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军事小说 - 苏联英雄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三十五章 遥远的海

第五百三十五章 遥远的海

    伊留申科拿出自己做的记录,上边简单的数字也只有他能看懂:“加速性较慢,而且转弯时舵面反应速度相比我们目前的主力战斗机稍显迟钝,和横滚速率一样大约要慢上三分之一。下次还要测试02的大角度快速转弯能力,刚才我没敢进行快速的剧烈转弯,动作都比较缓。”

    “大角度快速转弯测试还不用急,伊留申科,你有些心急了。”波利卡尔波夫说,“我们都知道它早一天交付部队的价值,不过还急不得。”

    大角度快速转弯就要测试飞机的设计最大过载,这可是十分危险的,比测试最大航速要危险得多,一个不好甚至会导致空中解体!

    汇报进行了20分钟,试飞员所做的记录和观测机上的记录加上地面雷达数据将最快速度进行整理,给波利卡尔波夫以参考。而这会在机库,02号飞机已经在做系统检查,各系统的技术员和工程师一刻不停,对飞机进行全身检查。

    所有测试口盖板都给拆了下来,而对于最重要的发动机系统,工程师们要做大量检查,是重中之重,确定其可靠性是否能满足下一次试飞。

    半小时后,那个靶标给运了回来。重达65公斤的靶标从4000米高度掉下来摔得惨不忍睹,但还是能够看出炮弹对其造成的破坏有多大——它差不多都被撕碎了!

    不管空中飞的是什么,单个目标只要击中,对伊—20来说一次攻击就足够了!

    伊留申科对那三门NR-30航炮是赞不绝口,称赞其性能可靠威力巨大——航炮设计部门也知道它的威力,这会正为它设计新的弹药,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要。

    不仅仅是伊—20,很快连雅克3、伊尔2也要装备它,特别是强击机单位迫切需要:对付坦克23毫米航炮威力稍显不足,而37毫米机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射速和弹药储备量有限。

    从口径、射速、重量、弹药威力等个方面综合考虑,30毫米口径显然会是重型战斗机使用航炮的最理想口径。加上23毫米,苏联空军将来的空中航炮两个“主力口径”这就算差不多定型了。

    除现有弹种,弹药设计师这会正在突击研究供NR-30航炮使用的硬质合金弹芯穿甲弹,应该能够击穿所有德军坦克的顶甲!一架伊尔2如果能装备两门,那“黑色死神”的杀伤力绝对会得到极大加强!

    中午,波利卡尔波夫接到了来自莫斯科航空委员会的电话。挂下电话就到机库,找到正在一旁休息室里的伊留申科和图科列夫。

    “刚接到莫斯科来电,近卫歼击一师的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格里采韦茨同志过几天会来高尔基,指导试飞工作。你们有对手了。”

    谢尔盖一到就不会闲着,不让其担任试飞,但绝不会只在地上做闲汉。

    “谢尔盖同志会参与试飞?”

    “不,不会担任试飞员,只是做评估。”

    说到那位已经击落182敌机的超级空中王牌,伊留申科和图科列夫眼神中甚至出现一丝狂热——不是他们心里素质不过硬,因为他们是试飞员。

    两人飞行技术经验丰富,也都参加过实战,在空中击落过敌机,不过还是在西班牙内战和北方战争期间。一般优秀飞行员成不了试飞员,因为对于试飞员的要求多得多,优秀飞行员只是成为试飞员的一个先提条件之一。

    不过能在空中击落敌机是每个战斗机飞行员的向往,不过两人作为试飞员,他们不得不在后方做不那么轰轰烈烈的贡献。

    “要是能在谢尔盖同志的部队里呆上一年,干完了让我去飞运输机都值!”

    伊留申科白了眼年轻些的图科列夫,显然那话说的有些白痴,“工作分配。我还愿意去隔壁的农场开拖拉机!”

    两个优秀试飞员呆在基地,波利卡尔波夫了解他们某些方面的意见,不过国家工作分配不同,没得选择:既然做了试飞员,那就要将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

    “谢尔盖同志会在我们这至少呆三个月,应该能全程参与完成初步的所有试飞工作。”这时拉维尔来汇报飞机的检查情况:“总设计师同志,02机所有系统情况良好,能够满足下一步试飞要求。”

    看了看时间,“十六点各部门负责人再进行一次协调会,确定明天的试飞科目。”

    波利卡尔波夫又把刚才对试飞员说的话给拉维尔重复了一次,“莫斯科要我们在两个月内至少完成12架能飞的原型机,你看工厂能够完成吗?”

    总设计师的话是对拉维尔说,不过又似乎是在问自己一样。

    “应该没问题,只要试飞工作顺利、不需要做设计改动的话。”

    发动机生产完全能够保证原型机制造和试飞“运转小时数磨损”的需要,而新的发动机生产车间和技术人员、设备、原材料调集正开足马力进行。至于飞机生产,航空委员会也调集了足够的资金和人员、物资,一旦试飞完毕后定型,投产三个月内保守估计就能达到月产30架的生产速度。

    “三个月后就要抽调第一批飞行员进行新机种的适应性训练,需要优秀飞行员,至少要有两年以上驾驶战斗机的经验,新手不行。”

    波利卡尔波夫对伊留申科点点头,“航空委员会已经想到了,4月份就会有第一批至少20名飞行员来我们这。等谢尔盖到了,你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挖几个人来,近卫一师优秀飞行员多得很。”

    伊留申科两手一摊:“这我可做不到,想从谢尔盖同志那挖人大概只有航空委员会有办法,这可是你这位总设计师同志的责任。”

    伊留申科的话引来几人的一阵轻笑:谢尔盖“护犊子”的名声全军皆知,想从他挖人?!航空委员会的调令他都敢顶顶!

    就是试飞顺利,要熟练掌握伊—20的飞行作战技术,据估计就是优秀飞行员也至少要三个月时间。上头又不可能把最好的飞行员“闲置”这么长一段时间,派来的只会是“二流”人员。

    伊—20代表的是未来,最快也要到今年秋天才会形成最初步的战斗力,那还要看前线有没有能够让它起飞的机场。优秀飞行员比金子还宝贵,航空委员会不会调上百八十个最优秀的王牌来高尔基当学员,对于这点波利卡尔波夫也没有办法。

    慢慢练吧,那些“二流”的飞行员也应该能够胜任驾驶新动力飞机的使命,总比刚从航空学院出来的菜鸟强,怎么说航空委员会派来的也会是参加过实战的老手。

    没有教练机,一上机就是实际驾驶,最多也就是在地面上先进几次座舱熟悉环境和各种仪表、机件,听听试飞员的经验,不是老鸟想都别想能顺利驾驶!

    、、、、、、

    1941年2月1日,莫斯科中央机场。

    万里晴空,机场四周布置的85毫米高射炮阵地上炮管朝天,跑道一侧一群军官正在寒风中列队等待。

    “来了。”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所有人都看向西南方的天空:一队飞机出现在视野中,8架战斗机保护着2两架运输机。

    运输机率先降落,而护航的8架战斗机还要在天上盘旋一圈。

    第一架运输机舱门打开,一名士兵在里面推出舷梯挂上。林俊第三个走出机舱,身后是同机返回莫斯科的谢尔盖。

    简单的寒暄,登上早已等待的车队,直驶克里姆林宫。时间紧迫,林俊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战争时期,办事就要紧凑、雷厉风行!

    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隆重的受勋仪式已经准备完毕。林俊和谢尔盖在大礼堂外边等了两分钟,把高筒帽换成了大盖帽,还脱掉了自己的军大衣,顿时一片“金光闪耀”!

    两人的制服上挂满各种勋章奖章,过会将是最隆重的场合,林俊和部下做了充分准备:今天,两人将各自被授予第三次“苏联英雄”称号!

    原本谢尔盖不是同机回来的,他还要过两天,不过林俊并不介意自己的老部下与自己一同获得那项荣誉。向斯大林汇报后,中央同意了副统帅的提议,为两人的受勋仪式向一同进行,就连波克雷什金和阔日杜布也连带着沾光:这会他们两个正并排走在副统帅和自己师长身后,胸口的勋章奖章熠熠生辉!

    大礼堂的大门一打开,顿时闪光灯此起彼伏,至少有十架以上照相机和摄影机的镜头对着进来的四人,全场聚集的上千人同时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

    林俊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就像那句老话——权利总是让人沉醉!苏联式的表彰大会他更喜欢,常常不是“人先坐好再开会”,主角常在最后一刻出场:大门在自己眼前打开,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那个被闪光灯包围的大门,那种美妙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言明。

    挺直了腰杆,四人以林俊为首走过中央过道,两侧的人群爆发出来的掌声就没有停过!副统帅指挥伟大而英勇的红军在明斯克城下围歼了法西斯重兵集团,而另三名超级王牌战斗机飞行员同样是苏维埃的骄傲,所有人都是由衷的在鼓掌,绝不是“例行公事式”的敷衍。

    两侧的人群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很多人连手掌拍得通红都不自觉。

    在主席台上,斯大林、加里宁、伏罗希洛夫等人都起立鼓掌,斯大林露出极少有的微笑看着昂首挺胸进来的副手。

    自己这个副手就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奔波,就没闲的时候。在明斯克最危急的时候,他的指挥部距离火线只有一公里!炮弹就像下雨一样往脑袋上砸,但他却没有后撤一步!

    如果不是岗位需要,斯大林都知道安德烈一定会驾驶战斗机升空,同法西斯匪徒在天上大战三百回合!

    围歼了那个德国矮子的重兵集团,扭转了战争局势,给其第三次“苏联英雄”称号名至言归!

    经过第二排座椅时,林俊看到左边的武金斯卡娅正在对自己微笑,脚步缓了一缓,点头对妻子微笑了一下。

    相对而视的一刻,一切都在微妙的情感中。

    第一排上有三个座位空着,主席台上斯大林身边的座位也空着:在大礼堂外等候时,工作人员已经向四人详细说明了受勋仪式的步骤。

    在林俊进来前,加里宁已经发表讲话,现在他们只要直接上台就成。

    斯大林向林俊表示了祝贺,并宣读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决定,将装有“金星奖章”、“列宁勋章”的盒子与证书一同交给自己的副手。紧接着另三人依次接受授勋,每一次接受受勋的人说出那句响亮的“为苏联服务”时,全场都会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返回各人的座位,又是一通演讲,不过林俊的演讲很简单,就像他本人的习惯一样:在统帅部成员们看来,自己的副统帅从不喜欢过多的形式,讲究实际。这也影响着他的部下,包括代表飞行员发言的谢尔盖,演讲稿不到500个字!

    当仪式结束,少不了的还有例行公事式的宴会。斯大林不想亏待了自己的副手,才会安排的如此紧凑,这宴会的规模也够大、够隆重。其实林俊很累了,因为离开明斯克前自己是在满负荷的工作,接下去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不会再前往白俄罗斯前线,要将工作做详细布置交接。

    不过最后的交接还是在莫斯科,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元帅今天也在宴会上,过会还要同林俊进行一次会面,双方具体衔接一下明斯克的工作。

    照理这样的衔接该在明斯克进行,但既然统帅部这么决定,两个元帅也没意见。

    对叶戈罗夫而言,在莫斯科进行形式上的交接,同在明斯克没多大分别:身在总参谋部的他对目前白俄罗斯情况了如指掌,只要人一到明斯克就能立刻投入工作。

    做为35年元帅,叶戈罗夫的资格和能力在红军中出类拔萃!

    苏联元帅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1883年10月生于布祖卢克市