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都市小说 - 一个抗战老兵和他的儿子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按照父亲的说法,楚茂源离开母亲跟着父亲生活的时候只有两岁半。但以此推算,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尚未开始。1961年到1966年运动开始之前,中国基本上处于休生养息的阶段。在此期间虽然开展了四清运动,但运动的主要对象不是黑五类。所以四清运动即使有所扩大化或者说路线上有所偏离也应该不至于对楚汉明的家庭造成致命的打击。当然,由于楚汉明和吴凤云的婚姻早已有了裂痕,更重要的是他们政治思想上的距离无法缩小,甚至渐行渐远,夫妻矛盾难以调和,不断加深的隔阂导致夫妻关系发生破裂也不是没有可能。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就已经出现分居或者半分居的状况同样符合情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声势浩大的运动绝对是他们夫妻关系走向彻底破裂的催化剂。从逻辑上推断,吴凤云之所以下定决心和楚汉明划清界限,是因为到了不得不作出最后抉择的紧要关头,这才有了揭批自己丈夫的那一幕。那么这样的时机显然应当发生在那场运动开始之后,黑五类面临着更加严酷冲击的背景之下。

    楚茂源跟着父亲生活的时候,当时是不是只有两岁半,谁也无法证明。或许父亲的话略有夸张,但当时楚茂源的年龄确实很小绝对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在楚茂源初期的记忆中,残留着一些零碎的片断,可以提供必要的佐证。他还模模糊糊地记得他一个人坐在黑暗里等着父亲回来生火做饭的情景。那时候他连煤油灯都不会点,不会使用火柴,由此可见他当时的年龄之小,并非虚言。

    因为楚茂源那时候太小,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是非观,所以他跟着父亲吃的同时,也跟着母亲吃。不管大人之间如何争斗,他倒从未受过半点委屈。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母亲带着儿子去参加父亲的批斗会。有人领头高呼口号:“打倒楚汉明!”母亲也跟着喊,而且声音宏亮,表明她态度坚决,毫不犹豫。楚茂源懵懵懂懂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会喊,就被母亲抓着他的小手往上举,喊一次举一次。

    那一天,肯定是母亲管他的饭。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楚茂源的父母亲基本上就算是彻底的分道扬镳,既不合污也不同流了。

    母亲门上红色的“忠”字,代表着她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光荣。她虽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她流露出来的喜乐之情仿佛在告诉所有的人:她获得了解放和新生。和这个比起来,其他的都算不得什么!

    父亲的门上也被要求贴上了表明他身份的标签——“坏分子”。“坏分子”三个字是父亲用毛笔写在一块白布上钉上去的。他很认真地写下那三个字。他不但在下笔之前反复琢磨过字体的大小和间距,而且屏气凝神,仿佛他要完成的是一件伟大的作品。白布的四周被他用蓝线逢过,不但看不到毛边,而且由于针脚细致,像是精心设计过的,颇具艺术的效果。楚汉明在端详他的得意作品的时候不知怎的就想起了杜建一——如果这三个字由他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子。杜建一肯定比他写得好,这是勿庸置疑的,更不要说那些比杜建一厉害的高手,他们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独具匠心的笔法展现出来,让人不服都不行。遗憾的是他没有机会再看到杜建一的毛笔字了。他为自己突然会冒出这样荒诞的想法来感到好笑。

    楚汉明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丝毫没有羞耻感。他虽然没有就此说过些什么,但是他光明磊落、从容淡定的态度显然也感染了他的儿子,从而让他的儿子也能坦然无畏地进出这道门,尽管门上漂亮的符贴就像一道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