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探花为王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六十一章 信用货币

第四百六十一章 信用货币

    第四百六十一章信用货币

    从苏松道商业银行获得李文博的批准建立,并获得国家债券的代理发行权开始,苏松道商业银行其实就已经代行了部分央行的功能。

    而且随着国债和苏松道地方发展开发专项基金债券的公开发售,苏松道商业银行的信用也在苏松两府十三县之中慢慢的建立了起来。

    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人冲着苏松道商业银行的高存款利率,将银票和现银从钱庄转移到了苏松道商业银行,换成了苏松道商业银行的存票或者是金票之后,苏松道商业银行其实已经在一定的条件下,具备了发行货币的可能性。

    当然,苏松道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并没有直接被称为钱,而是称为代金券。存入银行的钱,储户拿到手里的,是存票。而储户从银行取出来的,则直接是金票或者是银币:金票是大面额的,银币则是小面额的。

    但不管是金票还是银币,在苏松道商业银行中,都被称之为代金券,意思是暂时代替金银的纸票,而且跟银票一样,都能够与真金白银通兑通换。所以,它在本质是,也是一种信用货币。

    只不过银票大多只是钱庄私下刻印,并且以钱庄的信用作为发行根基,一旦钱庄信用丧失,银票也就会存在作废的可能。而苏松道商业银行发行的代金券,作为信用担保主体的,却是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衙门,是镇府的官方机构。

    因此,从信用上来讲,当然还是苏松道商业银行要来得高一些,更何况苏松道商业银行还利用高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大量吸收存款,放出贷款。更何况还占据了国债的独家发行权。

    苏松道商业银行成立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就因为发行国债,吸收了大量大面额的银票。之后,识字便拿着这些银票,将苏松道两府十三县以及周边府县经营钱庄的商户全部召集了起来,然后十分霸气的宣布,要么合作,要么滚蛋。

    合作很简单,钱庄的银票,银行认,但存在钱庄里的现银,则要全部送到苏松道商业银行的地下金库,集中保管,并换成苏松道商业银行发行的金票以及银币。

    钱庄的牌子也要取下来,换成苏松道商业银行XX营业点的牌子。钱庄每年坐享其成,根据吸存放贷的多寡,从苏松道商业银行获得利益分红。

    要是不想合作,那就更简单了,把银票直接还你,把银子拿来,咱就银货两讫,你爱干嘛干嘛去,苏松道商业银行也不会故意压榨你,只不过以后你家的银票想要拿到苏松道商业银行来兑换嘛,对不起,你这银票咱银行不认,你爱在哪兑换,在哪兑换去!

    以苏松道商业银行现在的强劲势头和信用力度,要是苏松道不认哪个钱庄开出的银票,那这种银票慢慢的就会因为流通受阻,丧失信用,最后慢慢消亡。不管什么货币,不管多么坚挺,一旦无法流通,都将注定要走向消亡,这是铁打不变的必然规律!

    要么合作共赢,要么被苏松道商业银行拒之门外,慢慢消亡,摆在周边钱庄老板面前的就这么两条路,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都知道该做何选择。

    因此,到了崇祯三年年底的时候,周围所有经营钱庄的商户老板,全都被纳入了苏松道商业银行的体系范畴之中,将手中吸收的存款和放出去的高利贷,全部转到了苏松道商业银行的名下。

    而那些商户老板,如果想入股的,也可以继续向苏松道商业银行进行投资入股,银行根据入股金额,确定其所占股份,但原则上,所有私人入股金额,不超过苏松道商业银行总资产的百分之四十九。

    而那些不想入股的,也可以在钱庄改头换面成商业银行的营业点后,根据每年吸收的存款和放出去的贷款的多寡,获得银行给予的奖励分红。但是银行营业点里的工作人员的所有费用支出,都将由原商户自己承担。

    也就是说,不想入股的这些商户,只是名义上换成了苏松道商业银行的营业点,事实上还是由商户自己在经营打理,只是将以前经营的银票,换成了苏松道商业银行发行的金票和银币罢了。就跟联营一样,这种营业点依然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而在苏松道商业银行采用这种温和的手段统一钱庄业务后,苏松道商业银行已经具备了发行新的可以代替银票流通的信用货币的物质基础。

    经过三个月的准备,包括建立印钞厂和铸币厂,设计印制新版具有极高的防伪标识的面额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两千元、五千元、一万元、两万元和最高五万元的以金色为主要基色的金票。

    每一张金票上都有一个具有唯一性的防伪编码,并且必须要有苏松道商业银行和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衙门的共同签章,才具有法律效力和直接兑换等额面值金银的权力。

    不过,从银行用银子或者是银票换取金票,不会收取任何手续费,但如果用金票提取银两,一万元以下的,收取百分之一的手续费,一万两以上的,除了收取百分之一的手续费外,还要提前三天预约。如果没有预约,则属于紧急提款,需加收百分之三的紧急提款手续费。

    规定这个提款手续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苏松道商业银行即便整个了苏松地区所有的钱庄的资源人脉,手中掌握的现金银两依然不多,而且又押解了两千八百万两的现银进京,解缴国库,苏松地区的现银总体保有量,一下子就萎缩了许多。

    也就是说,苏松道商业银行保有的现银数量本来就已经不是很多了,但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量却是越来越大。一旦被人利用,发生挤兑现象,苏松道商业银行关门恐怕就是瞬息间的事。

    苏松道商业银行本来就是靠信用为生的,如果发生挤兑,却又不能一下子满足所有人的现银兑换需求,信用体系将会瞬间瓦解。失去了赖以为生的信用体系,苏松道商业银行想要再从储户手中吸收存款,无疑就是痴人说梦,根本没有一丁点的可能性!

    失去了信用,苏松道商业银行倒闭也是就一瞬间的事,甚至还有可能连累到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衙门跟着倒霉,在民众中失去信用基础,连带着朝廷发行的国债,想要再卖出去,也几乎没那个可能了。

    因此,苏松道商业银行才不得不提出这个金票兑换现银加收手续费的条款,让储户,特别是大客户,尽量减少现银兑换的可能,同时也变相的增强了商业银行发行的金票和银币的强制流通性,减少了挤兑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而商业银行发行的小额银币,采用圆形、刀形以及三角形三种硬币形状,分别代表圆角分三种不同的银币单位并且从形状上加以区分。

    而银币的面额都不是大,最大的面额也才十元,与十两现银等值兑换,最小的三角形一分银币,仅与一枚大钱等值。而通过圆角分的兑换比例体系,苏松道商业银行也彻底将铜钱与白银的兑换比例,固定在了1000比1的比例上,一千枚大钱,跟一两银子等值。

    而在苏松道境内,从崇祯四年五月初一,也就是蒸汽牵引动力车试车的那一天开始,私人不再允许使用铜钱和现金白银进行商业活动,也不允许私下里进行铜钱和白银的兑换交易,所有的兑换交易,都必须经过苏松道商业银行的手进行。

    也就是说,从崇祯四年五月初一开始,苏松道内,所有的商业活动中,必须要使用苏松道商业银行发行的代金券,个人可以拥有白银或者是铜币,但却只能拿到苏松道两府十三县之外的地方去使用,不能在苏松道境内使用。

    在此之前的两个月,商业银行就开放了兑换窗口,工作人员和各地的里正衙役,也是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动员,所有个人拥有的白银或者是铜钱,都可以在商业银行进行兑换。而在五月初一过后,个人将不能够再用白银或者是手中的铜钱进行兑换,只能拿到苏松两府十三县之外的地方去使用。

    而外来商贾,抵达苏松后的第一件事,则是将手中的散碎银子和银票兑换成银行发行的金票或者银币,至于他们手中的铜钱,银行则是直接拒收,不能进行兑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明地域宽广,有些地方的银价高,铜钱贱,一两银子甚至可以兑换一两千个铜钱。

    要是有人利用苏松商业银行铜钱与银子的固定兑换比例的空子,从别的地方大量兑换铜钱,拿到苏松商业银行来,兑换成金票,然后又兑换成银子,一转手,即便是扣掉商业银行收取的手续费,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苏松商业银行才只接受外来商户用手中的银子或者银票,兑换成等值金票,铜钱则一律拒收。

    这样一来,外来商户手中的银子会集中到商业银行手上,兑换成商业银行发行的金票后,离开时,有些也会因为痛惜那百分之一的手续费,而选择继续持有金票,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金票的流通性。

    但是更主要的是,这一硬性规定,其实还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部分功能在里面。不管是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地方保护主义,都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自然对地方的发展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可要是用得不好,就会造成地方割裂,甚至导致经济萎缩,商业活动锐减等现象。

    好在苏松商业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是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初期就已经与整个江南地区的钱庄进行了深层次的合作,签署了金票银票互通互兑的合作协议,商人手上的银票,只是多了在苏松商业银行中等值兑换这一道门槛外,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像金票这种大面额的货币,基本上也都是商贾士绅能用得上,普通百姓手上哪会有那么多银钱兑换成金票的?最多也就一些散碎银子和铜钱,兑换成银币日常使用罢了。

    更何况老百姓私人可以保有铜钱,但却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钱留在手上,早晚也就会成为死钱。不能用的钱,拿来干嘛,即便远天八地的跑到苏松道之外的地方去用,费时费力不说,还可能值不了那么多钱。

    所以,只要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基本上就不可能将手中的银币,跟外来商贾进行私下里的兑换行动,哪怕这些商贾多给些铜钱都不一定行。

    推广发行了几个月的金票和银币后,苏松商业银行的货币信用体系也慢慢的形成,并稳固了下来,现在,苏松道所有的经济贸易活动,所使用的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苏松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大额的商业贸易用金票,小额的日常交易用银币,简单又省事。

    徐乾发明的蒸汽牵引动力车在五月初一试车成功,同时也标志着浦东新镇第一条现代化的水泥混泥土交通道路的顺利竣工。有了这条标准线积累下来的施工经验后,后续上马的各条交通道路干线的施工进度,就明显的快了许多。

    而徐乾发明的机动车,还没正式试车,就获得了皇明商贸集团二十辆的首批订单。试车成功后,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局和专利局在跟徐乾达成蒸汽牵引动力车专利技术的独家使用授权之后,陆续又接到了苏松道第一织造厂、第一机械制造厂、第一瓷器厂、苏松道第一化工化肥厂、苏松道第一武器织造厂、余杭船业公司等几十家公私合营企业的订单,合计超过两百辆蒸汽牵引动力车的生产订单。

    可以说,蒸汽牵引动力车还没正式面世,就已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取得了极其轰动的效应。

    但蒸汽牵引动力车的发明者徐乾,却并不满足于此。一连进行了十几天宣传推广的科学院和工程院的见习院士、院士和资深院士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至少已经深入了徐乾的心中。

    总理大臣当时对徐乾说过的话,徐乾也一一铭记在心,从总理大臣的话里的意思来看,虽然他对自己发明的这个蒸汽牵引动力车很是赞赏,但也有些不满意,话里话外都提出了如果能够缩小车身,并且进一步简化cao作流程的期望。

    可见,在总理大臣心中,这个蒸汽牵引动力车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的。因此,在跟机械制造局和专利局商谈专利技术授权使用协议的同时,徐乾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了蒸汽牵引动力车的改进和完善上,夜以继日的不停地画着草图,构思结构功能等等。

    更何况徐乾现在还只是见习院士,上面还有院士和资深院士。他是第一个获得工程院见习院士称号的工程师,自然也希望能够是第一个成为工程院院士,第一个资深院士的人。

    只不过,也是因为李文博的一些话,徐乾的研究方向却陷入了另外一个思维局限之中,所有的设计都是在他自己已有的蒸汽牵引动力车的设计图纸上,去加以改进和完善,一直没能跳出这个局限。

    反倒是机械制造局设计院里其他一些设计员,因为五月初一那天李文博说的一些话,和对工程院院士资格的向往,还有发明专利获得后,那可观的经济收入,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几乎是攀比着在研究设计动力装置或者是机械装置。

    李文博是蒸汽机的‘发明者’,专利局成立以后,李文博第一个获得了蒸汽机的发明专利。但是他在第一时间就将蒸汽机的发明专利权全权转让给了苏松道钦命总理大臣衙门。放弃享有专利所有权。

    因此,不管是谁,都可以无偿使用蒸汽机,并不存在侵犯专利权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徐乾才能够使用蒸汽机发明蒸汽牵引动力车这种在李文博看来简直就是有些异想天开的机动车。

    徐乾受限于自己已有的设计图纸,一直只是在自己现有的设计图上进行修改和精细化创作,但机械制造设计院其他设计员,却并没有这种思维局限,而是可以天马行空,异想天开,想怎么设计都成。

    而且跟当初徐乾设计的蒸汽牵引动力车设计图纸一样,只要有设计图纸,机械制造局审核上报给总理大臣衙门之后,获得通过,都会获得一笔数目大小不一的设计研究经费。

    像徐乾的蒸汽牵引动力车,当初就获得了一万元的设计研究经费,这也为他设计制造出第一辆蒸汽牵引动力车的原型车,提供了最初的研发经费。

    更何况,只要设计发明创造出某样机械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获得其发明专利的所有权,只要真的有用,而且专利也还能卖得出去,几乎就可以像徐乾那样,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可以说,徐乾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激发了设计院几乎所有设计员的发明创造热情,从五月一号开始,几乎每天,机械制造局都能够收到一大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设计图纸。

    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没什么实际的用处,甚至是谬误百出,但这至少证明,每天都在有人绞尽脑汁的想着搞发明创造,这当然是一个好兆头!每天,从那些谬误百出的设计图纸中,总也能够挑出一些许可能有使用价值的图纸,然后送到了总理大臣衙门总理大臣的办公室里。

    送到李文博办公室里的设计图纸,基本上十个里面就能够有两个获得总理大臣衙门的设计研发经费拨款,好的设计图有时候还会召集设计院里所有的人进行开会讨论研究,真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就会成立专门的研发部门,进一步完善设计,生产制造原型机等等。

    周庭玉是周庭君的亲兄弟,周庭君随军北上时,他也考进了浦东技术专修学校,只不过他就读的不是文秘专业,而是化工专业。在没有进入浦东技术专修学校读书之前,周庭玉很喜欢作画,平时也经常涂鸦几下。

    进了学校后,虽然读的是化工专业,但专业课之外,也涉及了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其中就有不到六个课时的蒸汽机结构原理课。前几天,周庭玉他们班正好就又有这么一节课。

    受到徐乾成为工程院见习院士的刺激,那天上课的时候,科任教员丢开了专业课本,却讲起了设计,包括设计图纸的五大要素、三视图以及比例尺等与设计有关的名词的释义等等,并且还留了一道课后作业——设计制造或者仿制某样东西。

    没有时间要求,也没有具体的设计制造款式的要求,只要能够在崇祯五年六月份毕业之前,交上作业即可。科任老师会从中挑出比较优秀的设计方案,送到机械制造局,请机械制造局设计院的设计员对设计图纸进行点评。

    其实这只是科任老师兴之所至留下来的一道课堂作业,但也正是因为受到徐乾的刺激,周庭玉却上了心,每天绞尽脑汁的想着,在白色的宣纸上不停地画着,发誓要设计制造一个什么东西。

    上好的售价昂贵的宣纸用了一大堆,草图也画了一张又一张,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发明创意,也是想了一个又一个,但最后却都被周庭玉给否决了,不是感觉这里不行,就是感觉那里不妥当。

    一直焦头烂额的想了好几天,在宣纸上画下的图纸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个了,周庭玉却一直都感觉不是很满意,难免就有些心浮气躁,连读书上课都静不下心来。,

    公告:笔趣阁免费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wanben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