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有银票没地方花
师父说话不算数,他还是走了。他给柳雅留下的那只信封里,不只塞了一封告别的信,还塞着厚厚的一叠银票。
竹心叟在信叮嘱柳雅不要找他,不要伤心,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还说他闲散够了会回来找柳雅的,会让她有一个尽孝的机会,给他养老送终的。
而那些银票,是他毕生的积蓄。留给柳雅,让她好好的做一番大事业吧。
一大叠银票,数目也是有零有整,但加起来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然而令柳雅窝心的不是银票本身的数目有多少,而是师父把一切都留给了她呀。
“竹心叟,你还真是无心之人啊。这么把你的乖徒弟给抛开了。”柳雅攥着银票狠狠的吼着。可是脸的泪水却更多了。
师父是她的恩人,也是她的家人、亲人。可是这个老家伙居然还这么煽情,走了走了还留什么信,还留什么银票呢。
柳雅明知道找不回竹心叟了,只能叹了口气,收好了银票准备离开。
可她还没出了门口,被店里的伙计拦住了,道:“小哥,你还没结帐呢。那位老伯走的时候还点了十张大饼,二十斤酱牛rou和一大坛好酒带走。让你顺便把帐一起结了。”
呃呃,十张大饼可以理解,二十斤酱牛rou啊,师父你要吃到什么时候?还有一坛子好酒……一大坛子!师父你怎么背得动那么多东西?
柳雅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却又觉得暖心。照这样看来,竹心叟也真的是去闲散游玩儿一段时间,估计还是会回来找自己的。不然也不会弄这么一出笑话,走走了,还有什么心思要酒和牛rou呢。
想到这里,柳雅掏出一张银票递给伙计,道:“那全部结算吧。再给我也准备两张饼,我要赶路。”
“可是,小哥,我们这是小店,小本生意,你这张银票我们找不开呢。我看,你还是给我现钱吧。”伙计看了看柳雅给他的银票,显得有些为难的说着。
“找不开?这才是五两一张的银票啊。何况我师父还带了那么多的东西走呢,加在一起也一定不少银子吧。”柳雅愣了一下,又翻翻兜里的银票,这张五两的是最小面值了。
无奈,柳雅只得把兜里的碎银子拿了付账。不过也这小店也确实便宜,吃了一顿饭,足足喝了三坛子好酒,外加竹心叟背走的那些个东西,一共才花了不到一两银子。
其实,最贵的不是酒,反而是那二十斤牛rou。因为耕牛一般是不准宰杀的,除非是老得不能耕田、拉车的牛,或是难产死掉的母牛才会卖掉吃rou。所以牛rou也不是常常能吃到的。物以稀为贵,自然价钱贵了。
如今只剩下柳雅一个,她的马还寄存在山下的镇子里,要到镇子只得步行。算算路程,再看看天色,估计今天是肯定走不到镇了,只能找个村子先歇息一晚。
结果,柳雅在村里找了个小客栈住下,一顿晚饭加一宿住宿,第二天早结帐的时候,那店家还是不肯收银票,仍然是只要了碎银子。
柳雅看看手里所剩无几的碎银子和十来个铜板,再看看那一叠厚厚的银票,隐约知道竹心叟要带着那么多东西走的原因了。这山野小店不是找不开银票的面值,是不敢收银票怕兑换不来银子。
而且大银庄的银票要到镇才能找到分号,甚至小一点的镇子都没有大银庄的分号。这银票拿到手里还得到处去找地方兑换也是麻烦,自然不如直接收银子或是铜板来的方便。
如此看来,柳雅还得尽快去到镇,先找到银庄兑换出一些银子才好。否则,她拿在手里的银票等于是一叠废纸啊。
“师父,你,你倒是经验丰富,知道这小地方还是银子好使,索性背了东西走。可徒弟我手里的现银也不多啊。”柳雅苦笑一声,叹了口气抓紧赶路。
看来,这是竹心叟有意又给她的最后一堂课。是在告诉她,行走江湖,兜里的银票不一定好使,还是真金白银较实在。所以以后不管去了什么地方,她还是先准备足够的银子吧。
终于骑了马,柳雅第一件事是去找秋影和锦梅。她们两个如今在明阳城里,开了一间不大不小的铺子,生意还挺红火。
铺子里卖的都是些个女人喜欢的东西,衣服、首饰、绣花鞋,胭脂水粉都有的卖。反正只要到了这间铺子里来,跟女人进了百货公司一样,身穿的、头戴的、手里拿的全都有。
靠里面还有个小方桌,配四把椅子。桌放着一些个瓜子、零食,是给那些个逛街累了的客人准备的。坐下来闲聊着,吃着零嘴。有时候几个不认识的女子坐在一起,你看看她买了什么,她瞧瞧我买的东西也好,还能再回头去多买点。
这经营理念也是柳雅提出的,跟仙客居那两张供客人喝茶休息的桌子是一样的,倒是也增加了不少的生意。夏天很热的时候,门口还会支起一把大阳伞,放一大壶水,让路过的客人有个歇脚的地方。
一来二去,这间叫“雅梅居”的铺子在当地也特别的有名。几乎每个女子都会慕名来这里逛逛,逛了会看点东西,也会买个那么一、两样。
生意做大了,不但不愁客人,连货源问题也解决了。好多的成衣铺、胭脂水粉店都希望自家的东西能送到雅梅居去卖。
不过雅梅居也有个规矩,只要是她们这店里经营的东西,外面是一样都找不到的;花色、款式都是独一份儿。哪个供货商弄错了,外放了一件,那雅梅居再也不会卖这家的东西了。
所以说,雅梅居胜在货可居,服务是热情温馨,女人又是天生爱买买买,生意想不好都难。
柳雅来到雅梅居门口,已经是日落西山。可雅梅居外面的红灯笼挂了四盏,屋里还点着好几盏桐油灯,里里外外都是通亮的,根本没有歇业打烊的意思。
/html/book/40/40394/l
竹心叟在信叮嘱柳雅不要找他,不要伤心,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还说他闲散够了会回来找柳雅的,会让她有一个尽孝的机会,给他养老送终的。
而那些银票,是他毕生的积蓄。留给柳雅,让她好好的做一番大事业吧。
一大叠银票,数目也是有零有整,但加起来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然而令柳雅窝心的不是银票本身的数目有多少,而是师父把一切都留给了她呀。
“竹心叟,你还真是无心之人啊。这么把你的乖徒弟给抛开了。”柳雅攥着银票狠狠的吼着。可是脸的泪水却更多了。
师父是她的恩人,也是她的家人、亲人。可是这个老家伙居然还这么煽情,走了走了还留什么信,还留什么银票呢。
柳雅明知道找不回竹心叟了,只能叹了口气,收好了银票准备离开。
可她还没出了门口,被店里的伙计拦住了,道:“小哥,你还没结帐呢。那位老伯走的时候还点了十张大饼,二十斤酱牛rou和一大坛好酒带走。让你顺便把帐一起结了。”
呃呃,十张大饼可以理解,二十斤酱牛rou啊,师父你要吃到什么时候?还有一坛子好酒……一大坛子!师父你怎么背得动那么多东西?
柳雅哭笑不得的摇摇头,却又觉得暖心。照这样看来,竹心叟也真的是去闲散游玩儿一段时间,估计还是会回来找自己的。不然也不会弄这么一出笑话,走走了,还有什么心思要酒和牛rou呢。
想到这里,柳雅掏出一张银票递给伙计,道:“那全部结算吧。再给我也准备两张饼,我要赶路。”
“可是,小哥,我们这是小店,小本生意,你这张银票我们找不开呢。我看,你还是给我现钱吧。”伙计看了看柳雅给他的银票,显得有些为难的说着。
“找不开?这才是五两一张的银票啊。何况我师父还带了那么多的东西走呢,加在一起也一定不少银子吧。”柳雅愣了一下,又翻翻兜里的银票,这张五两的是最小面值了。
无奈,柳雅只得把兜里的碎银子拿了付账。不过也这小店也确实便宜,吃了一顿饭,足足喝了三坛子好酒,外加竹心叟背走的那些个东西,一共才花了不到一两银子。
其实,最贵的不是酒,反而是那二十斤牛rou。因为耕牛一般是不准宰杀的,除非是老得不能耕田、拉车的牛,或是难产死掉的母牛才会卖掉吃rou。所以牛rou也不是常常能吃到的。物以稀为贵,自然价钱贵了。
如今只剩下柳雅一个,她的马还寄存在山下的镇子里,要到镇子只得步行。算算路程,再看看天色,估计今天是肯定走不到镇了,只能找个村子先歇息一晚。
结果,柳雅在村里找了个小客栈住下,一顿晚饭加一宿住宿,第二天早结帐的时候,那店家还是不肯收银票,仍然是只要了碎银子。
柳雅看看手里所剩无几的碎银子和十来个铜板,再看看那一叠厚厚的银票,隐约知道竹心叟要带着那么多东西走的原因了。这山野小店不是找不开银票的面值,是不敢收银票怕兑换不来银子。
而且大银庄的银票要到镇才能找到分号,甚至小一点的镇子都没有大银庄的分号。这银票拿到手里还得到处去找地方兑换也是麻烦,自然不如直接收银子或是铜板来的方便。
如此看来,柳雅还得尽快去到镇,先找到银庄兑换出一些银子才好。否则,她拿在手里的银票等于是一叠废纸啊。
“师父,你,你倒是经验丰富,知道这小地方还是银子好使,索性背了东西走。可徒弟我手里的现银也不多啊。”柳雅苦笑一声,叹了口气抓紧赶路。
看来,这是竹心叟有意又给她的最后一堂课。是在告诉她,行走江湖,兜里的银票不一定好使,还是真金白银较实在。所以以后不管去了什么地方,她还是先准备足够的银子吧。
终于骑了马,柳雅第一件事是去找秋影和锦梅。她们两个如今在明阳城里,开了一间不大不小的铺子,生意还挺红火。
铺子里卖的都是些个女人喜欢的东西,衣服、首饰、绣花鞋,胭脂水粉都有的卖。反正只要到了这间铺子里来,跟女人进了百货公司一样,身穿的、头戴的、手里拿的全都有。
靠里面还有个小方桌,配四把椅子。桌放着一些个瓜子、零食,是给那些个逛街累了的客人准备的。坐下来闲聊着,吃着零嘴。有时候几个不认识的女子坐在一起,你看看她买了什么,她瞧瞧我买的东西也好,还能再回头去多买点。
这经营理念也是柳雅提出的,跟仙客居那两张供客人喝茶休息的桌子是一样的,倒是也增加了不少的生意。夏天很热的时候,门口还会支起一把大阳伞,放一大壶水,让路过的客人有个歇脚的地方。
一来二去,这间叫“雅梅居”的铺子在当地也特别的有名。几乎每个女子都会慕名来这里逛逛,逛了会看点东西,也会买个那么一、两样。
生意做大了,不但不愁客人,连货源问题也解决了。好多的成衣铺、胭脂水粉店都希望自家的东西能送到雅梅居去卖。
不过雅梅居也有个规矩,只要是她们这店里经营的东西,外面是一样都找不到的;花色、款式都是独一份儿。哪个供货商弄错了,外放了一件,那雅梅居再也不会卖这家的东西了。
所以说,雅梅居胜在货可居,服务是热情温馨,女人又是天生爱买买买,生意想不好都难。
柳雅来到雅梅居门口,已经是日落西山。可雅梅居外面的红灯笼挂了四盏,屋里还点着好几盏桐油灯,里里外外都是通亮的,根本没有歇业打烊的意思。
/html/book/40/4039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