食产量乘上共和的十分之一征粮比。把共和当成一个巨型的组织严密的宗族经济结构来看,而不是各种利益集团集合的王朝经济结构。 现在这些文人也算是看出来王朝模式的经济结构是以皇家最大经济体掺杂着其他无数地方世家之间小经济体的综合,皇家必须保持自身经济体的绝对的优势,一旦消耗实力太多平衡打破,有实力的地方豪强就会雄起。帝王大兴土木消耗最大的是皇家的实力,而不是天下的实力,以泱泱华夏亿兆民众不应该被几个工程耗尽民力。 而共和用土地革命完全消灭与其竞争的地方势力。宋子赢一再的确保个人土地上限,保障个人权利,给广大民众监督官府执法执政的权利,就是断绝出现另一个群体性的可以和共和大经济体竞争的经济势力在共和的统治范围内出现。 原本疑惑共和为什么能做这么多大事的其他势力,听到这种解释一下子明悟了,但是明面上必须将这种理论打成谬论。 因为这种**裸的解说将各方军阀和依附其的地方势力之间的厉害关系说的太明了。现在各方有野心的人都摆出未来明君的表现来招揽各方地方豪强。 希望得道多助,未来夺鼎时天下景从。 是谁来从。自然不是泥腿子,裹挟流民那是流寇模式。是希望有土地的地方大族带着习武学文的子弟和粮食来支持。世家和朝廷相斗那是天下太平后的话题,现在地方土豪是除了共和以外其他势力眼中的香馍馍。 但是这种解说出来也彻底让那些从龙的地方大世家死心了。他们知道了宋子赢的野心,他是要完成对天下地方世家斩草除根这一历代王朝做不到的事。 没有人愿意白白送死,那些宗家士族更是不愿意被当成社会垃圾扫进历史的废墟之中。于是,工业革命这一救命稻草被他们抓住。 但是工业革命很困难,共和已经有一个工业体系了。机械钢铁在举国体制的努力下已经彻底将天下其他的势力甩开了,共和现在的工业高度就是不发展让他们拼命追赶也要耗费多少年月,更不要说共和在宋子赢的带领下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飞奔。 但是,你要是什么都不做那你在共和的铁蹄下只会死的更快。所以,共和外的势力还是一致努力砸钱投资钢铁行业,可是钢铁很烧钱,世家宗族要他们写点文章,出点主意是没有问题。但是要他们进行工业化生产那就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再加上带着对普通钢铁工人的优越感,管理很是问题。 一些大世家联合在一起共同创办自己的工业时。在重工业方面还好,只要生产的钢铁就绝对有市场,虽然前期投入大未来还是有的。机械方面尽管落后,但是共和不出口机械,也可以自销。 但是重工业前期非常耗钱,现在处于起始阶段几个大世家已经有人质疑办铁厂这个金钱无底洞了。重工业的起始状态下正常情况是需要轻工业供养的。如果非正常情况下,就是tg和苏联依靠农业来供养重工业发展作为启动。现在这些大世家面临着两难,他们既想给佃户加租,又怕他们逃亡,又无法降低自家子弟的生活标准。于是他们还发展了轻工业。而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做法则更让他们的工业化越发畸形,难以发展。
这时候宋子赢却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宋子赢没按好心,绝对是有阴谋的,但是却不得不接受宋子赢的‘援助’。 几大世家花巨资发展工业,有之前的家底在还能撑得住,但是小的世家就不行了,为了扭亏为盈,贩运来自共和的货物,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由于共和的工业体系完整,各种货物的生产成本远低于那些作坊式生产。 共和生产的是平民用的日用品。便宜的共和货充斥这这个大江南北将其他势力的轻工业逼死在起跑线上。宋子赢也牢牢地控制住了他们的经济命脉。 工业剪刀差无情的在中原大地收割,那些世家的每年生产的粮食沿着黄河流入海外支持着共和的扩张。凡是和共和靠边的省份都出现这种现象,共和的轻工业品和钢铁器具外流,换回来大量的原材料,然后转化为共和的战争潜力。 ......................... 在共和开始急速发展的时候,因宋子赢一时激动向王玄怒所提出的道统论,已经传遍开来,于是一场口水战开始了,当然也只是他们自己在窝里斗。 在这个纸张昂贵的年代,有谁能像共和可以廉价到用纸擦屁股。这些世家靠着少量的书信,以及会客模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好友讨论似的思想传播能有多少人知道? 而在共和境内,由宋子赢亲自书(抄)写(袭)的《子赢语录》(内容请参考《毛选》)随着报纸的扩散这种趋势还逐渐向共和领地边缘外发展。 虽然许多世家宗族将宋子赢的《子赢语录》称为魔皇疯语,列为禁书。但是,共和强盛的存在在这里,这是谁都不可否认的事实,无论士林中多么讨厌宋子赢的这种治国方式,但是那些世家对宋子赢的学说研究都是很谨慎的。共和的新生的强盛的前所未有的势力出现在这,就是最有利的说服。 现在这个世界的旧知识阶层的思想已经被宋子赢所改变了,无论是江南的私塾还是世家贵族的书堂,简体字的数理化已经出现在这些知识分子的案头。 显微镜这种可以看得到微生物的器物随着商人的走动,让细菌这个概念让本世界的人所知,许多家族开始将不喝生水作为减少下一代夭折率的策略强制执行,接生婆在接生时双手消毒也成了一种必须遵守的手续。 如果现在共和失败的话,在未来年月内,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依旧会发生,因为现代科技的窗户已经被宋子赢打开。 现在宋子赢与世家宗族争论的是国家管理模式,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文人们提倡的是通过旧的地主阶级现有的财富积累现有的可以管理国家的地位来领引这场大变革。 而宋子赢领导共和则是坚定的以两条线为主,由上到下线:政府直接制定政策和目标管理劳动者,由下到上线:由劳动者监督政府管理机构的执行状况以及管理人员是否变质,上下权利双向交互的模式。 这两种模式相对现在的中国都是先进的,双方都有将中国带入工业社会的动力,只不过是一个变革快慢,变革激烈程度,变革是否彻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