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乱世扬明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

第三百七十八章 普特曼斯

    汉斯·普特曼斯军人出身,非常能干。≠他是1624年来到东印度担任低级商务员的,1626年升任商务员,在巴达维亚被当地土王围攻期间立下了很大的功勋。不到5年时间,就获得了东印度评议会成员的资格。

    大约是出身军人的关系,普特曼斯性格坚定果敢,热衷于使用武力。

    他上任伊始,就开始讨伐在当地出没的小股中国海盗,同时对态度敌视的当地土人进行不断的武力报复。同时,他还请求东印度评议会给他派遣13oo名士兵和必要的武器,用来驱逐占据大员北部的西班牙人,将他们的城堡划入公司的管辖范围之内,这个要求遭到了理所当然的拒绝——公司在东印度地区的军队规模从来就没有过8ooo人。纵然一时间能够将西班牙驱逐,统治如此之大的范围势必会对公司产生极大的负担。

    要知道迄今为止,大员的贸易依然是亏损状态。在普特曼斯上任之初,大员的商馆一度四个月没有做成一笔海上贸易,内外交困,公司几乎要放弃此地——最终还是看重这是面对中国的贸易窗口,才勉强支撑了下来。

    身为大员的行政长官,颇有抱负的普特曼斯当然不希望大员商馆在自己手中关门大吉。他一直梦想着能够打开和中国的直接贸易渠道。但是迄今为止他还没有成功过——郑一官的态度飘忽不定,大明的朝廷和官员又让人难以捉摸:他们对公司提出的任何建议和谈判的要求全部不做回应,用各种手段阻挠贸易,不管是请求、贿赂还是威胁都得不到任何的结果。中国商人要么不愿意进入大员贸易直接航向马尼拉,要么满口答应代购货物却席卷公司预付的定金逃之夭夭。

    普特曼斯得出了一个结论:要和中国人贸易,就必须使用武力。用武力征服中国沿海的某个港口,建立据点,然后通过不断的劫掠海上贸易来迫使中国的官府同意双方的贸易。他已经就这个方案专门撰写了报告,呈请巴达维亚的评议会讨论。

    “这些可恶的黄皮肤猴子,他们只认得大炮和火绳枪!只有狠狠的抽打他们一顿才会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普特曼斯这样想着的时候,颇为厌恶看着正在扩建热兰遮城堡的工人们——他们大多是当地的汉人移民。劳动力匮乏一直是台湾行政长官感到头疼的问题。荷兰人运到岛上的公司人员,即使包括了奴隶和雇佣来的东印度土著在内,从来也没过一千人,而且总是在不断的减员中:一些人生病,一些人死亡。他不得不雇佣中国人完成大多数土木工程和垦殖作业,在人力花费上颇高,让大员原本就亏损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但是防卫上的事情,他一点也不敢大意。公司在大员的商馆里存有几十万盾的现金和货物,万一有个闪失,公司是绝对不会饶恕自己的——在七省共和国的董事们对损害他们利润的人毫不留情——前任彼得·纳茨的下场可是活生生的。

    不过,最近在对华贸易上,事情有所转机,刘香的崛起令郑一官的态度有所软化——起码在贸易合作上不象过去那么生硬。上个月,郑一官的使者还曾经带来了给他的信件,探寻荷兰人给予支持的可能性。

    普特曼斯得到消息,评议会已经同意给予刘香暗中支持。除了允许刘香的庞大船队停靠大员,两艘旧的双桅船已经出售给刘香,郑一官受到的压力愈大,他和荷兰人的态度就会越融洽。当然,普特曼斯想,刘香若是势力太大了,对大员亦相当的不利,海盗们始终是难以控制的对象。别的不说,刘香此刻把主力都驻扎在大员,万一翻脸,对热兰遮城就是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得把刘香的注意力引向郑一官,让他们撕咬起来,公司就能从中斡旋谋取利益。普特曼斯想到这里,摇响了铃铛,一个仆人走了进来。

    “告诉我的通信兵,我需要和刘香见面。”

    一个小时后,仆人带着一个精廋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房间。

    这个中年男子目光闪动,眼神中混杂着狡黠和桀骜,他似笑非笑看着普特曼斯:“普特曼斯先生,如果我没记错,你上任之后是第一次主动见我,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

    这个乍一看不起眼的中年人就是郑芝龙在海上最后也是最大的对手——刘香。郑芝龙灭掉了十八芝中其他的大部分兄弟,只有他撑到了现在,但随着郑芝龙背靠朝廷这棵大树,稳步进逼,他的日子也逐渐艰难,便与急于打开南中国海贸易窗口的荷兰人一拍即合,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同盟关系。

    不过荷兰人不愿把注都押在他身上,摇摆不定,在他和郑芝龙之间总是下不定决心,除了无偿赠送了两艘西式炮船,再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普特曼斯脸上堆起笑容:“你是东印度公司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我们彼此都需要对方。我得到内幕消息,公司很有可能通过我的建议,动一场对明王朝的战争,这一战如果得胜,对你和公司都有莫大的好处。在我的报告被公司正式采纳前,你如果动一些足够引人瞩目的攻势,会让事情变得更顺利。”

    刘香皱起眉头,所谓足够引人瞩目的攻势,无非就是主动攻击郑芝龙罢了,这个红毛人想让自己充当马前卒,为可能动的战争造势,顺便消耗郑芝龙的有生力量,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普特曼斯先生,你的意思我懂,我们中国人唱戏还得有人暖场呢!我来干这事没问题,谁叫我和郑一官是死对头呢。不过,既然我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两条炮船是不是忒少了点,好歹多给我几艘啊,炮也是不能少的。人家郑一官可是要船有船,要炮有炮,广东新铸的炮多数都给了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